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利用外资的规模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2013-04-29吴圣贤方华
吴圣贤 方华
摘要:流入中国的外资快速增长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影响外资流入的主要因素历来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本文利用相关时间序列数据对中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及其影响因素汇率、国民生产总值、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居民消费水平、出口总额等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实际利用外资;计量分析;修正模型
一、引言
外商直接投资(FDI/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也叫国际直接投资,是与国际间接投资相对应的一种基本形式,它以控制经营管理权为核心,以获取利润为目的,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FDI的规模呈逐年增加趋势(参见图1)。1979-1992年,为中国利用FDI的第一阶段。1983年,中国年度实际利用FDI总额为9.2亿美元,1992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直接突破了100亿美元。1993-2001年为第二阶段,中国实际利用外资继续稳定增长,1996年突破了400亿美元。2002至今为发展的第三阶段,2008年达到了历史峰值,直接突破了1000亿美元。从1994年起,中国一直为发展中国家中年度FDI流入量最大的国家和地区。2002年,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年度FDI流入最多的国家。
国内外学者对外商投资理论都有过研究。Hymen提出了垄断优势理论,该理论认为:不仅是国际市场,而且国内市场都是不完全的,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正是市场不完全的产物。Broadman和Sum(1997)对外资在我国各省市的影响因素(国民生产总值、基础设施建设、识字率、地理位置以及劳动力)做了计量分析,结果发现劳动成本统计不显著。孙兆明等(2006)利用计量经济学的协整方法,选取影响FDI的众多因素,对影响我国引进外资的因素进行计量分析,结论认为引进外资国家的国家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前景是主要影响因素。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我国FDI看作一个整体,运用计量方法对影响我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
二、中国利用外资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本文选取1983-2011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的相关年度数据。文选取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出口总额(TE);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汇率(EOR);居民消费水平(CLR);虚拟变量D1,其取值定义为:2001年(加入WTO)之前取值0,2002年及以后年份取值为1.
(一)模型设定偏误检验
模型拟合优度很高。说明众因素对FDI的影响很大,我们选取的影响因素很全,但是否有多余变量,还需要进一步的检验。去掉GDP和CPI,然后做F检验,判断两个变量是否为多余变量。
同样F=0.5278 根据这两次比较相似的验证结果看GDP、CPI、TE中可能含有多余变量。相对于加入变量和删除变量,我们更强调的是经济理论,仅因为t统计量不显著而剔除该变量会犯严重的遗漏变量的错误。遗漏相关变量比多选不相关变量的情形要严重得多。不仅估计量有偏和不一致,而且随机干扰项的方差也往往被高估,从而使通常的推断程序变得无效,甚至参数的经济意义也可能不合理。而在多选不相关变量的情况下,后果仅是效率的降低。因此我们需要做进一步的检验分析。 (二)麦克金农-怀特-戴维森检验(MWD检验) MWD检验用于帮助模型在线性和非线性之间进行选择。建立假设如下: 零假设H0:线性模型 备择假设H1:对数线性模型 估计线性模型,得到FDI的估计值,估计线性对数模型,得到LNFDI的估计值;令Z等于FDI估计量的对数减去FDI对数的估计量。做LNFDI对EOR、GDP、CPI、CLR、TE、D1、Z的回归,如果根据t检验Z的系数是统计不显著的,则拒绝原假设。 如表1:Z的t统计量不显著,所以模型是对数线性的形式。 (三)多重共线性检验 从经济学理论来看,由于出口额增长会拉动GDP的增长,GDP的增长又会使居民消费水平相应增加,所以GDP可能与出口额和居民消费水平有一定共线性。最初的回归结果显示拟合优度非常高达到0.976762,但是t统计量显著的不多,所以模型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需要做辅助回归检验。 由此可见:居民消费水平、出口额、国内生产总值和汇率之间存在着严重共线性。当自变量出现共线性问题时,应想法消除其影响。一方面从搜集数据,增大样本容量考虑;一方面改变模型的形式。由于模型是根据经济理论而确定,并且年度数据是没有办法获得额外数据或者新样本的。所以最好的方法是重新考虑模型。 新模型用对数模式,继续回归。我们发现仍有变量不显著,居民消费水平(概率为0.1185)和虚拟变量(概率为0.4158)的t统计量不显著,再次对其作辅助回归。 根据上表知,仍然有很严重的多重共线性,所以不得不用剔除法来考虑删除不合格的变量,结合以上的回归结果,可以确定GDP、CLR和TE之间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由于居民消费水平反映的是我国的整体消费能力,经济发展的潜在动力、我国的市场化程度,因此去掉GDP和出口额两个因素。然后做回归,结果显示:在5%显著水平下,所有的统计量都显著,且拟合优度R2= 0.979301,相比之前有所提高。至此,模型变量和形式的检验都已完成,经检验和修正,初步得到理想的模型。 (四)异方差检验 虽然异方差的情况多出现在截面数据中,本次采用的时间序列数据因为是小样本容量,因此也需要检验。下面对模型做怀特的一般异方差检验,结果如表2: 从结果来看,Prob. Chi-Square(13)的值为0.2106,因此接受零假设,即不存在异方差。
(五)自相关检验(D.W.检验 LM检验)
根据D.W. = 1.597117,样本容量n=29,解释变量个数为k=4,查询D-W表可知,在5%的显著水平下,d L=1.12和du=1.74,因为,d L LM检验结果如表3,RESID(-2)和RESID(-3)统计显著,RESID(-1)和RESID(-4)不显著。所以模型存在自相关,表明与残差的二期滞后和三期滞后相关。继续对模型做修正,得到最终修正结果如表4: 三、证实结果分析 (1)汇率的系数表明:汇率上升一个单位,即人民币贬值一个单位,我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就会增加10.5%,是主要影响因素。中国低廉的劳动力价格一直是吸引FDI流入的主要因素之一,跨国公司来华投资也主要是利用中国这一“世界加工厂”的作用将产品销往世界市场。因此,人民币汇率自1983年后就呈现不同程度的贬值趋势,这种货币政策的积累效果带来了显著的相对劳动成本效应,增加了中国吸收FDI的竞争力。 (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系数表明:如果价格指数上涨一个单位,那么我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将会上涨1.04%。居民消费水平系数表明:居民的消费水平的提高能够吸引外商对我国的投资,如果消费水平上涨1%,那么FDI将会上涨0.87%。 (3)虚拟变量的系数为-0.255,它表明在中国加入WTO后我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增长率下降了25.5%,这个证实的结果与经济理论有些不一致。对此,笔者认为,这里起作用的是增长速度,1997年之前,FDI增长速度很快,1997年之后,FDI的增速开始减缓。因此从数据上看,我国2002年加入WTO后的影响反而是负的。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随着中国加入WTO,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并没有向人们所预期的那样借助西部大开发的政策优势大量投资西部地区,反而有相反的趋势。这也是D1系数为负的原因之一。 (4)从残差的二期滞后、三期滞后系数看,外商投资具有连续性、往期性。从最终模型结果我们得知,外商投资一般是在三年以上。 另外该模型明确了影响我国吸引外资总额的主要因素。对于当前我国的发展形势,外商对我国的投资对于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完成我国的整体经济目标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定量分析出了影响因素和每个因素对外资的影响程度,政府可以根据主次因素进行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的调控。 四、结论 定量分析的结果证明了我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与一些经济因素的相关关系,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消费价格指数和居民的消费能力对吸引外资的都有很大的作用。要促进中国利用外资上一个新台阶,就要进一步扩大经济规模,增加居民的收入,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鼓励消费;适当的消费价格指数的提高和适当的通货膨胀可以促进我国经济的活力,同时可以增加外商投资的总量。另外,由于投资受到往期影响,所以政府要保持引进外资政策的持续性、稳定性,增加投资者的信心。保持外商投资的可持续性。外资的流入还会受到整个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当国际经济环境好、国际流动资金充足时,我国实际利用外资的额度也会增加。 参考文献: [1]易丹辉. 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64-70 [2]高铁梅. 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应用及实例(第二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 66-146 [3]孟宇、王维国.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因素的实证分析. 东北财经大学. 2007. 15-18 [4]杨洋、易敏丽. FDI区位分布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中国百强城市数据. 西南财经大学. 2008. 7-20 [5]郭炳南. 影响江苏实际利用外资因素的实证分析.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 2008. 81-83 [6]马凌远. FDI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来自中国的证据.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08. 39-41 [7]张瑛.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与FDI的动态关系分析. 当代经济管理. 2012. 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