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先秦汉语同义词的共时类型和历史层次
——以《国语》同义词为例*①

2013-08-22陈长书

关键词:单音词复音词晋语

陈长书

( 山东师范大学 文学院,山东 济南,250014 )

试论先秦汉语同义词的共时类型和历史层次

——以《国语》同义词为例*①

陈长书

( 山东师范大学 文学院,山东 济南,250014 )

同义词是先秦汉语的重要词汇类聚,一直是语言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我们在先秦的重要文献《国语》中一共找到了483组同义词,在此基础上首先对其从词性、成员的音节数量和成员的数量三个角度进行了考察,然后重点从语义的角度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从它们之间共同义项的对应方式和自身特点两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进而探讨了先秦同义词的历时层次,提出区分原生同义词和孳生同义词的主张。

《国语》;同义词;共同义项;原生同义词;孳生同义词

一、引言

同义词是先秦汉语中一类常见的词汇类聚。这一时期一方面汉语词汇双音化刚刚开始,另一方面单音词意义也在不断地引申和孳乳,先秦同义词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渐发展壮大的。前人对先秦同义词的研究很早就开始了,如《尔雅》、《方言》、《说文》、《释名》等小学著作都大量涉及到先秦同义词。近年来,先秦同义词研究方兴未艾,如《左传》、《孟子》、《荀子》、《吕氏春秋》、《史记》等先秦文献中的同义词都有人进行了专门的研究*毛远明:《<左传>词汇研究》,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周文德:《<孟子>同义词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2年。*黄晓冬:《<荀子>单音节形容词同义关系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3年。*池昌海:《<史记>同义词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张双棣:《<吕氏春秋>词汇研究》(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但尚有许多先秦同义词的具体问题有待进一步挖掘。本文着眼于此,计划从语料入手,首先对《国语》中的同义词进行全面系统的考察,并在此基础上就整个先秦汉语同义词的演变规律予以探讨。需要说明的是,目前语言学界对“什么是同义词”存在不同的看法,本文认为只要是在语法意义相同的前提下,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就是同义词*葛本仪:《现代汉语词汇学》,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本文所依据的研究底本是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国语》*韦昭:《国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文中所用全部《国语》引文均出自该本。

二、《国语》同义词基本面貌

研究《国语》同义词主要是利用前人的故训材料。中古以来《国语》韦昭注独存,韦注以及在此基础上前人所做的注疏是我们主要利用的材料。如:辟-罪。《周语上》:“土不备垦,辟在司寇。”韦昭注:“辟,罪也。”以此为线索,我们又找到《周语中》:“罪不由晋,晋得其民,四军之帅,旅力方刚。”

采用上面的方法和标准,我们在《国语》中共找到了483组同义词,本文将以此为研究对象,首先从词性、成员的音节数量和成员的数量三个方面对《国语》同义词的基本情况予以探讨。

(一)从词性看

前面已经提到,同义词必须语法意义相同。因为语法意义相同了,词所对应的概念和范畴才可能相同,进而才能形成同义关系。这样,语法意义实际是联系各组同义词乃至整个同义词系统的纽带。

从语法意义来看,《国语》中主要有四大词类的同义词,它们是名词类、动词类、形容词类和副词类。它们的数量以及所占全书同义词的百分比的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1.名词性的,如:车-舆-辇

(1)a.车无退表,鼓无退声,军事集焉。(晋语五)/b.在舆有旅贲之规,位宁有官师之典(楚语上)/c.是行也,以藩为军,攀辇即利而舍,候遮捍卫不行。(晋语八)

2.动词性的,如:遁-退-竣

(2)a.及城濮之役,晋将遁矣,王孙启与于军事。(楚语上)/b.秦伯使公子絷如师,师退,次于郇。(晋语四)/c.有司已于事而竣。(齐语)

3.形容词性的,如:宣-遍

(3)a.宣所以教施也,惠所以和民也。(周语中)/b.吾闻之,惠难遍也,施难报也。(晋语二)

4.副词性的,如:备-俱-杂

(4)a.上作器,民备乐之,则为和。(周语下)/b.自今至于初吉,阳气俱蒸,土膏其动。(周语上)/c.天地未形,而先为之征,其事是以不成,杂受其刑。(越语下)

有时两个词同时在多个意义上构成同义关系,而且这些意义的语法性质不同,如“暴-虐”都有两个意义:①凶狠,残酷,形容词,如例(5);②欺凌,凌辱,动词,如例(6)。

(5)a.知荀宾之有力而不暴也,使为戎右。(晋语七)/b. 灵公虐,赵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晋语五)

(6)a.葵兹、晏、负夏、领釜丘,以御戎狄之地,所以禁暴于诸侯也。(齐语)/b. 王而虐之,是不爱亲也。(周语中)

总起来说,《国语》同义词中,动词占相当大的比重,名词、形容词、副词依次递减。从现在已有的对上古文献同义词的调查看,基本上都呈现这一特点,如毛远明、张双棣、池昌海、周文德等对《左传》、《吕氏春秋》、《史记》、《孟子》中的同义词的研究。但值得注意的是,他们所分析的对象,篇幅长短不一,题材多种多样,来源也各有不同。这一现象是多种因素起作用的结果,单从其表义功能来看,由于社会的发展,促进了人的思维的发展,这也造成了词表义的不断精细化,如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从而产生了表达相同概念范畴的不同的词,即同义词,这也是先秦同义词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这一进程当中,处于句子核心地位的动词和表达客观事物现象的名词自然是最易率先变化的词,而修饰性的形容词和副词变化的幅度和广度要小于动词和名词,这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知情况是一致的。这种变化规律在当时是非常普遍和深刻的,这使得现存至今的各种先秦文献中的同义词,基本上都呈现出了上述的特点。

(二)从成员的音节数量看

《国语》中单音词之间,复音词之间以及单、复音词之间都可以形成同义关系。具体统计数据见表2。

表2

1.完全由单音词构成的,这种情况最为普遍,兹举一例,如:过-失-邮(尤)-衅

(7)a.子之诛,军旅之事也,请无重寡人之过。(晋语七)/b.凡陈之道,设右以为牝,益左以为牡,蚤晏无失,必顺天道,周旋无究。(越语下)/c.夫邮而效之,邮又甚焉。(晋语四)/d.言文而发之,合而后行,离则有衅。(晋语五)

2.完全由复音词构成的,这种情况数量较少,只有23组,从其词素来看,它们有的其中一个词素相同,另一个词素不同,如:师徒-师众-师旅

(8)a. 吴王夫差既许越成,乃大戒师徒,将以伐齐。(吴语)/b.臣闻师众以顺为武,军事有死无犯为敬。(晋语七)/c.天子之贵也,唯其以公侯为官正,而以伯子南为师旅。(楚语上)

有的词素完全相同,只是词序不同。如:徙迁-迁徙。

(9)a.壹不远徙迁,若由是观之,其丹朱之神乎?(周语上)/b.内教既成,令勿使迁徙。(齐语)

有的词素完全不同,它们表示的概念相同,只不过是人们从不同角度创造出来的。如:元侯-候奄。

(10)a.知张老之智而不诈也,使为元候。(晋语七)/b.使张老为司马,使范献子为候奄。(晋语七)

3.既有单音词又有复音词的,这种情况出现了90组,根据内部组成情况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种类型是单音词和以之为基础的复音词构成同义关系。有的是复音词和与其构成词素相对应的两个单音词同时构成同义关系。如:宫室-宫-室 。

(11)a.人之有冠,犹宫室之有墙屋也。(晋语六)/b.王将防斗川以饰宫,是饰乱而佐斗也,其无乃章祸且遇伤乎?(周语下)/c.室如悬磬,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鲁语上)

有的是复音词和其构成词素相对应的其中一个单音词构成同义关系。如:氛祥-氛。

(12)a. 榭不过讲军实,台不过望氛祥。(楚语上)/b.高不过望国氛,大不过容宴豆。(楚语上)

第二种类型是单音词与复音词的词素并无关联,只是词义构成同义关系。如:寡人-孤。

(13)君入而列未成,寡人未敢忘。(晋语三)/b.孤始愿不及此,孤之及此,天也。(晋语七)

可见,《国语》中由单音词构成的同义词发展已经比较成熟,而且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而由复音词参与构成的同义词数量较少,规模较小。这与这一时期汉语词汇双音化的进程是一致的。这种历史层次下面还要详述。

(三)从成员的数量来看

由两个词组成的同义词数量最多。随着组成成员数量的增多,同义词数量依次递减,由八个以上的词组成的同义词只有11组。我们也对此做了统计,如表3。

表3

这里只举一组成员数量比较多的同义词,如:蕃-殖-蕃殖-蕃育-生-毓-滋-育-畜。这一组同义词都有生育、生产的意义,例如:

(14)a.蕃庶物也,古之训也。(鲁语上)/b.同姓不婚,恶不殖也。(晋语四)/c. 夫有和平之声,则有蕃殖之财。(周语下)/d. 胤也者,子孙蕃育之谓也。(周语下) /e.昔陈公子夏为御叔娶于郑穆公,生子南。(楚语上)/f.黩则生怨,怨乱毓灾,灾毓灭姓。(晋语四)/g.嗣续其祖,如谷之滋,必有晋国。(晋语四)/h.不夫而育,生物惧而弃之。(郑语)/h.今君灭其父而畜其子,祸之基也。(晋语一)

这样,从三个方面我们大致描述了《国语》同义词的概貌。它是一个由近500组同义词构成的大系统,既具有自己的成员、结构,并且其成员之间又存在各种关系的制约,是整个先秦词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国语》同义词的语义分析

同义词可以从多种角度进行分析,其中语义分析无疑是最重要的。就每组同义词而言,每个词都在一个义项上同其他词构成同义关系,为称说方便,本文称这个义项为共同义项。这里的“共同”并不是指等同,而是指同义词之间意义的相同或相近。对于共同义项的分析,是《国语》同义词语义分析的重点,这可以从词和词之间共同义项的对应方式和共同义项自身的类型着眼。

(一)从共同义项的对应方式着眼,可以将同义词分为一一对应、义项平行和义项交叉三种。

1. 一一对应的同义词

所谓一一对应,是指不同的词只是在一个义项上构成同义关系。这是最为常见的情况,《国语》中绝大多数同义词都属于这种情况。如“蠲-洁”,其共同义项是“干净、清洁”,如例(15);“洁”除了这个意义外,还有“心地纯洁”的意义,如例(16)。

(15)a.神狎民则,不蠲其为。(楚语下)/b.敬其粢盛,洁其粪除(楚语下)

(16)彼其父为戮于楚,其心又狷而不洁。(楚语下)

2.义项平行的同义词

所谓义项平行是指一个词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义项上和另一个词构成同义关系。义项平行并不是偶然发生的,而是在不同的词内部发生了相同的词义引申的结果。前面提到的“暴-虐”即是。这里再举一例:举-起。

《国语》中“举”有两个义项*本文关于字的本义和引申义的观点来自于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语文出版社,2010年)和王力《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华书局,2010年)。:①兴起,如例(17)a;②推荐,选用,如例(18)a。“起”也有两个义项:①兴起,如例(17)b;②举用,征聘,如例(18)b。

(17)a.句践愿诸大夫言之,皆以情告,无阿孤,孤将以举大事。(吴语)/b. 德莫厚焉,惠莫大焉,纳而不遂,废而不起,以德为怨,君其不然?(晋语三)

(18)a. 举善援能,官方定物,正名育类。(晋语四)/b. 今吾若起瑕、原、韩、魏之后而赏立之,则民怀矣。(晋语八)

《说文》:“举,对举也。”“起,能立也。”两词的本义都有“自下而上逐步提高”的意义。“举”和“起”的这两个义项都来源于本义,而且这两组义项又分别一一对应,彼此产生同义关系,也就是说这组同义词中每一个词都包含了两个共同义项。需要说明的是,确定同义词主要应当以共同义项为标准,有多少组共同义项就应该有多少组同义词,所以“暴-虐”和“举-起”都应分别算作两组同义词。

3.义项交叉的同义词

义项交叉是指一个词可以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义项与不同的词发生联系,使得一个词可以和多个词保持同义关系。如:类-善;类-似。《国语》中“类”有两个义项:①善,美好,如例(19)a;② 相似,像,如例(20)a。“善”和“似”则分别有“美好”和“象,类似”义,如例(19)b和(20)b。

(19)a.余恐德之不类,兹固不言。(楚语上)/b. 是故匹夫有善,可得而举也。(齐语)

(20)a.臣观吴王之色,类有大忧。(吴语)/b.吾言于朝,诸大夫皆谓我智似阳子。(晋语五)

事实上,同义词义项的对应方式有时候是相当复杂的,特别是先秦汉语中普遍存在单义词多义化的现象,一组意义相关的词往往会从很多角度引申出新的意义来。这些不同词的基本义和基本义、基本义和非基本义、非基本义和非基本义之间都可能构成同义关系,其中有义项的一一对应,也有义项的平行和交叉。如:释-赦-舍-置,它们在《国语》中的义项有:

释:①废弃,放弃;②释放;③赦宥,免除。例分别见(21)-(23)。

赦:①释放;②赦宥,免除。例分别见(24)和(25)。

舍:①舍弃,放弃;②释放。例分别见(26)和(27)。

置:①废弃,舍弃;②赦免。例分别见(28)和(29)。

(21)盍姑释荆与郑以为外患乎。(晋语六)

(22)能纳之,能执之,则能释之。(晋语三)

(23)去而罪释,必归于君,是怨君也。(晋语二)

(24)能获郑伯而赦之,仁也。(周语中)

(25)庶几赦吾罪。(楚语上)

(26)女无亦谓我老耄而舍我,而又谤我!(楚语上)

(27)然战而擅舍国君,而受其问,不亦大罪乎?(晋语六)

(28)以小怨置大德,吾不义也,将入杀之。(楚语下)

(29)褒人褒姁有狱,而以为入于王,王遂置之。(郑语)

“释、舍、置”具有两个共同义项:(1)废弃,放弃;(2)赦免,是义项平行的两组同义词。“释、赦、舍”只有一个共同义项“释放”,是一一对应的同义词。这样,“释、舍”又同时属于三组同义词,因而又形成了义项交叉的同义词。

实际从对应方式上将同义词分为这三种类型,其着眼点是词,是就一个词的意义而言的。另外,还可以从词的一个意义即一个共同义项出发来看同义词。

(二)从共同义项间关系来看,可以从义项构成、使用情况和派生情况三个方面来分析共同义项。

1.共同义项的构成类型

词的一个意义包括三方面的内容: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和色彩意义。其中词汇意义是最重要的,它是表明一个词义独立存在的个性化标记,决定着语法意义和色彩意义。同义词间的共同义项也同样包括这三种意义类型,其中词汇意义自然也是划分同义词的出发点,因此共同义项间的关系应该首先考察词汇意义,这有两种情况:

(1)词汇意义相同

所谓词汇意义相同,是指同义词所反映的事物、现象和关系相同。《国语》中这种情况的同义词数量相当多,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社会生产的发展催生了一大批新词新义,其中既有新的单音词或者单音词的新义,也有新的复音词,它们与旧词旧义在使用中有一个并行发展的过程,因此新词新义和旧词旧义的词汇意义相同,从而形成同义词;另一方面这些新词新义虽然创制的角度不同,但是它们表示的概念却相同,新词新义间又可以形成同义词。这样在词汇意义相同的前提下,同义词应该主要看色彩意义。这又有不同情况:其中色彩意义相同的情况,如:左畸-左军-左师,它们都是中性色彩。

(30)a.董褐将还,王称左畸曰:“……。”(吴语)/b.左军亦如之,皆赤裳、赤旟、丹甲、朱羽之矰,望之如火。(吴语)/c.左师迎王于郑。(晋语四)

色彩意义不同的情况,有时是因为产生地域不同,使词产生方言色彩和雅言色彩的差别,如:司败-司寇。

(31)a.臣何有于死,死在司败矣!惟君图之!(楚语下)/b.司徒协旅,司寇协奸。(周语上)

韦昭注:“楚谓司败为司寇。” 可见,“司败”原来是个楚国方言词,具有楚国方言色彩,它和“司寇”词汇意义完全一致,而“司寇”是当时的雅言词,具有雅言色彩。

还有因为产生年代的不同,导致词产生的时代色彩有所差别。其中,有的是刚刚产生的新词,因而具有战国中期的时代色彩,有的已被人们使用了相当长时间,在当时没有特殊的时代印记,属于中性色彩,如:木-树。“木”在甲骨文里就有了,应该为中性色彩;而“树”的产生是战国时期的事情,属于战国时代色彩。

(32)a.道无列树,垦田若蓺。(周语中)/b.如草木之产也,各以其物。(晋语六)

(2)词汇意义相近

所谓词汇意义相近,是指词汇意义反映事物、现象的本质属性和根本属性相同,但是在一些次要属性如程度、强弱、范围等方面则有差异。如《国语》中“死-薨”都可以表示死亡,这是它的本质属性,而“死”指一般的死亡,“薨”则指诸侯之死,这是它们的次要属性。

(33)a.死必遗爱,死民之思,不亦可乎?(晋语二)/b.十年,平公薨。(晋语八)

词汇意义相近的同义词,色彩意义也可以有相同和不同之分。相同的情况如:馁-饥-饿,都表示“饥饿”,贬义色彩,但是程度不同。“饥”表示饥饿的程度很浅;“饿”程度最深;而“馁”则指一般的饥饿。

(34)a.民之羸馁,日已甚矣。(楚语下)/b.其民不忍饥劳之殃,三军叛王于乾谿。(吴语)/c.吾见令尹,令尹问蓄聚积实,如饿豺狼焉,殆必亡者也。(楚语下)

色彩意义不同的,如:求-乞,都有“请求”的意义,但是“乞”一般指面临困境后请求别人帮助,具有贬义色彩,而“求”则是一般的“请求”,具有中性色彩。

(35)a.晋饥,乞籴于秦。(晋语三)/b.子盍尽国以赂外内,无爱虚以求入。(晋语二)

2.共同义项的使用类型

根据使用情况,共同义项还有常用义和非常用义之分。值得注意的是,常用义和非常用义也是有一定的范围的。在《国语》中高频出现的、常用的,在整个先秦汉语中可能常用,也可能不常用。同样,在《国语》中低频出现、不太常用的,在整个先秦汉语中可能常用,也可能不常用。分析时应当首先分析这组词在《国语》中出现的情况,再在整个先秦汉语的背景下来考察。为表述清晰,这里只选取由两个词组成的同义词,或者从多个词组成的同义词中选取两个词进行分析。

(1)《国语》中共同义项都为常用义的,它们在先秦汉语中一般也是常用义,如:杀-戮。两个词都表示“死,致死”。《说文》:“杀,戮也。”“戮,杀也。”《国语》中“杀”和“戮”的这个意义分别出现118和26次。它们在其他先秦文献中也是高频的,“杀”和“戮”分别在《左传》中出现513和55次*本文关于《左传》、《吕氏春秋》和《诗经》同义词的统计数据均来源于陈克炯《左传详解词典》(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年)、张双棣、殷国光、陈涛《吕氏春秋词典》(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年)和向熹《诗经词典》(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吕氏春秋》142和14次。如:

(36)a.我之不德,杀之何为!(晋语四)/b.为弧服者方戮在路,夫妇哀其夜号也,而取之以逸,逃于褒。(郑语)

(2)《国语》中共同义项都为非常用义的,这种情况在先秦汉语中有以下三种类型:

有的仍然是非常用义,如:戾-臻。这两个词都有“至,达到”的意义。

(37)a.天灾流行,戾于弊邑。(鲁语上)/b.又重之以寡君之不禄,丧乱并臻。(晋语二)

在《国语》中分别都出现了2次,而它们在先秦其他文献中极少被使用(仅“戾”在《诗经》中有4处用例)。

有的一个是常用义,另一个是非常用义,如:奥-深。这两个词都泛指从上面到下面的距离大。

(38)a.民无悬耜,野无奥草。(周语中)/b.及耕,深耕而疾耰之,以待时雨。(齐语)

《国语》中“深”出现3次,“奥”1次。而“深”在先秦文献中常见,如《吕氏春秋》出现16次,而“奥”在其他先秦文献中极少出现。

有的皆为常用义,如:悦-怡。这两个词都表示“欢乐,喜悦”。

(39)a.士蒍以告,公悦,乃伐翟柤。(晋语一)/b.晋国有忧未尝不戚,有庆未尝不怡。(周语下)

《国语》中 “悦”出现了3次,“怡”2次,然而在其他先秦文献中“悦、怡”却广泛存在。

(3)两个同义词的共同义项在《国语》中一个是常用义,另一个是非常用义。它们在先秦汉语中有两种类型:

有的仍然一个是常用义,另一个是非常用义,如:钟(锺)-聚,这两个词都表示“汇集,集中”的意义。《国语》中“钟(锺)”出现了4次,“聚”19次。它们在其他先秦文献中的情况也和这个差不多。

(40)a.锺水丰物,封崇九山。(周语下)/b.夫天地成而聚于高,归物于下。(周语下)

有的两个词都是常用义,如:败—北,二者同为“失败、败逃”义。其中,“败” 在《国语》中出现29次,“北”2次。“败”和“北”在先秦其他文献也广泛存在。

(41)a.战而用良,不败。(晋语三)/b.越王乃令其中军衔枚潜涉,不鼓不噪以袭攻之,吴师大北。(吴语)

这些使用情况也反映出先秦同义词的历史发展进程,对于那些单音近义词而言,它们的常用和不常用是此前汉语词汇长期发展变化的结果;而对于等义词,尤其是单复音词组成的等义词,其使用中的此消彼长,其实是汉语词汇新旧要素互动关系的表现,下文还要就这一点详谈,这里不再赘述。

3.共同义项的派生类型

根据义项间前后的派生关系,共同义项还有本义和引申义之分。不同词的本义和本义、本义和引申义、引申义和引申义之间都可以形成同义关系。《国语》同义词也同样具有这三种情况。

(1)本义和本义构成同义关系。如:弓-弧。“弓”本义指射箭或打弓的工具。《说文》:“弓,以近穷远。” 《国语》中“弓”共出现3次,全部都是本义。“弧”本义特指木弓。《说文》:“弧,木弓也。”《国语》中“弧”出现1次,用的也是本义。

(42)a.王使工尹襄问之以弓。(晋语六)/b.檿弧箕服,实亡周国。(郑语)

这种情况中,复音词由于刚刚产生不久,多义化的情况并不多,它们的意义基本上都是本义,所以《国语》中由复音词组成的同义词的共同义项大部分都是本义。如:百辟-诸侯。

(43)a.其周公、太公及百辟神祇实永飨而赖之!(鲁语上)/b.诸侯之大夫盟于宋。(晋语八)

(2)本义和引申义构成同义关系。如:登-高,《说文》:“登,上车也。”“高,崇也。”“登”本义当是进献新谷,《国语》引申为“高”的意义;“高”的本义为高。

(44)a.哀名之不令,不哀年之不登。(晋语九)/b.柯陵之会,单襄公见晋厉公视远步高。(周语下)

(3)引申义和引申义构成同义关系。如:权-柄。“权”的本义特指一种开黄花的树;“柄”的本义指斧柄。《说文》:“权,黄华木。”“柄,斧柄也。”两词都可以引申为权力的意义。《国语》中“权”这个意义出现11次,“柄”2次。

(45)a.图在明训,明训在威权,威权在君。(晋语八)/b.会而先晋,晋既执诸侯之柄以临我,将成其志以见天子。(吴语)

在这些同义关系中,两个词的本义和本义同义的情况,实际是由新词的产生造成的;引申义和引申义同义的情况,是由原有词的词义引申造成的;本义和引申义同义的情况,则是两种因素都有可能,这也体现出一种词汇的历史层次。详见下一部分。

四、从《国语》看先秦汉语同义词的历史层次

从目前的材料来看,从殷商末期(约公元前12、11世纪)到《国语》成书的战国中前期(约公元前8、7世纪),先秦汉语词汇经历了一个从最初单音词占绝对优势,到后来单音词比重有所下降但仍占优势,同时一定数量的复音词开始出现的过程。由于材料的缺失,这一过程的许多具体情况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其中十分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在像《国语》这样的传世文献中,在充分占有传统训诂材料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语言学的方法,揭示出文献词汇内部的历史层次,进而进一步梳理出先秦词汇系统的部分发展脉络。下面以《国语》同义词为例,结合前面的分析,从三个方面来说明这一问题。

(一)单音同义词的并行使用

前面已经提到,完全由单音词构成的同义词共有371组,占总数的76.8%,这种成系统、成规模的词汇现象必定是经过了长期的发展才逐渐形成的,而且同一组中的词也绝不会是同时产生的,肯定有先有后,所以它们在《国语》中同时出现,实际是新质要素和旧质要素在先秦汉语中并行使用的问题。这从产生方式来看又包括两种情况:

1.原生同义词

原生同义词指由新词的产生造成的同义词。这种情况是由于新词的产生,从而新词和旧词形成同义词。从义项性质而言,这种同义词实际是由新词的本义和旧词的本义或引申义构成的。根据新词和旧词语音有无关联,又可以分为同源同义词和非同源同义词。

其中同源同义词是由同源词形成的同义词,如:走-趋,都有快跑、疾行的意义,而且语音形式接近。“走”属于精纽侯部,“趋”属于清纽侯部,韵母同韵,声母旁纽,它们是同源词。

(46)a.舅犯走。(晋语四)/b.臣闻从时者,犹救火、追亡人也,蹶而趋之,惟恐弗及。(越语下)

非同源同义词的语音形式并没有关联,它们的产生比较复杂,许多词由于缺乏证据而难以断定它们的产生方式。如:恐-惧。

(47)今会日薄矣,恐事之不集,以为诸侯笑。(吴语)/国君而雠匹夫,惧者众矣。(晋语四)

《说文》:“恐,惧也。”“惧,恐也。”语义相近(程度有差异),语音上“恐”属于溪纽东部,“惧”属于群纽鱼部,二者不同。可见,如果两个词的本义和本义相同或相近,同时语音上没有联系,一般都属于这种情况。这一类同义词数量不少(如“迩-近”、“宽-广”等),但是与同源同义词比,以往的研究较少。

此外,非同源同义词还有一种特殊类型,就是由于吸收方言词形成的同义词,这类词语音形式不同,语义完全相同。如:矜-悼-哀。

(48)a.礼宾矜穷,礼之宗也。(晋语四)/b.其小人不念其君之罪,而悼其父兄子弟之死丧者,不惮征缮以立孺子。(晋语三)/c.为弧服者方戮在路,夫妇哀其夜号也,而取之以逸,逃于褒。(郑语)

据《方言》卷一:“矜,哀也。齐鲁之间曰矜。……秦晋之间或曰矜,或曰悼。”*周祖谟:《方言校笺》,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7页。“矜、悼”分别是齐鲁方言词和秦晋方言词,“哀”是通语词,它们之间构成了同义关系。

此外,原生的同义词也可以是两个义项一个是本义,另一个是引申义。因为情况比较复杂,所以放在下一部分再来详谈。

同源同义词有时能够找到一些根据区分出原始词和孳生词,这样同义词的新旧程度就可以判断出来;但是,非同源同义词的新旧程度有时很难判断。如“恐”和“惧”甲骨文中没有出现,但是《今文尚书》等西周文献中同时出现了,这时它们的新旧程度也就很难判断了。要想彻底弄清楚这一问题,需要依赖新的材料的发现。

2.孳生同义词

这种同义词是两个原本没有同义关系的旧词,因为至少其中一个或者两个同时产生了新的义项,从而构成了同义关系。其中共同义项都是引申义的,都是这种同义词。兹举一例:别-异。

(49)智果别族于太史为辅氏。(晋语九)/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齐语)

孳生同义词和原生同义词有两种情况是很难判断的:

第一种情况是,两个同义词一个共同义项是本义、另一个共同义项是引申义时,如果作为引申义的共同义项的出现晚于作为本义的共同义项,那么就是孳生同义词;反之,则是原生同义词。这只是从理论上来说的。在实际的判断中,由于缺乏充足的证据,很难讲清楚谁先谁后。如前面例(44)“登-高”。

第二种情况是,由于同源词和同义词有时出现交叉现象,所以造成了有的同义词一开始是孳生同义词,后来随着共同义项逐渐脱离原词,独立成为新词,而变成原生同义词。如前面例(50)“恐-惧”:“惧(繁体‘懼’)”来源于“瞿”,《说文·瞿部》:“鹰隼之视也”,本义为惊视的样子,后引申为“害怕,恐惧”。如《礼记·杂记》就有“见似目瞿,闻名心瞿”。这时,“瞿-恐”是孳生同义词。后来这个意义由于使用增多,逐渐独立成词,字形上随之分化写作“惧(繁体‘懼’)”,这时“惧-恐”由于是新词的产生而造成了同义词,因此是原生同义词。由于目前先秦文献的不同版本中“瞿-惧-恐”同时出现,已经反映不出这一历史轨迹,因此在判断的时候是有一定困难的。

综上所述,单音同义词在当时已经发展较为成熟,它们的互动关系已经基本定型,尤其可以体现在一个方面,即它们绝大多数都是近义词,它们在当时的语言运用中各司其职,承担着各自的交际职能。

(二)单音和复音同义词的并行使用

这种情况一般是单音词产生在前,复音词产生在后,这和整个先秦汉语词汇双音化的发展趋势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同义的单音词和复音词并行使用,是个不断发展而且是逐渐变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开始可能是单音词占优势,复音词使用较少,复呈性很低;后来有一部分复音词使用范围扩大,复呈性提高,这样同义的单音词相应就会使用频率下降;当然,也可能会出现二者势均力敌的情况。这一互动过程的三个阶段,我们可以分别称为这一类同义词发展的初期、中期和末期。在《国语》这样的文献中,其具体表现在不同组的同义词由于发展的进程不同而导致的单复音词出现次数的差异上。例如:

“恭-恭敬”作为“肃静;有礼貌”的意义分别出现23和4次,“恭”的出现次数要大大超过“恭敬”。所以,这组同义词处于发展的初期。

(50)a.而令德孝恭,非此其谁?(周语下)/b.夫不忘恭敬,社稷之镇也。(晋语五)

“孤-寡人”作为“诸侯君王的自称”的意义分别出现29和46次,二者出现次数都很高。所以,这组同义词处于发展的中期,如前例(13)。

“使-使者”作为“奉命出使的人”的意义分别出现5和16次,“使者”出现的次数要大大超过是“使”。所以,这组同义词处于发展的末期。

(51)a.于是庄公使束缚以予齐使,齐使受之而退。(齐语)/b.使者往而复来,辞愈卑,礼愈尊,王又欲许之。(越语下)

需要说明的是,单复音词组成的同义词,一般都是原生同义词,即由新的复音词的产生造成的同义词,但也有少数孳生同义词,如“民-百姓”。

(52)a. 余不爱衣食于民,不爱牲玉于神。(鲁语上)/b.无夺民时,则百姓富。(齐语)

东周前只有奴隶主贵族才有姓,如《尚书》中百姓的意义全部都是指百官族姓,是贵族的总称。后来奴隶主贵族没落,很多人沦为平民。这样,平民也逐渐有了姓氏,渐渐地“百姓”引申出“平民百姓”的意义来,于是和“民”构成同义关系。可见,由于“百姓”的词义孳乳造成了这组同义词。

以上分析的只是两个同义词的情况,有时候三个或三个以上同义词的互动就更为复杂了。如:高-崇-崇高。《国语》中作为“从下向上距离大”的意义,它们分别出现了7次、2次和1次。这是由于“高”的使用次数在互动中逐渐超过了“崇”,占据了优势,而“崇高”当时刚刚产生,尚处于和“崇”互动发展的初期。这种由三个或三个以上成员组成的同义词往往要处在单音词和单音词之间以及单复音词之间错综复杂的互动关系之中。例如:

(53)a.先君庄王为匏居之台,高不过望国氛,大不过容宴豆。(楚语上)/b.夫宫室不崇,器无彤镂,俭也。(周语下)/不闻其以土木之崇高、彤镂为美,而以金石匏竹之昌大、嚣庶为乐。(楚语上)

(三) 复音同义词的并行使用

和前面两种情况比,《国语》中同义的复音词数量较少,只有23组。不管它们是在同时产生,还是一前一后产生,其产生时间都应该不算很长,所以使用次数都比较低,且几乎全部都是单义词,是本义和本义形成同义关系。所以,它们基本上都是原生同义词。如:疆畔-疆埸,都是“田界”的意义,分别出现1和3次。

(54)a.民用莫不震动,恪恭于农,修其疆畔,日服其镈,不解于时,财用不乏,民用和同。(周语上)/b.疆埸无主,则启戎心。(晋语一)

以上是我们从单复音词的角度对《国语》同义词体现出的历史层次的分析。这一层次是在两方面力量的作用下形成的:一方面是先秦单音词不断发展,这包括新的单音词产生和原有的单音词内部的词义孳乳。其中由于新的单音词产生导致该词和原有的一个单音词构成的同义词,我们称为原生同义词;由于单音词词义孳乳导致该词和原有的一个单音词构成的同义词,我们称为孳生同义词。当然,二者在同源同义词上会有交叉。另一方面是先秦时期开始的汉语词汇复音化运动,新的复音词和原来的单音词以及复音词和复音词之间都有可能构成同义词。由于这类同义词也主要是由于新词的产生形成的,所以它们大部分也可以视为一种原生同义词;当然也存在极少数的孳生同义词,这主要由复音词词义的孳乳造成的。在这些进程中,单音词的发展应该是较早开始的,词的复音化运动则是在其后很晚才开始的,它们在东周时期才明显地发生交汇。《国语》同义词的状况正是两种词汇运动共同起作用的结果。*陈长书:《从<国语>字词关系看先秦文献中的分词问题》,《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1年第5期。

五、结语

以上我们首先从语音、语法以及语义等角度对《国语》同义词进行了共时的描摹。从中可以看到,《国语》存在着数量众多的同义词,而且已经发展到相当的规模,其内部系统性强,构成也很复杂,只有经过了长期的发展,才能形成这样的局面。由于年代的久远,材料的缺失,这一发展的具体过程相当一部分已鲜为人知。我们通过对《国语》这样的汉语早期文献中的同义词历史层次的探讨,构拟出一些先秦同义词的发展脉络,而这也仅是先秦同义词此前由于无据可考而被历史隐藏的极少部分内容。

A Study on Diachronic Types and Synchronic Stratums of Synonyms in Pre-Qin-Dynasty Chinese:with Guo Yuas an Example

Chen Changshu

(School of Liberal Arts,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250014)

Synonym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ccumulations of Pre-Qin-Dynasty Chinese, to which close attention is too often paid in academic studies. All told, four hundred and eighty-three groups of synonyms are found inGuoyu, an important document of Pre-Qin Dynasty, and, on this basis, they are investigated from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namely that of word class, of their syllable quantity and that of their quantity. Meanwhile, they are given a detailed analysis from the semantic perspective mainly, and a point-for-point description of the corresponding ways and operating position of their common senses. And from here, they are further explored as far as stratums of synonyms in Pre-Qin-Dynasty Chinese are concerned, and are offered with a proposal to distinguish synonyms created by making new words from those, by making new senses.

Guoyu; synonym; common sense; synonym created by making new words; synonym created by making new senses

2013-03-21

陈长书(1977—),男,山东淄博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

①本文为作者主持研究的2011年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国语》和《战国策》词汇比较研究”(11DWXZ02)的阶段性成果。

H131

A

1001-5973(2013)03-0134-10

责任编辑:孙昕光

猜你喜欢

单音词复音词晋语
文化融合背景下内蒙古晋语的演变研究
论汉语国际教育中单音词的教学
内蒙古西部方言歇后语反映的地域文化
晋语“圪”词语研究
复音词单音化:当代汉语词汇发展中的逆向演进初探
汉语同素逆序构词现象分析
《孟子》中单音反义形容词的语义场分类研究
《诗 经》单纯复音词研究
《孟子》偏正式复音词词性研究
论古代汉语中联合式复音词多于其他复音词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