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习与生活应用
2013-04-29周梦嫒
周梦嫒
摘 要:数学教师都曾遇到过一个问题,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其实不难,但是,要学生真正掌握这些内容却比较难。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自我控制能力差,所以,一味地去要求学生做什么、怎样做,反而不会取得太好的效果。如果你能把数学教学和生活进行联系,在课堂中给学生创建生活情境,举例子的时候采用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加以在课堂中适当地进行生活场景的重现,让学生体会数学课堂中的知识原来在生活中有这么大的用处,而生活原来又有这么多的问题所运用的也是数学课本上的知识,或许学生也就会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这样,学生不但学得轻松,课堂效果也会更好,还会使学生更热爱生活。
关键词:数学与生活;生活情境;运用数学;数学价值
数学原本是一些单调乏味的数字组合,是一些复杂的逻辑关系的综合。当然,数学更是一门源于生活、而最终却又要回归应用于生活的学问。因此,在小学的数学教育中,教师应当联系生活实际,与学生共同融入生活,利用学生对生活的亲切性及对生活的关注性,将学生引入数学学习,从而成功完成教学的任务。
一、和学生共同创建生活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
教材只是让学生参考的例子,教材也必须要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教师应该充分应用教材,灵活地处理教材,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对原教材重新进行优化和学生的亲身经验进行组合。小学生对学习都是想学就学、不想学就不学的,在正常情况下他们只对熟悉的生活情境感到亲切、有兴趣。所以,结合学生身边的实例导入新课,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求知的内驱力。在新知的教学时,如果能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创设学生熟悉与感兴趣的具体生活活动情况,就能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类比、沟通,从具体的感性实践到抽象概括的道路,加深对新知的理解。因此,数学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将“数学眼光”投向更为广阔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关注身边的事和物;发现生活中存在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了解他们最熟悉、最感兴趣的事情,善于发现数学素材,增强数学独特的“亲和力”,让学生亲近数学、了解数学和喜欢数学。
如,教师在导入“长度单位的认识”时,这样问学生:小朋友,你们想知道自己的身高是多少吗?学生肯定回答想知道。要怎么知道呢?看来,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学会长度单位就知道我们的身高是多少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长度单位之后再看我们的身高是多少。很明显,这样的导入马上就把学生的心给“抓住了”。还有,在新教材中“打折”的内容已经看不到了,但在现实生活中,特别在购物时,百分数往往与“打折”同时出现。老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充分利用校本资源,选择从购物中、新闻中、游戏中的常见问题作为学生学习的内容,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很多数学知识以及数学学习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和学生共同演绎数学生活场景,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
知识是创新的原教材,但是,只有当数学知识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才是富有生命的。其实,数学教学的重点并不是要求学生掌握知识,而是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因为只有把掌握的数学知识用起来,才能使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活”起来,真正体现数学的价值。特别是在科技发展的今天,数学的应用显得极为重要。
1.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价值
数学推动了数学化社会的发展,推动了科学的纵深发展,它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的各个领域。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之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这样获得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才能真正被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如果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看成两个相互独立的系统,学生就无法感受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与生活联系,收集生活中的信息,让学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让学生亲身实践,体验数学的价值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最有效的办法应该是让学生有机会亲身实践。在教学中,教师要挖掘有价值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现实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校外实践和模拟现实,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体验数学的价值。
“突破教材,教教材”,只有不断地寻找信息背后的信息,学生在掌握单调的知识,形成技能的同时,才能感受到数学应用的广泛性以及数学与数学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教学应当在生活中进行,而且生活本身就是数学教学结果最好的考场。
参考文献:
康世刚.数学素养生成的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09.
(作者单位 江西省广丰五都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