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印度在中国地缘战略中的角色定位及相关影响

2014-01-11李英铭

战略决策研究 2014年6期
关键词:印度战略

李英铭

论印度在中国地缘战略中的角色定位及相关影响

李英铭

随着中美矛盾日益加深,如何突破美国的遏制以获得自身的发展成为当前中国地缘战略的核心。在来自美国的共同压力下,提升与地区大国印度的战略合作,并建立一个更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全球合作机构,既有助于突破美国的遏制,又有利于周边环境的安宁稳定,从而对中国在中亚、南亚和东亚的具体战略安排带来积极作用,符合当前中国地缘战略宏观层次上的整体布局。

地缘战略;战略目标;中美矛盾;中印关系

一、前言

首先,本文的重点不是直接论述当前中国对印度的地缘战略,因为中国对印度的地缘战略安排从属于当前中国地缘战略①“中国的地缘战略”本身就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抛开中国的智囊和政治精英阶层从何时才开始真正具有国家层次的地缘战略的意识来说,它严格地受中国地理坐标、自身国力、周边环境及国际局势等诸多因素的限制,随不同的历史时间段而截然不同。因此,首先需要限定,本文要谈及的中国的地缘战略以及中国对印度的地缘战略安排主要是指20世纪末21世纪初后的中国的地缘战略,即在中国保持强势崛起大背景下的国家层次的地缘战略,在不考虑发生可改变现有的地缘政治形势的重大局部战争的情况下,它对21世纪前30年内的中国的地缘战略规划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整体规划,直接影响着当前中国的整个地缘战略规划大局,所以应该将印度置于中国地缘战略的整体框架中,对其角色、作用、身份作出明确定位,探讨它对于整个中国地缘大战略的影响,之后才能准确作出当前中国对印度的地缘战略安排。在笔者看来,印度对当前中国地缘政治的影响绝不是狭小地局限于中印双边关系,或仅仅对中国在南亚的地缘政治状况起着决定作用,也不是由中印关系和中印在南亚地区的战略态势而对中国在东北亚、东南亚以及中亚的战略布局造成 “溢出影响”;相反,印度在中国的地缘战略中的角色定位及其相关影响,不仅对中国在南亚的地缘战略规划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对于中国在其他方面的战略安排和整个中国的周边安全都是常备量,而非加分量,是宏观和全面的。特别是对于当前中国地缘战略规划的重中之重——东亚地区 (包括东北亚与东南亚)而言,一个密切而非敌视的中印关系,绝不是锦上添花,而是不可或缺的。

二、当前中国地缘战略的层次解构

如果单单从中印双边关系入手来论述印度在中国地缘战略中的角色定位,未免会就事论事,局限于双边关系,有失大局。要准确地把握印度在中国的地缘战略中的角色定位,需要对当前中国的地缘战略进行宏观而深入的层次解构:当前中国地缘战略的根本目标和首要目的分别是什么,不同方向不同地区的地缘战略的主次之分,包括当前地缘战略的重心集中于哪一方向哪一地区,最大的战略竞争对手是谁,最大的战略障碍又是什么。只有在弄清这些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分清哪些是战略竞争对手,哪些是可以选择合作的伙伴,也才能对印度在当前中国的地缘战略结构中的角色进行准确的定位。

(一)当前中国地缘战略的主要竞争对手

冷战结束之后,美国作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在全球取得了独一无二的首要地位,按照其国内的政治和社会规则建立了一套美国全球体系下的国际秩序,并由一个覆盖全球的联盟所组成的精细体系作为支撑,以尽可能长久地保持美国在全球的首要地位。而美国的这种全球首要地位不是超然的,它具化为美国在各地区特别是欧亚大陆西部和东部的地区霸权。美国的战略大家布热津斯基曾在 《大棋局》中明确提出美国在全球的任何政治、军事和经济行动都必须围绕巩固美国的全球首要地位,同时美国的欧亚地缘战略目标是阻止在欧亚大陆出现一个能够获得主导地位从而对美国提出挑战的地区大国和主要欧亚大国结成排斥美国的联合。②[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卷首语第V页。随着中国在东亚的地缘政治竞争中越来越具有优势,对本地区的安全和重大问题越来越发挥重要影响,美国认为中国的行为对东亚的地区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即对美国全球首要地位下的传统美国东亚地区霸权构成了挑战。因此,美国对向其领导地位构成挑战的中国进行坚决打压,中美矛盾逐渐上升为影响地区地缘政治状况和全球形势的焦点。对中国而言,中美之间虽然不是绝对的零和博弈,相反,中美之间也有各领域各方面的合作,但二者在战略目标上的根本分歧决定了中美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 “根本性的战略层次的矛盾”,③许嘉:《美国战略思维研究》,军事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78页。是一个新兴的地区大国与已有的全球霸权大国之间打破 “修昔底德均衡”的 “伯罗奔尼撒战争”④伯罗奔尼撒战争指的是公元前431至公元前404年在古希腊的两个城邦同盟之间爆发的战争。雅典历史学家修昔底德称,雅典实力的增长引起斯巴达的恐惧,从而使得它们之间的战争不可避免,这就是“修昔底德陷阱”——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则必将以武力回应。国际关系学对此加以阐释:当新兴大国的实力接近或即将超过守成大国之际,往往是两者关系最动荡最不稳定的时期,二者都会感受到来自对方的压力,并对对方的一举一动保持高度敏感,甚至将对方的成功主观解读为必然是建立在牺牲损害本国利益的基础之上,在心理上天然排斥对方的行为。中美之间在政治制度、文化传统、民族心理等方面的差异则进一步加深了两国之间的互不信任。为了避开“修昔底德陷阱”,中美共同呼吁建立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载《参考消息》2013年6月6日《摆脱大国兵戎相见的历史魔咒》及《纽约时报》6月6日《奥巴马和习近平必须广泛思考以免落入传统陷阱》,http://news.xinhuanet.com/cankao/2013-06/09/c_132443736.htm),甚至2009年美国国内一度有学者喊出“Chimerica”、“G2共治”的口号,但其实质都是欲把中国纳入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政治经济体系,以达到钝化中国力量锋锐的效果,美国的战略阶层在制定任何一项决策时一直都是紧紧围绕住“维持美国的全球首要地位”,在这个指导原则下对任何阻碍其实现此目标的对象和行为进行坚决打压。式的权力争夺。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任何谋求区域影响力的行为都会被美国解读为对其既得利益的损害和地区霸权的挑战,从而对中国的地区行动进行千方百计的遏制。美国正在推行的 “亚洲再平衡”战略,其实质就是通过对地区内美军力量的整合和同盟国家的战略拉拢,来压缩中国发展空间,最终阻止西太平洋上中国力量的崛起。因此,我们可以确定,当前中国的最大战略竞争对手是美国和美国主导下的战略同盟,它们对中国实力和地区影响力的遏制是中国逐渐扩展的利益疆界的最大掣肘。

那么如何突破美国的遏制呢?我们可以类比19世纪末的欧洲。当时,德国和美国作为新兴的地区大国,它们的崛起不可避免地对老牌的大英帝国的欧洲霸权地位构成了威胁。面对英国的打压和遏制,德国和美国采取了截然不同的两种应对方法。自信心膨胀的德国抛弃了俾斯麦时期坚守的 “大陆政策”,⑤“大陆政策”是1871年到1890年俾斯麦担任首相期间为德国制订的外交战略,其核心就是避免德国过早地卷入海外殖民地争端,避免遭到法俄的两面夹击,集中力量巩固和发展德国在中欧的大国地位。许嘉:《美国战略思维研究》,军事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94页。转向更为进攻和侵略的“世界政策”,在面对英国时一味表现得咄咄逼人,走上了向海外扩张殖民地、掌握制海权、争霸世界的道路,结果导致自己的周边地缘政治环境急剧恶化,最终经济利益和殖民地利益受到严重损害的英国联合法、俄以军事手段剥夺了德国参与欧洲角逐的资格。反观美国,美国实力的迅速提高以及大力发展海军的军事计划,本身就不自觉地威胁到了英国的海上霸主地位,但是自美国独立以来英美之间却始终没有爆发战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国奉行西半球的孤立主义,对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采取不参与的中立立场。当然,中国没有美国那样偏安一隅的优越地理位置,当今世界全球化的大势也不可能使得中国奉行美国式的孤立主义,但是我们至少不能像德国一样在崛起的过程中对周边邻国一味表现得咄咄逼人,一个安宁稳定的周边环境和争取一切可以突破美国遏制的战略合作伙伴是中国崛起的战略基点,这也是当前中国制定一切地缘战略的核心。

(二)当前中国地缘战略的目标层次及整体规划

在争取一个安宁稳定的周边环境和一切可以突破美国遏制的战略合作伙伴的指导原则下,我们可以建立一个立体的当前中国地缘战略的目标层次:第一层次,也是最基础的目标,力求避免同接壤的邻国发生任何可能导致局部战争的严重冲突;第二层次,削弱美国的全球首要地位和东亚地区霸权以获得自身的发展,但要注意小心谨慎地避免在现阶段同美国发生军事冲突;第三层次,也是最终目标,利用某些主要国家对现有的美国主导下的国际权势等级制度的不满和致力于国际权力再分配的强烈愿望,改变全球实力的分配格局,建立一个更加公平正义和更加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全球合作机构。

在这一立体的战略目标的指导下,我们可以对当前的中国地缘战略作出整体规划。在中亚,出于对能源资源的渴求和压制跨境民族分离主义和恐怖主义的需要,中国正越来越介入中亚的地缘政治,但比起一个复兴的强大的俄罗斯,中国更愿意将此地区一系列国家的独立地位当成是一种缓冲,一个不受莫斯科控制的连接中亚的能源通道和运输线路更符合当前中国的战略利益。

在南亚,中国崛起不可避免地使得中国的影响力辐射到次大陆地区,但是这种力量是自然渗透式的,而非强制和垄断的,一个在南亚采取自负式的侵略态势的中国不仅不会得到多少现实可行的利益,反而会刺激到印度的敏感神经,即由中国崛起和在本地区影响力的上升生出被动妄害式的错误安全认知,从而使得印中再次陷入安全困境的恶性循环中;相反,一个良好密切或至少不敌对的中印关系对于巩固中国西部边境的国家安全和稳步推进中国在南亚地区的利益、影响不可或缺。

在东亚,当前中国地缘战略的重心地区,集中了美、日、中、俄、东盟等数个世界上最具份量的战略棋手,朝核危机、南海风云、中日钓鱼岛争端、日韩竹 (独)岛和俄日北方四岛之争等诸多地区安全问题与主权国家的边界争端、海洋权益纠葛则使得东亚地区的地缘政治状况更加复杂。作为地区内的一名战略选手,中国不可避免地卷入进了东亚复杂的地缘政治。台湾问题涉及中国的核心利益,不管从政权安全还是从国家安全的角度出发,一个统一了台湾的大中华必然会在东亚的地缘政治角逐中更具竞争力;而和日本的钓鱼岛、东海海域之争以及和个别东南亚国家在南海上的主权争端则是涉及国家领土主权的红线,是制定地缘战略的底限所在。随着中国经济、军事实力及地区影响力的迅速提升,认为中国谋求地区主导地位的行为威胁到了自己作为本地区政治仲裁者身份的美国开始以台湾问题、南海争端及中日钓鱼岛之争等涉及中国重大战略利益的 “地区安全问题”为抓手,压缩中国发展空间,以消磨中国作为地区大国对美国霸权构成威胁的发展潜力。在 “亚洲再平衡”政策的布置下,美国加速战略重心东移,整合提升地区内的军事力量,以美日、美韩、美菲等双边同盟为基础,在地区安全稳定的旗帜下拉拢区域内国家参与美国主导下的联合军演和多边安全框架,建立起规模宏大的利益集团,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美国成功地重返亚太,并进一步加强了自身在本地区的存在,从而对中国在本地区的崛起构成更深层次的遏制。面对美国对中国在东亚的遏制,中国应该采取怎样的策略呢?刘清才先生在他的 《东北亚地缘政治与中国地缘战略》⑥刘清才、高科:《东北亚地缘政治与中国地缘战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此部分相关论述详见本书第一章第三节及第八章。一书中详细分析了东北亚内部的地缘政治形势和各战略棋手的战略目标及东北亚政策,在东北亚地区多边三角关系架构的基础上对如何利用东北亚内各地缘战略棋手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矛盾来展开中国的地缘战略以使中国在此地区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利益做了详细而长远的筹划,这固然也是制定打破美国在东北亚对中国进行遏制的地缘战略的重心,但是我们也不能仅仅以东亚论东亚,在现阶段分离美韩联盟、美日同盟不太现实,争取东盟在中美矛盾中更倾向中国的代价太大的情况下,我们不妨跳出东亚,在东亚之外选择可以合作的伙伴来打破当前东亚地缘政治的僵局,一个致力于在印度洋及亚太地区发挥更大影响力的印度则可以成为这样的战略选择。

三、印度在当前中国地缘战略中的角色定位

在一个整体的中国地缘战略的大框架下来探讨对印度的地缘战略安排才具有宏观层次的战略意义,印度在当前中国地缘战略中的角色定位不仅和中印双边关系直接相联,更从属于当前中国地缘战略的总体目标和整体规划。

(一)印度是中国克服安全困境⑦根据英国学者阿兰·柯林斯的定义,安全困境(security dilemma)指的是在国际社会无政府状态下,一国追求自身安全独立的行为可能造成其他国家的更不安全,它们因此会想方设法去保护自身,于是出现水涨船高的安全需求、寻求更安全的意志与行动,结果导致国际社会整体的危机感、恐惧感增加,冲突的可能性增大。详见Alan Collins,The Security Dilemma and the End of the Cold War,Edinburgh:Keele University Press,1997,PP12~13.、打破 “中国威胁”的首要选择

就第一层次的目标而言,崛起中的中国力求避免同接壤的邻国发生任何可能导致局部战争的严重冲突,以减轻中国崛起对周边国家带来的压力,缓解它们对中国强大的恐惧。21世纪后中国在经济实力、军事力量及地区影响上均取得惊人成就,甚至被布热津斯基称为重要的 “地缘战略棋手”,认为中国有能力和意志对本地区的地缘政治状况作出改变。而随着这种能力的逐步凸显,一部分人开始担心中国强劲的经济发展势头将会转化为规模强大的军事实力,由此产生对中国崛起的恐惧,认为中国影响和势力范围的扩展对地区的安全稳定带来了威胁,而中国复兴后政治和外交方向选择的不确定性则进一步加深了周边国家的怀疑和恐惧。实事求是来讲,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军事力量和综合国力等全方面的迅速提升,中国在地区的地缘政治方面正越来越占有主导地位,中国在政治和外交方面表现得越来越具有自信,但是这种自信是为了与其历史、地理和经济的内在要求相称,自然而然,任何一个国家实力的提升必然会导致其权力和利益疆界的拓展。正如布热津斯基在 《大棋局》中所说:中国并非全球性而是地区性的国家,虽然中国正逐渐成为在本地区影响力不断上升的地区大国,但是中国谋求的不是排他性的地区军事和政治主宰,而是希望建立一种随着自身实力的强大自然而然导致周边国家主动对它敬服的地区势力范围。在这个受周边国家敬服的中国的势力范围内,以北京为核心中国的影响力按照地理位置的远近分成不同的等级发散式地周边辐射,各国家不用担心中国对地区安全的破坏和本国内政的干涉,只是在处理重大的地区事务或涉及中国重要利益的问题时“要特别尊重中国的利益、看法以及可能的反应”,⑧[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36页。要首先考虑 “北京对此会持何看法”。这多少带有一些理想主义的情怀,出于对自身安全的认知,在国际社会无政府状态下一些周边大国受安全困境的影响,必然会以崛起的中国为目标而图谋更大的优势,由此可能导致陷入追逐安全和权力的恶性循环中;此外,在一些致力于对中国进行战略遏制的对手的刻意宣传下,周边国家不可能完全消除 “中国威胁论”的影响,这给当前中国的地缘政治环境进一步增添了复杂性。

在所有的邻国中,印度对中国的疑虑最深,同为亚洲地区大国的印度对中国区域影响力的扩散十分敏感,出于对自身安全的认知,印度总是习惯性地将中国的地区行动解读为对印度的挑战,而历史上不愉快的中印边界战争以及印度对中国一直怀有的一种复仇雪耻的情怀则加剧了印度对中国的不信任。因此,从印度着手,降低中印之间的紧张情绪,同印度展开更为密切和全面的合作,分享中国崛起为地区带来的经济活力,不仅可以大力提升中印双边关系,更可以打消印度对中国实力上升的疑虑,以此向周边国家传达出明确的信号——中国的崛起不是威胁,而是机会,中国的强大对它们是有益和共利的,从而起到很好的表率作用,缓解周边邻国对中国崛起的恐惧。反之,如果中国对印度采取咄咄逼人的态度,那么印度对中国实力上升的疑虑必然会急剧增加,陷入和中国追逐相对权力的安全困境中,导致周边邻国对中国强大的集体恐惧和厌恶。所以,从这个层次而言,印度是中国可以选择而且应该是必须选择的战略合作伙伴。

(二)印度是中国突破美国战略遏制、打破美国东亚霸权的必要选择

就第二层次而言,在当今最大的地缘竞争对手对中国的崛起进行遏制和打压的大背景下,削弱美国的全球首要地位和东亚地区霸权以获得自身的发展是制定当前中国地缘战略的核心。在这个核心战略的指导下,中国可以争取一切可以选择合作的伙伴以共同抵御美国的战略遏制,抵消其霸权地位下的地区影响力。作为在欧亚南翼发挥地区稳定作用的民主国家,印度因其国内的民主制度一直被美国定义为在亚洲推行西方制度和价值观的模板,此外,美国视印度为推行其亚太 “再平衡战略”的重要伙伴,意欲利用中印矛盾和竞争心理挑动两个相邻地区大国对抗,迟滞中国崛起的势头,因此百般拉拢印度对中国进行联合遏制。但实际上,印度国内的民主制度继承于在次大陆统治了三个多世纪的英殖民主义,印度对美国标榜的西方式民主价值观并不感冒,印度无意也不愿意成为美国向欧亚大陆传送”国际民主和合作秩序”的跳板;此外,印度人尼赫鲁式的大国情怀和极强的民族自尊也决定了印度不可能完全顺从美国的战略安排对中国进行联合遏制。印度更多地是将对美国的“战略配合”当成是一种置换美国赋予其高规格战略礼遇的谈判筹码,一种在中美之间纵横捭阖实现己方利益的战略投机,印度学者思瑞坎就提道, “印度对华采取对冲战略,对冲被视为为印度提供更多外交工具的手段,这样可以为印度的对华外交政策提供更多的灵活性。”⑨[印]思瑞坎:印度对华对冲战略分析,《当代亚太》,2013年第4期,第23页。反之,美国对印度一直怀有深深的戒备,布热津斯基在《大棋局》中就提出要特别注意南部地区不能被谋求地区霸权的印度单独主宰,因为“印度对其地区的地缘战略构想不仅涉及邻国,也涉及印度洋”。⑩[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9页。虽然目前印度并未和美国在欧亚大陆爆发重大利益冲突,但是印美之间在印度洋上存在根本的战略分歧。印度的政治精英阶层在制定一切战略政策时其根本出发点都是谋取印度在印度洋及周边地区的区域主导权,印度人一直将印度洋视为 “印度的内湖”和 “印度人的印度洋”,从印度的长远目标来看,印度要想获得更大的地区影响力和更广阔的战略纵深,就必须走出印度洋,甚至牢牢控制住印度洋,建立一支能拱卫起印度洋海上航道安全的强大海军,而这同美国在印度洋的地缘战略和军事部署完全相悖。美国重返亚洲的再平衡战略本是针对西太平洋上中国力量的崛起,因此视中国为中长期的首要目标,但目前中国的军事实力和军事力量投射能力还远不能从根本上威胁美国在西太的战略霸权,相反印度海军的扩军计划和对马六甲海峡附近安达曼群岛军事基地的战略经营,特别是印度积极推进的导弹和核武器发展,已成为印度洋上的美军最须直面的现实威胁,美国仅仅出于保证其能源运输安全和兵力部署通畅的考虑也不可能将这一地区拱手相让,从这个角度而言,美国在西太和印度洋地区的霸权地位及军事存在对印度未尝不也是一种遏制,它像一把巨大的钳子紧紧扼住了印度的咽喉,封锁住了印度的战略出口。此外, “在 ‘东进’战略上,印度的实质是要将东南亚地区纳入自己的 ‘利益范围’,其战略目标与美日存在根本冲突。”11郑泽民:《南海问题中的大国因素》,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年版,第18页。美国对于任何威胁自己在印度洋霸权的风吹草动都会高度敏感,它决不容许印度在南亚和印度洋的过度扩张,因此,印度对印度洋及周边地区区域主导权的谋取与美国现存的印度洋霸权之间是带有战略性质的不可调和的根本矛盾。此次美国情报机构对印度监控丑闻的曝光12印度主流媒体《印度教徒报》于9月25日爆料称,根据其所获秘密文件,美国国家安全局通过“无限线人”的数据挖掘系统和“棱镜”监控计划对印度进行情报监控,监控级别高于中国,监控目标涉及印度的内政外交、国家战略、商业利益、核计划与空间技术项目,甚至印度驻华盛顿大使馆、驻联合国代表处也遭到美国情报机构的监控。仅在2013年3月,美国国家安全局就从印度的网站上获取了63亿份信息,同期还从印度的通信网络中收集了62亿份信息。SHOBHAN SAXENA/?RIO DE JANEIRO,SEPTEMBER 25,2013,NSA planted bugs at Indian missions in D.C., U.N.&India’s U.N.mission, Washington Embassy targeted,http://www.thehindu.com/todays-paper/nsa-planted-bugs-atindian-missions-in-dc-un/article5165663.ece再次暴露了两国 “关系升温”表面下的互不信任,虽然不会对印美关系造成大的冲击,但也决定了美印关系在未来不可能一帆风顺。反观中印,虽然在边界问题上两国存在着巨大的分歧甚至爆发过战争,但在横堑于两国之间的喜马拉雅山脉天然地将两国地理分离的条件下,相邻的两个地区大国其实并没有美印和美中之间那样根本的战略冲突。虽然一些学者持这样的观点,认为 “印度追求成为印度洋地区占主导地位的国家,而中国崛起和影响力进入印度洋地区可能对此造成威胁,印度担心中国崛起导致亚洲可能成为一个单极地区,因而影响印度在亚洲的地位”,13[印]思瑞坎:印度对华对冲战略分析,《当代亚太》,2013年第4期,第25页。但实际上中国影响力扩散至印度洋地区是自然延伸式的,中国在印度洋更多的追求是经济利益,而非战略安全,中国的利益更多地集中在北印度洋地区,和印度致力于向印度洋南部挺进并不矛盾。相反,在打破美国对己方的遏制上,两国的战略目标是根本一致的。因此,在来自美国的共同战略压制下,中印可以选择合作,联合打破美国在东部第一岛链和南部印度洋分别对中印的战略封锁。从这一层次来说,印度也是中国可以选择并且是必须选择的战略合作伙伴。

(三)印度是中国改变现有国际权势等级制度、建立新型全球合作的天然盟友

第三层次,也是最终目标,改变现行的美国主导下的国际权势等级制度,进行国际权力的再分配,建立一个更加公平正义更加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全球合作机构。在这一点上,印度和中国的战略目标和利益诉求是完全一致的。两国的国情极其相似,同为世界上的人口大国,同为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为金砖五国成员,本身的发展受到现有美国主导下的国际政治经济体系的桎梏和西方世界的联合打压。为此,中印都致力于积极但不失原则的方式融入到国际社会中去,并通过自己的融入和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使得国际规则从受西方国家的支配向更加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利益的方向发展,从这一层次来说,印度无疑是中国天然和最好的战略合作伙伴。

在对上述当前中国各层次的地缘战略目标和安排作出详细的论述后,我们可以对印度在当前中国地缘战略中的角色进行准确的定位——印度是当前中国可以选择的,应该选择的,甚至是必须选择的战略合作伙伴。由于双方在经贸政治军事等各方面彼此之间强烈的互动和制约,中印之间的这种战略伙伴关系绝非奉行均势原则、追求冲突的国家利益的现实主义中的权力政治,而是奉行共同利益和双边合作、追求建立 “一荣俱荣”的共同体的相互依存。14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37~338页。那么印度的这种身份角色会对当前中国的地缘战略带来怎样的作用和影响呢,中国又如何在地缘战略的宏观规划下与印度进行战略合作呢?

四、印度对当前中国地缘战略的影响

将印度的角色定义为当前中国的战略合作伙伴具有宏观层次上的地缘战略意义,这种和印度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相互依存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广泛体现于双方在各方向各层次的地缘战略的安排布置上。

(一)印度对中国中亚地缘战略安排的影响

在中亚,中国基本的利益诉求有两点:和中亚国家展开合作,联合打压跨边境民族分离主义和恐怖主义,保证边境地区的安全稳定;建立一个能够不受莫斯科的干扰更直接面向北京的中亚——中国能源交通运输通道。对中国来说,比起强大的俄罗斯在本地区的复兴,一个能充当缓冲作用的更具独立性和更加自信的中亚更符合中国的战略利益,而这都与目前俄罗斯谋求在本地区的主导地位相背离。对致力于更广阔经济利益空间的印度来说,能源丰富的中亚同样具有独特的吸引力,与之展开合作,不仅有助于印度在中亚地区影响力的扩散和大国地位的提升,更能从北面打开一条直达南亚印度的能源通道。近些年印度一直在努力争取和中亚国家合力打造一张覆盖 “南北走廊”的交通运输网络,促进贸易和能源供给的多元化,在地区经济的合作交融中提升印度的经济地位。印度的这些做法与俄罗斯力图恢复在原独联体国家中的影响、降低中亚国家经济政治独立性的思维完全不符,受到俄罗斯的厌恶与排挤。其次,在阿富汗事务上,中印怀有相同的战略考量:两国都致力于阿富汗国内的稳定,并坚决打击恐怖主义和暴力活动,以保持西北部的边境安全。随着美军撤离阿富汗期限的日益临近,阿富汗的未来走向变得更具不确定性,为了维护本地区局势的安全稳定,中印有必要在阿富汗重建上强化战略合作,发挥建设性作用。因此,在和中亚国家开展更深入和广泛的经济、安全合作的共同目标下,中印双方在中亚的战略行动可以有机结合起来,起到互补和共赢的效果,既能够抵消来自俄罗斯和美国的压力,又能够在一个将中印都纳入的更大规模的地区合作中收获更大的经济利益。

(二)印度对中国南亚地缘战略安排的影响

在亚洲,崛起中的中国需要一个良好的中印关系作为支撑,以获得南亚国家对不断强大的中国的普遍信任,在此基础上通过深化中印之间的经济合作,建立与整个南盟、南亚各国在各层次各方面上的战略联系,在促进次大陆区域经济合作及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扩展中国在南亚的经济利益和地区影响力。而获得印度的支持是达到上述战略目标的基石,因此,选择和印度在本地区进行战略合作不可或缺。从地理位置上看,印度居于南亚次大陆的中心位置,南亚其它国家分别与之交界或毗邻,且印度的国土面积占据了南亚次大陆的绝大部分,这种特殊的地缘构成使印度在南亚处于事实上的支配地位,并使印度人自然而然地衍生出尼赫鲁15早在独立之前,尼赫鲁就在《印度的发现》一书中为印度进行了定位:“印度以其现在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流角色的,要么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销声匿迹。”式的 “印度中心说”和 “印度主义”思维——南亚整个地区作为一个单一的战略实体,而印度则是其安全与稳定的唯一保证。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印度在独立后陆续提出了 “印度大国说”、 “英迪拉·甘地主义”和 “古吉拉尔主义”,公开宣称: “在不结盟的旗号下,印度强烈反对对任何南亚国家内部事务的外来干涉”, “南亚国家不应寻求区外国家的援助,如果真正需要外部的援助,则应向印度求助,否则就会被认为是反对印度”。归根结底,印度都是在排斥外力干涉南亚地区,维护印度主导下的南亚安全体系,在这样的情况下印度对中国在南亚影响力的扩散十分警惕。如果中国在南亚采取自负式的扩张行动,不仅不会得到多少现实可行的利益,反而会被印度解读为对南亚内部事务的干涉,从而对中国在本地区的行为进行遏制。因此,借助一个密切的中印关系对于和平互利地推进中国在南亚地区的利益是必不可少的。从当前中印之间的最大分歧——边界问题着手,展开积极务实的战略合作,保持实控区的安宁,探索边界问题的最终解决,既可以极大地缓解西部边境地区的战略压力,又可以进一步增进中印互信,去除南亚上空 “中国威胁论”的阴霾,让南亚国家充分意识到亚洲有足够的空间容纳中国和印度的同时崛起。在经贸合作方面,中印双边贸易额已从2006年的200亿美元迅速扩展至2011年的730亿美元,目前中国已成为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2013年李克强总理访印期间两国进一步确定了2015年双边贸易额突破1000亿美元的共同目标。但实际上两国的经贸合作还远远未达到应有水平,目前双方的经贸交往规模和水平与两国的人口规模、经济体量及市场容量并不相称,尚有很大的拓展空间和十分广阔的前景。深入挖掘彼此市场需求,充分利用经济互补和各自优势,扩大利益契合点,通过和印度的经济合作积极融入到南亚地区经济一体化建设的趋势中符合当前中国在南亚的经济利益。此外,在目前印巴矛盾有所缓和162013年5月14日巴基斯坦民选总理谢里夫上台后明确表示要和印度展开对话交流,缓和印巴紧张局势,谢里夫这一主动示好的行为立即得到了印度辛格政府的回应与赞赏,辛格总理发表讲话称希望改善印巴关系,愿意与巴开展更深入的合作。9月29日在纽约出席第68届联大的印巴两国总理举行了几年来首次会晤,两人就管控克什米尔地区紧张局势取得共识,一致宣称要减少克什米尔地区的流血冲突,重新恢复边界停火状态。载自《参考消息》2013年5月14日,2013年5月21日,2013年9月29日。的局势下,中国可以充当印巴谈判合作的桥梁,促进印巴之间开展积极有效的对话,缓解地区紧张局势,维持南亚内部的稳定。总之,借助和印度之间的战略合作,确保一个和平稳定的大南亚,对于中国在本地区经济利益和影响力的扩散以及在南部的整体地缘战略的规划都至关重要。

(三)印度对中国东亚地缘战略安排的影响

在东亚,当前中国地缘战略的重心和战略资本投入的主要地区,集中了美、日、俄、中、东盟等世界主要地缘战略力量,充斥着多种领土领海主权争端和地区安全问题,使得本地区的地缘政治状况更为复杂多变。随着中国经济、军事实力及地区影响力的迅速提升,中国在东北亚和东南亚的地缘政治格局中变得越来越具有竞争力和主体地位,在地区经济活动中变得越来越具有活力和分量,而这些在美国看来对美国在东亚地区的利益造成了损害,威胁到了美国在本地区的主导地位进而对美国的全球首要地位构成了挑战。因此,在压制中国、维护美国主导地位的战略指导思想下,以美日同盟为基础,美国开始更多地介入东亚地区的地缘政治,以台湾问题、南海争端、朝核危机等为抓手,最大程度地牵制中国在东亚地区的战略力量,并试图重建美国主导下的东亚地缘政治框架和地区安全合作机构,对上升中的中国影响进行限制。

那么印度对于中国在本地区突破美国的战略遏制有何作用呢?首先,印度在东亚的战略诉求是通过参与东亚的地缘政治和地区多边安全合作,扩大印度在东亚甚至亚太地区的存在感,从而获得与印度大国地位相匹配的地区存在和全球影响。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无论是 “南下”,还是 “东进”,印度正逐渐超越南亚次大陆,参与到东亚的地缘政治格局中去,甚至通过 “积极参加东盟地区论坛、香格里拉对话等多边安全机制逐步成为亚太多边安全对话中的活跃力量。”17郭新宁:《亚太地区多边安全合作研究》,时事出版社,2009年版,第163页。但是对印度而言,它的根本战略目标还是在于印度洋的地区霸权,它介入东亚更注重的是自身的经济利益和地区影响,而不是单纯地针对某一个具体国家。因此,狙击印度进入东亚不太现实,甚至反而极有可能把印度推向美国阵营。在配合美国从南亚和南海对中国进行牵制的情况下,中国必须要率先和印度展开合作,在印度作出不干涉南海争端和不配合美国遏制中国的承诺下,推动印度进入东亚的地缘政治格局。

在南海问题上,一些东南亚国家为了浑水摸鱼,一直致力于南海问题国际化,引入区外大国对中国进行合围,如越南就常常和印度在南海进行联合石油开采。对此,中国可以主动和印度在南海展开经济合作,在中国对南海享有主权的框架内,与印度进行联合海底科考及资源开发,从而促使印度拒绝参与越南单方面的南海行动,对不鼓噪南海问题国际化向中国作出承诺。

此外,在参与东亚地区经济合作的进程中,印度逐渐成为中、日、东盟的重要贸易合作伙伴,在使自己经济获益的同时,也有力推进了东亚地区内部经济的整合。这与当前中国在本地区的目标一致,中印都致力于通过积极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来提升自己在本地区的经济主体性地位。因此,在推动地区经济整合的共同目标下,中国可以和印度、东盟结成战略同盟,以抗衡美国主导下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对东亚经济造成的整体冲击,为中国在本地区的经济利益赢得战略迂回空间。战略层次上,在来自美国的共同压制下,选择印度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将一个不反对中国在本地区地缘存在的印度引入东北亚和东南亚的多边安全合作框架,能够促进东亚地缘政治向多极化发展,降低美国在本地区的突出性影响,最终建立一个真正的以平等地位将各地缘战略棋手都包容进来的地区多边安全合作组织,利用整体的地区规则和秩序对美国在本地区的行动作出限定,从而分散美国对中国的战略压力,形成有利于中国在东亚地缘政治中的战略布局。

五、结语

总之,不管是从各层次的战略目标还是地缘战略的整体规划来看,印度都应该是当前中国可以选择甚至是必须选择的战略合作伙伴。但与此相冲突的是,中印之间在边界问题、贸易纠纷、对彼此的安全认知等诸多具体问题上还存在着较大的分歧,这些都不符合当前印度在中国的地缘战略中的角色定位。因此,从大局出发,和印度展开全方位的战略合作,不断增信释疑,加强交流与合作,扩大利益共同体,既有利于边界争端等具体问题的解决,促进中印双边关系的成熟和向更高轨道的发展,也符合印度作为中国战略合作伙伴的角色定位,有助于突破美国的战略遏制,从而对当前中国地缘战略的整体规划带来积极作用。

[责任编辑:李永宁]

India's Role in China's Geopolitical Strategy and Its Influence

Li Yingming
(The PLA Foreign Language University,Luoyang 471003)

Currently,with the deepening conflict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how to break American containment of China's development has become the core of China's geopolitical strategy.Under the gradual repression from the U.S.,China should deepen its strategic partnership with India which is a regional power.It is not only conductive to breaking the U.S.strategic containment,but also will contribute to the stability of China's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organization for promoting global cooperation between developing countries.Thus,it will have a positive effect on China's specific strategic arrangements in Central,South and East Asia.It is also in line with China's current overall geopolitical strategy planning.

geopolitical strategy;strategic goal;Sino-US conflict;Sino-Indian relationship

李英铭,解放军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 (471003)

D822

A

1674-9065(2014)06-0041-14

2014-03-06]

猜你喜欢

印度战略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五彩缤纷的洒红节 印度
走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大步
实施农村“党建护航”战略的创新实践思考
山哈·印度摄影
印度式拆迁
印度运载火箭的现在与未来
导致战略失败的三大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