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专科医院住院患者镇静催眠药应用时点的调查分析
2013-08-26姚树永
姚树永
镇静催眠药物包括苯巴比妥类、苯二氮卓类药物和新型非苯二氮卓类药物,其中苯二氮卓类药物应用最为广泛,镇静催眠药具有减轻焦虑、紧张,镇静、催眠、抗惊厥的作用。在精神科临床中伴有上述症状的患者较多,为了解本院目前镇静催眠药的应用情况,促进精神药物的合理使用,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对本院镇静催眠药的应用情况进行调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5月14日11时在苏州市广济医院住院的所有住院患者,诊断符合ICD-10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
1.2 调查方法 采用时点调查法,调查2013年5月14日11时住院的所有住院患者的性别、年龄、诊断、镇静催眠药使用的持续时间和使用剂量等情况进行记录。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在711例住院患者中,服用镇静催眠药物者 294例(41.35%),其中男 146 例(49.66%),女 148 例(50.34%),但男性住院患者440例(占61.88%),女性住院患者271例(占38.11%),故女性患者服用镇静催眠药物的比例高于男性患者。使用服用镇静催眠药患者的年龄为17~79岁,平均50.44岁。用药种类包括阿普唑仑、氯硝西泮、劳拉西泮、佐匹克隆、扎来普隆、酒石酸唑比坦、地西泮。其中服用苯二氮卓类244例,非苯二氮卓类98例,有38例合用2种镇静催眠药物。服用劳拉西泮最多123例(35.96%),见表1。
2.2 药物服用时间 所有服用镇静催眠药患者的持续时间为1~314 d。其中38例合并使用2种镇静催眠药,无合并使用3种镇静催眠药的患者。连续服用在14 d以内的患者共145例(占42.40%)。连续服用超过90 d的患者共48例(占14.03%),见表2。
2.3 疾病类型 在服用镇静催眠药物的患者中,诊断包括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焦虑症、强迫症、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帕金森氏病、躁狂、癔症、睡眠障碍、心因性精神障碍、躯体性疾病伴发精神障碍(见表 3)。
表1 镇静催眠药应用比例
表2 镇静催眠药服用时间分布
表3 服用镇静催眠药的患者疾病诊断分布
2.4 合并用药 共38例同时合并使用2种镇静催眠药(见表 4)。
表4 合并应用镇静催眠药物病例情况
3 讨论
苯二氮卓类药物具有良好的镇静催眠抗焦虑作用,广泛应用于多种生理病理疾病的治疗,具有起效快,安全范围大的特点,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排在首位的镇静催眠药[1],本研究调查结果于此相符。但由于存在滥用的风险,长期应用可产生依赖性。随着较少毒副作用和滥用风险的非苯二氮卓类药物的问世,此类药物的使用正在增加。佐匹克隆属于吡咯环酮类化合物,作为一种已用于临床的非苯二氮卓类药物,有良好的耐受性,副作用小,是苯二氮卓类药物的良好替代药品[2]。很少引起残余效应,撤药后反跳性失眠、依赖性的出现率很低。巴比妥类镇静催眠药物已很少使用。劳拉西泮广泛应用于抗焦虑,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疗效好,起效快[3]。由于社会、工作、家庭等方面的巨大压力,焦虑失眠人数增多,本调查显示精神专科医院女性患者服用镇静催眠药物的比例高于男性患者。
本次调查发现精神专科医院住院患者中服用镇静催眠药的患者占41.35%,这与其他医院使用情况相似[4-5]。近半数的患者使用镇静催眠药在2周之内。
镇静催眠药的使用率较高可能与精神专科医院的特殊性有关。在精神病患者中,失眠是常见症状,也是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复发的前驱症状。精神障碍患者尤其是精神分裂症患者需要长期服药,如果入院前已服用镇静催眠药物且已经产生依赖,医生会给予此类药物,避免戒断症状的发生。
长期服用镇静催眠药会导致依赖,有研究认为连续使用4周即会导致依赖[6]。本次调查发现有14.03%的患者服用镇静催眠药超过3个月,提示医生注意用药风险,避免产生依赖。临床使用应严格掌握适应症,注意药物品种和使用的时间限制,即一般不应连续使用4~6周,如需继续使用应停2~3周后再重新使用。最好短程间断使用。
[1]季淑梅,韩延芹,李华荣.767例住院患者使用镇静催眠药的调查分析[J].中国药业,2007,16(24):49-50.
[2]Whitehead C,SandersL,Apandurai I,et al.Zopiclone as a preoperative night hypnotic:a double-blind compare-ison with temazepam and placebo[J].BrJ Anaesth,1994,72(4):443.
[3]李志榕,黄平.劳拉西泮与多虑平治疗焦虑症临床疗效比较[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4,10(1):5.
[4]安秀峰,张雨生.住院精神科患者镇静催眠药的用药分析[J].天津药学,2006,18(5):39-40.
[5]全瑞国,李秉泉,王东民.2003-2005我院镇静催眠药应用分析[J].中国药物滥用杂志,2008,14(1):52-53.
[6]Benca RM.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hronic insomnia:a review[J].Psychiatr Serv,2005,56(6):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