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省图书馆藏民国图书珍本提要

2013-08-15毕晓乐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13年5期
关键词:所藏毛边本馆

毕晓乐

(山东省图书馆,山东 济南 250100)

民国图书是指1911年辛亥革命后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国内出版发行的中文图书,业界俗称“旧平装”。其中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各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出版的书刊资料以及部分国统区出版的进步书籍称为“革命文献”。

民国时期虽然只有短暂的38年,但却是一个风起云涌、天翻地覆的时代。辛亥革命推翻帝制,西方学说大量涌入,五四运动提倡自由民主,各种学派思潮交锋交融,知识分子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思想主张。现代出版业的蓬勃发展和西方印刷技术的传入,使这一时期出版的图书种类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据《民国时期总书目》,这一时期国内出版的中文图书有十二万四千余种,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化、教育、科学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学术价值和文物价值。

我国传统文化中历来重视对书籍版本的研究,古籍有所谓善本与普本之分。2007年以来实施的“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依据“三性九条”原则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古籍定级标准,建立了珍贵古籍名录申报评审制度,古籍普查工作稳步进行。然而民国文献保护工作刚刚起步,民国图书的定级与保护不同于古籍,对于珍本的判定也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尚待研究。笔者借鉴前人著述并结合馆藏基础,认为判定民国图书的珍本除应注重书籍内容的学术资料性之外,还要兼顾版本形态和装帧形式等因素,初版本、毛边本、土纸本、伪装本以及著名书籍装帧艺术家的书衣设计本应划入珍本范畴。

民国图书采用机器纸印刷,酸性强,韧性差,掉渣破损现象极为严重,比用传统手工纸印刷的古籍更难保护,成为各大图书馆“最脆弱的馆藏”。2012年国家启动了“民国文献保护计划”,开始了民国文献的整理与保护。山东省图书馆藏民国图书3万余册,是“民国文献保护计划”试点单位之一,已启动民国文献普查工作,馆藏民国图书普查数据尚待核实、整理、完善。笔者长期从事民国图书管理工作,有机会接触这批鲜为人知的珍贵文献,现将普查中所见部分馆藏珍品分初版本、毛边本、土纸本、伪装本和著名书籍装帧艺术家的书衣设计本5类24种作一提要,吉光片羽,抛砖引玉,希望引起业界对民国文献的关注,做进一步深入研究。

1 初版本

初版本是指第一版印行的图书。由于初版本保存了作品原貌,时间越久存世量越少,版本价值越高。不少书在重印或再版时,作者都会对原版书作一些修改,有些新文学版本(学界一般认为新文学版本是指1917年文学革命之后至1949年以前出版的以文学类为主的图书)内容甚至有较大改变,将初版本与再版本对校,可以看出作者思想观念和审美情趣的变化,反映时代变迁。

文会馆志/王元德、刘玉峰辑.—潍县:广文学校印刷所,1913年排印本.

登州文会馆是由美国北长老会传教士狄考文于1864年创办的一所教会学校,义和团运动后,校址迁往山东潍县(今潍坊),并改名为广文学堂,后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著名的齐鲁大学。《文会馆志》是一部为了纪念该校成立四十周年而编辑出版的校志,总编辑王元德、刘玉峰分别为该校1904年和1901年毕业生,其中王元德曾为狄考文译经组编辑成员之一。该书内容包括绪言、传记卷、历史卷、选录卷、同学齿录卷、同学像谱卷6部分。其中历史卷中保留了文会馆的规章制度,选录卷有“文会馆唱歌选抄十篇”以及十首歌曲名称及作者,为近代早期音乐史料中难得一见的珍贵历史文献。本馆所藏为该书初版本,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资本论/马克思著,陈启修译.—上海:昆仑书店,1930年3月出版.

《资本论》是马克思的经典著作,该书深刻分析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全过程,是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强大思想武器,在世界各国广泛流传。在我国最早以《资本论》为书名出版的中译本是由北大教授陈启修翻译的《资本论》第一卷第一分册,该书以1928年德文版为依据并参照日本学者河上肇日译本翻译而成,1930年3月由上海昆仑书店出版。本馆所藏为昆仑书店1930年3月初版本,封面缺失。

都市风景线/刘呐鸥著.—上海:水沫书店,1930年4月出版.

刘呐鸥(1900—1939),原名刘灿波,台湾台南人,小说家、电影制片人。他是第一个将日本新感觉派引入中国,并率先运用新感觉派的创作技巧反映现代都市生活的作家。《都市风景线》收录短篇小说8部:游戏、风景、流、热情之骨、两个时间的不感症者、礼仪和卫生、残留、方程式。本馆所藏为水沫书店1930年4月初版本。

猫城记/老舍著.—上海:现代书局,1933年8月出版.

《猫城记》是一部寓言体讽刺小说,作者以第一人称描写了在火星上猫国的经历和见闻。1924年老舍赴英讲学,1930年回国后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产生了悲观情绪,《猫城记》就是在这种心境下于1932年上半年创作完成的,当年8月起在《现代》第1卷第4期开始连载,至1933年4月第2卷第6期连载结束,共约11万字。本馆所藏为现代书局1933年8月初版本。

逻辑指要/章士钊著.—重庆:时代精神社,1943年6月出版.

此书依据章士钊1918年在北京大学讲授逻辑学的提纲整理而成,该书“以欧洲逻辑为经,本邦名理为纬”,运用西方形式逻辑的框架,系统论述了中国古代的逻辑思想。对于史料的分析虽有牵强之处,但开辟了中国近代逻辑学这一崭新的研究领域。此书建国后经修订于1961年由三联书店作为毛泽东提议编选的逻辑丛刊之一再版。本馆所藏为时代精神社1943年6月初版本。

抗战八年木刻选集(1937-1945)/中华全国木刻协会编选.—上海:开明书店,1946年12月出版.

鲁迅先生是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倡导者,此书为纪念鲁迅逝世十周年编辑出版。封面红字白地,朱红色书名集鲁迅手迹而成。扉页有“谨以此书纪念木刻导师鲁迅先生逝世十周年”字样。前有叶圣陶1946年8月所写序言,论述了我国古代丰富的版画艺术遗产以及鲁迅先生对现代木刻艺术发展的开拓作用,其次是《中国新兴木刻的发生与成长》一文,概述了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发展历史。正文“木刻作品”收录75位版画家的100余幅作品,后附75名作者的小传。此书兼具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本馆所藏为开明书店1946年12月初版本。

2 毛边本

毛边本是民国文献中的一种特殊类型,是指装订成册的书籍不裁切,需要读者自己动手切开,以增加阅读时的文化气氛。一般是书籍作者在印刷过程中要求留出部分未切边的书赠送好友,所以印量较少,占2%左右。鲁迅先生是毛边本的倡导者,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二三十年代出版的新文学版本中有少量书籍以毛边本的形式出现。然而历经战乱和文革,保存下来的毛边本已如凤毛麟角。此类所选6书中《茶花女剧本》和《辩证法的逻辑》两书既是毛边本又是初版本,为使文章结构平衡,将其列入毛边本介绍。

茶花女剧本/刘半农译.—北京:北新书局,1926年7月出版.

《茶花女》是法国作家小仲马的代表作,也是一部世界文学名著。最早的中译本是由林纾与精通法文的王寿昌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翻译的《巴黎茶花女遗事》,这也是中国人翻译的第一部西洋小说。由于林纾不懂外文,所译《巴黎茶花女遗事》未能忠实于原著。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刘半农、夏康农等人的译本陆续出版。刘半农翻译此书的目的是希望人们从戏剧的角度对故事情节加以思索。此书前有Meissonnier绘小仲马像一幅,原作现藏巴黎卢森堡博物院。本馆藏本为北新书局1926年7月初版,毛边本。

一个青年的梦/(日)武者小路实笃著,鲁迅译.—北新书局:1929年3月出版.

武者小路实笃(1885—1976),日本白桦派作家,新村运动发起人,代表作有剧本《她的妹妹》、小说《幸福者》等。《一个青年的梦》是他创作的四幕剧,1916年出版。鲁迅的译文最初连载于1919年8月15日至10月25日北京《国民公报》副刊,后来由于该报停办,改在1920年《新青年》第7卷2号至5号连载,单行本于1922年7月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本馆藏本版权页缺损,据题名页可知为未名丛刊之一,北新书局1929年3月第3版,毛边本。

谈虎集.上下册/周作人著.—上海:北新书局,1929年6月出版.

《谈虎集》是周作人的早期散文集,收录散文132篇,其中1919年3篇,1920年7篇,1921年15篇,1922年7篇,1923年13篇,1924年8篇,1925年19篇,1926年26篇,1927年34篇。前有民国十六年(1927)十一月八日所作序文,后有同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所作后记。作者在序文中解释了书名的由来:“我这些小文,大抵有点得罪人得罪社会,觉得好像是踏了老虎尾巴,私心不免惴惴,大有色变之虑,这是我所以集名谈虎之由来。”封面选用日本画家光琳作品中的半身老虎形象,虎视眈眈,张牙舞爪,使人不寒而栗,与书名十分吻合。该书北新书局1928年1月初版,本馆所藏为北新书局1929年6月第3版,毛边本。

辩证法的逻辑∕(德)狄任著,柯柏年译.—上海:南强书局,1929年7月出版.

柯柏年(1904—1985),原名李春蕃,广东潮安人,中共早期党员之一,马克思主义著作翻译家。译有《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哥达纲领批判》《帝国主义论》《辩证法的逻辑》等。狄任(又译为狄慈根),德国哲学家,所著《辩证法的逻辑》是唯物辩证法哲学古典名著之一,原名《论逻辑书——特别地德谟克拉西的普罗列搭利亚的逻辑》,因副标题过长,故柯柏年将其译为《辩证法的逻辑》。本馆所藏为南强书局1929年7月初版,毛边本。

春水/冰心著.—上海:北新书局,1931年2月出版.

《春水》是冰心诗集代表作,与《繁星》并称为姊妹篇,收录诗歌30首。作者用略带忧愁的温柔笔调,讲述心中感受,探索生命意义。北新书局1923年5月初版,1931年2月7版。本馆所藏为北新书局1931年2月第7版,横排,毛边本。民国图书的排版方式多为竖排右行,横排左行者相对较少。

樱花集/章衣萍著.—上海:北新书局出版.

章衣萍,现代作家、翻译家,曾任上海大东书局总编辑,与鲁迅筹办《语丝》月刊,系重要撰稿人。《樱花集》是他出版的第一部散文集,该书封面由作者妻子吴曙天绘制,白色封面上仅以一簇简笔樱花为饰,简洁大方。本馆藏本版权页缺失,据题名页可知为北新书局出版,毛边本。

3 土纸本

土纸本主要是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各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用土法制造的纸质粗劣、颜色灰黑的手工纸印刷的书籍。抗战时期国民党统治区的大后方(如重庆、成都、桂林等地)以及日本占领的沦陷区由于物资匮乏,也有部分用土纸印刷的书籍,亦属土纸本。土纸本是特定历史时期诞生的特殊版本,因为印数较少,发行范围不广,十分珍贵。此类所选5书中《中国政宪论》和《中国四大家族》两书既是土纸本又是初版本,其中《中国政宪论》还属著名书籍装帧艺术家的书衣设计本,为使文章结构平衡,将其列入土纸本介绍。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德)恩格斯著,吴黎平译.—生活书店,1939年4月出版.

此书是社会主义学说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阐述了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本馆所藏为吴黎平译本,封面均为红色仿宋字体,左上角有著者和译者名称,中间为书名,右下角有“世界名著译丛”、“生活书店发行”字样。生活书店1939年4月第2版,土纸本。

中国政宪论/张友渔著.—重庆:生生出版社,1944年6月出版.

张友渔(1898—1992),山西灵石人,法学家、政治学家、新闻学家,被誉为近代法学巨匠。重庆谈判期间,曾担任中共代表团顾问。民国时期发表了大量关于法治方面的论著,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代表作为《中国政宪论》。该书前有序言,正文六章依次为:中山先生的宪政论;宪政、宪法、宪政运动总论;中国宪政运动史论;国民大会论;地方制度论;保障人民自由权利论。后有附录《关于宪法的施行、保障、解释与修正》。书衣由著名书籍装帧艺术家曹辛之设计。白色封面,上为深棕色仿宋字书名,下为著者,右边和下方围以树叶图案的翻白蓝框。简洁明快,含蓄内敛。是曹辛之书衣设计代表作。本馆所藏为生生出版社1944年6月初版,土纸本。

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俄)列宁著.—太岳新华书店,1945年12月出版.

此书是共产国际初期的重要历史文献,是一部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战略和策略的重要著作。批判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倾思潮,为各国共产主义者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本馆所藏太岳新华书店1945年12月版是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学院1936年出版的俄文单行本翻译而成,封面为淡绿色仿宋体字,上题书名,中署著者,下为“太岳新华书店发行”字样。土纸本。

中国四大家族/陈伯达著.—晋绥新华书店,1946年10月出版.

该书以丰富的史料揭示了四大家族以官商兼备的形式在金融、商业、工业、农业、新闻、出版等领域将国家财富变为私有财产的反动本质。该书封面黑色方框内有黑字书名“中国四大家族”和红字“陈伯达著”,下为“晋绥新华书店一九四六年十月”字样。前有作者题记,末有后记。后记中作者对陈真等同志在此书撰写过程中给予的帮助和支持表示感谢。本馆所藏为晋绥新华书店1946年10月初版,土纸本。

共产党宣言∕(德)马克思、恩格斯著,博古译.—解放社,1948年11月出版.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献,也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1920年8月陈望道译本是《共产党宣言》最早最完整的中文译本,之后华岗、博古等翻译的《共产党宣言》陆续出版。1938年,党在延安建立了中共中央出版发行部,统一领导出版发行工作,并决定用“解放社”的名义出版马列著作等书籍。这就是《共产党宣言》等马列著作大多数由解放社出版的原因。本馆藏有解放社1948年11月版,土纸本。

4 伪装本

伪装本主要是指为了对付反动当局对进步书刊的查禁,将宣传进步思想内容的读物,以常见书籍名称作为封面,掩盖其真实内容,以麻痹敌人便于宣传发行的出版物。伪装本是民国图书中较为稀见的版本形式,是特殊时代对敌斗争的产物。

黄霞在《文献》2003年第4期发表的《简述国家图书馆藏革命历史文献中的伪装本》一文中介绍了伪装本民国图书19种,如《革命军》的伪装本《图存编》;《中共六大决议案》的伪装本《新出绘图国色天香》和《国民政府建国大纲》;《新民主主义论》和《论持久战》的伪装本《大乘起信论》;《关于工商业政策》的伪装本《秉烛后谈》等。其中《秉烛后谈》原是周作人的杂文集,伪装本的书名和19篇文章题目全部原样印出,而正文内容则是中国共产党的文件集。如书中首篇文章题为《南堂诗草》,内容系摘录毛泽东1947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会议上所作的《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报告中关于工商业政策的一节;在《关于酒诫》的题目下,编者收录的是中共合江省委关于保护城市工商业的指示;而书中的最后一篇文章《无所不谈》,内容则为1948年11月1日《人民解放军总部颁发惩处战争罪犯命令》。该书共收入中共文件19份,即:有关工商业的政策10份;城市工作政策3份;知识分子政策2份;教育工作政策3份;《人民解放军总部颁发惩处战争罪犯命令》1份。该书印刷时间大约在1948年底至1949年初。据此文提供的线索,笔者查阅相关馆藏目录,所列伪装本均无收藏。馆藏《秉烛后谈》一书收录杂文22篇、小引2篇,系北京新民印书馆1944年9月20日出版发行的周作人原著,封面、目录、正文三者相符,并非伪装本。到目前为止,馆藏民国图书中仅见《论持久战》(伪装题名为《战国策注解》)一种伪装本。

论持久战(战国策注解)/毛泽东著.—北平文化服务社出版.

《论持久战》是毛泽东于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的讲演稿。文章系统阐明了党的抗日持久战方针,科学地预见到抗日战争必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战争的纲领性文献,被誉为世界十大军事名著之一。1938年7月北平文化服务社出版的《论持久战》是以《战国策注解》为书名的伪装本。蓝色封面,右边印有黑字竖排题签“战国策注解/癸未荷月中浣”,左下有“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字样,下方印有“北平文化服务社出版”。目录为:问题的提起;问题的根据;驳亡国论;妥协还是抗战,腐败还是进步;亡国论是不对的,速胜论也是不对的;为什么是持久战;持久战的三个阶段;犬牙交错的战争;为永久和平而战;能动性在战争中;战争与政治;抗战的政治动员;战争的目的;防御中的进攻,持久中的速决,外线中的内线;主动性,灵活性,计划性;运动战,游击战,阵地战;消耗战,歼灭战;乘敌之隙之可能性;抗日战争中的决战问题;民兵是胜利之本;结论。此本仅封面以《战国策注解》作为伪装题名,目录及正文均为《论持久战》的内容。亦为毛边本,版权页缺失。

5 著名书籍装帧艺术家的书衣设计本

书籍装帧包括版式、目次、扉页、书脊、封底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封面,又称书衣。现代书籍装帧艺术的兴起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在鲁迅先生的支持和倡导下,以丰子恺、陶元庆、闻一多、钱君匋等人为代表的书籍装帧艺术家将中国传统元素与西方美术相融合,创作了大量具有民族特色又充满时代气息的书籍封面,成为民国图书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由他们设计封面的图书保存至今较为罕见,亦属珍本。此类所选6书中《桃色的云》和《翡冷翠的一夜》既是著名书籍装帧艺术家的书衣设计本又是初版本,《苦闷的象征》既是著名书籍装帧艺术家的书衣设计本又是毛边本,为使文章结构平衡,将其列入著名书籍装帧艺术家的书衣设计本介绍。

桃色的云∕(俄)爱罗先珂著,鲁迅译.—北京:新潮社,1923年7月出版.

爱罗先珂(1889—1952),俄国诗人、童话作家。《桃色的云》是他用日文创作的三幕童话剧,也是其创作集第二册《最后的叹息》中的一种(另外两种为童话《海的王女和渔夫》《两个小小的死》)。鲁迅的译文最初连载于1922年5月13日至6月25日《晨报副镌》,1923年7月由北京新潮社出版,1926年上海北新书局再版,1934年上海生活书店三版。封面由鲁迅先生设计,他以汉代画像石中的云纹图案为主体,将鸟、马、羽人形象融汇其中,可谓独具匠心,鲜红的色调置于纯白封面上方,显得古朴典雅,体现了鲁迅书衣设计注重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独特理念。前有日本中村彝所绘爱罗先珂油画画像一幅。本馆所藏为该书初版本,弥足珍贵。

翡冷翠的一夜/徐志摩著.—上海:新月书店,1927年9月出版.

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生前出版过三部诗集,依次为《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翡冷翠的一夜》是徐志摩的第二部诗集,收诗42首,以第一首作为诗集名称。诗人用细腻的笔调,写出了一个弱女子和心爱的人离别之前的复杂情感,也是诗人当时的心境折射。此书封面由江标之子、近代雕塑家江小鹣设计,以鹅蛋绿色打底,左边为行书题写的书名和著者,右边是有百年历史的维基乌大桥,挺拔隽秀,形神兼备,无言的大桥把读者引入徐志摩营造的诗境。本馆所藏为新月书店1927年9月初版本,印数极少,存世罕见。

苦闷的象征/(日)厨川白村著,鲁迅译.—1929年8月出版.

厨川白村(1880—1923),日本文艺理论家,著有《近代文学十讲》《苦闷的象征》《出了象牙之塔》等。《苦闷的象征》是厨川白村的文艺论文集,内容包括:创作论、鉴赏论、关于文艺的根本问题的考察、文艺的起源。日本改造社1924年2月印行。鲁迅译本为该书第一、二部分,1924年10月1日至31日连载于《晨报副镌》,1924年12月未名社印行,1925年3月北新书局正式出版。此书封面由陶元庆设计,这也是他书衣设计的处女作。波状圆框中坐一裸女,伸出鲜红的舌头舔一把钢叉的尖端,女子双眼紧闭,身上还贴着几块膏药,表情十分痛苦。构图新颖,引人深思。圆框左下角有“元庆”落款。此书封面与《故乡》《彷徨》封面堪称陶元庆书衣设计代表作和新文学版本书衣的经典之作。本馆藏本版权页缺失,据题名页可知此书为未名丛刊之一,1929年8月第7版,毛边本。

冯小青∕潘光旦著.—上海:新月书店,1929年8月出版.

《冯小青》是潘光旦最早的著作,该书考证了明代才女冯小青的事迹,并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她的自恋心理进行了研究。本书初稿完成于1922年,两年后曾刊登于《妇女杂志》,题名为《冯小青考》。后来作者将材料重加釐订,并进行了详细考证,将内容扩充至原来的四五倍,1927年9月由上海新月书店正式出版,1929年8月修正再版。初版书名为《小青之分析》,再版改为《冯小青:一件影恋之研究》。初版封面原为闻一多先生设计的对镜图,由于印刷效果不佳,再版时撤换。本馆所藏为1929年8月修正再版本,封面设计者为民国时期著名装帧艺术家郑慎斋,有左下角“人仄”二字为证。他用素淡的色调、简洁的图案传达了一种优雅的东方情调。藏本扉页有墨笔“稼民先生指正”行书六字。

在黑暗中/丁玲著.—上海:开明书店,1932年5月出版.

《在黑暗中》是丁玲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收录梦珂、莎菲女士日记、暑假中、阿毛姑娘四部作品,该书展现了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尤其是心理描写,受到广泛好评。作品的主人公大都是女性,都曾奋斗挣扎过,但是最后大都以失败告终,是黑暗的社会造成了她们的悲惨结局。开明书店1928年10月初版,1932年5月第4版。封面由著名装帧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刘既漂设计,他紧扣书中情节和人物,在深黑的底色上,画出两个非人非兽、似行似舞的幽魂,以阴暗的氛围和不可捉摸的形象,为读者提供了想象的空间。本馆所藏为开明书店1932年5月第4版。

巴黎的鳞爪/徐志摩著.—上海:新月书店,1932年10月出版.

1927年8月徐志摩的散文集《巴黎的鳞爪》由新月书店出版,内容包括:巴黎的鳞爪、翡冷翠山居闲话、吸烟与文化、我所知道的康桥、拜伦、罗曼罗兰、达文謇的剪影、济慈的夜莺歌、天目山中笔记、鹞鹰与芙蓉雀、生命的报酬、从小说讲到大事等散文12篇。扉页是陆小曼题写的书名,封面由闻一多设计,以黑色作底,媚眼、红唇、高鼻、素手、纤足、美腿等图案充斥其间,支离破碎的组合隐喻巴黎的光怪陆离和神秘莫测。这也是现代派绘画风格运用于书衣设计的典型代表。本馆藏本为新月书店1932年10月第5版。

〔1〕宋庆森.书海珠尘——漫画老版本书刊[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2〕姜德明.新文学版本[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3〕唐文一,沐定胜.消逝的风景——新文学版本录[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

〔4〕翁长松.旧平装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

〔5〕李守义.民国书影(1940—1949.9)[M].北京:中国书店,2010

〔6〕高信.民国书衣略影[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10

〔7〕马波.浮梦旧书海[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10

〔8〕吴良忠.民国书影经眼录[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所藏毛边本馆
裁读之乐
裁读之乐
徐世昌家祠所藏唐人墓志初探
荆有麟笔下的鲁迅与毛边本
藏书“怪癖"——毛边书
“中央圖書館”所藏甲骨文字原稿
民营绘本馆:儿童阅读推广的“毛细血管”
绘本馆:童书营销新支点
我们的都市有童话
关于域外所藏中国古文献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