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选择中亲历死亡
——论《洛丽塔》中亨伯特的自由选择
2012-08-15张玥
张玥
在选择中亲历死亡
——论《洛丽塔》中亨伯特的自由选择
张玥
《洛丽塔》的男主人公亨伯特是一个悲情人物,他的悲剧是他自己一手导演的结果。亨伯特经历了足以影响他一生命运的三个重要选择,这三种选择与他的死亡紧密相连。这些选择正是对其个人存在的彰显,是其存在的意义所在。
纳博科夫;《洛丽塔》;自由;选择;死亡
俄裔美国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1899-1977)是20世纪公认的杰出小说家和文体学家。小说《洛丽塔》(Lolita,1955)是纳博科夫的经典之作,被奉为“敢与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争辉的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之一”[1]VI。纳博科夫本人也因此书一举成名。《洛丽塔》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个惊世骇俗的故事。亨伯特·亨伯特(Humbert Humbert),一个欧洲中年男人,无可救药地爱上了12岁的继女洛丽塔(Lolita),并与其畸恋同居。最终,这种近乎病态的执迷将他引向了毁灭的结局。
这部描写继父与继女间不伦之恋的小说自出版以来一直饱受争议。关于此书褒贬不一、沸沸扬扬的争论引起了文学圈的极大关注,因而针对此作品的文学批评研究便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归纳起来,学界对小说《洛丽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关于作品道德问题的研究,重点在于探讨小说是否为色情小说及其相关的伦理道德问题;其次是关于作品艺术形式与艺术风格的研究,以及对作品中所体现的后现代主义特征的研究;再次是文化方面的研究;最后是以精神分析为理论指导的研究,如运用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三重人格结构、恋父与恋母情节、原型批评理论对作品进行批评。然而对于作品所表现的存在主义思想,却尚无深入研究。
存在主义于20世纪20年代兴起于德国,40年代至60年代盛行于法国,并广泛地流传到整个西方世界,主要关注个人存在和命运。本文旨在运用法国存在主义大师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1905-1980)的自由观对小说主人公亨伯特的自由选择进行分析,研究这些选择与其死亡及其个人存在的关系。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主要探讨人与世界的关系,或意识与外部存在的关系。在其哲学体系中,人的“自由”(freedom)是核心问题。萨特曾提出“存在先于本质”,此论断便是自由的前提和出发点。“存在先于本质”,是指人总是先存在而后才展现其本质的。人来到世上首先是存在着,他空无所有,后来,人通过自己的主观意识创造出人的本质。在萨特看来,“自由和意识是同一个东西。”[2]36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设计、规定、造就自己的行为就是自由。小说的男主人公亨伯特经历过三次重大的事件,面对这些,他选择了自己的应对方式。虽然每次选择都直接导致了其悲剧的最终发生,但这些选择无所谓对错,仅彰显了亨伯特的个人存在。
一、亨伯特选择执着于过去
情窦初开的少年亨伯特与其初恋女友——安娜贝尔(Annabel)有过短暂的交往,在交往过程中,他们有过两次不成功的性经历。最终,安娜贝尔在科孚死于斑疹伤寒。就这样,亨伯特的初恋因女友的突然死亡嘎然而止。受挫的欲望与爱人的死亡是少年亨伯特心灵的创伤,是他痛苦终生的心灵感受,是他以后人生中永久的阴暗色彩。虽然关于这段初恋的一切回忆都是痛苦的,但是亨伯特却难以走出时间的囚笼,这些苦痛回忆一直萦绕在他的心头。少年时代所受的创伤虽然在肉体上没有致亨伯特于死地,“但是毒汁却在伤口里,伤口也一直没有愈合。”[3]27正如小说开篇亨伯特对陪审团忏悔时所说的,“要是有年夏天我没有爱上某个小女孩儿(安娜贝尔)的话,可能根本就没有洛丽塔。”[3]9亨伯特与安娜贝尔的过去导致了洛丽塔的出现,导致了亨伯特对洛丽塔犯下的罪孽。
不可否认的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过去,不管我们多么健忘,过去总会作为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对我们施加影响。然而,这种影响究竟是积极还是消极就完全取决于个人的选择,过去的意义恰恰是由人的自由选择决定的。对于这段痛苦的过去,亨伯特始终选择铭记,并选择执着于这痛苦的过去。在经历初恋的打击后,亨伯特行为紊乱、心理状态严重失调,呈现病态。他疯狂地陷入了对九至十四岁这个年龄段一些女孩的畸形迷恋,他对这类未成年少女异乎寻常地着迷,有着不可遏制的欲望。在他眼中她们显露出的是仙性,是他心目中的“性感少女”(nymphets),只有“一个艺术家,一个疯子,一个无限忧郁的人”[3]26才能感受到“性感少女”的魅力所在。就是因为与安娜贝尔的过去,成年的亨伯特变成了有恋童癖的怪人。
亨伯特在安娜贝尔死后的第二十五年遇到了洛丽塔,就在相遇的那一刻,他心中延续了多年的初恋感觉瞬间爆发;压抑、隐藏了多年的对“性感少女”的欲望瞬时间溢满全身。亨伯特对这个12岁的小女孩产生了疯狂、痴迷的非正常的爱恋。黑兹太太(Mrs.Haze)去世后,作为继父的他理所当然地承担起照顾继女生活、成长的责任,他便带着洛丽塔开始了他们的漂泊生活,一段畸形、有悖伦理道德的同居关系在他们之间建立。亨伯特不愿走出过去,他把洛丽塔看作过去的安娜贝尔的化身,把他与洛丽塔的畸恋看作逝去的初恋。表面看来,亨伯特生活在现在的世界,但其实他一直都生活在自己构想的过去的世界中。
“不管我们出于何种地狱般的环境之中,我想我们都有自由去打碎它。如果有谁不去打碎它,那就是他们自由地留在其中了。也就是说,他们自由地将自己置于地狱之中。”[4]10夭折的初恋已经幻化成为亨伯特心中的一块化石,把他的爱情和他的欲望僵固在少年时代。亨伯特选择了执着于过去的那个时代、那段时光。他做出这种选择就是将自己推向地狱,这种选择预示了他的死亡。自由是一种自主选择的自由,是人按着自己的意志选择自己、规定自己且最终造就自己的自由。对自由来讲,成功与否并不重要,自主选择才是重点。只要选择,无论哪种选择都无关紧要,唯有做出选择这一行为才是至关重要的,才是自由的。亨伯特的选择或许不被认同、不被理解,但他确实是个敢于选择的自由之人。
二、亨伯特选择自欺于现在
自欺 (self-deceit)也是萨特哲学的重要概念之一,是与人的真正存在状态不相符的一种生活状态。在自欺中,欺骗与被欺骗是在同一时刻发生的,并且要欺骗的和被欺骗的是同一个人。这意味着“作为欺骗者,我应该知道在我被欺骗时我掩盖着的真情”[5]82。 自欺者明明知道事实真相却仍旧欺骗自己否定真相,逃避真实的存在。“自欺不能相信它要相信的东西。自欺的原始活动是为了逃避人们不能逃避的东西,为了逃避人们所是的东西。”[5]82自欺是一种悲剧,选择自欺的人也注定会遭遇悲剧。亨伯特选择以自欺的态度面对现实就等于叩响了通往悲剧的大门。
由于对于“性感少女”的病态嗜好,在欧洲,亨伯特的成年生活“双重到了荒谬的地步”[3]27。表面看来,亨伯特与年龄适当的女子保持着正常的关系;然而私底下,他对所见到的“性感少女”都“怀有一股地狱烈火凝聚起的淫欲”[3]27,但却从不敢接近这类少女。不仅如此,亨伯特后来与已经二十八九岁的瓦莱丽亚(Valeria)结婚,与此同时,却还经常故作镇定地坐在公园里欣赏“性感少女”自由自在地玩耍。亨伯特生活的双重性就是自欺。他与年龄适当的女子保持关系不过是为了逃避对少女充满欲望的事实,这是自己欺骗自己的行为。这种欺骗对于他的怪癖没有丝毫的减轻作用,只不过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罢了。
亨伯特爱上洛丽塔是因为她与他 “死去的小新娘”的年龄、感觉都极其相似,她们所共同具有的一切使她们两个在亨伯特的眼里成为同一个人。然而,洛丽塔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人,安娜贝尔只是过去存在的人,但是亨伯特却欺骗自己,将洛丽塔看作是安娜贝尔的延续。在那段寄宿在洛丽塔家中的日子,亨伯特始终充斥着对洛丽塔的欲望。最后,他终于如愿以偿地得到了洛丽塔。亨伯特觉得他与洛丽塔的恋爱是初恋的延续,是初恋的苦涩结果的改写,这仍旧是他对自己的欺骗行为。
在亨伯特与洛丽塔两年几乎日夜不离的同居生活中,他只醉心于自己的欲望,丝毫没有意识到洛丽塔的成长、变化和喜怒哀乐。亨伯特完全不能给予洛丽塔正常青春期少女应有的生活。他那扭曲的爱是对洛丽塔的肆意践踏,而这种践踏甚至持续了两年之久。但可笑的是,在对待他们的不伦之情时,亨伯特再次选择了自欺。他始终认为自己深爱着洛丽塔,对洛丽塔有着始终不渝、刻骨铭心的爱。他甚至在见到从他身边逃跑的洛丽塔时还大言不惭地乞求洛丽塔重新回到他的身边。
人们采取行动是在进行选择,并且是自由的选择。如果人不能拒绝存在,那么他就不可能不做选择。不论是出于对现状的肯定而安于现状,还是出于对现状的否定而试图超越现状,都是一种选择。愚蠢可笑的亨伯特选择不断地欺骗自己,在自己建构的自我欺骗的世界中如行尸走肉般的活着。自欺的选择引导着亨伯特一步一步地走向死亡。
三、亨伯特选择死亡
从人的绝对自由,萨特推出了人的绝对责任,不仅是对自己的绝对责任,而且是对所有的人、对世界的绝对责任。人必须肩负着选择自己命运、造就自己本性的重担和责任。人在为自己做出选择的同时也影响了他人的选择,因而他对他人乃至世界也应承担责任。亨伯特的死亡是他选择的结果,同时,他也应对奎尔蒂(Quilty)和洛丽塔的死亡负责,是他杀死了奎尔蒂与洛丽塔。
亨伯特的肉体死亡发生在监狱中,其实亨伯特的精神早在他开枪打死奎尔蒂时就已经死了。洛丽塔被奎尔蒂拐走后,亨伯特一直寻找洛丽塔以及诱拐她的人,最终当洛丽塔告诉他当年拐走她的人是奎尔蒂时,亨伯特感到这三年来他“一直想象着的死亡竟变得那么简单,就像一块干枯的木柴”[3]431。仅需一小撮火苗,死亡的枯木便可燃烧成熊熊烈火。对洛丽塔长久以来疯狂的占有欲,以及他所谓的爱,使得亨伯特在丧失理智的情况下选择了杀掉敌人奎尔蒂。除此之外,“人在为自己作出选择时,也为所有的人做出了选择”[2]38,因而洛丽塔的选择对亨伯特的选择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洛丽塔选择拒绝与亨伯特重新开始,这使得亨伯特心灰意冷、希望破灭,失去了活下去的意义,继而坚定了亨伯特的选择。他选择开枪杀死奎尔蒂实际上等于选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奎尔蒂死去的同时,亨伯特的灵魂也死了,剩下的只是没有精神的肉体躯壳而已。
当亨伯特做出了杀死奎尔蒂的选择,并实践了这一选择时,他就为奎尔蒂做了死亡的选择。亨伯特杀了奎尔蒂,这是显而易见的。然而,亨伯特扼杀了洛丽塔的生命却显得并不直接,因为洛丽塔的肉体死亡是发生在分娩难产的过程中。不过,对于洛丽塔的精神死亡,亨伯特负有绝对的责任,因为是亨伯特的选择扼杀了洛丽塔的成长与人生。在那段乌七八糟的乱伦生活中,洛丽塔身心都受到亨伯特的蹂躏。亨伯特不准洛丽塔与其他男性接触,不允许洛丽塔参加学校活动,甚至用金钱与洛丽塔进行肉体交易,洛丽塔整个青春期生活都是极其扭曲、混乱的。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亨伯特一手造成的,正如洛丽塔所说亨伯特“干脆毁了我的一生”[3]446。或许从亨伯特的内心来说选择与洛丽塔恋爱是追求一种理想的“真”和“美”,但实际上他却是在破坏和毁灭着“真”和“美”,当“真”和“美”成为一个人满足私欲和罪恶的目标的时,这种追求本身也成了一种罪恶。这份畸恋注定会伤害所有的参与者,是亨伯特“杀死”了洛丽塔。
人终有一死,死亡也不是自由的限制。萨特区分了两种死亡:一种是一个具体的、明确的死,一种是一般的、随时作为偶然性“突然”出现的死。对于前者,我们可以选择和谋划;由于后者是不确定的和无法预料的,所以这种死逃离了我们的谋划。亨伯特、洛丽塔与奎尔蒂的死亡都属于第一种死亡。在亨伯特的选择中,他自己经历了死亡,同时也带着洛丽塔与奎尔蒂走向了死亡,洛丽塔与奎尔蒂成了亨伯特的殉葬品。
四、结论
人在一生中会面临数不尽的选择,一次次的选择都是在彰显生命的存在,彰显个人的存在。选择有无数种,个人的存在方式就有无数种。不论人以何种方式存在,死亡都是不可逃避的。大部分人被顺其自然地带入死亡,这种死亡是逃离了人的谋划的死亡。然而,小说主人公亨伯特的死亡是他选择的结果,他人生中的重大选择都指向死亡。
亨伯特的选择是他自己的选择,这种选择无所谓对与错,不关乎贫贱高低。亨伯特所做的选择决定了他作为人的存在方式,对于他的存在方式,他人也不应给予评价。不管是对亨伯特的选择投以不解、厌恶、鄙视的眼神,还是给予理解、宽容、赞赏的目光,这些都是完全不值一提的;批评或是支持亨伯特的存在方式都是多此一举的。对于亨伯特的选择应该给予不置可否的态度。人们无需纠结于评判亨伯特的选择,只需尽情享受这部伟大作品带来的审美震颤即可。
[1]Nabokov,Vladimir.Lolita[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5.
[2]李超杰.萨特的自由观[J].中国研究生,2009(7).
[3]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洛丽塔[M].主万,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4]让·保罗·萨特.萨特自由选择论集:他人就是地狱[M].周旭良,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让·保罗·萨特.存在于虚无[M].陈宣良,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
I106.4
A
1673-1999(2012)06-0144-03
张玥(1986-),女,河南开封人,河南大学(河南开封475001)外语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美国文学、英美电影。
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