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影响
2013-11-24陈志刚董娴蔚孙晓敏
陈志刚,董娴蔚,孙晓敏,汪 春
(1.南京军区杭州疗养院理体疗专科中心,浙江杭州310007;2.解放军第128医院康复中心,浙江 杭州310007)
脑卒中是各种血管源性脑病变引起的脑功能障碍,是急性脑循环障碍导致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损的临床事件,是当今影响人类生命质量,造成病人各项功能障碍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在脑卒中患者各项功能障碍中,吞咽障碍是多见的并发症,这种并发症可以显著影响患者的临床预后,可增加死亡率,延长住院日,增加残障的发生率,基至可能因为误吸导致肺部感染而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而有资料显示,老年人脑卒中后出现吞咽障碍的发生率在37%~78%左右[1],由于身体状况的原因,老年人出现吞咽障碍后的预后就更差,这也就增加了老年患者的残疾率和病死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于我院康复中心住院的脑卒中患者90例,年龄在70岁以上,有较典型的吞咽功能障碍,男性52例,女性38例,年龄在70岁~85岁之间,平均年龄在75.46岁。其中27例为脑梗死后遗症患者,63例为急性脑出血后遗症患者。
1.2 诊断标准
入选标准:①明确诊断为脑卒中,西医诊断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2],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起草制订的《中风病辩证诊断标准(试行)》[3];②年龄在70~85岁;③患者有明确吞咽障碍的临床诊断依据,同时必须意识清晰,生命体征平稳;④患者能有效配合医务人员的检查与治疗;⑤患者或家属对治疗情况知情,并取得积极支持和配合。
排除标准:①患者认知存在障碍,不能有效配合完成该治疗,或本人及家属不同意参与者;②并发有严重心功能、肝功能或肾功能障碍,无法完成该治疗者;③有严重晕针等不适合完成此项治疗者;④临床资料不完整者。
2 治疗方法
2.1 针刺方法
头针取大脑相应皮质区,穴选廉泉、翳风、天突、扶突、金津、玉液、三阴交、丰隆、太冲等。穴位处用75%酒精消毒,选用1.5寸毫针进针。廉泉穴以得气为度,针用泻法;翳风穴位刺向喉结方向,使针感传到咽喉部为佳。左金津、右玉液用三棱针点刺出血,一周2次,注意绝对消毒。天突穴先直刺0.2~0.3寸,然后将针尖向下,紧靠胸骨柄后方刺入1~1.5寸。必须严格掌握针刺的角度和深度,以防刺伤肺和有关动静脉。其余穴位按要求选用适当毫针,均采用平补平泻法,留针20~25 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针刺3个疗程统计后做评估。
2.2 康复训练方法[4-7]
2.2.1 基础训练 ①咽部冷刺激与空吞咽,每次10 min,每日2次;②声门闭锁训练,每次10 min,每日2次。
2.2.2 摄食训练 经过基础训练,吞咽功能达到4~6级时,开始进行摄食训练。选择既有代偿作用又安全的体位,一般患者躯干取30°仰卧位,头部前屈,偏瘫侧肩部用枕头垫起,辅助者位于患者健侧。食物形态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摄食的量本着先以少量试之(3~4 ml),然后酌情增加标准。
2.2.3 摄食—吞咽障碍综合训练 加强口腔功能训练的同时,应积极提倡综合训练,包括肌力训练、排痰法的指导、上肢的摄食动作训练、辅助具的选择与使用、食物的调配、进食前后口腔卫生的保持等。
2.3 吞咽障碍理疗仪治疗
运用美国Chattnooga VitalStim5900吞咽理疗仪刺激局部吞咽肌群,频率:3.5~4 mA,每次20 min,每日1次,6日为一疗程,中间休息1日,再进行第二个疗程。
2.4 心理疏导
介绍病情,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解除忧郁及抵抗心理,积极配合治疗。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评定
参照洼田氏饮水试验[8]、吞咽障碍程度评分制度[9]和吞咽能力评价方法[10]进行疗效评定。
3.2 统计方法
3.3 治疗结果
疗程结束后,患者洼田氏饮水试验、吞咽障碍程度评分和吞咽能力评价方法各项指标见表1、表2。
表1 治疗前后洼田氏饮水试验、吞咽障碍程度评分各项指标比较
表2 治疗前后吞咽能力评价方法各项指标比较
从表1、表2可以看出,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 <0.001)。
4 讨论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步伐加快,脑卒中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脑卒中病人由于吞咽中枢受损,造成假性延髓性麻痹性摄食—吞咽障碍,使患者在摄食—吞咽准备期、口腔期障碍严重,咀嚼、食块形成、食块移送困难。即吞咽中枢受损后,造成舌咽、迷走及舌下神经功能障碍,口唇、面颊肌、舌及软腭肌等发生麻痹,不能调整吞咽持续时间和强度,无法协调舌肌、咀嚼肌和相互运动,以至于食物经口腔向咽部及食管入口移动时发生困难。加之老年人其认知能力、心肺功能、营养状态更差,因而脑卒中后功能恢复较慢[11-12],从而导致在吞咽功能障碍康复中的依从性也较差。
吞咽功能障碍归属于中医学中风、喑痱、喉痹等范畴,其发病是由脏腑功能紊乱,气血逆冲,瘀血阻滞以及痹阻脉络所致。因此针刺结合康复治疗,主要以疏经活血通络、疏通脑络瘀滞以及理气活血为主。针刺作为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有效手段之一,其对缺血性中风的保护、修复作用以及内在的调节机制具有重要临床意义。针刺大脑皮层功能区能够调节脑卒中神经细胞凋亡相关因子,调节有关信号通路,改善脑卒中后脑组织的损伤,从而对脑功能恢复起到修复作用。同时有研究也证明:针刺也能提高大脑皮质兴奋性,促进缺血区域的微血管增生,显著改善区域的血氧供应及血流动力学、有利于病变组织的微循环和新陈代谢,增强脑细胞的活性,促进神经反射通路的重建和修复作用,使脑梗死前处于“闲置”状态的脑组织的机能起代偿功能。廉泉穴在解剖上位于舌骨上方,左右颏舌骨肌之间,深部为会厌,下方为喉门,有甲状舌骨肌、舌肌。深层有舌下神经及舌咽神经的分支。刺激该穴位,可直接联系咽部各神经肌肉,具有活血利咽的作用,对吞咽困难作用明显[13]。金津和玉液两穴区域浅层有舌神经,深层有舌神经和舌下神经,能直接或间接联系脑部及咽喉,刺之可以充脑益髓、通经活络、利咽开窍[14]。翳风穴属手少阳三焦经,其“交出足少阳之后,上项”,针刺该穴可直接或间接刺激颈项部丰富的神经和血管,并刺激咽喉部肌群,有利于改善脑卒中后神经瘫痪所导致的吞咽困难的现象。针刺天突、扶突穴,可刺激迷走、舌咽、副神经及舌下神经,反射到上神经元,从而使吞咽相关肌肉功能得以纠正,以调整咽肌和咽缩肌的舒缩,并能促进脑组织血液循环,提高吞咽功能。三阴交、丰隆、太冲等穴可起调神导气、滋补三阴、通关利窍的作用。
吞咽功能康复训练,一方面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和修复能力;另一方面可防止口腔及咽部肌群的废用性萎缩,促进吞咽器官血液循环,加强舌肌、咀嚼肌等的运动,提高吞咽反射的灵活性和协调性,从而有效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患者的残存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5]。
本研究结果表明,针刺结合吞咽康复训练的疗法,可以使老年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吞咽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为脑卒中的进一步治疗和改善提供了基础。
[1]Martino R,Foley N,Bhogal S,et al.Dysphagia after stroke:incidence dence,diagnosis,and pulmonary complications[J].Stroke,2005,36(12):2756-2763
[2]中华神经外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种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学杂志,1996,29(6):379 -381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组.中风辨证诊断标准(试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4,17(3):64 -66
[4]齐文华,陈颖,殷淑萍,等.脑损伤后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J].吉林医学,2009,2(4):319 -320
[5]李红玲,王志红,吴冰洁,等.脑卒中患者的摄食吞咽障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4,24(5):279
[6]廖喜琳,蔡超群,刘海兰,等.中药冰棒咽部冷刺激辅助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J].护理学杂志,2009,24(19):15-16
[7]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康复医学与治疗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462-463
[8]李佩芳,潘银星,王颖,等.针刺配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1,27(9):1-5
[9]柳燕.针刺配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08,22(12):22 -24
[10]周维金,何静杰,崔利华.脑卒中吞咽障碍的评定与康复治疗[J].现代康复,1999,11(3):1329 -1331
[11]Palmer JL,Metheny NA.Preventing aspiration in older adults with dysphagia[J].Am J Nurs,2008,108(2):40 -48
[12]赵性泉,张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诊断与治疗[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66
[13]石学敏.针灸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114
[14]白艳杰.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6):73
[15]王晓红.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评价[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6,8(8):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