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市场体制新优势
—— “泛珠”区域合作十周年回顾与展望

2014-01-11左晓安

战略决策研究 2014年6期
关键词: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机制

丘 杉 刘 伟 左晓安 黄 霓 郭 楚

创新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市场体制新优势
—— “泛珠”区域合作十周年回顾与展望

丘 杉 刘 伟 左晓安 黄 霓 郭 楚

“泛珠”区域合作十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行政壁垒、地方本位主义和缺乏强约束力的运行机制仍然制约区域合作的深入发展。“泛珠”合作进入中后期后,更应让企业通过市场行为发挥主推动作用。未来合作中,广东要发挥引领作用,更加突出企业在 “泛珠”区域合作中的主体作用,以扩大产业合作范围和深度为主线,在合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最终形成市场决定、企业为主体、政府规划引导的体制和机制,为国家区域合作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未来 “泛珠”区域合作需要加强培植区域开放体制新优势;携手建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与协作创新优势;健全政府与企业对话合作机制新优势;建立跨地区专业市场体系新优势;构建区域均衡发展新优势。

成效;瓶颈;创新思路;政策建议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经过十年发展,已形成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在不同体制框架下合作共赢、协调发展的命运共同体。当前 “泛珠”合作正处在转型升级、爬坡越坎的关键时期,一方面, “泛珠”合作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在打造区域经济 “升级版”中,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的任务更为艰巨。另一方面,21世纪 “海上丝绸之路”、即将启动的粤港澳自由贸易区等新的合作安排又给 “泛珠”合作带来巨大机遇。在 “泛珠”十年合作的基础上,新形势迫切需要广东成为带动 “泛珠”区域发展的龙头,充分发挥在区域合作中的辐射引领作用。因此,广东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抓住全面深化改革这一重大历史机遇,与 “泛珠”区域各方不断拓展合作领域、提升合作水平,加快国际化、法制化、一体化建设,打造市场透明统一、政府企业各司其职、区域互补创新发展的 “泛珠”合作升级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为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一、新形势下打造 “泛珠”合作升级版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10年来,合作模式不断创新,合作平台不断拓展,合作领域基本明确,政府间的常态化合作机制已基本建立,行政机构的作用效能也发挥到一定程度。已经初步形成了运行和协调合作机制,对区域合作产生了较好的效果。未来 “泛珠”区域要通过完善合作规划、丰富合作内容、健全合作机制等务实的举措共同推动 “泛珠”合作向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水平拓展。

(一) “泛珠”10年合作成效显著

1.合作机制基本建立

目前, “泛珠三角”区域运行和协商机制主要由高层联席会议制度、中层协调制度、日常办公制度和部门衔接落实制度三部分组成。在基础设施建设、能源、旅游、环境等众多领域制定了一系列的合作机制,取得了较好的实施效果,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连续性。

2.统一市场建设由易到难不断推进

“泛珠”合作从在 《框架协议》中提出开放市场、打破贸易壁垒的目标,到目前“泛珠”各成员在实际经济合作中取消了数十项与统一市场相违背的地方性政策、法规。从 “泛珠”各省区规划工商、流通、人力资源等各市场运行职能部门专项联席会议开始,到各项会议在合作中每隔一年、半年召开一次,在实践中不断解决问题,推进了相关合作向前发展。

3.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013年,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5%,实现人均GDP5.9万元; “泛珠”内地省 (区)经济总量达18.56万亿元,自2004年以来各省 (区)经济年均增速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香港、澳门经济保持繁荣稳定。实践证明, “泛珠”区域合作已成为推动东、中、西部协调发展,加强内地与港澳合作,促进 “9+2”各方实现互利共赢的重要平台和载体。

(二)区域合作升级版需突破几大体制机制瓶颈

1.行政壁垒影响市场统一

“泛珠”区域有为数众多的省界、市界、县界,有形无形的行政壁垒导致区域统一市场形成难度较大,企业发展空间受到制约、参与区域合作动力不足,是区域合作的最大制约因素。例如,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地政府出台了优先采购本地企业产品等多项贸易保护措施。区域政策环境不平等,影响着资源的合理流动和配置,导致一些区域性项目如交通基础设施、环境治理工程等因缺乏各方协调而影响进展。由于行政壁垒依然存在,导致统一的市场体系被行政区划所割裂,由此带来重复建设、资源大战、贸易壁垒等问题,造成产业结构趋同和资源浪费。

2.地方本位主义影响区域产业合作共赢

尽管各地都认识到一体化将会是一个多赢的局面,但面对在短期内实现经济一体化需要各方支付一定成本如放弃一些本地产业等现实时,又倾向于地方利益,祭起地区封锁和经济割据大旗,对本地区资源及市场要素自由流动进行限制。各地方政府出于本地GDP、就业、税收等考虑,在家电、服装等传统产业方面分工动力不足,导致区域内产业发展模式雷同,产业同构竞争加剧,产业链分工进展缓慢。在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高点的地方冲动下,不顾资源禀赋方面的比较优势,蜂拥而入相同产业,采取低端要素价格竞争、地方市场保驾护航的老套路,在项目招商引资上展开竞争。如不少地区纷纷上马LED项目,为扶持当地企业推出一些排外性的“技术标准”,虽然保护了当地企业,却导致 “温室型”企业市场竞争力的缺失。

3.运行机制缺乏约束力制约区域协调进程

“泛珠”区域发展目标还不够明确和细致,目前基本停留在基础设施建设层面,虽然提出构建公平、开放、竞争的市场体系,但收益及分配机制尚未形成,区域合作的动力机制还远非完善。在政府间合作机制层面,没有建立权威的组织机构,合作采取区域内成员自愿参与、自愿行动的模式,各级政府的奖惩考核体系与区域合作没什么必然联系,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签署的系列协议也没有形成较强法律约束力,导致运行机制缺乏软激励和硬约束。

4.企业间合作机制滞后制约其市场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

按照区域合作的规律,早期需要政府搭建合作平台和框架,中后期则主要靠市场力量推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成为区域经济活动的主体,区域经济合作具体还要通过企业合作来完成。企业合作对于 “泛珠”区域产业结构转移、创新网络形成、投资扩散和缩小区域发展差异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 “泛珠”的合作机制主要是在政府合作层面建构,市场导向的企业间合作机制相对滞后。“泛珠”区域各地方政府主体超越功能参与市场运作,代替企业主体进行决策的现象并不少见。“泛珠”区域一体化运行机制有赖于加快市场机制的建设和企业合作机制的创新。

二、创新 “泛珠”区域市场体制改革发展思路

广东要发挥 “泛珠”合作中的龙头作用,旨在勇于承担自身在国家发展中的历史责任,谋划未来在开放型经济体系建设中的增长新动力。广东要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发挥市场的决定作用与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相结合的精神为指导,以政府职能、政策创新为指引,更加突出企业在 “泛珠”区域合作中的主体作用,以扩大产业合作范围和深度为主线,在合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最终形成市场决定、企业为主体、政府规划引导的体制和机制,为国家区域合作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

(一)把握区域合作中市场机制与行政机制的边界

如何确定市场边界,准确测度各产业的市场集中度,准确把握区域市场机制与区域行政机制的边界是 “泛珠”区域合作中市场体制创新的关键。企业迫切需要市场一体化,而区域一体化作为一种公共产品,需要政府提供并不时协调,为企业创造一个交易成本更低、要素流动更快更便捷、市场机会增多的环境。政府要下大力气打破条块分割的管制模式,改变市场管制框架,尽快形成条块结合、辐射联系的管制模式,打破区域行政垄断及部门分割局面,形成统一开放的市场,在产业间形成合理的经济联系,以促进市场融合进程的加快。同时,区域产业融合过程中会出现因规则、资源及利益分配的不同而产生冲突,所以完善跨界治理机制以协调各局部利益主体在市场融合中的行为不配合的任务也十分艰巨。

(二)大力增强企业在区域市场融合发展中的作用

企业发挥在区域合作资源配置中的主体作用,关键在于区域合作所营造的市场环境能够让企业放开手脚,根据市场需求决定企业发展战略。但在 “泛珠”区域合作中,企业、行业协会、商会、民间组织等市场行为主体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政府不一定具体清楚企业在区域合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这就需要“泛珠”区域政府部门加强与企业对话,激发市场与企业的活力。

(三)创新市场驱动下区域协同转型升级的路径和模式

“泛珠”各成员都面临经济转型的需求和任务。但 “泛珠”区域的产业合作,现在基本遵循传统的加强产业垂直分工模式。实际上,“泛珠”区域内相对落后地区,既有通过引进和发展相对先进产业实现经济转型的需要,也在人力资源、科研基础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实力。港澳、广东、福建等省区在发展现代新兴产业过程中,如果整合其他省区的资源和基础,加强产业内水平分工,是可以做到通过新型产业分工合作模式做到推进区域协同转型升级的。关键是要营造适应新兴产业发展的区域整体环境,打破资源配置的政策和环境障碍。

三、创新 “泛珠”市场体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一)创新区域开放体制新优势

区域内各级政府需要继续加强政策、规章制度的协调,逐渐消除差异,形成较一致的区域政策环境和法制法规环境。积极推进产业融合机制 (包括共推区域性产业准入机制、组织协调机制、企业主体机制和中介服务机制)的建立。加强在社保、医疗、教育、社会治理等方面合作的力度,创新尝试一体化的相关政策,创造优良的社会环境。

协调合作形成区域性对外开放体制优势。加强粤港澳合作、海峡西岸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等对外开放窗口和平台在政策和措施等方面交流,相互借鉴,促进各开放平台政策协调、协同招商引资、信息共享与产业链整合,共同做大,为国家探索不同开放区合作发展的经验。探索整合区域各省、区资源,利用粤港澳合作积累的产业、渠道、平台等资源,加强专业化分工与合作,为 “泛珠”各省区把握21世纪 “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和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的建设机遇服务。引导区域内外资源和企业参与西江珠江经济带建设。讨论和规划 “泛珠”区域合作与申报中的“粤港澳自贸区”建设等创新性合作相对接、相互促进的具体举措。

(二)建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与协作创新新优势

推进区域产业结构同步转型升级。广东需要承担起在区域产业转型和产业创新中的中枢作用,通过区域内产业水平分工和垂直分工两条主线,实现区域产业同步转型升级。一方面,鼓励广东传统制造业企业在区域内布局和配置资源,通过采取新技术、新工艺,实现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同时,开放和重点引进港澳地区服务业投资,发展广东现代服务业,为 “泛珠”提供融资、物流、营销等生产性服务。加强高新技术产业方面的合作。一方面,结合港澳优势,共同培育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高科技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另一方面,携手区域其他省区,精选特色产业领域,通过人才、产业链的优化配置,实现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共同发展。

构建区域创新市场网络。首先建立科技信息平台,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建立统一的 “泛珠三角科技合作网”。其次,打破传统户籍、档案等瓶颈约束,建立区域内技能人才柔性流动机制。再次,建立广泛的区域自主创新联盟,以产学研合作为轴线,实行主导与协同式的创新分工与合作。

构建区域产业资源网络平台。充分发挥广东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优势,大力促进广东的金融资源与 “泛珠”各省的项目资源深度融合。广东要大力培育扶持一批行业性强的P2B平台 (互联网投融资服务平台),鼓励商业模式创新与金融衍生品创新,利用市场力量培育一批强力辐射 “泛珠”区域诸多重要实体产业的高端资源配置平台。

(三)健全政府与企业对话合作机制新优势

建立跨 “泛珠”各省区行业协会,“泛珠”政府职能部门与行业协会、具代表性大中小型企业间常设联络对话机制。该联络和对话机制的功能定位是,一方面,把“泛珠”各政府部门在区域产业合作、政策调整等方面的战略发展规划等信息及时反馈给企业,推进企业加速做出决策和市场反应;另一方面,搜集企业生产经营问题,对区域发展产业选择等方面的考虑和建议,在区域合作中碰到的困难和障碍,在区域合作中及时反馈,并协调相关部门作出政策调整,并联络具体部门解决相关问题。

(四)建立跨地区专业市场体系新优势

为了能让企业沿着竞争的路线经营,消减各种形式的垄断和垄断利润,以保证经济运行的良好环境,激励企业在公平竞争基础上的创新,需要强化区域统一竞争规则。这要从市场管理架构的全面创新做起,通过建立大宗商品交易市场、高起点专业商品市场以及打造线上交易平台业务等途径实现。要充分利用粤港澳等地经贸会展业等专业服务业发达、产业基础雄厚的优势,鼓励有实力的企业特别是民间资本联手共同投资发起培育、建设并竞相开放面向本区、全国甚至全球的大型商品、生产要素市场。运用国际统一标准规范市场行为,促进区域统一市场的形成。

(五)构建区域均衡发展新优势

我们建议,设立 “泛珠”区域合作发展基金,保证区域内的均衡发展,以构建区域合作的利益分享和补偿机制。该发展基金可用于为经济落后地区建立基础设施,区域环境保护和修复,促进企业投资,支持经济结构和社会调整,更新教育培训体制及促进就业,包括区域内地区发展平衡基金、产业发展协调基金、投资贸易促进基金、研发创新基金、人才培养和就业指导基金、环境保护修复基金和其他社会发展基金。

Innovations of Market System for the“Pan Pearl River Delta”Regional Cooperation: a Review and Outlook on Its 10th Anniversary

Qiu Shan1,Liu Wei2,Zuo Xiaoan3,Huang Ni4,Guo Chu5
(1,2,3,4,5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conomy,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of Guangdong Province,Guangzhou 510610)

The“Pan Pearl River Delta”regional cooperation has achieved notably.But administrative barriers,localism and lack of banding on operating mechanisms are actually restricting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cooperation.When the regional cooperation enters the middle and late periods,the enterprises should play the leading role.Guangdong will need to play a leading role in promoting active role of enterprises,expanding industrial cooperation,establishing the system and mechanism determined by the market,and so forth.It is also necessary to create an open regional system for regional cooperation,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mechanism of cooperative dialogue between governments and enterprises, and formulation of trans-regional market,to achieve balanced development.

result;bottleneck;innovative thinking;suggestion on policy-making

丘杉,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刘伟,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国际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左晓安,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国际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黄霓,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国际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郭楚,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国际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510610)

F123.9

A

1674-9065(2014)06-0055-07

2014-09-01]

[责任编辑:王海]

本文为广东省社会科学院院级应用决策课题 《创新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市场体制新优势研究》 (项目编号:2013y0017)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机制
区域治理的基本法律规制:区域合作法
新冠疫情下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新挑战与新机遇
对区域合作的思考(一)
亚太区域合作的话语消退与重新激活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遗憾的美 2018年泛珠三角超级赛车节闭
皮革机制
泛珠三角区域环境法治的联动建设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