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问故我在:柴静采访理念解析

2014-01-10陈媛媛

今传媒 2014年1期
关键词:人文关怀

陈媛媛

摘 要:柴静作为中央电视台最受人关注的记者型主持人之一,在多年的记者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采访经验,初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采访风格和采访理念。本文初步总结了她对采访的基本观念和思想,以启示更多的青年记者如何迈入新闻殿堂。

关键词:访问;人文关怀;新闻旨趣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1-0116-02

2013年年初,央视女记者柴静的随笔集《看见》在市场上热销,引发了对她的采访方式和风格的探讨,在她之前,很少有记者因为采访方式受到如此多的关注和讨论。柴静非新闻科班出身,凭借执着和悟性大胆尝试和演绎不同的采访方法,勤勉自省,苦练内功,这个曾经在第一次采访时仓皇逃跑连采访本都忘了拿的女记者,在经历了一次次艰苦的历练和蜕变之后,终于破茧成蝶,迈入当今最优秀的记者阵营。电视镜头中的她,犀利敏锐、冷静客观而又锋芒毕露,她的成长经历给很多记者以启迪,也许她的采访理念并不具有普适性,但至少可以给那些热爱新闻的年轻人以启发和激励,推动他们更顺利的迈入新闻殿堂。

一、采访的前提是一种欲望:“你不关心回答,就别问”

柴静自述“选择电视是为了选择一种更开放的气息,选择与人群更紧密的沟通。[1]”在她看来,真实的生活比舞台上的戏剧更戏剧、更迷人,戏剧是预设好的台词、预设好的角色,而新闻中一切都是未知,需要记者的调查和访问揭示真相。因此,她认为记者投入采访的前提是一种探知未知世界的欲望,“你不关心回答,就别问”,新闻不是表演。采访中她避免问一些所谓的装饰性问题,这些问题的答案对记者和公众来说是已知的或可想而知的,记者在提问的时候根本不关心对方回答的内容,而只是把问题问得很花哨,希望对方配合回答,完成一次看似成功的采访。这样的采访看似圆满,实则毫无悬念和意义,模式化、刻板化的提问无法引领观众获知有价值的信息。

柴静采访“两会”,她说:“我只有十秒钟,我只有一个提问机会,我一定要问一个真问题。”她说的真问题就是“真正因为未知而欲知而生发的问题,而不是记者已经在其他地方知晓了的,想好编辑方案的,预知他会怎么回答,预知领导会在哪个地方点头,观众会在哪个地方掉眼泪的问题”[2]。真问题从何而来?来自记者对社会和事实的了解,对事实真相的敬畏和展示未知世界的渴望。从本质上,采访是怀揣疑问,秉持怀疑精神,探寻更多的真相,引导公众认识更深的层面,记者提问人云亦云,简单雷同,是对工作的消极敷衍和对采访资源的浪费。

二、采访的境界是一种抵达:“不见刀光剑影,却见衣衫尽裂”

柴静先后供职的两个主要电视栏目分别是新闻深度报道《新闻调查》和现实题材专题纪录节目《看见》,节目性质和采访流程不同,但采访难度都很大。《新闻调查》被称为中国的“60分钟”,常常要开掘内幕、挖掘真相、采访很刚性,对抗性强,柴静在节目中经常与黑暗势力交锋,唇枪舌剑,后者主要是人物访谈,采访重在开掘,表面波澜不惊,实则处处充满机锋和睿智。刚开始柴静也认为对抗性采访应充满质疑精神,要精心设计、思维缜密、气势凌厉、步步紧逼,最好是“一剑封喉”让对方无处遁形,最后乖乖缴械投降。在长期的历练中,她感悟到采访不是将对方问倒,审讯式的采访有时候是滥用记者的权力,是一种粗暴的采访方式。

“采访是一种抵达”,是对事实的追求和敬畏,采访的境界是“不见刀光剑影,却见衣衫尽裂”,不事张扬,避免剑拔弩张的对峙和质问,通过智力的较量,让事实浮出水面。对抗性采访不仅要机智、尖锐,更要用智慧解开采访症结,柴静的武器是“对人的认识和解读”。她采访江西东乡县公安局副局长徇私枉法、设诈死计帮贩卖假古董的弟弟逃脱惩罚的事件。一见面,对方戴一个墨镜,大谈文学,问到案情,轻松回答“是我弟弟,我大义灭亲,亲自交给山东警方了”,不肯多说一句,栏目组铩羽而归。她回到宾馆绞尽脑汁分析对方的心理,一个写诗的文学青年要靠戴墨镜遮掩自己,说明什么?说明他意志薄弱,内心挣扎,读懂了对方的心理,她决定静观其变,第二天傍晚得到消息“局长已经向组织坦白”。在这样的采访中,对方有备而来,回答滴水不漏,采访陷入困境,柴静从人性的角度了解、分析,探究对方的心理解开采访症结,对方的真实面目渐渐露出马脚。采访中及时调整和稳定访问心态和思路,用“四两拨千斤”的“巧劲”来采访,这是柴静教给我们的重要采访经验。

三、采访的本质是人文关怀:“关心新闻中的人”

十多年前,已故央视评论部主任陈虻问柴静:“如果你来做新闻,你关心什么?”柴静回答:“我关心新闻当中的人。”这种观点实质上反映了一种回归人文主义的新闻价值观和新闻旨趣,也从某个侧面体现了央视二十年新闻改革的路径指向。央视从1994年开始的新闻改革的基本思路就是改变电视新闻语态和报道视角,回归新闻本位,倾注人文关怀[3]。

2011年深圳“杨武目击妻子被联防队员强暴”事件,部分媒体不顾当事人的隐私,强行进行围堵式采访,追问案件细节,当事人用手遮挡镜头,痛苦不堪。柴静在博客中公开批评这种缺乏新闻伦理的粗暴采访方式,认为打着报道事实的旗号肆意的对当事人进行“二次伤害”,这种行为是对记者自己的“一种羞辱”[4]。她去采访一个心脏移植手术的患者,没有像其他的记者一样问对方手术后的心情等常规问题,而是问:“你现在和你的心脏相处得怎样?”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她关心那些受到伤害的人,他们有没有受到真正的抚慰。

另一方面,记者的人文关怀意识不仅是尊崇新闻伦理的需要,从新闻报道的角度,“对人的认识有多深,呈现才有多深”。節目的深度不仅表现在事实的挖掘,而且要展现冲突事件中的复杂人性。柴静不希望平面化、模式化、概念化的展示新闻事件中的当事人,她警惕“众口一词”、人云亦云的评价某个人物。她说:“我想触摸到人的心灵,那怕是血肉模糊的心灵。”在她看来,采访有时需要的是最朴素的真诚。2011年她主持《看见》,这个节目观察变化中的时代生活,用影像记录事件中的人,努力刻画飞速转型的时代中人的冷暖、感知、思想与渴望,突出人文情怀、生命思考和心灵属性。她采访“虐猫事件”的女主角,了解她绝望的婚姻、无处宣泄的仇恨,揭示她残忍行为的根源,有人说她太仁慈,但她认为“假如没有对人的真正的关切,就不能成为记者”,这种关切不仅体现了电视新闻从业者的人文情怀,也细致呈现了人物和事件如何发展的脉络和轨迹,丰富和深化了节目的内涵。

四、采访的意义是呈现社会:“揭示这个世界”

思维有多深,呈现才有多深。新聞追求事实以外,还有什么?访问仅限于事实,无法给人以教益和启迪,对于一个记者而言,采访的终极目标和意义是呈现新闻事件和人物所处的复杂社会,“揭示这个世界”。

柴静从事的访问大多是深度访谈,她的提问时间很长,别人半个小时能问完的访问,她要问2个小时,问得非常细致,善于层层剥茧,将复杂的事件像画卷一样在观众面前徐徐展开。她避免展现孤立的人和事,而是将人和事嵌入到各自的历史和社会齿轮里,梳理它的脉络,让观众看到它从何处来,往何处去,有什么样的结果。她访问新东方三驾马车合伙开公司的故事,从创业到为公司发展而产生种种矛盾,投射的不是他们个人的经历,而是当代中国转型时期许多中国企业家艰苦创业共同的经历和经验,而做这个节目的意义在于“留存这份经验,这份经验保存着古老中国从农业社会到共商社会转型中,嵌入骨肉和情感里面的经验和代价。”揭示社会中的人,揭示处于社会大变革中的人的真实情感和经历经验,这是优质的人物访谈达到的效果。

她的很多节目让人震撼,不全是因为编导剪辑的巧妙,画面的烘托,而是她的提问和交谈,采访家暴风波中的李阳、久别荧屏的导演周星驰、把同乡骨灰带回大陆安葬的台湾老兵等,李阳的多重人格、扭曲的家庭观,星爷沧桑的白发、寂寥的眼神,老兵积郁的乡愁在节目中充分展现,引发观众共鸣和感慨。她关心新闻背后隐藏着的数倍乃至数十倍的故事延展,这些采访看似波澜不惊,风格沉潜,实则充满惊涛骇浪,蕴意丰富。

在电视新闻业这个高强度、高消耗的行业里,大多数从业者被推着重复工作,来不及思考,来不及总结,柴静以少见的认真劲在思索,在领悟,在反思。她的努力和尝试证明新闻从业者有可能在体制改革的特定空间里,表达出自身特定的立场和行动,在相对封闭的媒体内勇敢的寻求更多的新闻空间。她受到热捧反映了社会对新闻记者的期待和对其文化价值观的认同,她的成功也被认为新闻从业者力图在中国的媒介环境下培养如迈克·华莱士这样的优秀记者的雄心和理想。

柴静的采访理念并不为所有人认同,也有不成功的采访,访问周立波被网友批评是做了一期娱乐节目,访问李安被拿来与陈文茜比较,访问李阳被同行炮轰表情姿势过多。她自认并非“迅速”成长的记者,总是很笨的工作——找资料、写问题、看场记、修改稿子、节目播出之后总结,遇到批评就反思,失败就承认。她发现:这个世界其实没有很多规则和技巧,没有写在教科书上万能的规律。记者唯有不断拓展自己的思想和文化趣味,对新闻业、对社会怀有敬畏之心,才能在自省中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 付立平.用心聆听——记湖南卫视《新青年栏目主持人柴静》[J].人事与人才,2001(10).

[2] 柴静.看见[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 吕岩梅.央视老台长杨伟光纵论电视人生[OL].人民网,2004-04-12.

[4] 宋心蕊.柴静:媒体“暴力”报道杨武事件已成新闻的羞辱[OL].人民网,2011-11-10.

猜你喜欢

人文关怀
学校管理应重视对教师的人文关怀
尊重主体地位,彰显人文关怀
苍凉背后的火光——迟子建散文中的隐喻意象赏析
论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的生存写照与人文关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现状与对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存在的问题及强化对策研究
浅析突发事件网络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关怀的缺失与重构
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是预防工伤事故的重要手段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