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电图学系列讲座(六)
——房室肥大

2014-02-08李中健李世锋申继红李帅兵

中国全科医学 2014年6期
关键词:电轴右心房房室

李中健,李世锋,申继红,李帅兵,刘 儒

心脏房室肥大常见于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先天性心脏病等,是各种器质性心脏病的常见改变,其主要病理改变为房室肌纤维增粗、增长,引起心肌电学改变,包括心房、心室肥厚与扩大,大多由房室压力增高和血容量增加所致的心房、心室负荷过重而引起。房室肥大可分为左右心房肥大、左右心室肥大和全心肥大。心电图诊断房室肥大虽然具有一定价值,但轻度及双侧心室肥大均可产生参考范围内的心电图改变,需结合临床或其他检查方能提高心电图对房室肥大的诊断价值。

高血压对心脏的损害,早期为电学改变。中晚期为形态学改变。中晚期心脏损害可通过心电图、心脏X平片、心脏彩超、心脏CT等对比了解损害情况,早期心脏损害只能通过电学的心电图检查发现,而形态学检查可无异常改变。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电图科自2000年开展高血压心脏损害心电图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心电图可分别表现为:房室肥大、传导阻滞、心肌损伤及缺血改变,依据这些改变,结合心电图、临床、心功能、动态血压检查,可初步判断高血压时限长短、血压程度高低、应用降压药物效果如何等,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既往诊断房室肥大时多强调定量诊断,根据我们的工作经验,在强调定量诊断的同时,也应注重定性诊断。例如:诊断右心房肥大时,P波电压>0.25 mV;诊断右心室肥大时,V1导联R波0.7~1.0 mV。而当患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时,P波高尖>同导联1/2 R即可诊断为右心房肥大;当V1导联QRS波主波向上时,R波<0.7 mV也可诊断为右心室肥大。

1 心房肥大

正常P波:前1/3是由右心房除极,中1/3由左右心房同时除极,后1/3由左心房除极所形成。心房肥大时,心电图表现为P波电压增高和P波时间延长(增宽)。当右心房肥大时,P波表现为电压增高,无时间延长;当左心房肥大时,P波表现为时间延长,无电压增高;双侧心房肥大时,P波电压既增高,时间又延长(见图1)。

1.1 右心房肥大(肺型P波)

1.1.1 发生机制 由于右心房除极较左心房早,且较早除极结束,故右心房肥大时,其除极时间虽有所延长,但不至于延至左心房除极结束之后。因此,整个心房除极时间不延长。但由于其除极向量向右、向前增大,故P波高耸直立。

1.1.2 右心房肥大心电图诊断要点 (1)P波高尖,振幅≥0.25 mV,Ⅱ、Ⅲ、aVF导联明显,右胸P波振幅0.15~0.20 mV(见图2)。(2)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时,P波高尖>同导联1/2 R波。

注:A:正常P波;B:右心房肥大P波高尖≥0.25 mV(肺型P波);C:左心房肥大P波增宽≥0.12 s(二尖瓣型P波)

图1 正常P波、右心房肥大、左心房肥大示意图

Figure1 Diagram of the normal P wave,right atrial enlargement,left atrial enlargement

图2 右心房肥大心电图

1.1.3 临床意义 主要见于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瓣病变、房间隔缺损、三尖瓣病变和肺动脉高压等。其中以肺源性心脏病最为多见,故又称“肺型P波”。

1.1.4 鉴别诊断 右心房内阻滞、一过性“肺型P波”、低血钾、甲状腺功能亢进;由于右心房肥大常伴有右心室肥大,故诊断右心房肥大时,应结合右心室肥大的心电图表现;另外心动过速、交感神经兴奋、深呼吸使胸腔压力增高等,也可引起P波电压一过性增高。

1.2 左心房肥大(二尖瓣型P波)

1.2.1 发生机制 当左心房肥大时,由于心房扩张,传导路程延长,房间束传导功能减低,造成左心房除极时间延长,从而使整个心房的除极时间也相应延长。

1.2.2 左心房肥大心电图诊断要点 (1)P波时限≥0.12 s,Ⅰ、aVL导联明显。(2)P波双峰型,峰间距≥0.04 s。(3)V1导联P波终末电势(PtfV1)≤-0.04 mm·s(见图3)。

图3 左心房肥大心电图

1.2.3 临床意义 主要见于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或主动脉病变、高血压、慢性左心力衰竭等。其中以二尖瓣病变最为多见,故又称“二尖瓣型P波”。

1.2.4 鉴别诊断 不完全性左心房内阻滞:左心房内Bachman束发生断裂、变性或纤维化时可导致左心房内不完全性阻滞。心电图表现类似“二尖瓣P波”。此种情况可见于冠心病、心肌梗死、高血压、糖尿病等。鉴别主要依靠临床资料。左心房内传导阻滞可间歇发生。

1.3 双房肥大

1.3.1 发生机制 因为右心房和左心房各自影响P波的不同部分,因此,双侧心房肥大后,各自增大的除极向量均可显示出来,而不致互相抵消。故心电图可同时呈现左、右心房肥大的P波表现。

1.3.2 双侧心房肥大心电图诊断要点 (1)P波振幅≥0.25 mV,时限≥0.12 s。(2)PtfV1≤-0.04 mm·s,PV1正波≥0.15 mV,或P波正负双向≥0.25 mV。

1.3.3 临床意义 主要见于风湿性心脏病和先天性心脏病。

1.3.4 鉴别诊断 某些先天性心脏病如Ebstein畸形或伴严重肺动脉高压者。

3 心室肥大

3.1 右心室肥大

3.1.1 发生机制 因右心室的解剖位置位于心脏的右前方,且右心室壁比左心室壁薄约1/3,故右心室发生肥大时,虽然向右前的向量增大,由于受到左心室综合向量的影响,QRS波群的振幅和时限可无明显变化。所以电轴右偏是右心室肥大的必备条件。

3.1.2 右心室肥大心电图诊断要点 (1)V1导联呈R、r、qR、rsR、RS、qr型,且R/S(q)≥1或QRS波呈顺钟向转位。V2~V6呈rS型,R/S<1。(2)V1导联R波>0.7~1.0 mV,SV5>0.5 mV,RV1+SV5>1.2 mV。(3)RaVR>0.5 mV,R/Q≥1。V1导联R峰时间>0.03 s。(4)心电轴>+110°。(5)继发ST-T改变,称为右心室肥大伴复极异常(见图4)。

图4 右心室肥大心电图

3.1.3 临床意义 右心室收缩期负荷过重,常见于肺动脉瓣狭窄、法乐四联征、原发性肺动脉高压、伴有肺动脉高压的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二尖瓣狭窄等。右心室舒张期负荷过重,主要见于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瓣关闭不全。

3.1.4 右心室肥大的分型 (1)收缩期负荷过重型:RV1>1.0 mV,ST段压低,T波倒置,心电轴明显右偏,V1导联呈Rs、R、qR或qRs 型。常见于法乐四联征、肺动脉瓣狭窄、肺动脉高压、重症二尖瓣狭窄。(2)舒张期负荷过重型:V1导联QRS波呈rsR′型(呈完全性及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QRS波群时间 <0.11 s,ST段压低,T波倒置,心电轴右偏。常见于房间隔缺损。(3)右心室流出道肥厚型:V5或V6导联S/R>1,呈rS型(即极度顺钟向转位),Ⅰ导联低电压伴S/R>0.5,肺型P波,心电轴右偏。常见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气肿、二尖瓣狭窄。

3.2 左心室肥大

3.2.1 发生机制 当左心室肥大时,心肌纤维增粗,左心室除极面积增大,因左心室的解剖位置位于左后,故向左后方向的向量增大,左心室除极时间延长,心电图表现为左心室QRS波电压增高,时限延长和电轴左偏。

3.2.2 左心室肥大心电图诊断要点 (1)RV5或RV6>2.5 mV,RV5+SV1>3.5 mV(女),>4.0 mV(男)。(2)RⅠ+SⅢ>2.5 mV,RⅡ+RⅢ>4.0 mV,RaVL>1.2 mV,RaVF>2.0 mV。(3)QRS时限:0.10~0.11 s,V5导联R峰时间>0.05 s。(4)电轴左偏-15°~ -30°。(5)继发ST-T改变:在以R波为主的导联ST段压低,T 波低平或倒置,以S波为主的导联ST段抬高,T波直立(见图5)。只有电压增高为左心室高电压,电压增高+电轴左偏为左心室肥大,同时伴有ST-T改变为左心室肥大伴复极异常。

3.2.3 临床意义 左心室收缩期负荷过重,主要见于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冠心病等;左心室舒张期负荷过重,主要见于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动脉导管未闭等。

3.2.4 左心室肥大的分型 (1)收缩期负荷过重型:I、aVL、V5、V6导联R波电压增高,q波变小或缺如,ST段压低,T波倒置,尤其是左侧心前区V5、V6导联更明显。常见于原发性高血压病、主动脉瓣狭窄。(2)舒张期负荷过重型:Ⅰ、aVL、V5、V6导联R波电压显著增高,出现深而窄的Q波,Q波>0.20 mV,ST段抬高,T波高耸直立,尤其是左侧心前区V5、V6导联更明显。常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

图5 左心室肥大心电图

3.3 双侧心室肥大 双侧心室肥大时产生的心电向量可互相抵消,故心电图诊断敏感度较差,但特异度较好。

3.3.1 双侧心室肥大心电图诊断要点 (1)心电图分别符合左、右心室肥大条件。(2)符合左心室肥大条件,同时具备右心室或右心房肥大条件之一者:①额面QRS电轴>+90°;②显著顺钟向转位;③RaVR>0.5 mV,R/Q>1,SV5或SV6>0.5 mV;④P>0.25 mV。(3)符合右心室肥大诊断条件,同时具备左心室或左心房肥大条件之一者:①电轴左偏在-30°以内;②RV5>2.5 mV。③P波时限≥0.12 s。(4)Katz-Wachtel征:V3~V4或两个肢体导联QRS波群呈双向,电压≥2.5 mV。

猜你喜欢

电轴右心房房室
超声心动图诊断先天性右心房憩室1例
预激双旁路合并房室结双径路形成1∶2房室传导1例
房室交接区期前收缩致复杂心电图表现1 例
Ⅰ和aVF导联联合Ⅱ导联法与传统Ⅰ和Ⅲ导联法判断QRS平均心电轴的比较
China e Iberoamérica
一度I型房室阻滞偶伴房性早搏未下传1例
三维超声及组织速度向量技术对肺动脉高压右心衰竭患者的右心房收缩同步性的评估
心电轴左偏 是怎么回事?
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诊断右心房界嵴1例
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误诊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不典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特点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