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敏感度发展模型与深圳外籍教师跨文化适应研究
2013-07-05刘恩祥李哲程芳莫少斌
刘恩祥,李哲,程芳,莫少斌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学院, 广东 深圳 518172)
跨文化敏感度发展模型与深圳外籍教师跨文化适应研究
刘恩祥,李哲,程芳,莫少斌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学院, 广东 深圳 518172)
通过详细介绍由美国著名跨文化研究学者Milton J. Bennett教授提出的跨文化敏感度发展模型,本文旨在说明此模型对深圳外籍教师跨文化适应状况调查的关联性。在此基础上,本文根据此模型的理论框架设计出定量的问卷以及定性的深度采访,用于调查深圳外籍教师的跨文化适应状况以及探索具体的帮助外籍教师适应深圳文化和生活的措施。
跨文化敏感度发展模型; 外籍教师; 跨文化适应
1 深圳与全球化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试验田,深圳在21世纪已经成为了一个具有较高全球化程度的城市。不同的学者对全球化有不同的定义。英国学者Robertson (1992:8)把“全球化”定义为“世界的压缩以及世界作为一个整体的意识的加强 ”[1];Giddens (1991: 61)则把 “全球化”理解为“全世界范围内社会关系的加强,而这种关系的加强把各个相隔甚远的地方联系起来使得某个地方发生的事情受到远隔千里以外的地方所发生的事情的影响”[2];Waters (2001:5)把 “全球化”解释为“一个社会过程,在此过程中地理对经济,政治,社会以及文化发展的限制在减退,人们也不断意识到这种减退并作出相应的行动”[3]。自从改革开放政策实行以来,深圳不断引进外资进行经济建设,深圳本地的企业也不断走向全球,深圳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以此同时,深圳也积极参与到文化的全球化,最典型的标志是2011年在深圳举行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在此大背景下,深圳的教育也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全球化,具体体现如下:1)越来越多的外国中学在深圳办起了国际班,许多深圳本地的学生可以通过在这些国际中学的学习最终走向国外进行大学的学习;2)越来越多外籍的教师来到深圳指导本地学生的学习。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要扩大教育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优秀教育资源和师资。因此,深圳外籍教师这个团体对深圳教育的国际化和全球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对于这样一支外教队伍,在中国的文化中,具体而言在深圳这样一个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城市语境中,他们的跨文化适应状况会是怎么样,是非常值得我们学者去调查研究的。本文的主旨就在于如何去了解外教群体在深圳的跨文化适应。
2 深圳外教群体的特点总体描述
经过初步的调查,主要是通过了解50位在深外教的简历,我们对这个外教团队的总体特点有了以下的掌握:
1)这个外教团队具有高学历。大部分的外教具有本科学历,还有一小部分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和博士研究生学历。
2)这个外教团队的年龄跨度比较大。有的是刚刚本科毕业的年轻外教,有的则是中年的有多年教学经验的外教。
3)这个外教团队有着多样的跨文化经历。有的是刚刚离开他们的祖国来到中国,而且没有太多的游历世界各国的经历,有的则是已经有着丰富游历世界各个不同国家和文化的经历,而且在中国别的城市从事教学的经历。
3 跨文化敏感度发展模型
在进行外教简历调查的同时,本文作者也进行了一些关于跨文化交际理论的探索,目的在于寻求到合适的理论框架以研究深圳外教跨文化适应状况的调查。经过仔细的比较和筛选,本文作者发现由美国著名跨文化研究学者Milton J. Bennett教授提出的跨文化敏感度发展模型(The Developmental Model of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是一个合适的理论框架。现对此理论框架进行具体的描述。
跨文化敏感度发展模型 (Bennett,1986,1993)认为,当一个人处于跨文化交际的环境中,他(她)会对原来的国家民族文化和新文化之间的差异(cultural differences)持有不同的世界观取向(worldview orientations)。这些世界观取向可以分为两大类:以原来的国家民族文化为中心的取向(ethnocentric orientations)和对原来的国家民族文化进行相对化理解的取向(ethnorelative orientations)。持有前面一种取向的人会认为他(她)原来的国家民族文化是处于中心地位,指引他(她)对现实进行理解,而持有后面一种取向的人会认为他(她)原来的国家民族文化不再处于中心地位,新接触的文化可以为他(她)提供新的文化框架和棱镜来理解现实。Bennett (1986,1993)把这两种取向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分:以原来的国家民族文化为中心的取向(ethnocentric orientations)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否定文化差异性(denial of cultural difference),保卫文化差异性(defense of cultural difference),最小化文化差异性(minimization of cultural difference); 对原来的国家民族文化进行相对化理解的取向(ethnorelative orientations)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接受文化差异性(acceptance of cultural difference),调整自身以适应文化差异性(adaptation to cultural difference),融入新的文化(integration into the new culture). 跨文化敏感度发展模型最突出的特点在于此模型把以上六种情况概念厘定为一个发展轨迹的六个不同阶段,否定文化差异性(denial of cultural difference)为第一阶段,保卫文化差异性(defense of cultural difference)为第二阶段,最小化文化差异性(minimization of cultural difference)为第三阶段,接受文化差异性(acceptance of cultural difference)为第四阶段,调整自身以适应文化差异性(adaptation to cultural difference)为第五阶段,融入新的文化(integration into the new culture)第六阶段。从第一阶段到第六阶段,一个处于跨文化交际状态的人就会走向成熟,获得越来越丰富的跨文化交际的经验。[4][5]图表1表达了跨文化敏感度发展模型:
图1 跨文化敏感度发展模型(Hammer, Bennett & Wiseman, 2003: p 424)[6]
从以上对跨文化敏感度发展模型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此模型把一个人的跨文化交际的经历厘定为一个动态的发展(dynamic development),从相对保守的阶段演变到相对开放的阶段,跨文化的敏感度(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不断增强,对新文化不断地适应。
提出了跨文化敏感度发展模型以后,Bennett教授与他的合作者Hammer,Wiseman 等人继续开发如何把此模型理论运用到实际的操作调查中去(the instrumentation of the developmental model of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经过多年的努力,他们(Hammer,Bennett & Wiseman, 2003)进一步提出了一个“跨文化发展清单”(Intercultural Development Inventory).在此清单中,他们列举了多达50项的具体问题,用于探寻被调查对象处于以上六个阶段中的哪一个阶段。“跨文化发展清单”的具体操作如下: 此清单的50项问题皆为一些关于文化差异的陈述,然后被调查对象根据陈述从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中选出其中一项:每一陈述有"强烈同意"、"同意"、"不一定"、"不同意"、"强烈不同意"五种回答,分别记为5、4、3、2、1,每个被调查者的态度总分就是他对各道题的回答所的分数的加总,这一总分可说明他的态度强弱或她在这一量表上的不同状态。通过特定的电脑计算软件,被调查对象就会获得一个档案(an intercultural development inventory individual profile),这个档案会显示被调查对象处于六个阶段中的某个具体阶段。通过在不同的时间段对被调查对象进行测试,如刚接触新的文化的时刻,接触新文化一段时间以后的时刻。然后对比不同时刻的测试结果来追踪被调查者的档案的变化,从而得知被调查者是否达到六个阶段中的更高阶段,适应新的文化。“跨文化发展清单”[6]提出后,已获得了广泛的应用(Straffon, 2003; Altshuler, Sussman & Kachur,2003; Jackson, 2011)[7][8][9]。有的学者进一步改进了“跨文化发展清单”(Intercultural Development Inventory),如Jackson (2009),她认为除了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这种定量的手段,还可通过定性的手段如深度采访 (in-depth interviews)和观察(observations)来判断被调查者是否达到六个阶段中的更高阶段,是否适应新的文化[10]。本文作者同意Jackson的说法,将结合定量和定性的手段来调查深圳外教跨文化适应状况,以达到定量和定性手段之间的相互验证(triangulation)。具体的问卷和采访设计将出现在本文的附录部分。
4 跨文化敏感度发展模型对深圳外籍教师跨文化适应调查的关联性
跨文化敏感度发展模型对深圳外籍教师跨文化适应调查的关联性之一在于:我们所调查的外籍教师团队的跨文化敏感度具有内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正如我们的前面提到,这50位外籍教师当中,有的是刚刚离开他们的祖国来到中国,而且没有太多的游历世界各国的经历,有的则是已经有着丰富游历世界各国和文化的经历,而且在中国别的城市从事教学的经历。从这个特点我们可以初步判断,有的外籍教师可能只有比较低程度的跨文化敏感度(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而有的外籍教师则可能已经拥有较高程度的跨文化敏感度,跨文化敏感度发展模型提出的六种跨文化敏感度由低到高组成的连续体正好能涵盖这批外籍教师所拥有的不同程度的跨文化敏感度,在这批外籍教师刚来到深圳之初就能为每位外籍教师建立起一个跨文化敏感度的档案,方便以后对他们在深圳跨文化适应状况的追踪。在我们进行跨文化交际研究理论探索的过程中,我们也考虑过其他的一些理论是否能用于研究深圳外籍教师跨文化适应状况的调查。但其他的关于跨文化交际的理论大部分只考虑到跨文化敏感度比较低的群体,而没有考虑到跨文化敏感度比较高的群体。如韩国心理学者Yong Yun Kim (2001)提出的弹簧螺旋式的适应模式理论强调跨文化适应必须经过压力(stress),调整(adaptation)和成长(growth)三个阶段,一个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才能获得成长的动力(dynamic)。图表2表达了这个理论模型:
图2:弹簧螺旋式的适应模式理论(Kim, 2001: p59)[11]
很明显,弹簧螺旋式的适应模式理论只适用于有较低跨文化敏感度的外籍教师,对于跨文化敏感度较高的教师,他们不需要经过压力这个阶段。
跨文化敏感度发展模型对深圳外籍教师跨文化适应调查的关联性之二在于:跨文化敏感度发展模型把一个人的跨文化交际的经历厘定为一个动态的发展(dynamic development),从相对保守的阶段演变到相对开放的阶段,跨文化的敏感度不断增强,对新文化不断地适应。深圳外籍教师的跨文化适应也同样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沿着时间维度展示其动态性。跨文化敏感度发展模型提出的六个不同演变阶段正好能帮助我们追踪和掌握这批外籍教师跨文化适应的动态过程。在我们初步的理论探索过程中,我们碰到了一些常见的跨文化理论,这些理论能比较全面地涵盖跨文化适应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如Collen Ward 和 Antony Kennedy (1999) 开发的社会文化适应量表(SCAS),包括41个项目,如交友,使用交通工具,购物,社交,适应当地习俗等各种生活细节[12],但社会文化适应量表没有很好地为研究人员提供一个追踪研究对象跨文化适应动态过程的学术术语。
5 结语
深圳的外籍教师团体是一个具有内部复杂性和多样性的团体,对这个团体在深圳的跨文化适应状况做全面而深入的调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促进深圳的国际化和全球化的城市,外籍教师的引进将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帮助这个团体融入深圳更是一个重要的议题。本文正是对这个重要议题做出一个尝试,从众多的关于跨文化交际研究理论中选出一个适合研究深圳外教团体的理论框架---美国著名跨文化研究学者Milton J. Bennett教授提出的跨文化敏感度发展模型,通过对这个理论的详细介绍以及把这个理论跟其它相关的一些理论进行对比,显现出这个理论的优势和对我们即将进行的调查研究的相关性。跨文化敏感度发展模型把跨文化适应概念厘定为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涵盖跨文化适应的各个不同阶段,能很好地对深圳外籍教师这个内部复杂而多样团体的跨文化适应状况做出研究调查。
[1] Robertson, R. Globalization: Social theory and global culture [M]. London: Sage, 1992.
[2] Giddens, A. 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 [M].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3] Waters, M. Globalization [M]. London: Routledge, 2003.
[4] Bennett, M. J. A developmental approach to training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1986, 10 (2), 179-186.
[5] Bennett, M. J. Towards ethnorelativism: A developmental model of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revised) [A]. In R. M. Paige (Ed.), Education for the Intercultural Experience [C]. Yarmouth, Me: Intercultural Press, 1993.
[6] Hammer,M., Bennett, M. and Wiseman, R. Measuring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The intercultural development inventory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2003, 27, 421-443.
[7] Straffon, D. Assessing the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attending an international school[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2003, 27 (4), 487-501.
[8] Altshulera,L., Sussmanb, N. and Kachura, E. Assessing changes in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among physician trainees using the intercultural development inventory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2003, 27 (4), 387-401.
[9] Jackson, J. Cultivating cosmopolitan, intercultural citizenship in EIL learners [J]. Language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2011, 11(2), 80-96.
[10] Jackson, J. Intercultural learning on short-term sojourns [J]. Intercultural Education,2009, 20 (3), 61-73.
[11] Kim, Y. Y. Becoming intercultural: An integrative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and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M]. Thousand Oaks, CA: Sage, 2001.
[12] Ward, C. and Kennedy, A. The measurement of sociocultural adaptation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1999, 23 (4), 659-677.
Application of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Theory to investigation into intercultrual adaptation
LIU Enxiang, LI Zhe, CHENG Fang, MO Shaobi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Shenzhen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henzhen 518172, P. R. China)
Through elaborating upon the Developmental Model of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proposed by a n American famous scholar, Professor Milton J. Bennett, this article aims to illustrate how this model is relevant for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intercultural adaptation of foreign teachers in Shenzhen. On this basis, the article will design an investigation, including quantitative questionnaires and qualitativ e in-depth interviews, so as to explore the intercultural adaptation of foreign teachers in Shenzhen and seek concrete measures to assist them to adjust well to their new culture and life.
developmental model of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foreign teacher; intercultural adaptation.
G451
A< class="emphasis_bold">文章编号:1672-6332(2013)04-0043-04
1672-6332(2013)04-0043-04
【责任编辑:杨立衡】
2013-10-09
本文为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项目《深圳外籍教师跨文化适应调查研究》的研究成果。
刘恩祥(1975-),男(汉),江西吉安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外语教学及应用语言学。E-mail:liuex@sziit.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