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用心构筑教育空间
2013-04-29汪婷
汪婷
摘 要:班级管理是教学环节的重要保障,作为教师,不但应在知识掌握和传授上有独到的方法和良好的效果,在班级管理能力上也要注重提升,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日的点滴教学中带着对学生的爱心善于倾听和归纳,久而久之,班级管理中的细节就柳暗花明了,自然也能够在时间的打磨和洗礼中感受教育的成就和幸福的感悟。
关键词:和谐;沟通;情感渗透;家校合力
自从当上2012届初三班的班主任开始,和这些孩子们相处已整整两年。回想起两年来的酸甜苦辣,总有一番感慨在心头激荡,总还想和他们继续在一起,一起把我们的纪律卫生红旗在光荣栏里贴下去……
接管班主任前,一些老师说起三班,都说是一个让人比较头大的班级。带着几分忐忑、几分好奇、几分信心,我走进了初二(3)班教室。经过多次努力整改,我们班的班风在各个任课老师那里都得到了较好的口碑。回顾起来,有几个方面的心得经验和各位同行一起商榷。
一、教育要和谐,师生间的沟通必不可少
师生关系是学校学习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它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发展、价值观念、学习态度。所以,首先要深入了解学生,了解学生是教育的基础。刚开始进班的时候,也许不是接的初始年级,也许是比较年轻,学生们对我的态度不太端正,开学第一天,在我发表“就职演说”之后,尽管从一部分学生的眼里能看出对我这个新班主任的新奇感,但仍有相当一部人很无所谓,还有一个“男生”理着“鸡冠头”,斜坐在椅子上,和后面的一个高个子男生窃窃私语……对班上的这些“第一眼”现象,我第一反应是外表冷观,内心关注。我先详细翻阅了学生的成长档案,简单地了解了学生的个人情况和家庭情况,在开学的第一周里,除了常规的班务事情安排,其他在校时间我便不动声色地对每一个孩子进行了行为、语言、纪律的观察。在基本了解学生情况后,对每个孩子的教育措施作了简单的定位。
二、对待学生,要持理解与宽容,平等与民主的态度
学生出现问题后,要真正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分析问题,毕竟,他们是孩子,不是成人,我们不能以成人的道德行为标准去约束要求孩子,就像一棵小树苗要经过修正才能有长成参天大树的可能,给他们适当的发言权,要学会认真倾听孩子的声音,并和学生一起分析和评估,这样才会有更好的教育效果。
三、要奖惩分明,稳步落实班纪班规
《后汉书》中说道,浊其源而望流清,曲其形而欲景直,不可得也。我想起儿子两岁时去早教班,那节试听课也是早教班必经的第一节课,所有的孩子在音乐声中跟着老师在一个画好的大圆圈上走,只能踩着圆圈的线,不可以走到别处,走得好的小朋友,会得到老师的表扬。国内的教育总在倡导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注重导向教学,这个提法挺好,但在新课标中的实施却屡屡受阻,我想,恐怕就是自主性学习的前提——秩序感的缺失所致吧。所以在接班一周后的一次班会上,我与学生们一起制定了班级规定,并举手表决通过,杜绝今后犯错误找借口的机会。
对学生除了倾注一片爱心之外,还必须时时约束他们,严格要求他们,这样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严师出高徒,在班级管理中,有三类学生要特别处理好与他们的关系:一是班干部,二是差生,三是优秀生。对班干部要求要严格,要他们在搞好学习的同时积极为班级同学服务,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做得好表扬,有违纪照样批评,决不姑息迁就,对他们的批评要讲究方法方式,肯定他们的成绩,维护他们在同学中的威信。差生往往由于学习成绩或者某方面不如人而显出悲观、苦闷、忧郁等消极情绪,所以对待差生特别要注意尊重、理解他们,千万不能伤了他们的自尊心。而对优秀生应该更加严格要求,否则他们便自认为是“天之骄子”,以致萌发莫名其妙的“优越感”,甚至发展到瞧不起同学,直至无视老师的存在。如果说教育差生是每位班主任棘手的工作,那么,发现优秀生隐蔽的缺点,给予严格而有效的教育,未必不是困难的事。因此,教育优秀生自尊、自爱是非常重要的。
四、要注重家校互联的作用
自初二开始,根据初二学生的特点,我们召开了五次家长会,其中除了月考之后的分析外,我们首先安排了一次大型的题为“关注初中阶段的分水岭”的家长会,和家长交流了家校互联的重要性并提出可行性的家庭教育建议,另外通过电信的家校互联平台及时和家长做必要沟通,把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和学习问题尽量实现家校合力共同关注和解决。其次,要主动进行家访,如我们班的贾××,因为初二时家庭离异,孩子一直情绪不好,还出现早恋倾向,对此,我尽量与家长面谈,共同商讨帮助孩子的办法,提倡家长平时常鼓励她、关心她,并抽空到学校来看看她,让她感受到更多的关爱。经过家校配合的教育帮助,这位学生的性格乐观开朗了,自信心也强了,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总之,每个老师都有自己不同的个性体现,在教育学生方面,没有什么统一的教育方法,只有统一的先进的教学理念,这个理念由爱心主导、耐心贯穿,创建最合适的精细化管理策略。我们只要积极学习别人的先进思想并结合学生实际与自己的个性特征摸索教育方法,就能在教育领地里获得属于自己的精彩。
(作者单位 陕西省西安市中铁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