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好习惯成就大未来

2016-07-06徐亮

新课程·上旬 2016年5期
关键词:家校合力行为习惯

徐亮

摘 要:总结了在班主任工作中,从兴趣训练、学校规章制度、家校合力、榜样作用、班级环境五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

关键词:行为习惯;家校合力;榜样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好习惯呢?根据我的教学实践经验,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兴趣训练帮助习惯养成

学生不良习惯的转化、良好习惯养成的过程,无论对学生,还是对老师来说,都是一个艰苦的过程。特别是一年级的小朋友,他们刚刚读小学,年龄小,自控能力很差,单调反复的训练又很乏味,这时,就要注意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教师可以编一些儿歌、顺口溜,让孩子们记住那些枯燥的行为规范。比如儿歌:“上课铃,叮叮响,我们快步进课堂;书本文具放整齐,静等老师把课上……”六七岁的孩子机械记忆能力很强,老师教几遍就能记住,在上课前让孩子一边背,一边检查自己课前准备的效果,这肯定比直接告诉孩子你们要怎样做怎样做效果好得多。我还运用了拍手儿歌,比如:“你拍一,我拍一,上课发言要积极。你拍二,我拍二,学习其实挺有趣儿……”这些拍手儿歌既让他们记住了这些行为规范,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以上所讲的这些约定熟成的口令、儿歌、顺口溜说起来朗朗上口,孩子们容易记忆,这样的形式又像是在做游戏,孩子很感兴趣,适合于刚入学的孩子。他们在玩耍中学习,在愉悦的氛围中记住了学校的规章制度。有利于尽快进入学习正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学校规章制度促进习惯养成

习惯容易养成,但也容易被淡化和忽略。纠正不良习惯,养成良好习惯,需要不断地巩固训练,需要不断地激发孩子的自觉性和上进心。我们学校每个班的争章夺星就是最好的例子。我记星的方法是:孩子回答问题积极,声音响亮,奖励一颗星;书写工整,奖励一颗星;爱劳动、有礼貌、乐于助人等等,凡是表现好的,我都毫不吝啬地奖励一颗星。这样下来,孩子的星星越积越多,积极性也越来越高,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也越来越好。私下里孩子们也在较劲儿,也在竞争,比谁的星星最多,暂时落后的会暗自努力,争取获得更多的星星。这也达到了调动孩子积极性的目的。一学期下来,我根据星星的多少,评出了金星、银星、铜星,再给他们发奖。争夺红星就是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及时的肯定、提醒、督促,再通过奖励,让学生形成竞争意识。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有利于行为习惯的形成和巩固。

三、家校合力影响习惯养成

孩子的进步与成长,离不开教师,也离不开家长。为了让家长知道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情况,也让老师了解孩子在家里的表现,我们班建立了多种联系形式与家长交流。一是建立了班级QQ群,给老师、学生与家长,家长与家长,学生与学生,家长与家长之间提供一个交流与互动的平台。二是加入了移动公司的校讯通。在校讯通上写当天的作业,指导家长辅导孩子作业,通报孩子在学校的表现等等。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更加支持老师的工作,并配合学校进行教育。

QQ群和校讯通给我们班的家校联系带来了很多方便。在2016年3月31日晚上7点多种,大队辅导员给我打电话说第二天要带34名孩子到烈士纪念碑前去扫墓,要穿校服,区领导也要去。我立即在QQ群和校讯通里把信息发出去,为确保至少有34名孩子参加,我还叫收到信息的孩子或家长及时与我联系。顿时,家长的信息和电话就来了。有的说:“徐老师,明天一定做好准备,准时参加。”“徐老师,我要去。”“徐老师,我知道了。”在一个小时不到的时间里,就有30多个孩子或家长与我联系。4月1日上午,孩子们去参加活动了。回来后,校长高兴地对我说:“孩子们表现很好,在班上表扬一下。”上课时,我表扬了孩子们,并叫参加了的孩子把过程说给我们听,孩子们很兴奋,争先恐后地来汇报。根据他们的叙述,我趁热打铁,指导他们写下来。下课后,我立即在信息平台把孩子们出色的表现,并得到校长的夸奖的信息发给了家长,我想家长收到信息一定很高兴。在放学后,我走到校门口时,就有家长笑嘻嘻地对我说:“这些活动很有意义,以后我们还要多支持孩子参加这样的活动。”作为班主任,我也很支持孩子们参加学校的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增长见识,得到锻炼,愉悦身心,同时也检阅和巩固了他们平时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

四、榜样作用带动习惯养成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大都是在家长、教师的要求下或模仿他人的情况下形成的,所以设身处地地树立榜样,不仅对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就是对高年级学生行为习惯的巩固和矫正都是有很大的带动作用的。因此,教师应给小学低年级学生多树立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榜样。比如:上课了,班上还是乱糟糟的,我们只要说一句:某某孩子今天最遵守纪律。听到这话,很多孩子都跟着安静起来。平常我经常说:×××坐得最端正,×××回答问题声音最响亮,×××的字写得最工整,×××最爱学习等等,其他孩子就知道跟着去做,这就是榜样的力量。所以,在班上我们要多表扬一些上课认真听讲,作业工整,遵守纪律,热爱劳动的孩子,使其他孩子自觉模仿,形成习惯。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最早学习的榜样,父母的言行、道德观念、价值标准等也时刻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孩子也自觉不自觉地模仿和学习着父母。作为老师,在教育的过程中,我发现孩子身上的不良行为习惯是从家庭中带来的时,就主动与家长沟通,希望以后注意一点。如果是家庭中的好的行为习惯,就在班上宣传,让大家都来学习。在班上营造一个良好的习惯养成氛围。

五、班级环境深化习惯养成

有人说:“当一个人跨进安静的阅览室,他会产生一种连咳嗽一下都不自在的感觉,更不好意思大声喧哗。同样,当一个人走进窗明几净、地面如镜的大厅里,他会产生一种怕踩脏了地面的感觉,无论如何都不会去吐上一口痰。”这就是环境对人的影响。我们学校在每周二下午做大扫除,行政值周还要检查、评分,平常每天都要注意保洁,值周领导、小校长、值周学生都要不定时地来检查。所以,我们班主任平常都要要求班上的孩子做到教室窗明几净、桌凳整整齐齐、地板干干净净。这样,就让孩子们养成了不乱扔果皮纸屑,桌子歪了就主动挪一挪的好习惯。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努力使学校的墙壁也会说话。”我们的教室就是这样,黑板上写着我们的班训;教室左侧的张贴栏里有《小学生守则》《小学生一日行为规范》,后面有争章夺星;教室的后面是每月一换的黑板报,教室的右侧是名人名言。这些布置,不仅仅是美化了教室,提高了班级文化精神风貌,还提醒孩子,时刻规范自己的言行,防止随意性行为,这种以景育人,以境教人,潜移默化地促使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

规范孩子的习惯,就如同给孩子铺上了一条轨道,让孩子沿着这条轨道走下去,走向成熟、走向辉煌。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孩子终身受益。

编辑 段丽君

猜你喜欢

家校合力行为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探析“寄语”对促进家校合力形成的作用
探究职校育人模式,助推学生健康发展
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