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街角手艺人群体的生存状况

2013-08-14姚灿

学理论·上 2013年6期
关键词:手艺人

姚灿

摘 要:街角手艺人从事自行车修理、缝补、修鞋、修理箱包等修旧工作。作为角落里的谋生者,他们是边缘职业群体。修旧摊多设在非主干道路口、社区门口、公共休闲地三类地方。本地下岗人员、外来无业人员、退休者是手艺人的主要来源。该职业群体在组成结构、人口特征、生活状况、工作状态和思想观念上具有一定的共同特点,但群体内部也存在差异。

关键词:修旧业;手艺人;生存状况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6-0105-04

一、研究缘起

城市的角落处有一群主要由40、50岁人员构成的职业群体,他们从事自行车修理、修鞋、缝补、修理箱包、配钥匙等修旧工作,长年驻扎在街角,以自己的手艺谋生,为周边居民提供便捷、价格低廉且是必要的修旧服务,在城市服务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补充作用。这样一个群体就是街角手艺人群体,这样一群人就是街角手艺人。

街角手艺人随处可见,却较少为人留意。作为角落里的个体经营者,他们是边缘职业群体,常常被人们忽视。作为生命个体,他们必然有着自己的际遇。他们的生活状况如何?工作状态怎样?他们对生活有什么想法?在工作中遇到什么样的困难?这些问题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于是三人研究团队在2012年暑期,运用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历时两个月,对南京地区的街角手艺人进行调查,力图全面展现街角手艺人的生存样貌。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街角手艺人”从事的职业是修旧行业,在本研究中具体指修理自行车者、修鞋匠、缝补者、修包和拉链者、配钥匙者、锁匠。这一概念突出了修旧者的职业特征:其工作地点大多在露天的街角;工作内容是修理日常生活器具;工作性质是提供便民服务。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运用调查研究法。在调查中,以问卷调查为主,辅之以结构式访谈。研究者以偶遇抽样与滚雪球抽样相结合,抽取100位南京地区的街角手艺人作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问卷调查采用当面访谈法,由研究者按照调查问卷对被调查者提问,并记录下答案。问卷调查结束后,调查员紧接着对被调查者进行结构访谈,访谈内容和顺序严格依照预先编制的访谈提纲。资料收集完毕后,研究者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所得信息进行分析,被访者的口述资料则以文字形式呈现。

三、分析与研究

(一)街角手艺人基本情况

1.经营项目

街角手艺人从事修旧业,其经营项目主要有修理自行车、配钥匙与换锁芯、缝补、修鞋、修理箱包和修配拉链五项。100位被调查的南京街角手艺人中,42%经营一类项目,58%兼营两种及以上的项目。69%的被调查者从事自行车修理工作;33%配钥匙、换锁芯;18%是修鞋匠;9%做缝补业;同样数量的人修理箱包、装配拉链和打扣子。最常见的组合门类是修自行车兼配钥匙,有24%的手艺人经营这两个修旧项目。

2.摊点位置

100个修旧摊点处在江宁、秦淮、白下、建邺、鼓楼、玄武、雨花7个区,以白下和秦淮两区为最,两区的修旧摊分别为43%、38%,占调查总体的81%。

修旧摊点从整体上看分布零散,但具体到某一地方,又呈一定的聚集性。调查中出现的几个修旧摊点较为密集的地区是:江宁的托乐嘉街区,秦淮的双塘街道、夫子庙街道,白下的常府街、长白街,建邺的南苑街道,鼓楼的广州路周围,玄武的珠江路和雨花区的雨花新村——安德门一带。除托乐嘉街区外,其他六个区的修旧摊点基本集中在老社区周围,而新式商品房及其周边区域几乎没有修旧摊点。

3.性别与年龄

100名被调查者中男性84位,女性16位,男女比例为5.25∶1,修旧业以男性从业者居多。年龄最小的手艺人21岁,最大的90岁,被访者的平均年龄为52岁。街角手艺人多为40、50人员(在此年龄段的共占调查总体的66%)。从事修旧业的青年人(20—39岁)很少(10%),与此相对的是,24%的老年人(60岁及以上)依旧在工作,其中还有5%的高龄老人(70岁及以上)。

4.籍贯、户籍及来宁年数

受访的手艺人以本地居民居多(70%的受访者现户口在宁),51%的受访者籍贯为南京,也就是说,有38.8%的曾经外来人口目前已落户南京。外来人员主要来自江苏其他地区(如扬州、泰州、淮安)和安徽(如合肥、滁州、蚌埠)两地。

外来人口来宁时间最短的2个月,最长的68年,平均来宁20年。49位外来手艺人中,来宁10年及以上的占全部外来人口的83.7%,来宁20年及以上的占32.65%,来宁30年及以上的有24.49%。可以说,外来手艺人的来宁时间普遍较长。

5.文化程度

表1是按性别划分的街角手艺人文化程度的分类统计。由最后一行可知,街角手艺人总体的文化程度集中在初中,其次是小学,有13%的手艺人文化水平为文盲。故整体来看,街角手艺人的文化程度较低。

比较不同性别者的文化程度可以发现,女手艺人的受教育程度多集中在小学,而男性为初中;女性文盲者是男性文盲者比例的两倍;女手艺人中没有文化程度在本科或大专者;女性学历为初中者约为男性比例的55%。因此可以说,女手艺人群体的文化程度普遍低于男性。

(二)街角手艺人生活状况

1.婚姻与家庭

85%的被访手艺人已婚,6%的未婚,3%的现已离异,6%的婚姻状态为丧偶。6位未婚男性平均年龄34岁,其中三位年龄在37—54岁间。有受访者表示,自己始终未婚的原因主要是经济条件不好。

从家庭类型来看,43%的手艺人处于核心家庭中,19%的手艺人家庭为空巢家庭,18%的人独居,16%的手艺人处在扩展家庭中,少数手艺人的家庭类型是单亲、联合及主干家庭[1]。

2.房屋居住

街角手艺人目前的住房类型由多到少依次为:租住房屋(36%)、拆迁分房(34%)、商品房(11%)、政府公房(7%)、自建房屋(4%)和单位分房(4%)、父辈祖屋(3%)、农村自有房屋(1%)。租住房屋和拆迁分房是街角手艺人主要的居住形式,部分手艺人住在商品房或政府公房中。

人均居住面积是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对街角手艺人家庭人均居住面积的统计显示,手艺人的人均居住面积约为17m2,其标准差是13.4,由此判断,手艺人家庭人均住房面积彼此间存在差异。据统计,30%的受访者家庭人均住房面积不足10m2,78%的不到20m2,91%的在30m2之下。2011年南京城市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为29.1m2[2],由此可见,绝大部分手艺人的居住环境很拥挤。

3.社会保障

大部分街角手艺人规避风险的意识较强,85%的手艺人拥有保险。其参保类型包括四类: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21%)及基本医疗保险(21%);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8%)及合作医疗(25%);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37%)及医疗保险(36%);自购的商业保险(1%)。手艺人最常见的参保种类是城镇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享有城镇职工社会保障者多为退休或内退工人,纳入农村社保体系的包括本地和外来的农村户籍者。

受访的手艺人中,38%为下岗职工,其中58%(22位)下岗后自缴保险。15位未参加任何保险者中,超过一半(8位)是老年(60岁及以上)手艺人。

4.闲暇爱好

街角手艺人是个体经营者,虽然没有双休和节假日,但其工作的弹性和自由度较大。对手艺人休闲时的爱好进行调查,收集到了98位手艺人的244个爱好,归纳起来,有如下12项:

如图1所示,看电视、聊天、看报是最受手艺人青睐的休闲活动,体育锻炼和听广播也颇受手艺人喜爱,接着是打牌或麻将和上网,看书和下棋是部分手艺人闲暇时的爱好,少数手艺人选择旅游、缝纫和养鸟。街角手艺人的闲暇爱好多样,看电视、运动、打牌或麻将等传统休闲活动占主导地位;手艺人乐于通过报纸、广播、网络、书籍等多种方式获取信息;下棋、旅游和养鸟等怡情类活动也受到手艺人的欢迎。

(三)街角手艺人工作状态

1.工作时长

街角手艺人每日平均工作时长11小时。其开工时间基本集中在7:00到8:00。相较开工时间,手艺人们的下班时间较为离散:2%的从业者17:00前下班,26%的人在17:00—18:00间下班,49%的人18:01—19:00间下班,12%的人19:01—20:00间下班,6%的人20:01—21:00间下班,5%的人21:00后下班。较早下班的手艺人或有接送孩子的任务,或需要料理家务。较晚下班的修旧摊多处于车流量较大的路口,夜间有车辆维修生意。相对于《劳动法》规定的8小时工作时间,街角手艺人的在岗时间是很长的。

2.职业经历

修旧业并非多数从业者的初始职业,90%的被访者之前从事过其他职业,部分手艺人从事过两种及以上的工作。90位转行者之前的职业包括:工人(70.0%)、农民(20.0%)、个体户(12.2%)、商业服务业员工(9%)。极少数从业者以前是企事业单位办事人员及企业管理人员。

修旧业属传统行当,其从业者多为常年经营者。45%的手艺人从事这行10—19年,20%的受访者经营了20—29年,17%的人坚持了30年及以上,而从业年数不满10年的仅占18%。由此可见,修旧行业的新入职者远少于经营多年的手艺人,修旧业吸纳新兴劳动力的能力有限。

从业者学得手艺的方式有:37%的人依靠自己钻研掌握技能;19%的手艺人以前在自行车厂等相关工厂工作,并由此掌握了修理技术;17%的人向同行的亲属学习;同样数量的人通过师傅传授习得手艺;5%的人父辈即从事该行业,属职业的代际传承;另5%的人由维修培训课程学得技术。

3.摊铺经营

南京市政府颁布的《2008年南京市城市环境三项整治总体方案》规定,修旧摊不得设在景观道路上,且必须“设在与干道相交巷内20米外”[3]。故修旧摊点多选址在非主干道路口、社区门口、市民公共休闲场地周边这样几类地方。

手艺人在调查地点固定经营的平均年数为13年。33%的摊主曾经在别地经营,导致其搬离的主要原因有:市容安排、原经营地竞争加剧、原址拆迁等。离家近和顾客多是多数手艺人选择经营地点的关键原因,二者的选择人数分别为58%、22%。

独自经营摊铺者占调查总体的77%,夫妻共同经营的占20%,亲属合作经营(父子摊、兄弟摊)的有3%。二人共同经营的优势在于修旧生意繁忙时二人可共同作业,既保证了服务效率,又增加了收入。两人合营的摊铺,一人外出或吃饭期间,另一人可负责看管。由于偷窃配件、器械的情况时有发生(15%的摊主表示工具曾被偷窃过),两人看管减少了此类事件发生的概率。

4.收入情况

修旧所得的收入是大部分街角手艺人的主要收入来源,另有34%的手艺人每月有其他的收入来源。手艺人的其他收入来源包括:兼职工作(保洁、看门、送报等)所得工资、退休(包括内退)工资、低保补助、出租房屋的租金等。

对手艺人每月的总收入进行分段统计可得:6%的受访者月收入不足1000元,35%的被访者月收入在1000—2000元间,34%的人月收入在2000—2999元之间,23%的人月入为3000元及以上。据统计,2011年南京城市居民平均每人的月总收入为2993元[2],而近2/5(41%)的手艺人月收入不足2000元。由此可见,街角手艺人的整体收入水平偏低,且手艺人群体内部有明显分化。

(四)街角手艺人观念态度

作为一个整体,街角手艺人共同面对着城市管理制度改革、产业结构转型、技术环境变迁以及消费习惯改变等问题。然而,作为个体,他们面对环境变迁的心理状态是不同的,其思想观念也有差别。在研究的最后,我们着力考察了街角手艺人的观念态度,并尝试对其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同时,展现街角手艺人的生活规划与愿景期望。

1.满意度评价

满意程度是受访者对自己生存状况主观评价的数字表现。我们从工作和生活两方面入手,运用工作总体满意度、工作收入满意度、工作环境满意度、生活总体满意度四个指标对街角手艺人的生存状况进行评估,其结果如下:

由图2可知,街角手艺人对工作总体、工作环境、工作收入和生活总体四个项目感知程度最高的均为“一般”,且选择“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两个选项人数的总和均未超过50%。由此可见,手艺人群体对自己工作和生活的满意度总体较低。

将“一般”和“不满意”视为一项,把“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归为另一项,比较二者的比例可以发现,手艺人工作总体的满意度在这两项的比例是1.63∶1,工作收入满意度的比例是3.34∶1,工作环境的比例为1.44∶1,生活状况的比例为2.03∶1。因此可以说,在满意度上,手艺人对工作环境的评价高于对工作总体状况的评价高于对生活状况的评价,而手艺人最为不满的是工作收入。

将满意度评价视为顺序型变量,用双变量相关分析法研究各项满意度评价彼此间的关系,可得到表2至表4。

表2是手艺人工作总体满意度与工作收入满意度相关关系分析表,表中的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684,两变量高度正相关,其对应的概率p值为0.000,小于0.05的显著性水平,因此两变量呈显著相关。表3反映了手艺人工作总体满意度与工作环境满意度的相关关系,两者的皮尔逊相关系数是0.5,二者呈显著正相关,相应的概率p值是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二者确实相关。表4显示的是手艺人生活满意度与工作总体满意的相关关系,二者的皮尔逊系数为0.41,有正相关关系,其概率p值小于0.05,通过显著性检验。综上所述,手艺人对工作的总体评价与其工作收入高度正相关;其对工作环境的感知也影响着对工作的评价;手艺人的生活满意度与工作满意度密切相关。比较前两个皮尔逊系数可知,手艺人进行工作评价时,工作环境并不是其十分关注的,影响其工作感知的核心因素是收入。

2.问题与困难

既然街角手艺人群体对工作和生活满意度普遍不高,那就需要知晓致其不满的主要原因,探析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上遇到的问题。手艺人在工作中遇到的首要问题是顾客减少(42%的人选择了该项);其次是同行竞争加剧(37%);再则是顾客挑剔(6%);接下来是集售卖与维修为一体的店铺吸引了部分客源(4%);之后是频繁的文明城市检查(3%)和元部件成本提高(3%);最后是为适应行业技术变化需不断学习(2%)。修旧业是衰落中的行业,它的衰落主要源于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方式的变化,人们对修旧服务的需求日益缩减,专业维修店铺又吸引了客源,这样一来,手艺人间的竞争更为激烈。另一方面,城市管理部门检查期间有时会要求修旧摊点回避,这进一步压缩了手艺人的营业时间,给其工作甚至生计带来困扰。

被调查者生活上的问题最主要有经济压力:26%的手艺人表示现在收入少、物价高、购买力低;11%的人生活中最大的困难源于住房问题(住房拥挤、无购房能力等);5%的人认为目前社会贫富差距很大;4%的被调查者背负着子女高昂教育费用的压力;同样比例的受访者遇有没有社会保障或保障不足的问题。4%的手艺人生活中最大的问题是工作疲劳;2%的受访者缺乏家人的情感支持(老人独居或独自在宁工作)。因此,经济匮乏、工作疲惫和情感缺失是街角手艺人主要的生活问题。

3.职业规划与生活愿望

在职业规划方面,绝大多数(92%)手艺人表示会一直从事修旧工作,8%的手艺人有转行意愿。一些手艺鉴于修旧工作职业声望不高等原因,明确表示将来会开设店铺,进行个体经营。

我们可以看到,尽管手艺人对工作状况的整体评价不高,但对修旧业的忠诚度仍然较高。究其原因,主要是低技能、年龄大等因素使得从业者在劳动力市场上处于劣势,从业者由此被“排斥”出正规的就业体系,而投资少、技术易学、作为政府的照顾性政策目前无须缴纳任何税费的修旧业则对修旧者形成“吸引力”,在斥力和引力的共同作用下,修旧业成为迫于生计的手艺人们赖以谋生的“救命稻草”。

在生活愿望上,大部分手艺人没有把解决生活中最大的难题——经济问题放在首位,而是把家人健康平安及家庭和睦放在了首要位置(27%的受访者选择了此项)。子女是受访者生活的另一个焦点,20%的人对子女的学业、成长、工作和婚姻问题怀抱期望。13%的手艺人希望能改善自己及家庭的经济条件,这具体涉及温饱无忧、收入增加、还清房贷等。7%的手艺人期望住房问题能得到解决;6%的被访者期待有机会旅游;5%的人希冀工作稳定。受访者的其他生活愿望有自己身体健康、能够尽快退休等。由上述愿望可以看到,家庭是街角手艺人最为关注的方面,接下来是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最后是个人的生理和工作问题。

四、结论

(一)结论

本研究主要描述了南京街角手艺人的结构组成、人口特征、生活状况、工作状态和思想观念,以系统地展现街角手艺人群体的生存面貌。作为一个职业群体,街角手艺人在以上各方面有其共同特质,但群体内部在月收入等指标上也存在差异。

修旧业是传统行业,它产生于物质资源匮乏的年代,随着物质生产能力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尽管手艺人努力地适应着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但其生意还是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影响,可以预计,修旧业作为一个整体还会持续衰落下去,处于行业变迁中的手艺人的生存问题需要得到关注,更需要官方给予政策上的支持。

(二)讨论

本研究属描述性研究,以南京街角手艺人为例,用具体、翔实的实证资料展现该职业群体的生存样貌。对街角手艺人群体的进一步研究可从两方面入手:在实证研究方面,可扩大抽样范围,了解国内其他地区街角手艺人的生存状况;在理论研究方面,可尝试从宏观层面梳理修旧行业的历史,探析影响修旧业变迁的因素,从中观层面研究服务于街角手艺人的相关政策。

参考文献:

[1]潘允康.家庭社会学[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201-202.

[2]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南京调查队.南京统计年鉴2012[K].南京:凤凰出版传媒有限公司,2012.

[3]市政府关于印发《2008年南京市城市环境三项整治总体方案》的通知(宁政发〔2008〕55号)[Z].南京: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08.

猜你喜欢

手艺人
从电影《变脸》看传统手艺人之人生沉浮
英国手艺人的视野
A new beginning 新的开始
手艺人与守艺人
溯源
举办展览
手心的温度
手心的温度
一辈子只做好一件事
手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