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洛丽塔》对双重人格小说的戏仿

2013-08-15周翠华

淮阴工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亨伯奎尔纳博科

周翠华

( 泰州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泰州 225300)

0 引言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是一位崇尚独创性的天才作家,其作品以炫目的语词游戏和极富张力的后现代主义创作技巧而著称。《洛丽塔》是纳博科夫一生最为钟意的作品,也使他真正跻身于二十世纪最伟大作家的行列。小说的主题即使在当今也令人反感:恋童癖亨伯特奴役囚禁性感少女以满足其卑劣错乱的欲望。正如纳博科夫假借虚构的序文作者小约翰·雷博士所言:“‘令人反感’往往不过是‘异乎寻常’的同义词,而一部伟大的艺术作品当然总具有独创性。”[1]纳博科夫认为更为重要的是对作品主题的处理方式。纳博科夫一直重视创作技巧,库普宁曾说他是“空心的天才舞者”。[2]纳博科夫在《洛丽塔》中最为独特的主题处理方法就在于对戏仿的运用。根据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戏仿是“文学中一种讽刺批评或滑稽嘲弄的形式,它模仿一个特定作家或流派的文体和手法,以突出该作家的瑕疵,或该流派所滥用的俗套”。[3]纳博科夫则视戏仿为“一场游戏”[4],这一见解更具后现代主义的元小说特征。正如约翰·霍兰德的评论,《洛丽塔》中“一切都关乎戏仿”[5]。方頠玮和麦永雄认为:“作者有意识的戏拟、反讽,借用其他文本,由此《洛丽塔》中蕴含着互为语境、互文交叠的开放结构。”[6]小说不仅戏仿了各种陈腐的文体形式,如童话故事、日记、戏剧、忏悔体小说、爱情故事、俄狄浦斯情结、侦探小说等,而且还戏仿了众多作家,有爱伦·坡、弗洛伊德、福楼拜、普鲁斯特、斯蒂文森、陀思妥耶夫斯基等。尽管纳博科夫曾说双重人格题材“真乏味”,《洛丽塔》全篇都在指涉这一题材,文本中的命名游戏和主要人物之间的孪生意象集中体现了小说对双重人格小说的戏仿。

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是纳博科夫一贯批评的对象。纳博科夫称他是“廉价的感官刺激小说家,又笨拙,又丑陋”,“他是个先知,是个哗众取宠的记者,是个马虎的喜剧家”[7],并认为他的心理剖析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罪与罚》等是“最糟糕的小说”[8]。陀思妥耶夫斯基擅长心理剖析,尤其是揭示内心分裂。他的小说《双重人格》(The Double,1842)讲述一个政府小职员的故事。主人公戈利亚德金为人比较正派,行为还算高尚,在自己的想象中幻化成另一个与他长得一模一样的人。这个人不仅行为与他大相径庭,而且处处和他作对。他的内心有“天堂”,但是还有一个“地狱”,这种病态心理搞得他精神分裂。

爱伦·坡是纳博科夫极为喜爱的美国作家。《洛丽塔》几乎就是一部向坡致敬的作品:主人公洛丽塔和其前身安娜贝尔的名字来源以及海滨国度的故事都可追溯到坡1849年的诗歌《安娜贝尔·李》,书中还二十多次直接或间接提到坡的名字。爱伦·坡的短篇《威廉·威尔逊》(William Wilson,1839)也是一部典型的双重人格小说。[9]

1 命名的双重人特征

纳博科夫自小博览群书,熟谙西方文学经典,这使他在《洛丽塔》中戏仿双重人格小说驾轻就熟,得心应手。他让亨伯特在销毁夏洛特·黑兹写给他的表白信后,露出了一丝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狞笑(“把嘴扭歪了的那副难看的怪相”),让亨伯特闹着玩儿似的加上了爱伦·坡的名字(埃德加·亨·亨伯特),还让亨伯特在追赶洛丽塔时把自己比作斯蒂文森的海德先生,让洛丽塔把钱藏在斯蒂文森的《金银岛》中。纳博科夫不仅直接指涉这些创作双重人格小说的高手,从人物的命名到谋篇布局的各个方面,作家都匠心独运,让《洛丽塔》深深地烙上了双重人格小说的印记。

一位评论家曾说纳博科夫对“组词、文字的韵律、节奏和内涵仔细到了执迷的程度”。[10]正是他非凡的文字驾驭功力和执著的痴迷赋予小说中众多与结构和结局高度契合的具有双重人格意蕴的“威廉·威尔逊”式的名字。纳博科夫给序文作者起了一个具有双重人特征的名字——小约翰·雷(John Ray,Jr.),名和姓的首字母缩略词恰好和表示其身份的Jr.(父子同名时对儿子的称呼,置于姓名后)相同。小约翰·雷告诉读者这篇记叙有两个标题:《洛丽塔》或《一个白人鳏夫的自白》,小说的标题也具有双重性。

回忆录作者给自己杜撰了一个外号——亨伯特·亨伯特(Humbert Humbert,简称H.H.)。在回忆录的最后,亨伯特补充交待了他选择这个名字的原因,他说:“我随意为自己设想了很多笔名,后来才找到一个特别合适的。我的笔记里有‘奥托·奥托’、‘梅斯麦·梅斯麦’和‘兰伯特·兰伯特’,但不知为了什么,我认为我的选择最确切地表达了我卑鄙龌龊。”[11]这些名字有一点相同,就是名和姓重复,也许都能暗示他具有双重性格这一事实。既然如此,为何还说最终采用的“Humbert Humbert”特别合适?显然这副面具在语义上也确有所指:原来“Humbert”在拉丁语中意为“影子”(shade),而且在西班牙语中还有“人”(man)的意思。双重人格小说中,影子是最为常见的象征之一。成年后的亨伯特一直感到有个影子跟随着他:有时是心中邪恶欲念的化身,催促他去干掉瓦莱丽亚和她的情人马克西莫维奇,如恶魔一般在他的耳边尖叫,让他在沙漏湖对夏洛特下手,怂恿他向“着魔的猎人”旅馆中熟睡的洛丽塔靠近……有时又是让他恐惧不安的各种幻象,如侦探特拉普、“晃动的红色幽灵”、瑞士亲戚古斯塔夫等。

除了“J.J.”博士(小约翰·雷)和“H.H.”外,小说中还有一个具有典型的双重人格特征的名字——“G.G.”(加斯东·戈丹,Gaston Godin)。在英文字母表中,加斯东重复姓名的首字母G恰好在亨伯特名字首字母H的前面。加斯东是比尔兹利学院的一个平庸的法语教师,单身汉,身体肥胖,总喜欢穿一身黑色衣服。他“为人宽厚”,“也太只顾自己”,但大家仍然认为他是一个“非常可爱、可爱而古怪的家伙”。[12]因而亨伯特觉得和他一起有安全感,他那见不得人的隐私不会被揭穿。然而,加斯东也有不为当地人了解的一面:他是个娈童癖。从这个意义上说,加斯东不仅本人具有双重性格,而且他还是亨伯特的一个分身:两人都是阴郁的法国人,都是恋童癖。他们一起去欣赏音乐会的画面寓意深刻:“两个脸色冷漠、神态平静的法国人并排坐在那儿,亨·亨·先生的爱好音乐的小姑娘坐在她父亲的右边,W教授的爱好音乐的小男孩坐在 G.G.先生的左边。”[13]彼此就如同在镜中看到的自我的影像,这完全就是一幅双重人的画面。值得注意的是,加斯东用一些同性恋作家的大幅照片装饰着顶楼工作室倾斜的墙壁。其中一个名字哈罗德·道布尔内姆(Harold D.Doublename),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具有双重人格意味的玩笑(Doublename意为重名,即名和姓相同)。

在女主人公名字的选择上更是凸显了纳博科夫那妙不可言的艺术天才。恰如纳博科夫所言,“这个神秘的宁芙有一种奇特的妩媚。”[14]让读者印象深刻的是,在不同的场景她有着不同的名字:“早晨,她是洛(Lo),平凡的洛,穿着一只短袜,挺直了四英尺十英寸长的身体。她是穿着宽松裤子的洛拉(Lola)。在学校里,她是多莉(Dolly)。正式签名时,她是多洛蕾丝(Dolores)。可是在我的怀里,她永远是洛丽塔(Lolita)。”[15]“多莉”、“洛拉”是她小时候的昵称,平淡而亲切,也是她的朋友、同学和老师称呼她时用的名字。而她妈妈则更多喊她“洛”。这些名字为我们展示的才是一个平凡而真实的美国小姑娘:一个真正发育中的,茫然不合群的,成长中的叛逆的女孩。“多洛蕾丝”(Dolores)是她的正式名字,语意双关,内涵丰富。“Dolores”系拉丁文dolor派生而来,有“眼泪、悲伤、痛苦”之意,且其中暗含“玫瑰”(rose)一词,注定了这个靓丽的小姑娘有着令人揪心的命运。而“洛丽塔”则纯粹是亨伯特的杜撰,是亨伯特唯我主义的体现,是纳博科夫匠心独运的得意之作。在接受阿尔文·托夫勒采访时,纳博科夫说道:“为我的小宁芙,我得找一个有点抒情意味的爱称。‘L’是最软绵最艳丽的字母之一。词后缀‘-ita’富于拉丁文的温柔;这也是我需要的。于是选了:洛丽塔。”[16]亨伯特和纳博科夫都很在意Lolita的发音——“Lo-lee-ta”。其中第二个音节暗指爱伦·坡的诗Annabel Lee,这里不得不提及亨伯特眼中洛丽塔的前身,也就是少年亨伯特的初恋安娜贝尔·李(Annabel Leigh)。安娜贝尔和洛丽塔都共同指涉了爱伦·坡的Annabel Lee以及坡和他妻子弗吉尼亚的故事。

2 亨伯特和奎尔蒂

除了那些典雅的具有双重人格特征的命名游戏外,纳博科夫在《洛丽塔》中对双重人格小说的戏仿主要还有两种方式:其一,他让亨伯特内心时常用多种声音说话,让亨伯特出入于各个疗养院,徘徊于清醒和疯狂的边缘,在自我和他我的矛盾冲突中挣扎,还煞有介事地编造谎言以戏弄精神病大夫,这些显然是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擅长心理剖析为主要特征的双重人格小说的滑稽戏仿;其二,纳博科夫创造了在文学史中可以媲美杰基尔和海德、两个同名同姓的威廉·威尔逊的一对双重人:亨伯特·亨伯特和克莱尔·奎尔蒂。杰基尔和海德是一体两面,两个威尔逊相貌酷肖、犹如孪生,但都是一善一恶,不能两立。亨伯特和奎尔蒂组合虽然戏仿了斯蒂文森和坡的成果,但这一对双重人无论是在形体还是道德层面,却是多有相似,而极少不同。克里夫顿曾概括了两者之间诸多的相似之处,他指出:“奎尔蒂实际上就是对卑劣的亨伯特的滑稽模仿。和亨伯特一样,他是中年恋童癖,自私放任的好色之徒;他也是个自命不凡的文人,有较高的文学知识。”[17]亨伯特酗酒,奎尔蒂则干脆吸毒。可就是这样两个同样变态邪恶的人,即使不能同流合污、沆瀣一气,为何连相安无事都不能做到,最终还走向了传统双重人格小说的结局——毁灭呢?在极度自我的亨伯特看来,奎尔蒂对洛丽塔的一时迷恋与他对洛丽塔高贵的爱情有着云泥之别。更令他无法容忍的是,奎尔蒂像鬼魅幽灵,如影随形,无法摆脱,并最终和洛丽塔一起策划了她的逃亡,诱拐了他的性感少女。正如杰基尔医生选择了自杀,威尔逊在忍无可忍之下刺死了另一个威尔逊一样,亨伯特以上帝的名义夺去了奎尔蒂的性命。毁灭了另一个自我也就取消了自身的存在:在狱中完成了回忆录后,亨伯特死于冠状动脉血栓症(coronary thrombosis,暗含悲恸心碎之意)。如果说《化身博士》和《威廉·威尔逊》探讨的是内心深处善恶的冲突,那么《洛丽塔》展示的就是人性中恶的一面的自我否定。

毫无疑问,亨伯特冷漠自私残酷,他是伪君子、骗子、恶霸、狱卒、强奸犯、杀人犯,是个不折不扣的道德恶魔。和双重人格小说中代表邪恶一面的人一样,亨伯特也要从心所欲,肆意控制和操纵他人,以满足其卑劣反常的欲念。而且他的手段似乎更为高明:他把自己打扮成一个英俊文雅、可怜敏感、富有魅力的男子;他标榜自己高于他人,瞧不起瓦莱丽亚、马克西莫维奇、夏洛特等人;他甚至还炮制了一套所谓的“性感少女”理论,彷佛粗鄙庸俗的洛丽塔因为他的“爱情”而变得尊贵,得到了升华。他的前妻不愿和他生活在一起,他完成了“复仇”;夏洛特也在命运之子的协助下葬身车底;他恐吓胁迫洛丽塔随他走上了环游美国的旅行……一切都似乎朝着他期望的那样进行着。然而,奎尔蒂如同亨伯特的幽灵一般始终徘徊在他的身边,并最终挫败了亨伯特继续奴役洛丽塔的愿望。

奎尔蒂在小说中很少直接露面,但很多线索暗示他又无处不在。例如,亨伯特在洛丽塔的房间看夏洛特写给他的表白信时,看到床头墙上贴着的广告纸上的歌手的照片,照片下面还有洛丽塔写的“H.H.”。在广告下面还有一张抽着骆驼牌香烟的作家的图片。这个作家和歌手就是奎尔蒂,而且洛丽塔对他非常崇拜。两人相貌酷似意味着他俩的双重人身份。亨伯特和夏洛特最后去沙漏湖游泳,琼·法洛发现亨伯特带着手表就下了水。夏洛特低声说着:“防水的。”琼正要说起牙医艾弗侄子的一桩猥亵的事情时,却被及时赶到的约翰·法洛打断。亨伯特反复描述了在“着魔的猎人”旅馆他们入住房间里的双人床和镜子,同样是对双重人格小说的指涉。在黑暗中坐在门廊上的一个喝醉了酒的老头问了亨伯特一些关于洛丽塔的可疑的问题。这人就是奎尔蒂,从那时起奎尔蒂就一路追踪,并根据这个故事写出了戏剧《着魔的猎人》,后来在洛丽塔上的比尔兹利中学上演,洛丽塔在其中扮演了主角。从那时起亨伯特就成了奎尔蒂一路跟踪的猎物。在比尔兹利中学,洛丽塔则利用排戏和上钢琴课的机会和奎尔蒂约会,他们在数天之内成为了情人。他俩安排好了亨伯特第二次旅行的路线,并且要让亨伯特开车带洛丽塔去埃尔费恩斯通。如同双重人格小说中常出现的场景那样,奎尔蒂不断更换汽车跟随在他们的身后。在加州,奎尔蒂冒充比尔兹利中学打电话引亨伯特走开后,和洛丽塔一起凑成了一盘网球双打,随后还和洛丽塔一起出现在旅馆的游泳池里,这也是在暗示双重人格小说意义上的双重人身份。在埃尔费恩斯通,奎尔蒂以“古斯塔夫”(亨伯特曾告诉洛丽塔,奎尔蒂像瑞士亲戚古斯塔夫)的名义办了出院手续,带走了洛丽塔。协助洛丽塔逃离的护士玛丽·洛尔告诉亨伯特说:“他是你的兄弟。”[18]

纳博科夫以一种轻松、调侃的语调重构了双重人格小说。为了复仇,亨伯特自己扮演起猎人的角色,他不再避开他的分身。他唯一的线索就是奎尔蒂在旅馆登记薄上那些谜一般的化名。其中一个颇具双重人格意味的化名是“Ted Hunter,Cane,NH”(Cane暗指圣经故事中的该隐,暗示奎尔蒂是亨伯特的兄弟)。最后亨伯特与奎尔蒂搏斗的场景则将对双重人格的戏仿推向了高潮:“我们抱成一团,在地板上到处乱滚,好像两个无依无靠的大孩子。……在他翻到我身上的时候,我觉得要透不过气来了。我又翻到他的上面。我被压在我们下面。他被压在他们下面。我们滚来滚去。”[19]此时两人作为不同个体的界线已趋向模糊,两人再也没有差别。搏斗场景完美演绎了双重人格的分裂冲突,但这不是善与恶的冲突,而是恶与恶的决斗。结果是奎尔蒂受到处决,亨伯特自己否定了自己。奎尔蒂死了,但亨伯特并不是胜利者,他“一点儿也没有感到宽慰,反而有个比我希望摆脱掉的负担更为沉重的负担挨近了我,袭上身来,重重地压在我的心头。”[20]至此小说又回归双重人格小说的结局。

3 结语

纳博科夫是制作带有典雅谜底的谜语的高手,《洛丽塔》是个美丽的谜。读者可以领略《洛丽塔》的奇特魅力,实在是一件幸事!十九世纪的双重人格小说对纳博科夫有着极深的影响。《洛丽塔》以其极具欺骗性和复杂性的语词命名游戏和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折射出这一题材的迷人光辉。纳博科夫借助戏仿的道具,对传统的双重人格小说题材重新调遣、注入活力,并以自己的风格超越传统,跃向严肃情感的更高境界!

[1][11][12][13][15][18][19][20]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洛丽塔[M].主万,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2]Vladimir E.Alexandrov,ed.,The Garland Companion to Vladimir Nabokov[M].New York:Garland,1995.

[3]Encyclopedia Britannica[C].London:Encyclopedia Britannica Inc.,1994.

[4][7][8][10][14][16]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固执己见[M].潘小松,译.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

[5]Page,Norman.Nabokov:The Critical Heritage[M].London,Boston,Melbourne and Henley:Routledge &Kegan Paul,1982.

[6]方頠玮,麦永雄.重复、戏仿与差异的力量——互文理论关照下的《洛丽塔》[J].江淮论坛,2011(6):89-91.

[9]爱伦·坡.经典爱伦·坡惊悚集[M].康华,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

[17]Clifton,G.M.Humbert Humbert and the Limits of Artistic License’in Nabokov’s Fifth Arc:Nabokov and Others on His Life’s Work[M].Eds.JE Rivers& C.Nicol.Austin: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1982.

猜你喜欢

亨伯奎尔纳博科
《洛丽塔》与纳博科夫的“文学性”
威尔和斯奎尔
纳博科夫:归去来兮松菊犹在
马奎尔 成功路漫漫
从困惑到重生:《船讯》主人公奎尔成长历程研究
《纳博科夫短篇小说全集》国内首次结集出版
迷失的美国丽人
——《洛丽塔》的成长小说解读
《洛丽塔》中亨伯特的形象解读
在选择中亲历死亡
——论《洛丽塔》中亨伯特的自由选择
《洛丽塔》:爱情的想象与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