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扬琴曲《竹林涌翠》之作品思考

2013-04-29周义欣王义茹

作家·下半月 2013年5期
关键词:作品扬琴演奏

周义欣 王义茹

摘要 中国扬琴艺术的发展源远流长,而扬琴作品的变化折射出每一历史时期扬琴创作技术上的日趋完善和丰富。音乐要向上升为艺术,需要我们对作品加以用心去诠释。扬琴曲《竹林涌翠》独树一帜的创作充分体现了音乐、艺术的完美融合与统一。值得扬琴同仁们、年轻的学子们去学习、借鉴与传承。

关键词:项祖华 扬琴 作品 创作 演奏 技巧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以来,扬琴作品创作题材更广泛,作品风格也更加丰富,发展到今天,可谓涌现出了众多优秀而又不失特色的经典扬琴作品。本文所要探索的曲目《竹林涌翠》,正是非常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该曲由中国著名扬琴教育家、演奏家、作曲家项祖华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所作,乐曲在作曲家精湛的创作手段演绎下,以其清新优美的旋律、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多样的演奏技巧至今仍受到众多扬琴爱好者们的青睐和关注。对于这部作品,作者运用多种创作手法对民间素材加以改编、发展,在保留民乐创作旋律的同时又增加了多声部写法,使扬琴演奏新技法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在曲式手法的运用上,以中国民俗特点音乐为基础,大胆、合理而有选择地借鉴了西方回旋曲式结构完成全曲。此曲在保留中国扬琴特色的基础上,对当时的扬琴演奏技法、演奏方式进行了大胆尝试和创新,同时也对目前众多现代扬琴曲目的创作具有比较重要的借鉴意义和理论实践意义,可谓是一部经久不衰的扬琴杰作。本文将结合自己的习琴经验对该曲在以后扬琴演奏和创作方面的启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一 对扬琴演奏中音与美的思考

扬琴演奏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扬琴的“音”,顾名思义即扬琴的音色;扬琴的“美”就是演奏者对音乐的正确驾驭和把握。二者相结合时既需要调动演奏者的部分肢体语言如手腕的运竹方向、手臂以及身体的运动,也要更多的通过感性认识建立起正确的主观想象,来完成对一首音乐作品更为深层意义上的主观理解和诠释,这也就如同我们经常所说的“二度创作”。扬琴曲《竹林涌翠》可谓是一首经典的扬琴美曲,乐曲中如刻画傣族音调的委婉、彝族音调的欢快以及哈尼族音乐的热烈都可以说描写得十分到位,但是如何将这些鲜明的主题音乐元素通过演奏者的二度创作来进行表现,应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笔者在练习这首乐曲的过程经常用录音的方式来检验自己的练琴效果,但每次与原版相比的差距不得不引起笔者的思考和反思,通过反复对比和总结,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 演奏过程中忽视对音色的感知和辨别。影响扬琴音色的因素有诸多方面,例如,击弦的方法、击弦点与触弦点的位置、手臂与手腕的运用、各种演奏技巧的掌握以及演奏者的心理素质等各方面原因。对各种因素的分析在这不作深入讨论,但笔者通过实践感悟认为,音色的差别除上述几种情况外关键在于演奏者内心需要对音乐建立一个正确的听觉感知,在处理和演奏中,应非常重视听觉在音乐表现中的地位和作用,即有些音色是可以用听力感觉到的。例如,吟揉(⊥)是击弦后在所击弦的另一侧用中指、无名指向下压揉琴弦颤动而成(常见于中低音区)。演奏者可以在没有实际声响发出的情况下于内心先行“听”到声音,通过对音响效果的感知从而做出准确的肢体动作。再如,本曲第一段(A)主题中对滑音指套的用法,其动作与作用是右手击弦后或击弦的同时,通过使用滑音指套的推拉滑音及揉、压技巧使扬琴音色发生较大的转变,将扬琴原来直线状的余音加以科学的利用和变化使其变得更为美妙动听。演奏者在演奏中同样需对滑音指套的运用所产生的音效在内心形成预知的音响形象,建立近似于古筝压音的滑抹音效,演奏时通过对乐曲的情感起伏、滑抹音效的细微差别在内心建立正确的听觉感知,从而将乐曲的主题旋律充分展现。同理,该乐曲中其它段落的演奏都可通过听觉去感知力度的对比起伏,形成对音色的准确把握。

2 对乐曲“美”的想象体会不到位,音乐情感没有贯穿到全曲的始终。演奏中经常发现,乐曲中部分突出的抒情和快板段落有其自己独特的理解和色彩上的把握,但全曲听完后依然在乐曲总体表现方面显得平淡模糊,不能对乐曲主题形象予以恰当的表述。这就需要我们不仅要尽可能对作品的各个方面加以熟悉和掌握,如作品的创作背景、曲式结构、主体思想以及涉及的各种演奏技巧等,对作品的一个艺术效果和音乐内涵加以读懂、摸透;还要尽可能地运用思维感知对乐曲每处乐段、每个技巧加以联想和揣测,通过分析来得出曲调中所蕴含的真情实感。以该曲第三段(A1)为例:本段为一个三拍子舞曲风格的傣族音调变奏,节拍做了新的处理,与乐曲开始呈现的主题可以说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反差。那我们这时就可以想象,傣族舞蹈音乐的总体特征除了委婉、抒情外还有什么?其实傣族舞蹈的动作虽大多阿娜多姿,节奏较为平缓,但外柔内刚、充满着内在的力量。既有潇洒轻盈的“篾帽舞”,也有灵活、骄健、敏捷,且充满阳刚之气的象脚鼓舞、刀舞、拳舞等。尤其在孔雀舞的表演中,时而节奏缓慢单一,动作舒展,感情内在含蓄,时而节奏快速多变,动作灵活跳跃,感情狂放而豪爽。这一段的创作可谓吸收了这个特点,将傣族舞蹈音乐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巧妙刻画,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知道这一点后我们就可以明白作者为什么在此处要选用“抓奏”与“拨奏”技巧?为什么全曲只有这一处乐段采用3/8的节奏型来进行创作?由此,技术与情感方面的问题便迎刃而解,音乐的“美”在不经意间便悄然展现。

3 演奏技巧没有很好的为艺术表现来服务。音乐的“音”与“美”归根结底都要通过演奏者较为精湛的演奏技艺来实现,如果脱离实际空谈“艺术创作”,音乐终究将会是不完美的。在本曲中,作者同时融入多种不同风格的民族化旋律进行创作,为能体现各个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不同特点,作者有意识的对每段段落加以反复推敲创作出独具特色的主题旋律并且形成了鲜明对比。在选用各种扬琴演奏技法方面力求充分挖掘扬琴音色并对其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大胆的尝试与探索,使原本单调的旋律音符显得惟妙惟肖,既富有欣赏性,又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所以,从一定程度上说技术技巧是艺术表现的前提和基础,而艺术表现是对技术技巧的升华和创造,二者相互依存,相辅相生。全曲中各乐段无一不渗透着扬琴各种演奏技巧的综合运用和体现,如果弹轮的密集紧凑度达不到,怎样表达轻巧明快的乐段?如果反笕和拨弦的触弦点没有到位,怎样将舞曲中清新悠扬的旋律予以展现?如果分解和弦的不流畅,怎样将秀丽的山河景色和大自然的迷人风光让人感同身受?如果滑抹音音色的不够细腻,怎样表现傣族民间舞蹈音乐的清幽淡雅?如果击板技法不够响亮,怎样将节日里鸣锣道鼓的欢快气氛以最大限度的烘托?如果各种复调多声织体的两手配置不均匀从而失去了旋律的层次感,那音乐形象的塑造又怎样使人感到鲜明丰满?音乐又怎样能打动听众?种种的事实表明艺术的创作需要以良好的技巧技术作支撑,而技艺的培养又绝非一日养成,它既需要演奏者的勤学苦练,也要有坚定的恒心和毅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自由的驾驭音乐,享受音乐。

简言之,扬琴演奏中的音与美既来自于演奏者内心的情感释放,也需要演奏者达到外在的一定条件。这既是对音乐作品进行二度创作的必然过程,也是对演奏者艺术修养和表演素质提高的必经之路。

二 对扬琴作品创作的思考

对民族音乐的创造性运用。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同时也是一个有着深厚民族民间音乐积淀的国家。这些音乐有其自身独特的旋律特点和艺术魅力,因而更具有通俗性、生动性、耐听性等特点。如果将一段富有特色的民族音乐素材通过合理的编配和塑造,将其加入到现代扬琴作品的创作中,这样不仅可以极大地丰富作品的艺术感召力,而且还可以提高作品的艺术价值,使其具有永久的鉴赏性、传唱性和经典性。对于本曲,作者采用云南少数民族音调为题材进行创作,可谓旋律优美,耐人寻味。为能真实还原出不同少数民族不同的音乐风格和旋律特点,作者并没有将音乐作旋律线条上的加花、延音、变换节奏等简单的技术处理,而是更多的从织体、和声、调式调性、各种组合技法等方面入手,创造性地将民族化的旋律变得更为丰富和美妙动听,既表达出了少数民族对自己家乡生活的热爱之情,也使整首音乐作品的民族色彩更加浓郁和深厚。

多声思维与组合技法的运用。与传统扬琴作品相比,多声织体已大量出现在目前众多的现代扬琴作品创作中,成为其表现音乐主题、挖掘扬琴表现潜力的一种主要手段。对本曲的创作也不例外,可以说作者将这一思维始终贯穿于全曲,这样既调动了听众饱满的欣赏热情,又使音乐主题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多声织体的大量出现产生了各种组合技法的运用,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竹法”与“指法”的结合,这是现代扬琴演奏技巧发展的主要标志之一。其作用与原理就是一只手击弦,另一只手通过“揉压滑抹按”等技巧使扬琴音色发生较为大的转变,使音乐更具曲线美。另外,在本曲中还有分竹与连竹、弹奏与抓奏、拨奏与抓奏的组合等。这些组合技法拓展了扬琴演奏多声织体音乐的潜力,丰富了扬琴演奏技法。

西方独特作曲技法为我所用。现代扬琴作品创作的发展既要吸收传统,传承经典,还要借鉴世界,汲取精华。世界各国优秀的作曲方式、作曲技法,如各种曲式的运用、调式调性的转换、和声的配置等,我们都可以去借鉴和利用,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独具风格特色的经典扬琴作品。对于该曲的创作主要体现在:以中国民俗特点音乐为基础,大胆、合理而有选择地借鉴了西方作曲技法,在结构上采用回旋曲式模式,突破了传统的“散板一慢板一快板一散板”的结构;复调的运用拓宽了扬琴两手独立演奏的高难度技巧;由于现今扬琴音域的增宽,作者在本曲中通过调式调性的灵活转变、变化音群和序列音乐手法的借鉴以及多声织体的运用,为更好地表现音乐情绪变化提供了条件,大大地提高了扬琴的表现力。

注重旋律、节奏与织体的特色化。随着时代发展和作曲手段的进步,在当今众多现代扬琴作品的创作上涌现出了许多内涵深刻而又极富另类特色的“新潮”扬琴作品。这些作品大多突破了众多音乐表现要素的束缚,采用全新的现代音乐思维进行构思和创作,笔者认为这只是一种小领域内可行的尝试,在大范围内的推广几乎不具备任何可行性。笔者认为,扬琴新作品的发展,一方面作品本身要有深刻内涵和鲜明的主题思想,另一方面作品还要能极大地调动演奏者和听众的表演和欣赏的热情。这就需要作品在创作上应注重对旋律、节奏和织体这三个最基本音乐要素的选择和把握。很多作品为突出一个“新”字将这几个要素又刻意设计得过于复杂,看似很丰富其实大可不必,简言之,有特色就最好。以本曲为例,全曲虽段落较多但每一段的衔接却又过渡得非常自然,这主要得益于作者在对每段织体的选择上都有着独特的见解。在粗略看每一段的旋律、节奏,几乎对任何一个有音乐常识的人来说基本就能读懂看会,但这样看似简单的一首乐曲要想真正练好练熟却又并非易事。这就是这首作品的最大特色所在。

综上所述,在当今扬琴创作手法和题材形式不断丰富的今天,传统的、民族的演奏技法、创作理念我们仍要继承;新的、风格多变的作曲方式和表现手段我们也要借鉴。扬琴曲《竹林涌翠》以其优美的民族化旋律、丰富多彩的音响色彩并配合作者独特的音乐思维构思和别出心裁的创作手法,充分体现了传统与现代、民族与西方音乐的有机融合。对于这部作品,它既对当时的扬琴演奏技法、演奏方式进行了突破性的革新,同时也对当今众多现代扬琴曲目的创作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我们有理由相信,这部跨世纪的经典之作将会时刻焕发出生机与活力,为后人探索更为深层的作曲理念提供有力见证。

参考文献:

[1] 项祖华:《从扬琴特点看它的演奏技巧的发展》,《中国音乐》,1984年第4期。

作者简介:

周义欣,男,1989—,山东潍坊人,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12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扬琴演奏与教学理论。

王义茹,女,1958—,山东寿光人,本科,教授,研究方向:扬琴演奏与教学理论,工作单位: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猜你喜欢

作品扬琴演奏
应用于合重奏的扬琴音域介绍
我与扬琴协奏曲《凤点头》的“缘”
从“洋琴”到“扬琴”——探究民族乐器扬琴的中国化演变
扬琴的传入与流变探析
做优秀记者:如何从一般素材中“挖”重大新闻
对丁旭东音乐作品的探究和分析
法国现实主义画家米勒及其作品印象探究
高校钢琴课教学如何让学生学会用心演奏
简论20世纪的法国文学潮流
略谈钢琴演奏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