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踝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2013-11-24穆敬平

针灸临床杂志 2013年10期
关键词:距骨踝关节功能障碍

陈 雄,穆敬平,彭 力,廖 恒,张 琴

(1.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武汉43000;2.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湖北 十堰442000)

踝关节功能障碍是临床常见病之一,常见于急性踝关节扭伤和踝关节骨折术后。踝关节扭伤使踝外侧或内侧韧带受损,导致患处疼痛、肿胀,且部分患者还可迁延不愈,影响踝关节的运动功能而容易造成习惯性扭伤。踝关节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关节内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3.92%,该部位损伤的机理比较复杂,医者如果盲目处理,轻者发生外翻足或行走不稳,重者有关节畸形和创伤性关节炎,部分患者会出现踝关节的疼痛、活动障碍乃至关节僵硬[1]。我科采用针刺配合关节松动技术治疗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40例,并设对照组40例单纯采用针刺疗法,进行临床对照观察研究,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的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80例,诊断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有关踝关节扭伤或骨折术后愈合的诊断标准[2],临床均有明确的踝部外伤史,受损关节疼痛、肿胀、皮下瘀斑、跛行,走路时患足不敢用力,局部压痛明显,踝关节失稳。均经 X线摄片检查未见骨折、脱位征象或骨折解剖或接近解剖复位,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踝关节功能障碍。并排除踝关节未愈合的骨折、滑膜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结核、肿瘤等。将80例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分配比例为1∶1。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s)

组别n性别(n) 年龄(岁) 病程(天) 病变性质(n)男 女 踝扭伤 踝骨折术后治疗组40 25 15 35.34 ±6.22 9.03 ±4.55 27 13对照组40 22 18 36.26 ±6.18 9.35 ±4.16 25 15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关节松动术(joint mobilization)治疗;对照组使用单纯针刺治疗。

2.1 针刺疗法

局部穴区消毒后,用28号35 mm毫针进行针刺,选取申脉、照海、解溪、太溪、昆仑、阳陵泉及局部阿是穴等,每次选取3~5穴。运针手法予以捻转泻法,每隔5~10 min行针1次,留针30 min。如损伤部位无明显肿胀或病程超过10天,继续针刺治疗;若损伤部位明显肿胀,取针后可予以梅花针叩刺放血后,再加用火罐拔出瘀血若干,隔日1次。针刺期间应嘱患者尽可能减少患肢活动,特别要避免长时间站立和行走,更不宜剧烈运动,休息时要抬高患肢,在冷天时要注意患肢保暖,以免加重病情或转为慢性。以上每日一次,每10次为一疗程。

2.2 关节松动术

治疗师面向患者站立,右手放在距骨前面,左手放在内、外踝后方固定,右手将距骨向后推动,同理相反左手虎口放在距骨后面,右放在距骨前面固定,左手将距骨向前推动,向内、外侧滑动;③患者俯卧位,下肢伸直,踝关节伸出治疗床外,治疗师面向患者站立,左手握住内、外踝后面,右手握住跟骨及距骨,左手固定,右手借助上肢力量将跟骨及距骨向内侧或外侧推动,增加踝关节内、外翻活动范围;④患者仰卧位,治疗师面向患者站立,左手握住足跟后部,右手握住足跟前部。内翻摆动时,双手将跟骨向内侧翻转,外翻摆动时,双手将跟骨向外翻转。以上每种手法,可以重复3~4次,治疗总时间在15~20 min,根据患者对治疗的疼痛反应和耐受程度,可以每天或隔天治疗一次,10天为一疗程。

3 治疗效果

3.1 观察指标

采用国际公认的关节活动度(ROM)测量方法,参照踝关节活动度的正常平均值标准,踝关节背屈:0°~20°、跖屈:0°~50°、内翻:0°~ 35°、外翻:0°~ 20°标准[3],进行疗效功能的评定。

3.2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统计均数之间的差异,并统计踝关节四项生理运动(背屈、跖屈、内翻、外翻)ROM的(±s)的总和,进行治疗前后两组对比。

3.3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生理运动ROM测量度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天后治疗组四项生理运动ROM测量度数总和增加率为59.65%,对照组为27.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提示治疗组在改善踝关节运动功能方面见效时间比对照组快。且治疗4个疗程后,治疗组四项生理运动ROM测量度数总和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治疗组与对照组ROM测量对比(±s,度)

表2 治疗组与对照组ROM测量对比(±s,度)

组别 n 生理运动 治疗前 治疗时间(d)10 20 40背屈2.35 ±1.10 10.52 ±2.71 15.02 ±4.32 17.12 ±5.85治疗组 40 跖屈 8.47±4.14 15.38 ±5.89 25.56±7.87 40.68±10.48内翻 5.52 ±2.28 10.54 ±3.72 19.36 ±4.33 28.36 ±12.33外翻 2.98 ±0.96 6.78 ±2.82 12.42 ±5.26 17.30 ±4.60背屈 2.65 ±1.36 5.03 ±2.01 9.84 ±3.22 12.45 ±5.83对照组 40 跖屈 8.03±4.66 12.65 ±4.56 15.65±7.86 20.36±10.26内翻 5.78 ±3.31 7.74 ±3.26 10.52 ±4.23 15.36 ±7.28外翻2.32 ±0.78 4.03 ±2.01 5.25 ±1.98 8.67 ±4.26

4 讨论

踝关节功能障碍多由筋脉关节受伤引起,扭伤后血液瘀滞,气血壅滞不畅,络脉不通,不通则痛。中医将本病归于“筋伤”范畴。针灸具有扶正祛邪、调节阴阳作用[4]。常取穴位有太溪、解溪、昆仑、阳陵泉、申脉、照海及局部阿是穴等。祖国医学认为,太溪是足少阴肾经的原穴、输穴,且肾主骨,“输主体重节痛”,故本穴可以治踝关节疼痛;解溪是足阳明胃经经穴,为其经气所行之处,有通络利节之用,针刺解溪可以行气活血、健脾和胃;昆仑是足太阳膀胱经经穴,膀胱经“主筋所生病”,故针刺昆仑祛瘀消肿、温经散寒,有舒筋活血化瘀之功效;阳陵泉穴为八会穴之“筋会”,故能治一切筋伤之病;申脉为足太阳膀胱经穴,也是阳跷脉的起点穴,有治疗足外翻之功效;照海是足少阴肾经穴,为阴跷脉的起点穴,有治疗足内翻之功效,上两穴同时作用,有调节经脉气血阴阳平衡作用,同时两穴也常常是阿是穴所在。诸穴合用,有行气活血、舒筋通络、消肿止痛作用[5]。研究也发现针灸治疗踝关节损伤效果比较显著,且取穴治疗方便。

关节松动技术是现代康复治疗技术基本技能之一,临床上用来治疗关节功能障碍如疼痛、活动受限或僵硬等,具有针对性强、见效快、患者痛苦小、容易接受的特点[6]。关节松动术可以通过活动关节促进关节液的流动,以促进瘀血及组织液吸收,消除局部组织的渗出、水肿,增加关节软骨和软骨盘无血管区的营养,从而缓解疼痛,促进损伤组织修复,防止韧带粘连,预防关节僵硬,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同时,关节松动可以抑制脊髓和脑干物质的释放,提高痛阈,保持或增加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伸展性,改善关节的活动范围。本体感受器位于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腱和关节囊,关节松动由于直接活动了关节,牵伸了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腱和关节囊,因此可以提高关节本体感受器的敏感度,增加本体反馈,对预防再次扭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笔者在临床治疗中体会到,采用针刺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踝关节功能障碍,能够降低患者的疼痛,减轻踝部的肿胀,促进了踝部的供血及受损组织的愈合,从而滑利关节,改善踝关节的活动度。两种方法结合相得益彰,起效快、疗效高,而且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易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1]周松,赵鹏飞,刘延霞,等.踝关节骨折术后功能障碍原因分析[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3,11(5):34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67-169

[3]王玉龙.康复功能评定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26

[4]张伟.针灸、理疗治疗踝关节扭伤疗效观察[J].中医中药,2012(7):113

[5]陈振霖.针灸治疗踝关节扭伤73例[J].中医临床研究,2011,3(3):51

[6]燕铁斌.物理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9-82

猜你喜欢

距骨踝关节功能障碍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膝踝关节
中老年大骨节病踝关节影像特征分析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距骨全脱位的临床研究进展
距骨全脱位治疗的研究进展
护理干预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的作用分析
关节镜辅助下自体髌股关节面骨软骨移植治疗HeppleⅢ~Ⅴ期距骨骨软骨损伤
关节镜辅助下自体髌股关节面骨软骨移植治疗HeppleⅢ~Ⅴ期距骨骨软骨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