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矛盾对比
2014-02-05沈新芳
沈新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高年段的教学目标有这样一段表述:“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在阅读教学中,大多数教师还停留在文章内容的层面上,引导学生一味品读,直至味如嚼蜡;有一部分教师能引导学生往深层走一走,却也仅仅只是浅尝辄止;只有极少数的教师能引领学生在品读的过程中探究形式的秘密,达成教学目标。其实,文章的表达形式并非那么深不可测,密码也并非是一个不解之谜,只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睿智捕捉,灵动引导,机智生成,你就会感觉到解码原来也是那么简单。
关联处点一点——四两拨千斤
“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这是《埃及的金字塔》一文中的一句话,充分体现了金字塔的精巧。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在教学这一课时,紧紧抓住这一特殊的例子,将学生的目光聚集到“连……都……”这一关联词组,引导学生在比较与联系生活实际中充分感知这一极端的例子给人带来的逼真感,收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教学效果。
出示: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齐读。
师:这句话说这些石块砌合得很紧密,连——
生: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师:有人说这样写好(出示: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你看有什么不—样吗?
生:从第一句能让人感觉它有多么紧密,但第二句虽然知道,但不知道紧密的程度。
师:好!刀片都插不进去是个特别的例子,连刀片都插不进去,说明连什么都插不进去。我们经常会用到这个句式“连……都……”。我们遇到一个难题,难得不得了,会说——
生:这道题目很难,连班长都不会做。
师:再难一点。
生:连老师都不会做。
师:再难一点。
生:连电脑都答不出来。
生:连世界上最著名的教授都做不出来。
师:那还不难嘛,更难的是什么?这道题很难,难得连出这道题的人都做不出来。(学生大笑)这里用一个极端的例子让你感觉到逼真了吧?印象深刻了吗?好,这个句子太重要了,这叫什么?
学生齐读:特别的例子——逼真感。
师:紧密的程度啊,就是这样子,不用再怀疑了。看看,仅仅列数字还不够,它一定要和其他的说明方法一起用,这样才能让这些数字更准确,更简洁,给我们一种现场感,惊奇感,让我们对埃及的金字塔有一个具体的印象。(出示第三节全文)请同学们再自由读读这段话。
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
师:读了这段话,胡夫金字塔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
生:宏伟而又精巧。
师:一齐读:宏伟而又精巧。通过这样一种说明方法,写出胡夫金字塔宏伟而又精巧。
这一片段中,老师抓住了“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这一特别的例子,紧扣“连……都……”这一关联词语,将作者列举这一极端的例子的妙处品到了极致:先是去掉这一例子比较读,寻找感觉的不同;接着,迁移运用这一关联词:“这道题真难,连……也……”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难的极端程度;最后回看“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那种逼真便直逼学生的感官而来。这样一来,学生强烈感受到了金字塔的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更重要的是,在老师的匠心引领下,学生也懂得了原来写一种事物,运用一种说明方法,还可以这样做。这就将学生的视野由阅读引向了习作,由学习转向了运用,在达成高段“揣摩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这一年段目标的同时,也践行了“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的理念。
矛盾处议一议——灵动而扎实
马朝虎笔下的《水》,以生动的笔触,紧扣“水的珍贵”这一中心展开,叙述了三个场景:村里人到十公里之外的泉眼边排队取水;下雨时,用雨水来洗澡;炎热时,母亲用一勺水为四兄弟冲凉解暑。点点快乐之中浸透着淡淡的苦涩,以乐写苦、以乐衬苦是这篇文章最大的写作特色。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处处隐含着看似矛盾实则匠心独运的表达。执教中,在引导学生品味一勺水冲凉的感觉时,一个学生发现了这些矛盾点,主动提了出来,教师及时把握,顺势而导,智慧生成,与学生共同经历了一次美妙的思维之旅:
生:老师,我觉得这段话中有矛盾的地方。
师:哦?那你来说说看,哪儿有矛盾呢?
生:明明只是一勺水,但作者却说“像一条小溪流”。一个少,一个多,这分明就是矛盾的。
师:你真的很善于发现。同学们,大家也来一起看看四、五两节,看看这两小节文字中是否还有矛盾的地方?(学生静心默想,不一会儿,几个学生举起了手。)
生:老师,我发现了一快一慢的矛盾。
师:说来听听。
生:“倾注”这个词语的意思就是整个倒下来,全部倒空了,但作者却说是“缓缓地滑过”,而且连用了三个“滑过”,说明水流是很慢的。
生:我发现了缺水的生活是苦的,而且仅仅只是一勺水浇下来,但作者却是那样地享受。这一苦一乐也是矛盾。
师:同学们,你们真的走进了文字里去了,老师很佩服你们对词句有着这样的敏感度。那我们不妨再往深处想一想:这一少一多、一快一慢、一苦一乐是矛盾,可从作者的描述中,你读起来觉得矛盾吗?
生:一点都不矛盾。
师:为什么又不矛盾呢?
生:因为太缺水了,平时难得能够得到水的滋润,所以虽然只是一勺水,但因为缺得太久,缺得太苦,身体的每一个部位一接触到水,就在瞬间被激活了,所以就会感觉每一个部位都在接受水的滋润,这是一种难得而又深刻的感觉。
生:缺水的生活是苦的,但作者却写了一勺水冲凉带来的舒服感受,仅仅只是一勺水,却让“我”如此享受,就更衬托了缺水的苦。
生:我觉得这里的乐也是一种满足,仅仅是一勺水,却让“我”如此满足和快乐,我觉得文中的“我”很乐观,我想起以前读过的一句话:“人,不能选择生活,却可以选择生活的方式!”(此时,教室里的掌声经久不息。)
少与多,快与慢,苦与乐,这些表述看似矛盾,实则不然。课堂教学中,正是学生的潜心读文,他们才会发现这些表面矛盾实则是匠心独运的表达,教师也及时把握了这一契机,并引导学生“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才成就了这一次精彩的课堂。在矛盾与否的思辨中,学生一遍又一遍地咀嚼那份流露在字里行间的快乐与享受,一次又一次地品味那份隐含在文字背后的心酸与苦涩,甚至连学生的储备都被从记忆深处调了出来——“人,不能选择生活,却可以选择生活的方式。”以乐写苦,以乐衬苦也在不经意间从学生的思维深处跳出,融进了学生的感受中。
对比处找一找——形散而神聚
《轮椅上的霍金》一文讲述了被称为“宇宙之王”的著名科学家史蒂芬·霍金在自己完全瘫痪、被长期禁锢在轮椅上的情况下,面对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仍然孜孜不倦地探索宇宙的未知世界,勇敢顽强地挑战命运,为科学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故事,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感人肺腑。本文作者的写作密码就是对比:开头命运的残酷与取得的成就对比;“只能活两年”与“一直顽强地活了下来”对比;“令人难以想象的艰难”与“世界公认的科学巨人”对比;“一刻也没有离开过轮椅”与“思维却飞出了地球,飞出了太阳系,飞出了银河系,飞到了上百亿光年外的宇宙深处,飞向了神秘莫测的黑洞”对比;女记者认为“命运让他失去太多了”与霍金所说“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有我爱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对比……在执教《轮椅上的霍金》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去发现对比,在朗读中感受对比的妙处,再带着学生往思维的深处走一走,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对比。让学生和老师一起重锤敲打这些关键的对比性的词句,让学生在互动中深深地体会到:命运越是残酷,就越能突出霍金成就的巨大;经历的艰难越是难以想象,就越能凸显霍金顽强不屈的探索精神;别人越是认为他失去太多,就越能彰显霍金积极乐观的人格魅力。虽然一处又一处的对比散落在语言文字中,但又无时无刻不被一根无形的线串在一起,轻轻一拎,便可聚成美丽的珠串。这根线就是霍金不屈不挠的精神。在“对比”的探究中,学生不仅受到了霍金顽强乐观的精神所带来的心灵的震撼,也收获了作者语言表达给他们带来的写法的顿悟。
关联处点一点,矛盾处议一议,对比处找一找,在一个相对开放的思维空间里,让学生享受阅读的愉悦,感受语文的丰盈,体验表达的曼妙。但“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这其中的“了解”与“初步领悟”应该就是小学高年级研究“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的一个尺度。在探究作者语言秘密的过程中,要把好这个“度”(深度与广度,力度与强度)。情理交融,理趣共生,言意兼得,才能全面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责任编辑:王天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