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言态度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2014-01-17王星鹭
摘 要:语言态度是社会语言学领域的研究重点。通过研究语言态度,可以了解一个民族、一个群体或一个团体在进行交际的过程中所体现的社会心理特点。本文以社会心理学对“态度”的定义作为理论框架,将态度所包含的认知、情感、意动三要素与言语交际相结合,通过语言态度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具体体现来论述语言态度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语言态度;语言知识;语言情感;语言行为;跨文化交际
作者简介:王星鹭(1985.09.24-),女,籍贯:陕西西安,最高学历:硕士,目前职称:助教,主要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 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0王星鹭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陕西 咸阳 7120465--01
一、社会视角下的态度
态度,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态度作为人类心理活动的普遍现象一直受到社会心理学家的关注。曾在18世纪20年代末期,Bain 就尝试着给“态度”这个心理现象做出准确的定义。他以先前的研究理论为基础,认为态度是人类的一种习性,他可以通过人的本能、情感和感觉反映出人在交际中做出回应时所具有的潜在意识。另一种心理学上的解释,提出态度就是“一种心理上的倾向,它通过喜爱和反感的程度来评价某一种个体的存在”。
在社会心理学领域中,一些学者认为态度应该包含有“三要素”:认知、情感和意动( Agheyesi & Fishman, 1970; Edwards, 1982),这三个要素在人們表明态度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三部分内容解释了态度在社会环境下如何产生的,并对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Fasold (1990)从行为主义的角度出发,指出了很容易在人们对社会形势做出的回应中发现人们的态度。根据态度包含的三要素,我们可以理解个人对于社会的回应来自于他们对社会的认知,并且通过社会行为来影响社会环境。
二、语言态度和跨文化交际之间的联系
人类与社会的关系事实上也是人际间的交往关系,这样的交往是对交际者社会行为的反映。此外,语言行为是人类的社会行为与所处社会环境的纽带。因此,可以说语言是一个反映个人行为的社会产物,进一步而言,语言是个人对于自身所处社会环境的一种反馈。当交际者用自身的语言表达积极或消极的态度时,他们的言语中会具有一定的隐含含义,并且这种隐含含义或有助于相互间交流,或引起文化定势或偏见。
语言态度被分为两个方面:感情和理智。语言态度的感情方面,指出说话者的个人背景及经历所引起的感情波动反映在了语言上;理智方面是指说话者的语言方式受到了其社会地位的影响,从而语言态度发生转变(陈松岑,1999)。在这个理论中,说话者的个人背景及经历应该包括说话者的国籍、民族、宗教信仰、受教育程度等,而社会地位则在跨文化交际中表明了交际者的角色,以上这些因素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跨文化交际当中,交际者来自于不同的文化群体,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在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会潜意识的选择各自所熟悉的语言方式进行沟通。但是,通常这一行为会忽略了对方来自于不同的文化群体这一事实,对于自己的文化模式是否能被对方准确理解并给予正确的回应,这是在跨文化交际当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三、语言态度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变化
语言态度包括积极态度和消极态度,在什么情况下交际者会表现出积极的态度,什么情况下可以表达消极的态度,积极态度和消极态度之间是否会转化,这些都是要在跨文化交际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而社会心理中提到的态度“三要素”(认知、情感和意动)对应了跨文化交际当中的知识、感情、行为,可以借助态度产生的过程来解释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态度的转变。
跨文化交际的交际情景通常会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而交际者的身份是这众多社会因素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际者使用语言的情况不同,致使交际者在交际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语言态度。通常交际者会受到自身的知识、感情和行为的影响,这些因素在跨文化交际中具体表现为:
(1)语言知识:来自不同国籍、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社会阶层的交际者具有其相关的语言文化知识背景,这些知识体现在他们的语言中,使得他们的语言态度不同。例如,汉语当中的“龙”蕴含着吉祥、神圣等积极的意义,而在英语当中的“dragon”带有邪恶、不祥的消极含义。
(2)语言情感:当交际者需要表达喜恶之情的时候,这些情感也会通过语言表露出来,形成委婉语或禁忌语。不论在中国文化还是欧美文化中, 通常避讳在谈话中提及“死”这个词语,汉语中会以“往生”、“辞世”、“百年”、“驾鹤西去”等词语来代替“死”,在英语当中也同样有委婉的说法,如pass away,gone,expired,rest in place等。当人们选择在谈话中使用委婉语时,意味着说话者表达出对听话者的尊重。
(3)语言行为:在真实的交际情景中,交际者会因交际情景或话题不同,双方会根据所使用语言的文化特性选择恰当的与语言相关的行为作为回应。在西方社会,人们除了用“sorry”表达歉意也用它表达遗憾之情,当听闻对方的亲友去世了会说“sorry”。如果在中国,同样的情景下说汉语的“对不起”是不合适的,这就没有考虑到语言的文化特性。
语言态度因语言知识、语言情感和语言行为的变化而改变。当来自不同文化群体的成员进行交际时,语言态度决定了交际可否成功地进行,通过了解对方的语言知识、语言情感以及语言行为有助于对于交际者语言态度的准确把握和理解,有助于避免跨文化交际中因语言态度不同而产生的文化定势和偏见,促进不同群体间的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Agheyesi, R. & Fishman, J. A. (1970). Language attitude studies: a brief survey of methodological approaches. Anthropological Linguistics 12 (5): 137-157.
[2]Bain, R.(1928) An Attitude and Attitude Research.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33:6 pp. 940-957.
[3]Edwards, J. R. (1982).Language attitude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among English speakers. In Ryan, E. B.& Giles, H.(Eds.) Attitudes towards Language Variation. London: Edward Arnold.
[4]Fasold, R. (1990). The Sociolinguistics of Society I. Oxford: Blackwell.
[5]Teudgill, P. (1992) Introducing Language and Society. Middlesex: Penguin Books.
[6]陈松岑. 新加坡华人的语言态度及其对语言能力和语言使用的影响[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1)
[7]邬美丽. 语言态度研究述评[J].满语研究,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