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英语专业学生阅读策略调查分析

2013-07-05邓蕾乔颖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英语专业学习者测试

邓蕾 ,乔颖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学院,广东 深圳 518172)

高职英语专业学生阅读策略调查分析

邓蕾 ,乔颖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学院,广东 深圳 518172)

本研究通过阅读测试、问卷调查和访谈对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92名学生使用阅读策略的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成功和不成功学习者在5项策略上存在显著差异,前者对这些策略的使用频率均高于后者,但在其余35个策略的使用上均无显著差异;这5个策略都与阅读成绩存在低正相关,其余策略与阅读成绩不存在有统计意义的相关。

阅读策略;高职英语专业学生;成功学习者;不成功学习者

1 研究背景

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最常用的手段,也是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技能之一(王笃勤2012[1]),阅读技能的提高与阅读策略的使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阅读策略不仅包括具体的阅读技巧如预测文章大意、根据上下文猜词义、略读、找读等,更重要的是它是学习者为了达到预期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有选择、受控制的行为(Winograd and Hare 1988[2])。

国外学习策略研究自上世纪70年代兴起以来,对阅读策略的研究也不断深入,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Anderson(1991)对成功和不成功学习者在二语阅读策略使用差异方面的研究。Anderson使用了有声思维法对28名学生在阅读测试和一般阅读活动中的策略使用情况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成功和不成功学习者策略使用的异同,结果发现:成功学习者和不成功学习者的阅读能力存在很大不同,前者使用的策略数量更多,但在策略的种类上二者没有区别;在对3名学生进行的案例研究中他进一步发现:不同语言水平的学生在完成不同阅读任务时都倾向于使用相似的策略,但不成功学习者似乎并不擅长监控策略的使用。这一研究表明:成功和不成功学习者在阅读策略使用上的差异主要是对策略的成功使用与否,而不是策略的种类或数量的不同(Grabe and Stoller 2002[3])。

我国学者对大学生中的成功和不成功学习者在阅读策略使用上的差异也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如刘亦春(2002)[4]调查了193名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发现成功和不成功学习者在11项阅读策略的使用频率上有差异,刘丹丹(2002)[5]调查了43名英语专业本科生对6类阅读策略的使用情况,并对8名成功和不成功学习者在各项策略使用上的差异进行了具体分析,但二者均未找出在统计学意义上存在显著差异的策略。由于研究对象和方法的不同,此类研究得出的结果也各异,但绝大多数研究的对象都集中在本科生上(周文婕2005[6];李小芳等2006[7];姚晓鸣2010[8];汪阳2011[9];赵勇刚2012[10]),相比之下,针对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的类似研究比较缺乏。笔者在中国知网搜索2000-2013年的相关论文,仅发现王根莲(2008)[11]和赵茹(2009)[12]两篇,前者使用t检验未发现存在显著差异的策略,并发现阅读策略与阅读成绩无明显相关,后者则发现成功和不成功学习者在3类共13项阅读策略的使用频率上有差异,但未使用t检验找出在统计学意义上存在显著差异的策略。

鉴于此,本研究拟从以下方面进行调查分析:在高职英语专业学生中,成功学习者和不成功的学习者在阅读策略的使用方面是否存在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如果有,是否对他们的阅读成绩有影响,以期对高职英语阅读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问题

本研究拟回答两个问题:(1)成功的学习者与不成功的学习者在阅读策略的使用上有何差异?(2)哪些阅读策略与阅读成绩直接相关?

2.2 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对象是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2012级的92名学生,研究在大一下学期开展。由于该批学生已在大一上学期学习了学习策略培养的相关课程,对英语学习策略的概念和使用已有一定的认识,便于进一步进行阅读策略的调查研究。

在研究正式开展前使用大学英语四级真题的阅读部分对92名学生进行了测试。测试时间为30分钟,包括4篇短文共20道多项选择题,计算其答题正确率的百分比作为测试成绩,由高到低排序确定92名学生中高、低分25%处的得分,并确定高分组和低分组各为23和31人(秦晓晴2003[13])。对两组成绩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表明二者具有显著差异(F=0.048,p=.000),可以作为成功的学习者和不成功的学习者的区分依据。

2.3 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92名学生进行了阅读策略使用情况的问卷和阅读学习的需求问卷调查,并随机选取了阅读测试高分组和低分组各2名学生进行了半结构式集体访谈。阅读测试和问卷调查安排在同一次课上先后进行,访谈利用课后时间完成。

阅读策略使用情况问卷以王向荣(2010)[14]的“英语阅读策略运用问卷调查”为蓝本,在本研究正式开展前在2011级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中进行了小范围的先导研究,删去部分区分度不高或表述有歧义的题项后改编而成,共40题,采用Likert五级制计分。

阅读学习需求问卷根据Julian Bamford & Richard R.Day(2004)[15]的调查问卷改编而成,内容包括阅读兴趣、阅读目的、阅读材料、阅读时间、阅读习惯、阅读计划、阅读水平和阅读目标八大类共20个小题,目的是了解学生的阅读学习现状和需求。

访谈主要围绕阅读学习状况和策略使用情况进行,目的是进一步了解成功的学习者和不成功的学习者在上述两个方面的具体差异。

2.4 数据分析

首先使用SPSS软件对阅读策略使用情况问卷的数据进行了信度分析,信度系数为0.848,表明问卷结果较为可靠。然后对阅读测试高、低分组(即成功和不成功的学习者)在40个策略的使用情况上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找出二者具有显著差异的策略,并将阅读策略与阅读测试成绩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确定二者的关系。

其次,对阅读学习需求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重点统计与阅读学习状况和阅读策略使用情况相关的数据。最后,将访谈录音整理成文字,作为两个问卷的重要补充。

3 结果与讨论

3.1 阅读策略使用情况的差异

对成功和不成功的学习者在40个策略的使用情况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显示,二者在5个策略上具有显著差异(见表1):

表1 成功和不成功的学习者具有显著差异的阅读策略

从上表可以看到,成功学习者对这5个策略的使用频率都高于不成功的学习者,其中,策略5、25和39的使用频率都达到了较高(M>3.5),策略27和36的使用频率属中等(2.5~3.4);而不成功的学习者对这5个策略的使用频率都未 达到较高水平,其中,除策略36的使用频率为较低外其余策略的频率都处于中等水平(Oxford 1990[16])。

根据Oxford对学习策略的分类,策略5、36和39属认知策略,具体来看,策略5需要一定的语法知识对句子进行分析,策略36与利用各种资源获取信息相关,而策略39涉及对生词的处理,对阅读速度和理解程度都有影响;策略25则与辨识阅读目的有关,属元认知策略;策略27涉及使用语言知识和背景知识进行推测,属补偿策略(Oxford 1990[17])。

3.2 差异存在的原因

不成功的学习者使用策略36的频率较低的原因可能与他们的阅读兴趣和目的有关,也与他们的语言水平密切相关,因为人们往往会主动去了解自己感兴趣的信息,但如果语言障碍太大,也会抵消他们的阅读兴趣,这一点也可以从阅读学习需求问卷的统计结果中得到间接印证:92名学生中,52.63% (40人)对阅读英文读物兴趣一般,仅28.42%(27人)表示很喜欢或非常喜欢;76.6%(72人)每周阅读英文读物的时间不超过两小时,由此可见,过半数学生对阅读英文读物兴趣不大;从阅读目的来看,89.36%的学生是为了专业学习或准备考试(84人),仅有35.11%(33人)是为了乐趣而阅读;而在回答自己最大的阅读障碍有哪些时,67人(72.83%)选择词汇,30人(31.91%)选择阅读技巧,26人(27.66%)选择背景知识。虽然背景知识排在阅读障碍的第三位,但不成功的学习者却并不能经常主动获取背景知识。在访谈中也发现,2名低分组学生都认为词汇是自己最大的障碍,其中一人表示自己喜欢阅读英语,但经常读的还是中英文对照的读物,可见语言水平仍然是影响阅读最大的因素。

此外,不成功的学习者对策略5、27和39的使用频率低于成功学习者,也可能和他们的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及背景知识不足影响了这些策略的使用有关。策略25属元认知策略,它的应用需要学生首先能够正确识别阅读任务的目的才能进行相应的自我调整,这就需要根据任务类型、语篇类别等判断任务的目的,也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不成功的学习者在这些方面的欠缺造成他们不能像成功学习者那样经常使用该策略。

对成功学习者来说,策略27和36的使用频率虽高于不成功的学习者,但仅处于中等水平,这可能是因为策略27的使用涉及了词汇、语法、语篇等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等非语言知识,属较难的策略,这对成功学习者来说也是如此,而策略36使用频率中等的原因可能与不成功的学习者一样,有阅读兴趣、目的及语言水平的因素,但其影响可能不像对后者那样大。

3.3 阅读策略与阅读成绩的关系

将阅读策略与阅读测试成绩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的结果发现,除上述5个有显著差异的策略与成绩为低正相关(p<0.05)外,其余35个策略与测试成绩均不相关(见表2):

表2 与阅读测试成绩相关的策略

从上表可以看到,与成绩的相关度最高的策略是自我调整策略,其次为生词处理策略,分解复杂句和获取背景知识策略的相关系数相同,最低为推测策略。阅读测试需要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若干阅读任务,对阅读速度和理解的准确率都有一定要求。如前所述,策略25是根据阅读任务的目的对速度和策略进行调整,非常符合阅读测试这一特定情境的要求,所以它的使用与成绩的相关度相对要高一些。策略39与阅读速度和理解都有关,一般情况下学生会将严重影响理解的生词标记出来而忽略次要的生词,这实际上也有助于提示理解的要点并加快阅读速度。策略5涉及复杂句的分析和理解,本次测试使用的四篇短文中均有一定比例的复杂句,需要学生运用语法知识对这些句子进行分析,从而达到对文章整体内容的理解。策略36在阅读测试的情境下并不能直接使用,但学生可以利用已有的背景知识进行理解,如果平时注意积累相关的背景知识,就更有可能根据文本提供的特定信息激活合适的背景知识帮助自己进行推断(Carrell,Devine and Eskey 1988[18])。策略27与成绩的相关度较低的原因可能是该策略需要综合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知识及逻辑推理能力,对学生的要求本来就较高,在测试的环境下,他们可能更难有效地使用该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5个策略的使用可能对阅读测试成绩的提高起一定作用,但即使成功的学习者频繁使用了这些策略,其提高作用却并不明显,究其原因,可能是他们还不能有效地使用这些策略,即不能在合适的时候、合适的地方使用合适的策略,并根据不同的阅读内容调整策略的使用(Anderson 1999[19])。这也可从阅读学习需求问卷和访谈的结果中得到印证:在需求问卷关于学习目标的回答中,较为集中的是想要提高阅读技巧和阅读能力(包括理解的准确率及阅读速度),访谈的2名高分组学生均提到需要更多地练习来提高自己对阅读策略的有效应用,其中一人提到了希望能够在课堂上有更多机会深入地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文本,另一人则建议教师印发一些附有练习的趣味性较强的英文读物并定期检查完成情况。

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次研究中的成功学习者和不成功学习者只是相对而言,从其平均分(70.87)来看,成功学习者的阅读成绩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访谈中1名高分组学生甚至提到自己参加了英语四级考试之后对英语阅读越来越不自信。这说明无论是成功学习者还是不成功的学习者都需要在阅读策略的使用方面加强练习。Grabe et. al.也指出:培养有效使用阅读策略的能力需要长期、大量的阅读练习,且并无捷径可走,只有多次使用某个策略解决相似的问题之后,学生才可能更灵活地运用这一策略,即使是二语阅读水平较高的人也需要不断培养新策略应对新材料或新问题(Grabe et. al. 2002[20])。

3.4 对教学的启示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到,由于语言水平和背景知识的差异,成功的学习者和不成功学习者在5个策略上存在显著差异,且这5个策略与阅读成绩都呈低正相关,这对高职英语专业的阅读教学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首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系统地培养学生的策略应用能力,包括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计划、监控、调整和评估的能力。Anderson指出:阅读教学的首要考虑是教会学习者如何使用策略(Anderson, 1999[21]:70)。Grabe et. al.进一步指出:阅读教学的目标不是教孤立的几个策略,而是要培养“有策略的读者”(strategic readers),即具有一定的策略储备并能够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文本、题材和目标灵活应用,直到这种应用成为自动的反应,要达到这个目标,需要在教学中融入策略培训,并提供大量练习的机会,同时也要求学习者能够大量接触适合自己语言水平的阅读材料(Grabe et. al. 2002[22])。

其次,要培养学生正确处理生词的能力,如区分关键词和次要生词、利用各种线索合理猜词义、合理利用词典等。Anderson也建议教师在教学中既要以外显性方式教授基础词汇,也要教会学生利用上下文合理猜测不常见词汇的意义(Anderson 1999[23])。同时,要结合语篇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最后,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引导学生获取必要的背景知识,培养他们利用网络、报纸、杂志、图书等各种资源进行课外阅读的习惯。

4 结语

本研究通过对高职英语专业学生进行阅读测试、问卷调查及访谈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成功学习者和不成功的学习者在5个阅读策略的使用上存在显著差异,前者对这些策略的使用频率均高于后者,且这5个策略都与阅读成绩存在低正相关,但在其余35个策略的使用上均无显著差异。这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Anderson的研究结果,即成功和不成功学习者在阅读策略使用上的差异主要是对策略的使用成功与否。本研究的结果对阅读教学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是调查的样本数有限,结果的概括性还需进一步验证,二是问卷调查结合访谈的研究方法虽然可以揭示学生使用策略的一部分情况,但仍需使用更为深入的方法如有声思维等,得出更具体、直观的结果,这也是今后的研究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1] 王笃勤.英语阅读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IV.

[2] [19] [21] [23] Anderson, N. J. Exploring Second Language Reading: Issues and Strategies[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70,71,70,25.

[3] [20] [22] Grabe, W., Fredricka L. Stoller.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Reading[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138-140,84,81-84.

[4] 刘亦春.学习成功者与不成功者使用英语阅读策略差异的研究[J].国外外语教学,2002(3): 24-29.

[5] 刘丹丹.中国英语学习者的阅读策略研究[J].外语界,2002 (6): 13-18.

[6] 周文婕.英语阅读策略调查[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5 (3): 74-76.

[7] 李小芳,易立新.成功阅读者与不成功阅读者的阅读策略研究[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6): 107-109.

[8] 姚晓鸣.英语专业学生英语阅读策略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J].科教文汇,2010(6): 132-134.

[9] 汪阳.英语专业新生阅读策略调查研究[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 203-205.

[10] 赵勇刚.英语专业学习者阅读策略调查研究[J].才智,2012(11): 298-299.

[11] 王根莲.外语类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阅读策略调查研究[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8(2): 122-125.

[12] 赵茹.英语阅读策略使用与阅读能力强弱关系[J].绥化学院学报,2009(4): 117-119.

[13] 秦晓晴. 外语教学研究中的定量数据分析[M].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37.

[14] 王向荣. 高职高专英语阅读策略训练有效性研究[D]. 2010:71-73.

[15] Julian, B., Richard R. Day. Entensive Reading Activities for Teaching Language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11-12.

[16] [17] Oxford, R. L.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 [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 300, 81, 83, 89, 90-94, 158.

[18] Carrell, P. L., Joanne Devine, David E. Eskey. Interac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Reading. 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 73-89.

Survey of reading strategies accepted by junior college English majors

DENG Lei, QIAO Ying
(School of Applied Languages, Shenzhen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henzhen 518172, P.R.China)

This paper reports the results of a survey conducted on reading strategies accepted by English majors at Shenzhen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oth 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shows that among the 40 strategies investigated, 5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between successful and less successful readers, and the frequency of the 5 strategies used by successful readers is higher than le ss successful readers. Moreover, the 5 strategies are all in low positive relevance with the scores of the rea ding test.

reading strategy; English majors; junior college; success in reading; failure in reading

H319

A< class="emphasis_bold">文章编号:1672-6332(2013)04-0063-05

1672-6332(2013)04-0063-05

【责任编辑:羊玲】

2013-08-28

广东省高职教育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2013年度教改项目“高职英语学习策略培训教学改革与实践”(G094)

邓蕾(1979-),女(汉),湖南衡阳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教学。E-mail: dengl@sziit.edu.cn

猜你喜欢

英语专业学习者测试
幽默大测试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摄问”测试
“摄问”测试
“摄问”测试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产出导向法”在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新时代下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写作教学改革之探索
论远程学习者的归属感及其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