清末民初音乐教育政治导向的时代意义研究
2014-02-13李师莹
李师莹
[摘要]满清后期鸦片战争爆发,惊醒了沉睡的国民。当时以学堂乐歌为主要形式的音乐教育,经历了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百日维新、辛亥革命等历史阶段,致使清末民初我国音乐教育的主题中自然地充溢着“救亡图存”、“富国强兵”等具有政治导向的爱国理念。本文主旨在探索清末民初音乐教育的时代意义,其内容包括:我国近代早期音乐教育的产生、清末民初音乐教育的政治导向、清末民初音乐教育政治导向的时代意义三个部分。从本文的分析研究结果可知,在当今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与教育和谐发展的重要时期,清末民初音乐教育的政治导向对于提升新一代国民爱国主义思想、树立国家可持续发展理念、光大民族文化、培养美育情操实然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关键词]音乐教育 学堂乐歌 政治导向 爱国主义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3-0010-06
从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到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从那时起一大批有识之士开始从灾难中醒悟,“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命题的提出,开启了近百年来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的历程,是中华民族从中世纪迈向近代这种历史性转变过程中的一块思想界碑”。一些要求改良的洋务派官僚(如张之洞等)和具有维新倾向的有识之士(康有为、梁启超、王国维等)开始认识到音乐教育对改善国民品质,唤起民众爱国热情,解放民众思想,以达到富国强兵的政治目的具有重要的政治导向作用。1840年后大量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传教、布道,为中国近代早期音乐教育迎来了第一缕曙光。自此之后,私人和政府开办的新式学堂随历史前进的步伐纷纷涌现。作为中国近代早期音乐教育主要形式的学堂乐歌随新式学堂的建立而产生,为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通过对大量相关史料的查阅,笔者认为,我国近代早期学校音乐教育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首先是由外国教会传教士所创办的教会学校,第二是由一些要求改良的洋务派官僚和具有维新倾向知识分子所创办的普通新式学堂,第三是近代早期的师范学校。
一、我国近代早期音乐教育的产生
我国近代早期音乐教育的产生根植于特殊的历史背景,背负着解放民众思想、使国富民强的使命。继教会学校创办后,私人和政府开办的新式学堂也纷纷涌现。早期学堂音乐教育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1 由外国教会传教士所创办的教会学校
鸦片战争的爆发在拉开中国近代史帷幕的同时也使西洋文化迅速地流入,更多的传教士来到中国布教并开始创办教会学校。1842年11月1日,马礼逊学堂由澳门迁往香港并开设了音乐课程,这是到目前为止国人最早在新式学校中接受音乐教育的历史史实,从此开启了近代早期音乐教育的先河,为后来新式学堂的创建及其教育模式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在当时的特殊历史条件下,这些传教士统统被斥之为“披着宗教外衣进行文化侵略的帝国主义分子”。“这些教会学校与中国传统教育注重儒家伦理道德的办学宗旨大相径庭。在课程设置上,‘均本以和平传播基督教及东方一般文化之原则,冀以达致有效影响为目的”。而山东登州《文会管制》中“文会馆唱选抄”的10首“乐歌”的重建天日,使我们对于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传教士传教的历史作用有了新的认知。刘再生在《我国近代早期的“学堂”与“乐歌”——登州<文会馆志>和“文会馆唱歌选抄”之史料初探》一文中指出:登州文会馆不仅造就了一批既学习“四书五经”等中国传统文化,又重视西方宗教、历史、哲学、物理、化学、数学、天文、地质、外文等学科的新型知识人才,在中国社会性质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历史转折时期,传播了西方文明的文化、科学和艺术,培养了中国第一代接受西方文化教育的知识分子。这些教会学校在开设宗教课程之外均不同程度开设天文、数学、地理以及音乐等课程。一些教会学校还破天荒地专为女子而设,而且音乐课程的设置亦占有很大的比重,为后来国人创办女子学校奠定了政治基础。
2 洋务派官僚和维新倾向知识分子创办的普通新式学堂
洋务派官僚和维新倾向知识分子创办的新式学堂吸取了西方的教育模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引入了爱国主义、富国强兵的教育思想。早期维新思想家郑观应就提出了开设学校的重要性:“学校者,造就人才之地,治天下之大本也。”作为思想教育,音乐教育的意义与重要性也逐渐被一些要求改良的洋务派官僚和具有维新倾向的知识分子重视起来。有史料记载:1881年张之洞在山西创办了“三江师范学堂”,聘请了日本教习为之开设音乐课;康有为在1891年所创办的“万木草堂”已将音乐列人其西学的课程范围;1898年5月经正女塾由经元善在上海创办,开设琴学课(这是有校名可查的国人自办的最早的一所女子学校)。同年6月,康有为在《请开学校折》中建议开设“歌乐”课。在这之后一些爱国知识分子(如著名改革诗人黄遵宪、文人杨度、维新派著名学者梁启超等)动手写作新歌歌词,20世纪初一些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如沈心工、曾志忞等也陆续回国并开始积极推行学校歌唱活动。1903年沈心工在南阳公学附属小学开设唱歌课,是国人首次在学校教授乐歌,至此以学堂乐歌为主的音乐教育模式在全国各地展开,蔚然成风。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使新制教育体制在全国得以推行,以学堂乐歌为主要形式的新制音乐教育才从群众自发的行动逐步得到政府的支持。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音乐课正式列入普通高等学校及师范学校的学制。
3 近代早期的师范学校
新式学堂建立初期,由于本国教师奇缺导致许多新式学堂大都聘请外国教员为师。因此,师范教育成为新式学堂发展的当务之急。更加突出的问题是,中国正值内忧外患、社会变革加剧,师资培养与兴学育人都成为同等要事。1897年上海南洋公学师范院由盛宣怀创办,从此拉开了近代师范教育的序幕。1898年康有为上书《请开学校折》,要“广开学校、以养人才”。学堂要兴“歌乐”的同时也要“设师范、分科学、撰课本、定章程”。1902年《钦定高等学堂章程》规定:“高等学堂应附设师范学堂一所,以造就各处中学堂教员。”《钦定中学堂章程》亦规定“中学堂内应附设师范学堂,得以造成小学教习之才”。1903年通州师范学校成立,《通州师范学校校歌》问世。这是中国最早开办的民立师范学校,张骞任校长。他拟定校训,并在校歌中寄予兴办师范学校的愿望和爱国的思想。歌词为:“狼之山,青迢迢,江淮之水朝宗遥。风云开张师范校,兴我国民此征兆。民智兮国牢,民智兮国牢,校有誉兮千龄始朝。”1904年清政府颁布两级《师范学堂章程》,仍不见提到开设音乐课程。其原因不是因受限于制度,而是清政府认为音乐课程应教习古音雅乐,但古代宫廷雅乐已失传,故“暂从缓设”。直到1907年《奏定女子师范学堂章程》出台,音乐课才首次作为正式课程写入课程制度,音乐教育在师范教育中终于具有了合法地位。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师范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逐渐创办。
总而言之,中国近代早期音乐教育主要以传授学堂乐歌为主。汪毓和认为:中国音乐教育体系直到近代从学堂乐歌开始才逐步确立。因此,可以说没有学堂乐歌就没有中国近代早期的音乐教育。这种效仿西方教育体制的教育模式标志着延续几千年的封建传统教育的衰亡,直到“五四运动”的爆发,“科学”“民主”大旗的举起,解放思潮的涌起,学堂乐歌以及它的这种特殊的艺术形态逐渐被创作的学校歌曲所代替。“《文会管志》中‘文会馆唱歌选抄的10首‘乐歌这一新史料的发现,使我们可以得出一种新的历史结论: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开办的教会学堂是我国早期‘学堂乐歌的策源地;美国传教士狄考文1864年到山东蓬莱(古称登州)开办的‘登州文会馆是我国近代早期开设音乐课的学堂之一;‘文会馆唱歌选抄中的10首歌曲则是我国目前缩减最早的一批‘乐歌”。
二、清末民初音乐教育的政治导向
清末民初音乐教育政治导向的主要载体是学堂乐歌,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学堂乐歌在词曲内容的创作上表现出不同历史阶段旗帜鲜明的政治导向。
1 富国强兵
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扉页,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在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华民族开始从被压迫被奴役的屈辱中猛醒,争取民族独立、思想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呐喊成为那个时代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洋务派继承了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提出“自强”、“求富”的主张;严复在《救亡决论》一文中响亮地喊出了“救亡”的口号;孙中山在1894年11月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初期吹响了“振兴中华”的时代号角。唤起民众(主要是学生)的爱国热情,达到“富国强兵”之目的,成为贯穿洋务派以及维新派创办新式学堂和设立音乐课的主要目的。在这样的政治导向下,一大批具有富国强兵、抵御外强思想的学堂乐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代表作品有夏颂莱作词的《何日醒》、黄公度作词的《军歌》(或名《出军歌》、《军歌九章》等)、石更作词的《中国男儿》、沈心工作词的《体操——兵操》、李剑虹作词的《云南大纪念》等。
2 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
表现出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思想的作品多创作于辛亥革命之前。1903年张百熙、荣庆、张之洞提出:“至于立学宗旨,无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李叔同在其《国乐唱歌集》的“序”中明确阐述了歌词的旨意,即:社会道德沦丧、精神披靡等不良现象的社会原因是“乐经云亡,诗教式微”。编者主张用《诗经》、《楚辞》及古典词章来编配歌曲,以达到唤醒国人觉醒的政治目的。集内曲调均采用简谱,内容分“扬葩”、“翼骚”、“修诗”、“摘词”及附录“杂歌十章”,共21首。表现忠君、尊孔思想学堂乐歌的代表作,有陈颂平作词的《尊孔》、康有为作词的《演孔歌》、胡君复编的《忠君》和《五伦》以及沈心工作词的《孔圣人》等。然而在维新变法前后的历史时期,由于这类题材内容的作品与历史发展的潮流产生了错综复杂的矛盾,因而在当时没有得到广泛的流传。
3 培育“军国民思想”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开始了向西方学习寻求富国强兵之路的探索,“脱亚入欧”的国策使日本快速发展壮大起来。日本的迅速壮大引发了国人的深入思考,使备尝屈辱的国人对日本快速崛起有了清醒的认识。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更使变法图强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沉痛地阐述了变法的必要性:“日本一小岛夷耳,能变旧法,乃敢……侵我大国。前车之辙,可以为鉴。”御史杨深秀也在奏折中提出:“日本变法之始,遣聪明学生出洋学习,于泰西诸学灿然美备,中华欲游学而成,必自日始。”20世纪初清政府大力提倡与鼓励游学,一时间赴日留学生与游日乡绅多如过江之鲫。这些留学生通过对日本学校教育的考察与了解认清了日本学校教育的作用,看到了日本教育制度的普及、教育制度的健全、教育内容的广泛以及“学校之中,不忘战阵”的军国民精神,这些军国民精神给中国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日本教育“军国民思想”的影响下,中国“盖当时军国民教育之思潮激荡颇烈;国民群谋所以强国之道”。这一时期反映出“军国民思想”的“军歌”有:《出军》、《出征》、《从军歌》、《妇人从军行》、《学生军》、《炮兵歌》等。
4 变法维新与解放思想
在戊戌维新运动期间,维新派大力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宣传自由平等、社会进化的观念,批判封建君权和封建伦理,从而把顽固的封建主义思想壁垒打开了一个缺口,使民主思想在中国得到更好的传播,人民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在教育方面,维新派主张采用西方的教育体制,兴办新式学堂,这些主张为我国早期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维新派在改革社会风习方面倡导讲文明、重卫生、移风易俗、男女平等、废除女子缠足恶习、“剪辫易服”等解放思想的主张,这对于开启社会的新风气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其中呼吁妇女解放、鼓吹男女平等的学堂乐歌的代表作有:秋瑾作词的《勉女权》,沈心工作词的《女子体操》(又名《体操》,女子用)和《缠足苦》,冰兰作词的《天足乐》,叶中冷编的《妇人从军》等。还有鼓吹学习新文化、倡导除去旧习俗、树立新风气的学堂乐歌,如《格致》、《划船》、《铁路》、《博览会》、《演说》、《阅报》、《竞争》等;提倡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学堂乐歌,如吴怀疚作词的《免学》、夏颂莱作词的《始业式》、沈心工作词的《祝幼稚生》、李叔同作词作曲的《春游》和作词的《送别》、《西湖》等。
5 推翻帝制、建立共和
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证明,对外国具有依赖性的封建统治阶级和寄希望于统治阶级的维新改良派,都不能领导国民取得民族独立的胜利。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不仅加大了民族危机,更使社会错综复杂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孙中山决心以革命的方法推翻封建王朝的统治,他于1894年11月在檀香山组建了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立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告成立,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这一时期,具有推翻帝制、建立共和新政政治导向的学堂乐歌与辛亥革命的成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代表作有沈心工作词的《革命军》、华航琛作词的《光复纪念》、沈心工作词与朱云望作曲的《美哉中华》等。
6 修养性情与培养情操
美育是指培养受教育者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早在1898年由经元善发起创办于上海的经正女塾,已开始认识到美育教育的重要性,并开设了琴歌课,课程分中文、西文两类,前者重女德教育,后者与读书写字之暇兼习体操、针补、琴学等课程。1906年“湖南蒙养院”在长沙建立,拟有《湖南蒙养院教课说略》一文。文中写到:“乐歌以音响节奏发育精神,以歌词令其舞蹈,肖像运动筋脉,以歌意发其一唱三叹之感情,盖关系于国民忠爱思想者,如影随形,此化育之宗也”,“应将本省名山大川,胜迹名区,乡贤官宦,动植各物制为浅显歌词,谱出新腔,令学童歌唱,以乐和之”。著名教育家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中亦提到:“教育之事亦分为三部:智育、德育(即意志)、美育(即情育)是也……完全之教育,不可不备此三者,今试言其大略。”
三、清末民初音乐教育政治导向的时代意义
音乐教育政治导向是指通过音乐教育向社会及社会团体进行一定思想观念、政治理念和文化意识的引导,使受教育者产生适应统治集团政治意愿的上层建筑。清末民初音乐教育的政治导向,不但对当时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等方面,产生了种种正面乃至负面的政治影响,在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世界和谐发展时代主题的今天,亦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1 爱国主义教育思想的时代意义
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一直是国民教育(包括音乐教育)的主题。它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通过将音乐的思想性与艺术性融为一体,用音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已成为音乐教育的重要方向与任务。清末民初,面对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侵略与压迫,洋务派提出“自强”、“求富”的主张,要求改良的维新派提出只有变法维新才能使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他们创办新式学堂和开设乐歌课更是为达到救亡图存、富国强兵的目的。当今时代,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世界和谐发展的主题。一方面,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为中国立于世界之林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另一方面,世界上的局部战争、冷战格局、经济争霸仍然威胁着中国的和平与发展。因此,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受教育者的爱国情操,培育全体国民强国富民的思想意识,激发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时代意义。
2 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意义
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的一种发展模式,其宗旨是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得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⑩。这一理念,是人类对工业文明的进程所造成的危害反思的结果。一方面,由于我国国民经济过快的粗放发展,大量的资源浪费与消耗,致使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另一方面,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间的失衡,客观地造成人口综合素质不高、老龄化严重、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等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不利因素。学堂乐歌作为近代音乐文化的开端,在歌词中已含有要讲文明,重卫生,要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学习新文化,树立新风气等主张。如今,在人类以摧毁人类本身生存条件所换来的社会发展的同时,人类已走到十字路口,非生存即死亡。如何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而使经济可持续发展已是箭在弦上。现在的人类更要学会尊重自然、师法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类必须建立起新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而这些都应该列入课堂教育中去,无论是以思想道德教育形式或是音乐教育形式,都必然会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3 弘扬民族文化的时代意义
民族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在历史演变中形成的具有明显本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它是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源泉。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到来,使传统文化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首先是复杂社会背景下的多元文化对一元文化的冲击@。这种冲击固然有益于人们思想的解放,有利于推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但从对立方面看,这种冲击一方面影响到本民族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的传播,导致民族凝聚力的削弱;另一方面使人们在众说纷纭的价值评价中很难判断是非曲折,致使道德失衡现象滋生蔓延。第二,中华文化虽博大精深,但秦始皇焚书坑儒、“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毛泽东发起的文化大革命等运动,使中华民族文化在遭受西方文明的强大渗透、挤压、同化的同时亦遭到了重创。如何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成为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坚定弘扬民族文化精华,延续民族文化命脉,使民族文化以教育的形式深化到学校每个教育工作者中去,已是推动我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环节。20世纪初清政府提出“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学校教育宗旨,虽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与腐朽文化的僵化性,但在当今社会仍值得我们反思。以儒学为主体的传统文化不仅包含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品质,对于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亦指明了方向。我们要继承并发扬传统文化之精华,吸收本民族及全人类的先进文化,为本民族的文化大发展提供丰富的养料,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发展道路。
4 培育美育情操的思想道德品质的时代意义
早在远古时期,封建统治者就注重借音乐来进行美育的教化和传播。《商书·尧典》“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舜帝命令夔去掌管乐舞的事,去教导那些年轻人,要为人正直而温和,气量宽宏而庄重,为人刚正而不暴虐,勤俭而不傲慢。咏诗是为了抒发思想感情的,借歌声咏唱出来,曲调要依据咏唱的需要使音乐和协,不冲突、抵触、乱了次序,要起到沟通神与人使之关系融洽的作用。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蔡元培在本年2月10日发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提出了包括“美感教育”的“五育”后,1912年7月10日在其主持的中央临时会议上又提出新的教育宗旨:“注重道德教育,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于此相对应,本世纪初,国家“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发展战略,更突出了培养美育情操的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理念,将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摆到了同等重要的地位。可见,将教育赋予审美的理念,辅之以形象、情感并以直观的方式“寓教于乐”的美育教育,无疑是当今时代精神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四、结论
清末民初的音乐教育历经了由外国传教士创办的教会学校、私人创办的新式学堂和政府开办的新式学堂三个历史阶段。笔者将这一时期的学堂音乐教育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即由外国传教士创办的教会学校、洋务派官僚和维新倾向知识分子创办的普通新式学堂和近代早期的师范学校。学堂乐歌随新式学堂的建立而产生,它是清末民初社会转行的产物,体现了社会变革时代的需求和当时国民的迫切期望,在词曲内容的创作上反映出富国强兵、尊孔、培育“军国民思想”、变法维新、推翻帝制、建立共和、修养性情、培养情操等不同历史阶段旗帜鲜明的政治导向。今天,当我们站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发展的新的平台上审视清末民初音乐教育的政治导向,就会发现它对提升新一代国民爱国主义思想、树立国家可持续发展理念、光大民族文化、培养美育情操等现实问题的研究,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