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践探讨
2013-08-14王丽杨建顺
王丽 杨建顺
运用童谣传唱的方式,让孩子在喜闻乐见中接受道理,享受健康快乐成长的童年时光,是哈尔滨市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一项重要实践。特别是2012年7月27日,中央文明办副主任王世明对我市香坊区《以传唱优秀童谣为抓手,拓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领域》的做法做出重要批示后,引起哈尔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委办公厅组成调研组,专门就香坊区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重点围绕原创、传唱优秀童谣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市委书记林铎等五位省市领导先后对香坊区的经验做出重要批示,要求在全市落实好世明主任的批示精神,推广好香坊区童谣传唱的经验。为此,市文明办将学习推广普及香坊区原创、传唱优秀童谣的经验作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组织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来抓,作为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亮点工程来抓,科学谋划,强力推进,在全市产生广泛影响。
一、强势宣传,扩大影响
为贯彻落实各级领导批示精神,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示范引领作用,我们把扩大香坊区原创、传唱优秀童谣的影响力,作为推广经验的前提,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舆论氛围,迅速在全市掀起创编、传唱优秀童谣的热潮。一是制发文件指导。为保证童谣传唱活动能够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运行,每年七·一前,市文明办都制定下发《在全市开展“童心向党、优秀童谣传唱”活动的通知》。2012年9月,又以市文明委的名义制定下发了《关于在全市开展喜迎十八大,学习推广香坊区传唱优秀童谣经验的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各区、县(市)学习香坊区优秀童谣传唱的做法,创编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童谣;组织开展灵活多样、形式各异的传唱活动;不断壮大优秀童谣创作队伍,使童谣传唱活动成为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拓展教育渠道的重要载体。二是现场观摩推介。香坊区优秀童谣传唱经验是数十年探索和实践的结果,是不断总结、长期积淀形成的,为有效解决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遇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提供了可学习借鉴的方式方法。市文明办分别于2012年12月和2013年4月两次在香坊区召开现场会全面推介他们的经验。组织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领导、各区县(市)文明办主任、教育局长及校长和教师代表深入学校、社区进行参观考察和经验交流,学习香坊区的做法。三是媒体宣传引领。为把香坊区优秀童谣传唱经验打造成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精品,我们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引领作用,对童谣传唱活动进行集中宣传报道。中央文明网、人民网、文汇网、黑龙江文明网、哈尔滨文明网等网络媒体;黑龙江日报、哈尔滨日报、新晚报等报刊先后10余次宣传、报道香坊区童谣传唱活动的信息和经验。与黑龙江电台、电视台联合录制香坊区童谣传唱节目,每周两次在全省播放。在很短时间内,在哈尔滨文明网推出了“优秀童谣网上传”网页,搜集全市各区、县(市)传唱优秀童谣视频进行展播。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有力助推了童谣传唱活动的深入开展。
二、广泛征集,发动参与
童谣传唱活动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要不断创作出符合孩子们成长规律和心理特点,题材生动感人、形象真实可爱、语言朗朗上口,具有时代特征和区域特色的优秀童谣。我们加强了童谣创作队伍的培育,将其作为推广童谣创作传唱的有力支撑,在政策、资金上给予支持。一是发挥教师团队主体作用。王东音是香坊区香安小学一名普通音乐教师,是香坊区童谣创作的发起者和主创人员。我们及时总结和宣传他的经验做法,将他的事迹制作成微视频在哈尔滨文明网“凡人善举微视频”栏目播放,号召广大教师发挥特长,努力为学生创作童谣。广大教师踊跃加入童谣创作队伍,各区、县(市)都组建了创作团队,全市形成了以音乐教师、语文教师为主,其他学科教师、校领导组成的近千人的创作队伍,2012年创作出近4000首优秀童谣作品。投入70万元资金,先后编印了《哈尔滨市优秀童谣集》、《花开的声音》等15种70万册童谣书籍,免费发放到各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同时,对参与创作的教师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二是激发学生群体创编热情。参与创编的过程即是受教育的过程。各学校在班级、学年建立创作兴趣小组,在教师指导下,从引导学生主动收集、整理优秀童谣入手,自主设计,编排创作童谣。启发学生采取网络检索、查阅书籍、家长帮助等方式创编童谣作品。同时也鼓励学生充分发挥特长、兴趣和爱好,尝试用自己的观察视角和表达方式创作童谣。“高高的楼,绿绿的道,校车接我去学校,鲜艳的花,整齐的貌,操场传来开心的笑……”“鸟儿爱蓝天,鱼儿爱江河,蚯蚓爱泥土、蜜蜂爱花朵,我们好儿童,从小爱祖国……”一首首真情流露的童谣,表达了学生成长的快乐和收获的喜悦,成为学生健康生活中的一种乐趣、一个习惯、一段美好记忆。目前,全市共有近20余万中小学生、近万个兴趣小组参与童谣编创活动。三是吸纳社会各界广泛参与。通过报刊、网络等媒体面向社会广泛开展优秀童谣创作征集,组织优秀童谣评选,发动作家、学者和广大家长以及热心关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到创编童谣活动中来,童谣创作的质量和数量不断提高。省作协大可,市作家协会张清华、赵仕,省直机关干部张硕果,哈汽轮机车赵琦等一大批社会人士积极参与优秀童谣创作。2013年1月,组织开展了以宣传、贯彻党的十八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面向社会开展童谣征集活动,在全市共征集童谣作品1120首。目前,正在对征集童谣进行筛选和评定,拟从中选出100首优秀童谣作品汇编成册,并给予表彰奖励。
三、市区联动,普及推广
针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特点,市文明办和市教育局联合组织全市各级文明办、教育行政部门,市区联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紧密结合学校教育实际,采取“七个一”的举措(全市编印一批优秀童谣集,创作一批高质量的童谣,组织开展一次优秀童谣创作大赛,开辟一批传播优秀童谣专题、专栏或网页;各区、县(市)建立一支教师为主、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参与的创作队伍,举办一次优秀童谣传唱展示活动,开展一次以童谣传唱为内容的班团队会活动),不断推动我市优秀童谣传唱活动普及深入。一是纳入校园文化建设。利用校报、校刊、校园广播站、橱窗、板报等宣传展示优秀童谣,利用课间活动、班队会等,开展“优秀童谣创作评比”、“优秀原创童谣展演”、“唱健康童谣,做有益游戏”、“唱健康童谣,过快乐假期”等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今年,市教育局从征集的童谣作品中精选20首,邀请作曲家谱曲,在全市各学校广泛传唱。二是纳入校本课程。明确要求各中小学校将童谣传唱内容纳入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在校本课程中增加童谣传唱的内容。将开展童谣传唱活动做为检查和督导评估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现在全市2000余所中小学校全部开展了童谣传唱活动。香坊区推出了区本教材《花开的声音》童谣集,南岗区把童谣内容纳入《中小学德育实践活动指导手册》。三是纳入城乡学校少年宫活动。坚持把童谣传唱作为校园道德讲堂和城乡学校少年宫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充分运用现有资源和师资力量,帮助学生了解童谣、感知童谣、理解童谣,以读养德、以唱传德。全市组建有规模的童谣传唱团队近百个,排练童谣传唱节目,开展童谣传唱演出;各区、县(市)组织童谣创作兴趣小组,坚持经常搜集、整理和创作童谣,并不断拓展和创新表现形式,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传唱活动。
工作实践中,我们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是必须顺势发展抓主流。开展优秀童谣传唱活动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适应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规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将未成年人树立远大理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教育,作为创作、传唱童谣的主要任务,运用童谣创作传唱,开展寻梦、追梦、圆梦活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爱国情感、树立远大志向。同时,适应未成年人的生理特点、心理特征和成长需求,将“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弘扬真善美”作为创作、传唱童谣的主要内容,结合“洒扫应对”、“日行一善”、“认星争优”等活动主题,创编健康向上的童谣,在传唱中引导学生学会抵制媚俗,弘扬正气,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弘扬者、实践者。
二是必须承载民心抓根本。实践证明,开展优秀童谣传唱活动是承载民心的立德工程。我们始终坚持做到入学生心、入教师心、入家长心。努力创作韵律优美、朗朗上口,容易接受、易于理解的优秀童谣,成为学生表达情感、崇德向善、净化心灵的最好教材。通过组织学生创作童谣、传唱童谣,激发学生爱国心、上进心、感恩心。近年来,还出现可喜现象,家长们在教育孩子时也会采用童谣的内容进行积极引导和沟通,不再用命令和呵斥对待孩子,使孩子们在童谣的伴随和家人的爱护下健康成长。
三是必须运用载体抓效果。原创、传唱优秀童谣只有充分发挥多种平台和载体的作用,才能吸引未成年人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发挥校园阵地作用。作为校内升旗、班团队会、音乐课、艺术节及校外文化生活和文体活动的内容,并将悦耳的童谣作为课间铃声,开展优秀童谣传唱。开展专题竞赛活动。围绕我们的节日确定不同主题的征集和传唱,形成月月有活动、校校有歌声、节日有展示的良好氛围。利用网络媒体传播。在网络开设“优秀童谣网上传”视频专栏,随时展示优秀童谣节目,成为优秀童谣传唱“永不落幕的舞台”。
四是必须坚持经常抓保障。优秀的童谣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宝贵财富,必须持之以恒。首先,要强化学生、老师、家长和热心未成年事业的社会人士“四位一体”的创作力量。其次,要形成政府、学校、社会多方投入的资金支持。第三,要建立鼓励原创、鼓励传唱的优秀组织奖项和优秀个人奖项,进而调动中小学校、广大师生和社会人士参与的积极性。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文明办未成年人工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