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社区的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信息系统设计

2014-02-08胡荣华章一鸣刘明珠

中国全科医学 2014年6期
关键词:初筛宫颈癌信息系统

胡荣华,张 斌,章一鸣,何 俊,刘明珠,刘 艳

信息技术是当代社会管理的一种需求和发展趋势,已成为管理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社区重点人群保健管理,能有效地提高管理的效率,突破时空的限制,使社区保健工作从传统粗放的指标控制模式向现代精细的技术决策型转变,在形式、内容和技术等方面实现质的飞跃[1]。近年来,我国不少地方结合社区妇幼保健管理工作需要,设计和开发了若干与管理相关的信息系统,使信息技术在基层社区得到了初步的应用[2-4]。但是这些系统主要是用于孕产妇和儿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等,而关于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管理的信息系统较为少见。我们结合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目的意义和管理需求,对系统的需求、架构和功能进行了研究,研制出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软件,临床应用结果表明,信息系统为在社区开展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防治提供了全面、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持[5]。

1 系统需求分析

1.1 业务需求 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多由政府领导牵头,各个部门协作共同完成。如妇联、计生部门负责组织,市卫生局负责制订筛查方案和定期考核、指定复诊机构、组织专家开展定期质控和督导、对收集信息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根据影响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发病危险因素为政府和个人撰写风险评估报告。

医疗机构负责初筛和复筛,筛查流程为:受检妇女携带自愿检查服务卡和本人身份证到社区、乡卫生院等初筛机构进行登记,填写知情同意书、体检表,初筛机构负责妇科盆腔检查、宫颈脱落细胞取样、乳腺的视诊和触诊检查、乳腺超声检查,同时进行病因流行病学调查问卷;专业检测机构负责收集宫颈脱落细胞标本,并在3个工作日内将检测报告反馈至市妇幼保健院;市妇幼保健院负责初筛结果评判和报告单打印;妇联负责将报告单反馈给受检妇女,并通知初筛可疑和阳性者到指定的确诊医疗保健机构接受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或乳腺钼钯检查;社区、乡卫生院负责督促可疑和阳性病例及时接受复诊(见图1)。

图1 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信息系统业务活动流程示意图

Figure1 Activities flowchart of cervical and breast cancer screening information systems

1.2 数据需求 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每个业务活动都将产生或处理一定的数据,并记录相关的服务信息,对所需记录的信息进行分类,使之系统化、条理化和结构化,即形成为数据记录表单。如妇女基本情况登记表、体检初诊记录表、体检复诊记录表、乳腺B超检查表,乳腺钼靶检查表、乳腺组织病理学检查表、液基薄层细胞(TCT)检测结果表、DNA定量检测结果表、宫颈组织活检表、问卷调查表等。根据国家数据集标准规定以上数据记录表单中所有数据元的惟一标示符、名称、定义、数据类型、取值范围、值域代码表等数据元标准。

1.3 功能需求 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是对适龄妇女采用常规检查方法进行常见癌症的早期筛查,通过普查达到早发现、早治疗,并对危险因素进行早期预防,保护和提高广大妇女健康水平。要求信息系统具备妇女基本情况和流行病学调查表登记、初筛和复筛信息登记、随访管理记录登记、报告单打印、查询提醒、分类统计分析、个体和区域风险评估等功能。其中个人基本信息能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立关联、共享,如与家庭健康档案系统共享可起到查找和补充作用,流行病调查用于对妇女患癌风险进行评估。初筛和复筛信息登记管理能使各个检查项目结果整合归一,便于初筛的评判和最后的诊断,也便于对筛查过程实行质控。随访管理记录是否按时接受复筛、确诊或常规检查。提醒功能具备对建档未查、检查缺项、结果异常、预约未治、治疗未随访等事项通过自动发送短信、界面显示、显色等形式对受检者或工作人员进行提示。统计分析功能能实时生成筛查结果分类统计报表、调查问卷统计表、导出病因调查数据支持常用统计软件等。系统还能根据癌症风险模型、医学检查和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对妇女进行风险值评估。

2 系统架构设计

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面向初筛单位、复筛单位、专业检测机构和市区各级职能行政部门,以妇女筛查确诊相关信息为基础的软硬件一体化的网络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建设覆盖全市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信息网,连接以市卫生局数据库平台为中心的广域网,以各区(县)乡为中心的城域子网以及基层社区卫生站、村卫生室无线上网终端,实现初筛机构和复筛机构、专业检测机构、各类机构中管理人员之间信息数据的流通和反馈。系统设计依照采用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设计方案要求[6],构建了“市级-区县级-街乡级-居委会村级”4层网络结构,不同级别分别设置相应的网络功能权限如录入、修改、查询等,从而为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搭建起高速、准确、有效的信息管理平台。

3 系统功能设计

信息系统包含了基本信息和问卷调查管理、初筛管理、专业检测结果管理、复筛管理、高危追踪管理、报表管理、辅助决策和专家咨询等8个功能模块以及系统管理和帮助2个辅助模块。(1)基本信息和问卷调查管理:建立基础数据库,对筛查对象的基本信息、既往史信息、家庭史信息、生活行为习惯、相关知识知晓和经济收入等信息进行编辑、浏览和查询,为整个筛查信息系统获取基础数据。(2)初筛管理:初筛管理模块主要是录入和管理受检妇女的妇科检查结果、宫颈脱落细胞检查结果和乳腺检查结果、乳腺B超检查结果。妇科检查项目有:外阴、阴道、宫颈、宫体、双附件等;宫颈脱落细胞检查项目有TCT和脱落细胞DNA定量;乳腺检查项目有视诊和触诊。乳腺B超检查主要筛查是否存在包块;专科医生对初筛结果发出报告:如本次筛查宫颈及乳腺未见明显异常,建议1年后复查;本次筛查宫颈有可疑病变,乳腺未见明显异常,进行免费宫颈TCT、宫颈组织活检以确诊等。(3)专业检测结果管理:实现本系统基本信息和检测机构检查结果间的信息共享,对不合格采样和样本标签姓名与信息系统登记不一致的数据进行提示、复检、核实等处理。(4)复筛管理:本系统能将初筛阳性的妇女到指定医疗机构接受体检、乳腺钼钯检查、乳腺或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的结果进行汇总整合在一起,由具有高级职称的专科医生进行复筛诊断,本系统能够对常见的诊断原则和条件设置逻辑查错和提醒功能。(5)高危追踪管理:系统根据复查中诊断为需要定期复查的妇女的常住地址,将上述妇女名单信息分配到社区居委会和乡村,基层人员按照要求电话和上门提供督导服务,并将服务过程和患者执行医嘱情况通过系统上报到上级业务监督部门,系统还可记录随访检查结果以及高危追踪对象的最后转归。(6)报表管理:报表模块的主要功能是依据个案快速生成所需要的关键数据,分为表1和表2。表1主要栏目有应查人数、实查人数、完成率(%)以及人数统计,如妇科可疑,乳腺可疑,B超未见占位性病变、囊性病变、实质性均质包块、实质性非均质包块、混合性包块,TCT检测正常、可疑,DNA定量检测正常、可疑等;表2主要栏目有复核人数、应确诊人数、钼钯人数、应病理学检查人数、病理学检查人数、上皮内瘤变人数、确诊宫颈癌人数、确诊乳腺癌人数、早期癌症人数、宫颈癌接受治疗人数、乳腺癌接受治疗人数等。(7)辅助决策:辅助决策功能模块包括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人数的地理分布和卫生习惯以及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程度的分级。通过建立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风险评估模型,对影响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如定期个人卫生、性生活卫生、心理压力、人工喂养)的风险进行评估和量化分级,为在人群开展宫颈癌和乳腺癌普防普治分级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8)专家咨询:建立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法律法规、筛查标准和技术规范、宫颈癌和乳腺癌预防保健卫生知识、宫颈癌和乳腺癌预防卫生专家、宫颈癌和乳腺癌预防卫生机构、案例分析等专业数据库,为各医疗卫生机构、基层社区以及保健管理人员提供基础理论指导技术支撑。(9)系统管理:通过该功能模块,对初筛和复筛单位的医务人员用户进行管理,为不同用户分配相应的用户权限,并实现数据库的维护、备份、转储等功能。

4 讨论

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为在社区中开展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该信息系统不仅能为基层社区、乡卫生院及妇女保健机构、省市级大医院、社会专业检测机构以及各级卫生、妇联、计生行政部门提供了筛查、诊断、随访管理信息共享和交流沟通的平台,而且由于建立标准化的妇女基本信息和医学检查记录数据库、随访信息数据库、专家咨询数据库等专业数据库,实现了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的规范化、动态化管理,减少或杜绝了数据信息缺项和错误项,提高了初筛评判结果的准确率和及时性,有利于确保筛查项目的质量。同时系统中数据标准按国家标准设计,为实现数据在全国更大范围共享建立了基础[7]。系统设计采用多层架构,具备覆盖社区和村卫生室功能,为筛查全覆盖以及数据采集和督察随访提供了有利条件。系统通过无线网络实现了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各个环节间的信息无缝链接,为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启动、推进和顺利实施及全面质控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持;系统的辅助决策支持系统能对影响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为政府提供风险评估报告,有助于政府部门不断提高防治工作效果,使干预措施更加合理和科学。如行政部门可根据不同地区的风险系数及时合理规划投入、做好资源调用、开展干预效果评估等;信息系统生成的针对个体的风险评估报告,可促进社区和整个卫生保健行业妇女保健服务更加精细化和人性化,社区在进行重点人群保健服务时可结合风险评估开展健康教育和防癌知识讲座,妇女认可度和满意度均较高,有利于在社区、乡卫生院形成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定期普查普治的长期运转机制。

目前,我国部分地方已将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列入政府主导的免费筛查民生工程[5],随着医改政策不断完善和落实,预计每年参与筛查人群将近两千万。但是,在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信息系统设计方面目前仍存在系统信息数据采集来源定位不在基层社区、系统架构设计不合理、系统功能不强、数据标准不规范等问题,导致筛查工作无法下沉到社区,使筛查率、阳性复诊率、随访管理率均低于考核要求,还由于缺少社区参与,致使筛查时无法完成流行病学调查,系统也不能对妇女进行风险评估。同时由于系统功能受限和数据残缺直接影响了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信息的完整性、系统性、准确性和时效性,制约了我国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信息化建设和推广应用,不利于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机制的长期建立和运转。因此,在加强社区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应当重视和加强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信息系统的相关研究。

1 杜玉开,张静.妇幼保健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46-347.

2 郭光萍,张燕,万英,等.云南省妇幼卫生信息系统运行现状及发展规划[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3):3197.

3 姚振红.信息化在区域妇幼保健管理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1):4354-4355.

4 胡荣华,涂忆桥,张斌,等.武汉市妇幼信息系统研制及应用研究[J].医学与社会,2008,21(4):14-16.

5 胡荣华,张斌,刘毅俊,等.20万农村妇女乳腺癌和宫颈癌免费筛查信息管理模式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3):1930.

6 秦耕,张彤,汤学军.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与妇幼保健信息系统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287-304.

7 金水高,刘丽华,郭赘,等.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基本数据集的研究[J].中华预防医学,2007,41(5):353.

猜你喜欢

初筛宫颈癌信息系统
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防护
硫利达嗪抗宫颈癌的潜在作用机制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体检人群使用NOSAS评分作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初筛工具的可行性分析
宫颈癌护理及心理护理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作用及应用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无偿献血采血点初筛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的预防及纠正措施研究
Multiple gastric angiolipomas:A case report
基于区块链的通航维护信息系统研究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