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在习作中表达真情实感
2014-02-05李启科
李启科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走进生活大课堂,去关注生活、品尝生活、创造生活,要从生活中去挖掘素材,诉真情、抒真感,让学生的每一篇文章从自己的心里流出来,做到有血有肉、言之有物、言之有情。
一、品味生活,做到有话可叙
生活是习作的源泉,真实来源于生活。教师要善于拓宽学生阅读的视野,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发现出美来”,让习作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有情可抒。长辈亲朋、邻居伙伴、教师同学,桩桩可叙;国事家事、家乡校园、所见所闻,事事可书。如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突然窗外电闪雷鸣、狂风骤雨,教室里一下就暗淡下来,突如其来的雷雨声,吸引了全班学生的眼神和心思。此情此景,让我的心不由地一动,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何不充分利用这一活生生的作文素材呢?于是,我让学生离开座位,走近窗前,仔细观察闪电、雨珠、狂风及校园里花草树木在狂风骤雨中摇摆挣扎的状况,引导同学们留心观察雷鸣、闪电、风、雨的细微处及周围的景物,边观察边记录,边欣赏边交流。随后让每位学生都说说自己的感受,用几句话描述打雷、闪电、狂风来临时的景象以及当时自己的心情,说一说自己在观察中的收获。接着,抓住几个关键词引导学生根据刚才的交流以及自己所看到和想到的写一篇有关雷雨的短文,学生们兴趣盎然地写了起来,很快就交出一篇篇精彩的短文。
二、还原生活,做到有话可写
习作源自平凡的生活,是利用语言再现生活中令人感动的人和事,再现生活中令人泪下的崇高与伟大,再现生活中美与丑,善与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去理解、感受生活,还原生活,在还原的生活情景中去感知生活美,感悟生活所表达的哲理和教训,揭示生活中的美丑善恶,在习作中充分地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真实感受。
1.抓住令人感动的小事还原生活。如教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课时,教师要突出该文小作者紧紧抓住叶老修改他的文章这一主线,从文章“总改情况、字句修正、评语”等来说明叶老“改得多,改得细,改得妙”,从小作者与叶老会面的细节描写来说明他们之间的距离很近。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的经历,说一说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让学生懂得有了一定的生活阅历之后,就会发现这些小事的意义。又如过生日时的情景,如果善于观察,留心品味,就不难发现有许多动人的可记的地方,都是有内容可写的。所以说,故事在我们生活中俯拾皆是,只要善于积累,细心看,勤记录,素材就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2.抓住人物的性格特点还原生活。《少年闰土》一文中的闰土是一位个性十分鲜明的人物,他天真活泼、聪明能干。这样的人物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就看你是否善于在生活中发现这样的小人物,发现他们身上的个性特点,并把他再现出来。例如,你朝夕相处的同学,每个人的特点是什么?思考时、回答问题时、走路时、着急时、高兴及烦恼的样子都可以在习作中体现,只要抓住每个人的特点,抓住每个人最有代表性的特征,你笔下的人物就栩栩如生了……只要用心去观察,认真思考,就能写出一篇篇脍炙人口的好文章。
3.善于积累生活中的语言。生活中的语言是生动的,有魅力的。学生要多读课外书,多积累一些俗语、歇后语,就能在习作中加以运用,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如毛泽东的《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就用了不少的俗语,形容有的文章就像记流水账,写得太长,就像“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有的文章空洞无物,恰似那“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这些俗语是生活中常用的,又是通俗、易懂的,在文章中运用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此外,还可以运用流行歌曲中意境很好的歌词来丰富习作,只要运用恰当,同样精彩。
三、再现生活,做到有情可抒
皮亚杰说:“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的加入便发动了储存在内心的力量……因而,使它看起来容易做,而且减少疲劳。”在习作教学中通过情境的创设可以再现生活,缩短习作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激发学生的情感,拓展学生的思维潜能,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1.重视对话创设。引领学生与文本、同伴、老师之间进行对话交流,开展多向互动。通过对话,把对文本的感悟,对文本中人物的情感体验,对生活中的真实感受置于习作中,让习作表达出情真意切。如学习《小音乐家扬科》、《凡卡》等课后让学生续写课文,进行小练笔,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而且写出的习作也会充满诗情画意。
2.注重文本引领。把文本变成立体的画面,把文本与现实生活链接起来,为学生的习作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仿写,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如教学习作《秋天的田野》时,先引导学生读《可爱的草堂》、《金秋》等课文,然后把学生带入田野里进行观察,开展交流互动,然后再来写秋天的田野。有的学生在描写稻田时,就仿照了《可爱的草堂》一文中的句式来描写稻田:“阳光照射在金灿灿的谷穗上,显得更美了;微风抚摸在金灿灿的谷穗上,显得更动人了;农家守护着金灿灿的谷穗,眼睛都笑眯了。”……
3.创设习作情境。引导学生去关注和领悟身边人和事,在情景中积累生活素材,丰富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习作能力。如教学习作《记一件礼物》时,为了让学生在写作时有话可说,创设了这样的情境:今天,老师准备送给大家一件礼物。你喜欢什么,就拿什么。(漂亮的彩花和彩纸,只能发给三分之二的同学)(1)分发礼物。让学生按照座位从前往后传下去。(2)展示礼物。前面的同学拿到彩花(开心);中间的同学拿到彩纸(无所谓);最后的同学两手空空(失望)。(3)交流拿到礼物后的心情。①开心的同学:我今天真是太幸运了!我一直为自己的个子矮而自卑,今天我终于知道个子矮也有好处——我坐在前面的位置,我先挑到老师送给我的礼物。瞧,这是一朵多么漂亮的彩花,上面还带着香味呢!这香味直往我的鼻子里钻,真是心旷神怡呀!(说完他得意地向后面的同学扬了扬手中的礼物。)②无所谓的同学:今天我收到了老师送给我的礼物——一张彩纸。虽然没有前面同学拿的彩花好,但这是我第一次收到老师送的礼物,我很高兴。③失望的同学:老师说要送我们礼物,我心里可高兴了,我多么希望能得到礼物呀!但我知道希望不大,谁叫我坐在最后呢。结果不出我所料,我什么也没有!这真是一位不公平的老师,我可不喜欢他。(最后一句声音很小)(4)补发礼物。给没有拿到礼物的同学补发礼物。(大家高兴地笑了)从分发礼物到交流互动,教师抓住学生收到礼物时的不同心情让他们在平等交流的氛围中互相沟通,引发思维碰撞,创设了真实的情境,在学生经历了这样的体验过程后再出示写作要求,习作就水到渠成了。
习作素材来源于生活,教师要以生活为课堂,引领学生走进生活,享受生活,热爱生活,做到多看、多思、多记、多写,就一定能写出情真意切、脍炙人口的佳作。
责任编辑:王天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