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视艺术,俯身创作
2014-01-10吴静
吴静
摘要:2012年第九届上海双年展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举办,来自世界各地的当代艺术作品都汇集在这个舞台上。中国当代艺术自1978年至今,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当与世界各国其他艺术作品同台展出时,呈现出了独特的多元的姿态。本文分别从民族的认同与世界的融合、深度的批判与细腻的关怀、再现的力量与表现的思索、科技的发展与艺术的呈现五个方面来分析第九届上海双年展中的部分作品,力图在对比的过程中,使更多的中国艺术家在仰视艺术的同时俯身创作,使中国当代艺术重新发电。
关键词:第九届上海双年展;当代艺术;作品比较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1-0152-03
2012年10月1日至2013年3月31日,以“重新发电”为主题的第九届上海双年展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举办。正如主题“重新发电”的主旨一样,这次双年展在重新启动上海南市发电厂的同时,希望重新启动中国当代艺术的能量,——“能量不是等待被发掘的秘藏,而是来自共同体意识。他人与我们的差异,成为我们能量的源泉,因此保全他者、保卫社会,才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之计。只有与他人共生,各民族共生,文化才能有多样性。[1]”
在进行探析之前,首先应该阐明的定义是,在中国当代艺术家心里,究竟什么是艺术?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在于艺术家在对艺术本体的认知不同的情况下,会使其艺术作品呈现出不同的精神状态。行为艺术家舒勇曾经在2004年做过这样的实验,他在晚上12点以后打电话给百位不同领域的文化精英,要求对方在一分钟之内回答一个问题,即“什么是艺术”,这个简单的问题却带来了千奇百怪的答案。“前卫艺术家高氏兄弟说:‘我不知道艺术是什么。舞蹈家杨丽萍说:‘艺术无处不在,哪怕一朵云里一滴水里。艺术家邱志杰说:‘艺术是为了避免发疯。崔健说: ‘艺术就是让活人不给尿憋死。先锋导演朱文说:‘艺术是打发时间的游戏。音乐人丰江舟想到自己的前卫音乐很容易就骗到很多人,所以在短暂的沉默后说:‘艺术就是大骗局。艺术家宋永红说:‘艺术是集体变态。艺术家蔡国强说:‘艺术可以乱搞。先锋戏剧导演孟京辉说:‘艺术是胡思乱想与消费的结合。艾未未在出租车上的即兴回答既没有回到传统的窠臼,也没有陷入后现代的泥坑:‘艺术是解决一切障碍的方式。‘没有人是艺术家,没有人不是艺术家。朱青生对艺术的回答充满辩证的智慧。[2]”从这些答案来看,无论是对艺术的戏谑、消解、敬仰、经验还是不可知,至少说明中国当代艺术迎来了多元的开放发展的时代,它将体现着中国当代艺术作品的多样化呈现,在这种多样化的呈现过程中,也将看到中外不同艺术作品在创作时存在的差异。
一、民族的认同与世界的融合
当代中国艺术的起点,大致可以定位在1978年,这一年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使得中国当代艺术出现了自由的文化空间。从1978年起,中国当代艺术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从“继续倡导‘民族主义(第一阶段)到开始走向西方(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前期),从彻底迷失了身份(从第三阶段后期到第四阶段前期)到恢复自我意識(从第四阶段后期开始),当代中国艺术始终是围绕着“中国性”的去留问题而展开的。[3]”此外,2001年,从国家大力倡导文化产业开始,中国当代艺术也毫不例外的进入到了对于民族复兴的展示和活化中,但民族因子的融入需要结合时代的语境和当代的审美。将民族元素以粗简的形式是否有利于民族元素的活化?
图1 吴俊勇(中国)/《千江月》/2012/动画
吴俊勇的《千江月》虽然意图来呈现中国的连环画、诗词、神话故事,但其表现手法并不十分让人赞叹,只属于对于民族元素的再利用而已,并没有将其放在时代语境中给予更多的融合和思考,这种借用将中国符号彻底脱离了原来的生长根基,仅仅是做了变形,反而使得中国符号出现了空洞化和形式化,“这就好似将中国传统文化的这根‘萝卜彻底拔出了土,然后去泥、切割、烹饪而成为一道道地道的‘西餐或者‘中西杂拌餐。[3]”而同样是对民族性的阐释,可以看日本康本雅子的作品《背中》和《茶道》,双年展上只是展出了其录像形式,但这录像形式中却可充分看到日本的民族元素,如雅子的着装、发型、面部表情都带着日本艺术独有的绵延下来的清远、疏离和淡淡的伤感与忧虑,作品试图营造一种纯粹的情绪表达,使观众第一眼看到的时候,就能充分体察到其中日本民族的特性。而最难能可贵的是,它传递的情绪与精神中既有日本民族传统的特质又有现代的思考,既能找到全球化生活的共鸣又能体会到其中日本艺术形式的民族性。如果舞蹈本身是一种艺术,那么将舞蹈剪辑成视频,则同样是一种艺术的创造,在《背中》的视频中,剪辑人员根据康本雅子的情绪、音乐鼓点和舞蹈动作,非常娴熟而巧妙的利用蒙太奇的手法,使观众同时欣赏两种艺术的呈现,不仅是舞蹈的艺术,更是一种电影的艺术。如果“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命题成立的话,那么笔者认为,应该如同康本雅子的这两个作品一样,用世界性的表达手法来传递民族特有的精神,这才不失为一种真正的融合。
图2 康本雅子(日本)/《背中》/2011/表演、录像
二、深度的批判与细腻的关怀
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在对现代社会进行批判时应该满怀深情悲天悯人,是因为焦虑才会指责,是因为爱才会骂。批判的意图不代表就必须用尖锐的形式,这一点可以从鲁西·奥塔和乔治·奥塔的《南极洲世界护照颁发村》中窥见一斑。
图3 鲁西·奥塔+乔治·奥塔(法国+英国)/《南极洲世界护照颁发村》/2012/
同样都是要表现环境污染的严峻和人类对自然地和谐共处,但《南极洲世界护照颁发村》却用了一个类似于童话的展现形式,将各国国旗颜色汇集在一面旗子上,——梅蒂斯旗,意味着各个国家彼此共存,同时在极端气候环境下,只有携手团结,才能真正的捍卫全世界的自由、公正、和平与绿色。这组作品乍看起来,像孩子的游乐室,充满了童趣天真和温暖,但当仔细去品味的时候,却发觉作品背后带来的批判,在批判的同时带来的包容与期待。
此外,艺术作品除去要关注社会的主流问题外,也可以关注一些为人忽略的弱势群体,去关怀细腻的人和细碎的角落,那种关怀同样感人至深、发人深省,让观者反观自身,多些悲悯多些善良。苏菲卡尔的《看海》就是这样的作品,展示形式是录像,一共六个人物,陈列在两面墙上,有老人有妇女有青年有孩子,他们都只有一个动作,就是从面对大海到背对大海,整个展厅里充满了大海的波浪声,当他们背对大海面向镜头时,摄影师慢慢将镜头推进,捕捉每一个人细微的表情,落泪、微笑、无言,每一个细微的表情都震慑人心。卡尔在这间展厅的墙上用黑色的简单的字体写着“我见过这世上最美的事物是海,它一直伸向远方,直至你看不到。1986年,我遇见了一些天生目盲的人。我问他们,什么是他们脑海中最美丽的图像。我获得的第一个答案是这样的:他说,是海。”细微的关怀,是艺术家的天职,他们细腻的情怀可以比常人更容易捕捉到世界上的善与恶,也更容易捕捉到悄悄隐藏起来的缺憾与期待。
图4 苏菲·卡尔(法国)/《看海》/ 2011/录像+摄影
三、再现的力量与表现的思索
艺术的创作形式有很多种,包括再现说和表现说。在双年展的展厅中,有很多再现的作品,既包括姚瑞中的《失落的社会档案》,也包括草场地工作站的《村民影像》,还包括庄辉和旦儿的《玉门》。生活中很多让人触动的真实事件,有时候,真实就是力量,当把有力量的真实通过艺术手段再现出来的时候,更是一种赤裸裸的力量。
图5 现实主义社团(法国+匈牙利)/《不同彩色的状态——中国国家绘画》/2012
当然,除了再现,还有表现。但表现什么、如何表现则显得至关重要,现实主义社团的《不同颜色的状态——中国国家绘画——浅棕色》就用了一种特别的表现手法,这种几乎可以称得上科学取样的方法,将不同国家的色彩充分呈现,对于中国而言,就是将中国美术馆中175幅油画作品的中间色取出来放在一面墙上,从而获得它的基础色调。这种不做解释不做点评,仅仅是科学客观呈现的表现手法,使得艺术家在创作的时候不加入任何主观色彩,任由观者解读。当然,不同的色彩有不同的情绪内涵,而不同的读者也会从解码的过程中获取属于自己的体悟。
四、科技的发展与艺术的呈现
在此次双年展上,可以看到很多中国当代艺术家利用科技手段制作的艺术品也相当精湛,比如王郁泽的《光,像羽毛一样飘落》就是通过计算机的运算,尽可能真实的模拟物理空间中的重力与引力,描述羽毛飘落的物理事实,然后将其替换成灯管,复制羽毛飘落的运动。这件艺术品更多的是尝试作品,将科技与艺术巧妙地结合起来能呈现怎样的形态,并没有更加深邃的思想内涵,但这种结合却使观者看到了不同日常的美景。
图6 王郁洋(中国)/《光,像羽毛一样飘落》/2012
图7 巨燕(中国)/《海葵》/2012
此外,中国艺术家巨燕的《海葵》同样也使毫无生命力可言的电器元件呈现出了非同寻常的美感,加之指针滴答的声响,既形象又抽象的表现了海葵风暴到来前的时空感。科技的进步是为艺术开启了另一扇门,为艺术提供了更多样化的展现形式,在利用新形式的进程中,既可以表现科技与艺术结合的美,也可以完成民族遗产走向世界的夙愿,——比如在中国香港城市大学和敦煌学院联手做的《人间净土——走进敦煌莫高窟》的作品中,观者就可以看到第220号洞窟用三维呈现的雏形,一旦能够将220号洞窟用三维的形式再现,那么,就意味着这世界遗产将可以在世界范围内移动展出,而这遗产的魅力与活力也会呈现。
五、结 语
在2012第九届上海双年展上,中国当代艺术家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形式诠释着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对生活的感悟、对社会的认知、对民族的表达。虽然这些作品在传递民族元素和精神时还略有欠缺,但毕竟说明这个民族的艺术家开始关注,希望民族的艺术被世界舞台所认知;虽然有些作品难免矫揉造作的表演痕迹,但不乏敬畏艺术的创作者在真情流露;当与世界其他艺术家的作品放在同一个展馆展示的时候,虽仍然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距,但却能从中看到中国当代艺术鲜活的生命力和持久的创造力。无论如何,2012上海双年展中,我们已经读出了中国当代艺术的自信与顽强,中国当代艺术的热忱与奋进,只是在此殷切的希望更多的艺术家在仰视艺术的同时,能够俯身的创作,惟其如此,中国当代艺术才能够重新发电。
参考文献:
[1] 重新发电——2012上海第九届双年展[J].美术文献,2012(4).
[2] 马雷.当代社会艺术与科学的共舞[J].艺术百家,2012(6).
[3] (斯洛文尼亚)阿莱斯艾尔雅维茨主编.刘悦笛,许中云译.全球化的美学与艺术[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
[4] 丁方,查常平.当代艺术的精神传统性追思.[J].艺术广角,2012(6).
[5] 李晓民.中国艺术精神当代性刍议[J].学术交流,2012(10).
[6] 赵炎.“超有机”的“超越”——个展览所呈现的当代艺术生态[J].世界美术,2012(1).
[7] 翁志娟.对双年展的反思[J].当代艺术与投资,2012(12).
[8] 李迪.亟待重新勘定的边界——关于当代艺术发展困境的思考[J].艺苑,2012(5).
[9] 程颖.浅议中国当代艺术与传统文化具象符号[J].赤峰学院学报,2012(9).
[10] 刘陶.视觉文化研究本土化与当代中国艺术[J].艺术评论,2012(11).
[11] 馬洪文.艺术的现实拷问[J].中国包装工业,2012(13).
[12] 何桂彦.中国当代艺术再编码——修辞与叙事的重建[J].艺术评论,2012(11).
[13] 常楠.结合2010年双年展谈当代艺术[J].大众文艺,2011(15).
[14] 安丽霞.现代性的书写——合理性、艺术性、体验[D].吉林大学,2010.
[15] 于学文.中国当代艺术中的西方模板[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
[16] 王鑫.中国当代艺术中的西方元素及本土独创性[D].南京艺术学院,2010.
[17] 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