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教学片段赏析
2014-02-05钟淑燕
钟淑燕
片段一:
师: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小球,你最想要哪一瓶?(展示数量不一样的小球)
生齐答:第一瓶!
师:为什么呢?
生1:因为第一瓶的小球多。
师:如果要让得到4瓶小球的同学都高兴,怎样办?
生2:4瓶的小球要一样多。
生3:将小球平均分。
生4:把瓶子里的小球加起来,求出平均数再分。(多数同学同意这种做法)
师:这位同学说得很好,他想到的这种方法,老师给它取一个名字,叫作“求和均分”。
生1:我还可以把多的小球拿出来,分给少的,使4瓶的小球一样多。
师:真是爱动脑的孩子,他的这种做法,老师也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叫作“移多补少”。
赏析:关注学生生活,以“公平分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探究求平均数的方法时,给学生充分的展示平台,当学生说到“把瓶子里的小球加起来,求平均数”时,教师用“求和均分”概括了这种求平均数的方法;当学生提到“把多的小球拿出来,分给少的,使4瓶的小球一样多”时,教师用“移多补少”总结了求平均数的另一种方法。在学生生活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总结出求平均数的方法,不仅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的理念,而且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另外,从课堂导入环节来看,这样的导入方式“简而不繁”,直奔重点。
片段二
出示两个求平均数的式子:(8+6+5+9)÷4=7(个),(2+3+7+16)÷4=7(个)。
师:观察两道式子的平均数与各数量,你发现了什么?
生1:第一个式子里的括号中有两个数比平均数大,还有两个数比平均数小。
师:你的眼睛真亮,还有不同发现吗?
生2:第二个式子的括号里还有一个数与平均数相等。
生3:两组数据的数有的比平均数大,有的比平均数小,还有的与平均数相等。
师:这位同学观察得很全面,还有哪位同学的发现与他一样?
生4:我发现平均数可能比一组数据中的某个数大,可能比某个数小,也可能与某个数相等。
赏析:学生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可能会很模糊,教师在设计时通过观察平均数与数据中的数,让学生发现平均数是介于大数和小数中间,这样一来,学生对理解平均数的特点和意义就容易多了。其次,通过“观察——发现”这一探究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数感,为用平均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做好铺垫。
版段三
师:同学们真棒,老师奖励最认真听课的同学玩拍球游戏。(要求:把12位同学分成两个小组,限时10秒,比哪个组拍的次数最多)
师:老师想知道两个组的同学拍球次数的排名,怎么算?
生1:算出每个组拍球次数的平均数,再比较平均数,平均数大的排第一。
师:你真棒,还有不同算法吗?
生2:我觉得只要求出每组拍球总的次数就可以了,因为两个组的人数一样多,总数大的平均数就大。(多数同学赞同这种算法)
师:你真了不起,老师的算法也和你一样。老师把第三次拍球的机会奖给你们组。(让4位同学再次拍球)展示三个组拍球情况
师:从表中可以看出,第一组的成绩最好。
生:不公平!(众多同学抗议)
师:怎么不公平呢?
生:第一组与第二组有6个人拍球,而第三组只有4个人拍球,不能用总数排名,只能用平均数排名才公平。
赏析:成功的数学课不在于用了多少学具,而是要合理地利用所准备的学具。以4瓶小球探究出求平均数的方法,充分利用学生玩乒乓球的喜好,奖励学生拍球比赛,当教师故意说“第一组成绩最好”时,引起同学们的“抗议”,此时老师并没有马上对同学们的“抗议”作出解释,而是问“怎么不公平”?将疑问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讨论问题中理解为什么要求平均数。这样的设计给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讨论中领悟新知识。
片段四:
教师出示练习:小河的平均水深110厘米,小红身高112厘米。小红虽不会游泳,但在河里玩耍不会有危险。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生1:我不同意这种说法,因为老师教育过我们不能下河玩耍,这样会很危险。
师:你真是个听话的孩子,能谨记老师的教诲。还有不同想法吗?
生2:我认为小红下河玩耍危险,水的平均深度是110厘米,小红身高112厘米,眼睛到头顶的高度不止2厘米,如果小红下河玩耍,水已淹过了鼻子,会因为呼吸困难而有生命危险。
师:这位同学想得真周到,还有其他想法吗?
生3:我也认为小红下河玩耍会很危险,水的平均深度是110厘米,可有的地方的水会比110厘米深,有的地方的水可能等于或小于110厘米,如果小红到水深的地方玩耍,会很危险的。
赏析:这节课从导入到练习,学生都学得很轻松,掌握得很扎实。整节课将学生从学习观摩者的角色转变成实践者、活动的承载者、过程的生成者的理念在每个片段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练习设计量小却紧扣学生生活,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还让学生领悟了怎样用平均数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责任编辑:徐新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