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融合背景下内蒙古晋语的演变研究
2023-04-12吴雪萍
晋语是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普遍使用的语言,随着“走西口”的移民浪潮以及清朝“移民实边”政策的实施,大批山西移民进入内蒙古中西部并将晋语带入这一地区,在与当地少数民族长期融合的过程当中,大量蒙语词汇进入晋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内蒙古晋语。本文将从语音、词汇以及蒙语与晋语的融合发展三个角度分析内蒙古晋语区晋语的演变轨迹。
0 引言
晋语是黄河流域以及黄土高原上广泛使用的一种古老语言,它的形成历史以及它所保留的古代语言成分在汉语方言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及意义。晋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朝,汉朝的秦晋方言就是今天晋语的前身。在当时,秦晋方言是社会共同语的重要基础。在后来的时代变迁中,由于历史和地理以及社会原因,晋语较多地保留了古汉语的成分,因此,对于晋语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学者所关注的重点。内蒙古晋语区是晋语研究的一个重要区域,也是关注相对较少的区域,对这一区域晋语的研究,特别是借助现代语言学手段对晋语进行研究,一方面能丰富汉语以及汉语史研究的内容,另一方面也能为内蒙古地区晋语文化以及蒙古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提供理论依据[1]。
1 内蒙古晋语区晋语语音研究
1.1 晋语的定义
李荣先生于1986年在《官话方言的区分》中第一次提出“晋语”这一术语并对山西方言和“晋语”作了界定[2]。后来,侯精一先生于1998年在《論晋语的归属》一文中对晋语的分类进行了阐述,侯先生详细地描述了晋语的特点,并以其特点为依据来界定晋语片区。晋语不等同于“山西方言”,“山西方言”是指山西省境内的方言,其侧重点是地理区位划分。而晋语作为一个学术用语则指山西省以及其周边毗邻地区有入声的地方,晋语的侧重点在语言本身[3]。
1.2 语音格局理论
石锋(2008)认为,每一种语言或方言的语音都是成系统的,表现为各自的“语音格局”(sound pattern),语音格局是现代语音学和音系学的结合,也是语音系统性的表现,可以用来研究元音、声调和辅音,而元音格局则是元音系统性的表现,元音格局图可以看出各元音之间的定位特征,内部变体的分布规律以及整体的配列关系等。汉语的一级元音有7个,分别是/ɑ/、/i/、/u/、/?/、/?/、/y/、/?/[4]。
1.3 研究数据分析
本文以内蒙古境内晋语区晋语的元音发音为研究对象,采集自治区内东起乌兰察布市集宁区,西至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的共四个盟市晋语的基础元音发音,并用语音分析软件分析每个发音人元音发音的共振峰数据F1和F2的值来分析不同地区晋语的发音特征。依据元音格局理论,F1的值与舌位高低紧密相关,舌位高,F1的值就低;舌位低,F1的值就高。F2的值则与舌位前后紧密相关,舌位靠前,F2的值则高,舌位靠后,F2的值则低,此外,F2的值与嘴唇的圆润度也有一定的关系,唇形越圆,F2的值则越低。
在前期对各个盟市晋语确定归属并查阅相关文献查阅以后,作者在每个区选取五位数据采样对象进行晋语语音采样工作,采样对象均为各个采集点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本地话发音纯正。数据采集过程是让五位采样对象在一个安静的房间内用相关软件和录音式耳麦依次朗读汉语字表上的汉字,每个字读两遍,语音文件的采样率为16000赫兹的单声道标准数字音频文件(WAV)。在语音采样完成以后用相关软件对采样好的语音文件进行切分,之后再用软件对这些声音文件进行声学分析,提取5个不同发音人每个元音发音的第一共振峰F1和第二共振峰F2的值,然后计算出平均值。
如上表1所示,集宁、呼和浩特、包头和临河F1的值不尽相同,有的基础元音F1值四个采集点差异比较大,有的则差异很小,将数据进行简单的比较可以看出/ɑ/的发音呼和浩特F1值为最大,说明呼和浩特/ɑ/的发音舌位最低。临河/ɑ/的发音F1值最小,说明/ɑ/的发音临河舌位最高,且最大值970和最小值820之间差异显著。仔细观察以上数据,会发现/?/的发音四个语言采集点的F1峰值差异不显著,F1的最大值为442,最小值为404。其余的五个基础元音均是包头为最大峰值,说明包头晋语基础元音在四个被测试盟市中发音舌位最低,而呼和浩特这几个元音的发音均是最小峰值,说明呼和浩特晋语的基础元音发音在四个被测试盟市中舌位最高。
如上表2所示,集宁、呼和浩特、包头和临河F2的值有的四个采集点差异比较大,有的则差异很小,将数据进行简单的比较可以看出/ɑ/的发音呼和浩特F1值为最大,说明呼和浩特/ɑ/的发音舌位最靠前。临河/ɑ/的发音F1值最小,说明/ɑ/的发音临河舌位最靠后,且最大值1518和最小值1301之间差异显著。仔细观察以上数据会发现/?/的发音四个语言采集点的F2峰值差异不显著,F2的最大值为1359,最小值为1268,。其余的五个基础元音,其中有四个呼和浩特为最大峰值,说明呼和浩特晋语基础元音的这四个音在四个被测试盟市中发音舌位最为靠前。
2 内蒙古晋语词汇研究
“走西口”的山西移民不仅将山西文化带入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也将自己日常使用的语言“晋语”带入了这一地区。他们在内蒙古中西部定居下来,繁衍生息,并在此后二三百年的时间里与当地少数民族世世代代和谐相处。在与当地占主流人口的蒙古族的长期交往中,山西移民所带来的山西语言文化与蒙古族语言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大量的蒙语词汇进入到晋语当中,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内蒙古晋语。以下将从晋语中的蒙语借词角度阐释晋语在进入内蒙古以后所发生的语言变迁。
2.1 音译式蒙语借词
音译式借词是指完全按照某一被借原词的发音将某一词汇译成汉语方言的借词方法,就像汉语中的咖啡、巧克力一样。在内蒙古晋语中,音译式借词是占比例最大的一种借词形式,现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很多地名都是音译式借词
(1)戈壁,蒙语音译词,在蒙语中是指有沙漠、砾石、荒漠或干旱的地方,如现今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有大范围的戈壁滩。
(2)敖包,蒙语音译词,在蒙语中的意思是“堆子”,也就是由人工堆成的石头堆或土堆,也译为“脑包”或者“鄂博”。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文化交流的进一步加深,“敖包”通过各种媒体广为流传,成为内蒙古文化的一种象征。
(3)板升,蒙语音译词,亦称为“板申”,简称“板”,在蒙语中是“房屋”的意思。蒙古族住的是传统的蒙古包,而移民按照自己原来的住宿习惯搭建的房屋与蒙古包完全不同,当地蒙古族给这种房屋取名“板升”。慢慢地,这些汉人集中居住的地方就被称作“板升”,简称“板”,如:麻花板、辛辛板、刀刀板。
(4)嘎查,蒙语音译词,嘎查在蒙语当中指“乡村”“村庄”的意思,现在内蒙古中西部晋语当中的“嘎查”表示乡一级别的行政单位,如:白音塔拉嘎查、浩特营子嘎查、友谊嘎查。
(5)浩特,蒙语音译词,在蒙语中“浩特”的原意是水草旁的“聚集地”“定居点”。在以前,“浩特”不是固定的,而是需要经常搬迁的,到了近代,人们赋予了“浩特”新的意义,即“固定的城堡”“城市”,如:呼和浩特、锡林浩特、二连浩特。
2.2 半音译式借词
(1)毛,蒙语半音译词,来自蒙语[magu]的音译省略。[magu]在蒙语中的意思是“坏、恶劣、不良”。借入晋语的时候只保留了被借词的第一个音节[ma],借入后其意思引申为“易怒、脾气暴躁、易发火等”。例如:他那性格,动不动就毛了。
(2)别,蒙语半音译词,来自蒙语[bidagu]的音译省略,在蒙语中是形容词,其蒙语意思是“愚笨的、蠢的”,借入晋语是保留了被借词的第一个音节[bi],借入后意思引申为“性格古怪、难相处、执拗”。例如:她的性格和一般人不一样,可别了。
(3)叨,蒙语半音译词,来自蒙语[daoulaxu]的音译省略,在蒙语中是动词。[daoulaxu]的意思是“演唱、唱歌”,借入晋语时只保留了被借词的第一个音节[dao],借入后其意思引申为“讲故事、讲述 ”,例如:他没事就给别人叨故事。
2.3 蒙汉结合式
(1)布沙鞋,蒙汉结合式音译。布是汉语的语素,沙鞋来自蒙语[xahai],音译为沙鞋,布沙鞋借入晋语指布做的拖鞋,后来渐渐引申为拖着鞋走路。例如:整天走路布沙鞋,把鞋都给捣烂了。
(2)贼忽拉,蒙汉结合式音译,贼是汉语语素,“忽拉”是蒙语音译词[xulagai]“忽拉盖”的一部分,“忽拉盖”的蒙语意思是“小偷、贼、骗子”,借入晋语以后除保留了原来的意思还引申为“滑头”。例如:那就是个贼忽拉,整天不干正事。
3 结语
“走西口”的山西移民带入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不仅仅有他们所使用的语言——晋语,还有晋语所承载的文化。山西移民和内蒙古地区的土著在此后二三百年的相互交流过程中,晋语与内蒙古本地人所使用的蒙古语互相影响、互相渗透,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内蒙古晋语。内蒙古晋语较之山西境内的晋语在语音、词汇方面均发生了改变,大量蒙古语词汇进入到了晋语当中。同时晋语所承载的文化与蒙古族文化互相交融,形成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所独有的内蒙古晋文化。这种文化融合不仅丰富了晋语语言本身,也極大地丰富了蒙古族语言,成为文化交流和民族团结的象征。
引用
[1] 雷雨.内蒙古晋语临河方言语音词汇研究[D].甘肃:兰州大学,2014.
[2] 刘健.内蒙古中西部晋语语音调查[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2.
[3] 赵楠.包头东河晋方言语音和词汇系统研究[D].湖北:中南民族大学,2012.
[4] 呼和.蒙古语元音演变的声学语言学线索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5.
本文系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内蒙古晋语区晋语演变的声学语言学线索研究”(2020NDB090)
作者简介:吴雪萍(1979—),女,甘肃武威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就职于内蒙古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