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语文课主要任务新论
2013-08-15肖建云
肖建云
(广东省汕头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系,广东汕头515041)
学科的主要任务是学科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学科之所以能够成立的根本原因,是学科之间能够相互区别的独特因素。在看待语文学科的主要任务这个问题上,长期以来我们坚持能力说的观点,几十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这样做的结果导致语文教学效率低下。如果我们能够真正根据汉语的特点,按照青少年成长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重新审视这个问题,我们也许就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语文的现状以培养能力为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下称《实验稿》)说,“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1]这基本上是今天人们对语文学科特点的认识,也是当前语文教学的现状:重视语文的实践,强调培养语文的实践能力,不注重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学到什么是什么,学到多少算多少。新中国成立以来,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新文化运动以来,我们的语文课就把培养学生读写听说的能力当作主要任务,把主要精力放在训练学生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上。语文知识教学越来越淡化,越来越少,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越来越不喜欢语文,教学效果越来越差,社会对语文教学越来越不满,青少年的语文知识越来越单薄,学生对自己的民族文化越来越陌生。2011版的《课程标准》删去了“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这句话,这说明学界主流观点已经认为,忽视语文知识的教学是有欠缺的,是不完美的。这已经有了向好的苗头。教师也不会羞于教语文知识,不会认为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是违背政策和规律的事。这样我们就有理由预测将来的语文教学知识的比例可能加重。
“这里我们不得不提一下我们尊重的两位前辈吕叔湘和刘国正。吕叔湘先生说过:‘使用语文是一种技能,跟游泳、打乒乓球等活动没有什么不同的性质,不过语文活动的生理机制比游泳、打乒乓球等活动更加复杂罢了。’[2]我们觉得这话很值得商榷:使用语文应该是一种智力活动,不仅需要语文知识作基础,也需要语文以外的知识如历史知识、哲学知识、科学知识作背景,还需要社会阅历作支撑,即古人所谓的‘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一个人如果没有丰富的包括语文知识在内的各方面的知识,那么他说的话只能是口水话,没有丰富的内容,没有回味的余韵。一字不识的文盲不也有很多可以滔滔不绝地说话的吗?写作的情况也一样。游泳却不同,游泳是一种肢体的活动,只要动作熟悉了就可以和机械一样达到自动化的程度,没有游泳以外的知识如历史知识、哲学知识是不会受影响的,游泳技术照样高超,照样得世界冠军。刘国正先生也说过类似甚至更偏离正道的话:‘语言是技能性很强的工具。获得运用工具的技能,大体上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以知识为基础,由知识到技能;另一种是直接传授,由技能到技能,知识起辅助作用。我以为语文属于后者。’[3]刘先生说这话是在1996年,我不知道刘先生的观点后来是否改变了。我认为刘国正先生当时刚好说错了,语言技能应该属于以知识为基础的技能,并且这个‘知识’应该是包括语文知识在内的一切知识,文史哲、政地生、数理化,人文科学、自然科学,越多越好。知识越丰富,说起话来越有含量,越有味道,越有魅力,越生动形象,越能吸引人,进而达到一种令人感动的境界,令人产生共鸣的境界。知识贫乏的人说话达意而已,艺术境界就别谈了。”[4]
我们尊重吕叔湘先生,并不是因为吕先生话说得多么动人,也不并是他的文章写的多么漂亮,而是因为他是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是《中国语文》杂志和《现代汉语词典》的主编,是语言学大师,是语文教育权威,他的思想影响着语文教学和语文考试的内容,对老师和学生教与学的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吕先生之所以受到语文学界的尊重和仰慕,是因为他有深厚的语文修养,而他的语文修养是以他渊博的语言学知识为基础的,不是以高超的语文能力为前提的。刘国正先生也一样。刘先生自己的语文能力很好,也正是有丰富而渊博的知识作基础的。刘先生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编审,是全国中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的理事长,参加和指导语文教材编写不下百册。语文教材编写和语文考试方面的大政方针受他思想影响很大,有时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他的话就是语文的法律,他的文章就是语文的政策,这是问题的根本所在。
这就是说,读者和听众关心的是内容,不是形式。如果内容很好,即便形式方面有瑕疵,甚至有严重不足,人们还是会去关注的。“口述历史”者自己的说话能力和写作能力都不好,只是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经历的事说出来而已,由别人整理出版,人们照样爱看,为什么?人们关心的是内容,是事情本身。
当前,有的老师花大量时间在课堂上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假设各种交际场景,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这样做,说话能力会有一定的提高,但成本很大,孰得孰失值得研究。尤其是,时间是恒定的,说占得多了,阅读的时间就少了,这样就势必影响说与写的内容。有的老师要求学生每天写一篇作文,如果确实有事可记、有思想要表达、有感情要倾诉,那是另外一回事。大多数老师是抱着多写能提高写作能力的观点去做的,这样做的得失也是值得三思的。
二、能力培养不宜作为主要任务
语文能力是以包括语文知识在内的各种知识为基础、辅以一定智力作前提的言语实践能力。一般人只要大脑发育正常,掌握二三千常用字,并有初步的阅读训练,就具备基本的读、写、听、说的能力了,就能够满足正常生活和一般工作的需要。至于要有比较好甚至非常好的读写听说的语文能力,那就得有渊博的知识(包括语文知识在内),同时还得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见闻,这就不是多用时间进行实践训练所能解决得了的。因此,以培养读、写、听、说的语文能力作为课程的主要任务,就势必浪费许多时间,造成高耗低效。为了详细阐述语文能力不是实践的时间越长次数越多水平就越高,我们从说话、阅读、写作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先谈说话能力。从低层次讲,适应社会基本生活要求,这种说话能力是不用培养的。过去由于条件所限,多数普通老百姓没上过学,他们的说话能力也并没有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他们和个别上过学的人一样生活劳动,繁衍生息。从高层次讲,如果要说得好,作报告、发表演说很精彩,能打动听众,这种说话能力就不是实践的次数增多就可以达到的,这得有丰富的阅历,尤其要多读书。书读得多,知识就丰富,学问就渊博,视野就宽广,识见就高远。正如朱自清所说:“‘议论风生’,并不只是口才好,得有材料,有见识,有机智才成。”[5]说话的材料和内容有很多来自读书。林语堂也有相似的观点:“多读书不但能开拓我们的心胸,增加我们的知识,而且能使我们熟悉许多名词和语调,所以是大有助于谈话的艺术的。”[5]书读得不多,人生阅历也不丰富,即使每天练说话,也培养不出一流的说话能力。换句话说,有非常好的说话能力,并不是通过说的实践培养出来的,而是以读书和阅历为基础的,以良好的智力为前提的,辅以适当的机会而形成的。据传,前大寨党支部书记、国务院副总理陈永贵,口才特别好,小到一个村,大到全省全国,随便哪一级会议他作报告都是生动形象,场场掌声如潮。他根本没上过学,说话的能力也就无法得到学校的培养,但照样说得好,这不得不令人疑惑[4],究其原因主要有几要素,他天资聪明,有较好的智力水平,这是他会说的前提。同时,他阅历丰富,见的世面比一般人广得多,这是他讲话富于吸引力的重要因素。第三,他还利用空余时间非常虔诚地读书。他靠自学识字千余,平时常常看报,并且随身携带书籍,一有空就拿来学习研究,并能够活学活用。而且,他讲的内容都是大寨人艰苦奋斗夺取丰收的真实经验,人们爱听。他又善于在生活中学习,善于运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上担任领导职务,当众演说的机会较多,实践经验丰富,所以说起话来就极富感染力。[6]陈永贵的例子当然属于个案,不宜无限扩大,但它也确能说明问题:说话水平的高低主要看内容,这个内容主要来自读书和阅历,不是说得越多说的能力就越好。如果一个人读了很多书,知识很渊博、阅历很丰富,因平时练得不多而技巧不够纯熟,一时登台演讲,不能够淋漓尽致地发挥,那也没关系,他多讲几次就一定能够讲好,因为他有东西可讲,他的内容是听众很想知道的。传说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第一次在全校师生面前演讲时有点脸红,说话有时不太流畅。这没关系,并不妨碍他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一个受师生尊敬和爱戴的校长。他有伟大的人格,渊博的知识,丰富的阅历。他下次再演讲时就会好得多,今后会越讲越好。很多伟人都有这种经历,并未妨碍他们取得伟大的成就。所以,真正要说得好还是要多读书。无数事实雄辩地证明:口才根本不需要学校专门培养,只要有机会实践,自然能说好。
再谈阅读能力。学生识字之后就能阅读,随着阅读实践的增多,阅读的能力自然能提高。阅读有很多用处,老舍说阅读有三大意义,“一得到许多知识;二提高思想;三培养纯正的感情——喜爱好人好事,憎恨坏人坏事。”[5]人们之所以读书,虽然有时也有后面两个目的在起作用,但根本目的还是从书中获取知识。这个知识,主要是书籍或文章的内容(包括思想或观点等),有时也包括文章的形式(如精美的语言、巧妙的构思、耐人寻味的情节、丰富的用典等)。一般的阅读,着眼于内容的摄取;精读或为写作的阅读,内容与形式兼顾,有时着眼于形式的把握。所以人们阅读,根本目的是为了丰富知识,而不是培养能力。
再谈写作能力。写作是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想法、要求和感情。只要有内容,且认识常用汉字,就能完成基本写作任务,不需要训练。如果人生阅历丰富,博览群书,就能写得好,也不需要过多地训练。我们从来就没有听说过一个伟大的作家是通过不停地训练而成功的。写得好的两大基本前提是阅历和读书。要写好文章,一定要多读书。我们的知识学问、情趣爱好、道德境界、价值标准、审美趣味很多都来自书本,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林语堂把作文比作妇人育子,“必先受精,怀胎十月,至肚中剧痛,忍无可忍,然后出之”。而“多读有骨气文章有独见议论,是受精也”,“多阅书籍,沉思好学,是胎教”。[5]这是说,作者的见解观点、思想材料、写作技巧很多是从阅读中获得的。
生活阅历对写作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阅历简单、足不出户的人很难写出有思想、有见地、影响深远的作品。叶圣陶说:“准备工夫不仅是写作方面纯技术的准备,更重要的是实际生活的准备,不从这儿出发就没有根。”[5]这说明阅历对写作的重要性。当然,阅历主要靠年龄的增长而丰富,在学校教育期间能够有意培养的空间不大。
没有博览群书和阅历丰富这两点,即使天天写,也写不出好文章。这是铁的定律,古今中外,无一例外。沈从文说:“一个作者他的文章能写得很出色,并不仅是‘成天写’,或是‘欢喜文学’。他必需脑子里有许多可写的,充满了各方面的常识,对人事具透明的理解。他知道问题,方写得出问题,并不是他写了,就知道。”[5]茅盾也有非常相似的劝诫:“与其多费精力于‘习作’,不如多读书;与其死板板地在‘习作’上追问自己有无进步,不如反省一下自己‘鉴赏’的能力有没有进步。自然,这不是说,完全不要‘习作’。”[5]两位文学大师实际上就是在教导我们,并不是写得越多写的能力就越好,真正要写好,要从阅读上下功夫。
关于怎样处理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关系,于永正的观点值得我们重视:“只有会攒钱,家底才厚,才有后劲。以往,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偏重于教学生怎么花钱——怎么说,怎么写,而忽视了攒钱——语言的积累。不读不背,脑子里没有丰富的词汇,用什么去说去写去思呢?”[7]这是一个有50年教龄的特级教师一生从事语文教育的经验概括。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人们阅读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丰富知识,而不是培养能力;说话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要以广泛阅读为基础,并不是实践的时间越长次数越多能力就越好。因此,过去那种以培养语文能力作为语文学科核心任务的做法是值得研究的,也需要我们认真地反思。
三、语文知识学习应是主要目标
语文知识有一个从无到有由少到多逐渐丰富的过程,不学习永远是一张白纸。它对学生来说,是全新的,从没见过的,非得到语文课本上学不可。从其它途径获得远没有这个途径直接和高效。而语文知识本身又有完整的丰富的体系,这个体系正好可以成为语文学科的内容。汉语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点和规则,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产生过无数的优秀作品。这些内容就是语文课程的主要内容。据此,我觉得,语文课程主要内容的语文知识应该包括常用字词、汉语精品、中国文化、写作知识、语言知识等。这些知识组成一个完整的严密的系统的科学体系,随便哪一项都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不可或缺的,随便哪一项都有一个内在的次序而不是杂乱无章的,它们共同组成了汉语母语课程的完整体系。下面大致按轻重程度简述一下其各自的内容。
常用字词是语文知识的基础。掌握二三千常用字以及由常用字引出的常用词汇,是日常生活和进行其它任何学习的前提。
汉语精品是语文课程的主干。所谓汉语精品是指用汉语写成的在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作品,包括各行各业用文字写成的作品。学科各有专攻,医学方面的著作主要由医学课程来学,如《本草纲目》。农学方面的著作主要由农学课程来学,如《天工开物》。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文课程主要学文学精品,如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先秦散文、六朝骈文、唐宋散文等。文学精品的学习以理解、吟唱、背诵为根本目标。
中国文化是语文知识的重要内容。中国文化主要指哲学、历史等方面的原著,包括诸子百家以及历史上其他重要思想家的哲学著作和以《史记》领头的二十四史与《资治通鉴》等历史著作,这是中华民族思想智慧的精华,作为后代子孙应该有所了解。这部分内容在语文课程中的篇幅应该仅次于中国文学。
写作知识是语文课程最后的学习内容。包括范文和各类常用文体的写作规律及一篇文章写作过程的规律。重点是范文的学习。范文都是内容形式俱佳且在历史上有定评的经典作品。一般说来,一种文体要熟读几十篇范文,才能熟练地把握其写作规律和要求,自己写起来才能轻松自如,一气呵成。一篇文章写作过程主要指审题、立意、选材、剪裁、布局、谋篇、修改等知识,讲解适当数量的例文,进行适当的写作实践,学生即可领会。学习范文和写作知识、进行适当的写作训练,三项内容所需时间加在一起在语文课程中的比重应该占到三成左右,即用三年上下的时间完成。
语言知识,也是语文知识的必要内容。主要指标点、语法、修辞等内容。语言知识只占语文课程极小的比重,并且有的可穿插在中国文学部分的“阅读提示”和“思考练习”里学。
这里我们还想提一下“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课程标准》(实验稿)之所以要写上这么一句,主要是因为过去在比较长的时间中,我们把语文知识理解成语法知识,在教学中把语法知识讲得繁、多、细、琐,占用了大量的教学时间,收效却微乎其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第一,语法知识只是语文知识中的一个内容,并且是一个极小的内容,占的比例应该不到几个百分点。一个分量极小地位极不重要的内容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做,那么分量极大地位重要的内容就没有时间去完成。第二,过分地重视语法不符合汉语本身的特点。因为汉语是一种非形态语言,其语法主要是意合法。汉语不像英语等印欧语言那样有复杂的数、格、时态的变化,汉语的结合不受形态成分的约束,而主要取决于语义上的搭配是否合乎事理。王力说:“汉语重人治,英语重法治”就是这个意思。所以汉语学习注重语感培养,强调整体把握,理解强调意会,不能死扣字眼、机械分析。因此,在汉语教学中花大量时间学语法自然是费力不讨好,没有多少成效。《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来加以强调,是提醒我们不要重蹈覆辙。经过十多年的课程改革,语文老师已经能够比较正确地对待语法教学了,因此,《课程标准》(2011版)自然也就没有必要写上这句话。
总之,常用字词、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写作知识、语言知识构成语文课程的基本内容,它们虽然有难易之别,篇幅有多少之异,还有先后次序的不同,但都是语文课程中不可缺少的成员,就好像数学科的代数、三角、几何一样,好像物理科的力学、电学一样,共同构成了语文课程中完整、严密、科学的体系。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培养学生的学问上,指导学生多读好书,多背好文章,多学习有用的知识。当知识丰富了,说话和写作就有内容了。剩下的说话技巧和写作方法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学会,不用在课堂上花费太多时间。在知识和能力的关系问题上,我们过去重能力,轻知识,我认为这是本末倒置,这是思路的根本错误。[4]思路错了,师生越努力,离希望的结果越远。
如果我们真正能把学习知识当成语文的主要任务,我们完全可以有理由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语文教学将呈现出一个崭新的局面:学生知识丰富,学问渊博,读写听说的语文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实际工作的锻炼一步步提高。青少年学习语文的热情很高,进步明显;语文教师教学得法,效果显著;社会对语文教育也非常满意。那便是语文教育的最高追求!
[1]国家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顾黄初,顾振彪.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3]江明.语文教材的建设与思考[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8.
[4]肖建云.百年语文教育低效原因探析[J].人大复印资料(高中语文教与学),2012(7).
[5]周纪焕.现代作家语文教育思想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
[6]李静平.陈永贵传[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9.
[7]于永正.于永正与五重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