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历史导学案变化的一点思考
2013-04-29刘晓兵
刘晓兵
摘 要:导学案是教师授课的蓝本,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一份好的导学案,并不是编的完美就是好学案,好学案好就好在,既要能指导学生的学习,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
关键词:掌握学情;学案编写;线索性;困惑;反思;实践
从去年到这学期为了提高课堂的效率,我在不断探索导学案编写的“五导”(导读、导学、导思、导做、导趣)与创新性的同时,在实践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引发了我对学案编写的一点思考,下面我以这学期编写的第十套学案为例,谈谈对学案编写的看法。
一、完美学案背后的困惑
这节课的课题是《新航路的开辟》。在这节课之前,我们组的学案结构跟其他学案编写的结构一样,学校多次强调学案编写要问题化,改变以前对课本知识的罗列,以前我们的学案主要包括课题,使用时间、班级姓名、师评、组评,学习目标、知识梳理、能力提升、课后反思,而基础梳理部分内容主要是对课本知识罗列,将课本中一些知识去掉一些关键词语,让学生填空,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不能体现学案的“五导”。
二、困惑之后的思考
我与备课组同事讨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并不是学案编写的不好,其实,学案编写充分体现了知识问题化的特点,难易适中,可以说学案是一份最好的学案,但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关键在于学案编写脱离了普通班的基础知识差、能力欠缺这一学情。另外,学案在编写时跨度太大,由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由课本知识罗列变为完全问题化,学生的适应能力差,于是,出现了“老虎吃天,无法下口”这种现象。之后,我们对学案进行了调整,决定在原来编写的基础上,部分内容实行问题化,并且问题尽量体现层次性,由易到难,学校从铜陵学习后,根据铜陵的学案,我们的学案又进行了调整,这次调整:一方面,从学法指导上进行了改革;另一方面,在知识问题化上有跨上了一个台阶,就是把问题化的问题尽量具体化、简单化,调整后的学案,学生做起来效率高了,每节课几乎80%都能做完所有的内容,并且学生能根据内容对课本进行重新整合,由此引发了我对学案编写的思考。我认为一份好的学案应该具备以下三个特点:
1.了解学情,以学生的学习能力作为学案编写的依据
新课程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充分了解学情,从而以学定教,践行新课程理念,打造高效课堂。落实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就是需要我们多走近学生、多了解学生学案的完成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学案、设计展示。而且,问题设计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既不能高不可攀,使学生丧失学习的信心,也不能浅得不动脑筋思考就会。把握好问题设计的难易度,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联系,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决,进行思维活动和探究。
2.面向全体、分层设计
历史学案的编写,既要面向全体,有一个总的目标,在总目标的指引下,又要让不同层的学生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又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自身能力分阶段实现目标。因此,在学案编写上应体现分层性这一特点,即:分层设计学习目标、分层设计学习问题、分层选择展示问题和展示学生、分层设计学习程序、分层设计达标检测等。
3.努力使历史学案编写体现历史学科的线索特点
线索是对所学内容的高度概括和提炼。简单的几句话,或者图示或者表格,使学生对所学一目了然。理清线索,掌握要点,这是将历史书读薄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这是我们今后要努力的方向。这学期我们在学案每节后都让学生进行知识总结,对知识进行梳理,在21班每节课课前让学生展示知识结构并讲解,通过知识结构和基本线索的构建,使学生对历史知识有一个整体的宏观认识。从繁杂的内容中提炼出记忆的要点,从而以纲带目、化难为易。历史学案是学生的学习工具,不但有利于课堂学习,也方便学生查阅和复习。如果学案只是历史课本的一篇填空题,那么,它就只是导读失去导学的价值,久而久之,就会千篇一律,甚至使学生产生厌烦之心。这样就违背了使用历史学案去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兴趣和自学能力的初衷。
三、反思之后的实践
反思之后,我们开始探索,先是在分析学情的基础上对学案进行分层,如:在学案11~16选择题里的,我们分为A层、B层、C层,A层识记,供学习基础和能力较差的学生学习;B层为拓展延伸,供中等生学习之用;C层为能力提升,供学有余力学生学习,这样经过分层以后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在第16份学案上,我们将知识逐渐问题化,试着让提出的问题做到问题贴近课本,问题尽量越小越好,避免学生出现以前那样的“老虎吃天,无法下口”的情况。
经过我们不断地反思,不断地调整学案,使学生的学习难度降低了、线索更清楚了、掌握问题的方法也多了,学案上缴率比以前有所高提、上课时参与度大了,应该说这样的变化来源于反思,来源于对学情的不断分析。因此,可以说掌握学情是学案编写的向导。
(作者单位 陕西省宜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