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牵正散加听宫、听会治疗周围性面瘫的针刺深度研究

2013-07-01胡文海许艳萍汤国敏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1期
关键词:鼻唇口角进针

胡文海许艳萍汤国敏

(1 惠东县人民医院康复科,广东 惠东 516300;2 惠东县妇幼保健院门诊,广东 惠东 516300)

牵正散加听宫、听会治疗周围性面瘫的针刺深度研究

胡文海1许艳萍2汤国敏1

(1 惠东县人民医院康复科,广东 惠东 516300;2 惠东县妇幼保健院门诊,广东 惠东 516300)

目的 观察牵正散加听宫、听会治疗周围性面瘫的针刺深度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两组面瘫患者各33例,均使用牵正散内服常规取穴针刺治疗取穴均为患侧听宫、听会、阳白、攒竹、太阳、四白、迎香、颧髎、颊车、地仓、承浆、完骨、翳风,合谷健患侧交替,其中A组(深刺组)听宫进针深度为2寸,约为2.5~3.0cm,听会进针深度为1寸,约为1.25~1.5cm。B组(浅刺组) 听宫进针深度为1寸,约为1.25~1.5cm,听会进针深度为0.5寸,约为0.7~0.9cm。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面部各症状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变化,且两组之间相比较有明显差距。结论 牵正散加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确切,且听宫、听会深刺组疗效优于浅刺组。

周围性面瘫/针灸疗法;针刺深度;牵正散

面瘫是康复科常见病之一,临床上以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向健侧偏歪。病侧不能作皱额、蹙眉、闭目、鼓气和噘嘴等动作。鼓腮和吹口哨时,因患侧口唇不能闭合而漏气。进食时,食物残渣常滞留于病侧的齿颊间隙内,并常有口水自该侧淌下。由于泪点随下睑外翻,使泪液不能按正常引流而外溢等为主要表现,西医对本病的诊断为‘面神经麻痹’,多采用激素类药物治疗,且疗效欠佳[1-2]。近几年来,笔者用牵正散加针刺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疗效,并对听宫、听会针刺深度进行了临床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66例患者,根据就诊序号按1ı1配对原则随机分为深刺组(A组)和浅刺组(B组)。A组中年龄7~66岁,平均34岁;病程3~20d;B组中年龄11~58岁,平均33岁;病程5~22d;均为周围性面瘫;CT显示头颅无异常。两组各项内容基本相同,具有可比性(P>0.05)。

1.2 病例选择

①所有人群,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向健侧偏歪。病侧不能作皱额、蹙眉、闭目、鼓气和噘嘴等动作。鼓腮和吹口哨时,因患侧口唇不能闭合而漏气。进食时,食物残渣常滞留于病侧的齿颊间隙内,并常有口水自该侧淌下。由于泪点随下睑外翻,使泪液不能按正常引流而外溢。②病程在0~60d以内,无‘倒错’等并发症。③CT检查证实为头颅无异常。

1.3 观察指标

①记录治疗前后额纹、眼睑、鼻唇沟、口角的变化。②皱额、蹙眉、闭目、鼓气和噘嘴动作的记录、询问流口水及流眼泪情况.

1.4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以头颅CT排除脑部病变。①牵正散《杨氏家藏方》,组成:白附子、僵蚕(各5~9g)全蝎去毒,并生用,各等分(3~5g)。用法:散剂,每次3~5g,热酒送下,每天1次,连服15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②取患侧听宫、听会、阳白、攒竹、太阳、四白、迎香、颧ā、颊车、地仓、承浆、完骨、翳风,合谷健患侧交替。刺法:①先在针刺部位进行常规消毒;②用“华佗牌”0.3mm× 50mm规格毫针针刺听宫、听会,0.20mm×25mm规格毫针刺余常规穴位。且留针20min,留针期间以捻转手法行针1次。③浅刺组针刺听宫深度约1.5cm以内、听会约0.9cm以内,因患者身高、胖瘦有一定差异,具体针刺深度根据个人身形适当增减;深刺组听宫针刺深度约3cm以内,听会约1.5cm以内,一般以耳中发胀,有似鼓膜向外膨胀的感觉为度。两组均1日1次,10次为一疗程,共2个疗程。并嘱患者避风寒。

1.5 统计学处理

对A、B两组针刺所得的治愈率、显效率及总有效率的结果采用百分比分析。

1.6 疗效观察

疗效评定标准:额纹、眼睑、鼻唇沟、口角两边对称无歪斜,皱额、蹙眉、闭目、鼓气和噘嘴动作正常,无流口水及流眼泪为治愈,以上症状体征情况好转1/2(以发病时情况和治疗后对比为依据,下同)为显效,症状体征减轻1/4~1/2为有效,治疗前后无变化或好转未达1/4或反而加重者为无效。

2 治疗结果

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疗效判定结果 例(%)

由表1可见A、B两组经治疗均取得较好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3.9%和69.7%。A组明显优于B组(P<0.05)。两组资料治疗前具有可比性;两组分别作治疗前后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说明牵正散加针刺无论深刺、浅刺均对周围性面瘫有治疗意义;两组之间治疗后治愈率比较,亦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93.9%>69.7%),说明A组疗效明显优于B组。

3 典型病例

患者男性,35岁,2011年10月10日初诊。主诉:左侧眼睑闭合不全、口角歪斜5d。病史:5d前起床时照镜子发觉口角外向右侧,左侧眼睑闭合不全,刷牙时不能吐口水,并有流眼泪现象。曾经门诊诊断为“左侧面神经瘫痪”,经中西医药物结合并输液治疗,效不佳。5d后来我科求治。查:左前额纹消失,左侧眼睑闭合不全、流泪,左侧鼻唇沟变浅,人中偏向右侧,口角向右侧歪斜,鼓腮漏气,舌质略淡红,双脉浮紧。头部ct示:未见颅内病变。诊断:左侧面瘫。治疗:用上述牵正散:散剂,每次3~5g,热酒送下,每天1次,连服15d为一疗程,共2个疗程。加针刺A组深刺疗法,取患侧听宫、听会、阳白、攒竹、太阳、四白、迎香、颧髎、颊车、地仓、承浆、完骨、翳风,合谷健患侧交替。听宫进针深度为2寸,约为2.5~3.0cm,听会进针深度为1寸,约为1.25~1.5cm。经治疗1个疗程后上诉体察症状消失。于2011年12月1日复查,面部肌群正常,各检查正常。随访2个月后正常,1年未复发。

4 讨 论

4.1 关于病因病机及治则治法。面神经炎是西医病名,祖国医学文献中称作“口眼唱斜”、“口僻”,是因其症状的形象而命名的。本证在《内经》中早有记载,后世医家代承其说,论著皆以《内经》之说为基础,未有逸出其范围者。古人认为本证是由于中了风邪所致,“巅顶之上,唯风独到”,故治疗上以祛风散寒、温通经络为原则。4.2 关于针刺深度。针刺深度,是指针身刺人喻穴皮肉的深浅。掌握针刺的深度,应以既要有针下气至感觉,又不伤及组织器官为原则。每个腧穴的针刺深度,在临床实际操作时,还必须结合患者的年龄、体质、病情、腧穴部位、经脉循行深浅、季节时令、医者针法经验和得气的需要等诸多因素作综合考虑,灵活掌握。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正如《素问·刺要论》指出:“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深浅不得,反为大贼”,强调针刺的深度必须适当。故听宫进针最大深度为2寸,约为2.5~3.0cm,听会最进针深度为1寸,约为1.25~1.5cm。

5 结 论

5.1 通过本临床观察发现,牵正散加针刺治疗面神经炎疗效确切,听宫、听会无论深刺或浅刺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其中深刺组治愈12例,显效10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93.9%;浅刺组治愈5例,显效6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69.7%。两组治疗后比较表明听宫、听会深刺组疗效明显优于浅刺组。

5.2 据临床观察发现,年龄较低(40岁以下)及体格壮实者者,疗效较好,疗程相对较短,一般1~2个疗程即可治愈;年龄较高(40岁以上)或体质虚弱者,疗效相对较差,疗程亦长,一般需2~4个疗程。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1] 沈红岩.王雪峰教授“四针八穴”针灸治疗儿童面神经炎经验总结[D].沈阳:辽宁中医药大学,2008.

[2] 李才.针灸治疗面瘫10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8,24(10):668.

[3] 王虹,赵淑英.针灸治疗面瘫[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23):55.

R745.1+2

B

1671-8194(2013)21-0302-02

猜你喜欢

鼻唇口角进针
肌骨超声引导针刀进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保留口角轴唇颊瓣修复下唇缺损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视角与口角
打败鼻唇沟 恢复年轻光彩
两代人的不同
内河集散船舱口角隅甲板应力分析
鼻唇沟双叶皮瓣在鼻翼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容量提升理论指导下的鼻唇沟填充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