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股沟疝平片修补200例病例分析

2013-07-02李贵生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8期
关键词:疝环疝囊修补术

李贵生

(山西省屯留县中医院外科,山西 屯留 046100)

腹股沟疝平片修补200例病例分析

李贵生

(山西省屯留县中医院外科,山西 屯留 046100)

目的 探讨疝平片修补在腹股沟修补术中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07年07月至2012年05月期间,科室腹股沟疝患者398例,其中实验组200例患者实施疝平片修补术,对照组同期198例患者实施疝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对比两组疼痛、手术时间、复发等。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疼痛、手术时间、不良并发症、复发率指标上相近,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疝平片修补对腹股沟疝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其治疗成本低,更易于百姓接受,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腹股沟疝;平片修补;分析

腹股沟疝是疝的一种,此病发病率高,在老年患者中发病率更高。传统疝修术历史悠久,已达数百年,但是此法治疗后愈合时间较长,且手术带来的不良并发症较多[1-2]。目前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疝平片修补术等应用较多,解决了传统治疗方式带来的张力较大的问题,临床效果不错,平片修补术成本更低,为了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对比两法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07月至2012年05月期间,398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00例和对照组198例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种等一般资料上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如表1所示。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实施局麻;选取合适位置(腹股沟韧带体表投影中点上方2cm至耻骨结节)手术切口,4~5cm;将腹部外的斜肌腱膜实施切开,定位疝囊向上游离以此暴露腹膜外脂肪,确定疝环损伤大小;体积较小的疝囊不处理直接剥离,剥离后内翻进腹腔,体积较大的疝囊首先选择疝囊颈部4~5cm处实施断离,注意要能够容纳填充物,予以止血处理后置于腹腔;将填充物放进内环口,放置时注意填充物的尖端面向腹腔,此后将外瓣以及疝环固定,缝合联合肌腱、腹横筋膜以及腹股沟韧带,最后对网片边缘以及周围组织固定并缝合,术毕。

表1 基线资料对比

表2 两组基本指标对比

表3 两组术后并发症结果对比

实验组:实施局麻,常规6~8cm疝切口,切开腹外斜肌腱膜以及提睾肌,将疝囊壁切开,疝囊壁横断后向上将疝囊游离,丝线缝扎疝囊,止血旷置,将精索、腹外斜肌腱膜充分游离后放置疝平片,放置时将缺口面向精索内环处,缝合补片切口1~2针,下缘以1~2针固定至耻骨结节腱膜组织,外侧缘结节缝合至腹股沟韧带,内侧缘缝合至联合肌腱上,平片放置时忌平展,放置后重建外环口,缝合组织,术毕。

1.3 统计学方法

对结果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判断标准。

2 结 果

2.1 基本指标对比

如表2所示,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后实施镇痛情况、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复发情况上指标相近,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保持12~36个月随访)。

2.2 术后并发症对比

如表3所示,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并发症发病率均较低,指标相近,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腹股沟疝是腹壁疝最常见的一种,指的是患者腹内脏器偏离原本位置,经过先天或者后天的孔道或者薄弱区向体表突出形成的包块,其主要的形成原因包括腹腔内压升高以及腹壁张力降低两方面,疝主要由疝囊、疝环、疝内容以及疝被盖组成。传统疝修补术主要机理是将不同的解剖层次的韧带以及肌肉组织进行缝合,缝合采取暴力缝合,因此手术存在张力。正是由于手术留下来强张力,因此术后多数患者有明显疼痛且伤口愈合慢,术后并发症发病率较高。腹股沟疝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由于高龄患者的机体各方面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因此实施传统手术容易造成各种不良并发症,处理起来难度较大容易造成不良后果[3-4]。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传统修补术的基础上,主要目标是修补腹横筋膜,利用的材料是人工合成的材料,因此这种手术的张力小且损伤小[5-6],主要的优势有:手术适用范围广、术中操作时间短、伤口愈合快、术后并发症少且术后疼痛少。创伤很小,但是手术费用高,因此不适用在基层医院推广。

平片式修补术近年来应用逐渐广泛,该手术方法对机体正常解剖结构影响很小[7],手术中操刀医生无需特别关注疝环大小以及疝囊的大小,而只需要将患者疝囊高位结扎即可。且手术所用平片质地柔软,具有很强的抗张力,与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术中修剪便捷,因此操作简单快速,患者术后异物感很小[8],复发率较低。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后实施镇痛情况、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复发情况、术后不良并发症上指标相近,说明疝平片手术修补临床效果确切,同时由于其治疗成本相比疝充填式无张力手术低,因此更适合在基层医院大力推广。

[1] Tan VP, Lee YT, Poon JT.Incarceration of a colonoscope in an inguinal hernia: Case report and literature review[J].World J Gastrointest Endosc,2013,5(6):304-307.

[2] Wang ZQ,Dong XH,Yang BZ,et al.Giant Hydroureteronephrosis Associated with Ipsilateral Inguinal Hernia and Contralateral Hydronephrosis: a Case Study[J].Chin Med Sci J,2010,25(4): 243-245.

[3] DalenbäckJ ,Andersson C ,Anesten B,et al.Prolene Hernia System, Lichtenstein mesh and plug-and-patch for primary inguinal hernia repair: 3-year outcome of a prospective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J].Hernia,2009,13(2):121-129.

[4] Parelkar SV,Oak S,Gupta R,et al.Laparoscopic inguinal hernia repair in the pediatric age group-experience with 437 children[J].J Pediatr Surg,2010,45(4):789-792.

[5] 李亮,隋梁,吕国庆,等.腹股沟疝平片无张力修补术复发原因及其再手术方法选择[J].海南医学,2011,22(8):77-78.

[6] 章阳,姚玉民,张伟,等.平片式修补与疝环充填式修补在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选择探讨[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2010,4(1):125-126.

[7] Holzheimer RG.Low recurence ratein hernia repair results in 300 patients with open mesh repair of primary ingu inal hernia [J].Eur J Med Res,2007,12(1):1-5.

[8] Shen Yingmo.Inguinal hernia repair with acellular tissue matrix patch for pediatric patients aged 6 to 18 years[J].China Medical Abstracts (Surgery),2012,21(1):69-70.

R656.2+1

B

1671-8194(2013)28-0148-02

猜你喜欢

疝环疝囊修补术
胎儿疝囊型膈疝的磁共振诊断与鉴别诊断
疝环填充式和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对比分析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疝囊处理的研究进展
Lichtenstein修补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疝环充填式治疗老年腹股沟疝治疗的体会
日间手术模式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疝
肝脏刀刺伤修补术后黄疸一例
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感染的预防及处理
3种无张力疝修补术疗效比较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