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的产学研合作:历史经验与现状思考
2013-04-29曾国屏王路昊杨君游马辉
曾国屏 王路昊 杨君游 马辉
摘要:产学研合作,一直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主题,是实现协同创新、创新驱动的一个核心问题。从“科技沙漠”到“创新绿洲”,深圳三十年间产学研合作的历史,值得深化认识;更要去发现问题进而进一步改善。本研究旨在通过回溯和考察深圳产学研合作的历史、现状和问题,对如何进一步改进、完善进行若干对策思考。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技术成果转化;科技工业园;深圳虚拟大学园;深圳大学城
中图分类号:G31 文献编码:A DOI:10.3969/j.issn1003-8256.2013.06.001
深圳三十年间从“科技沙漠”成为了以“四个90%”[1}著称的“科技绿洲”,此过程中凝聚着深圳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产学研合作的探索,聚集创新要素、创新创业结出的硕果。本研究旨在通过回溯和考察深圳产学研合作的历史、现状和问题,对如何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进行若干对策思考。
1 深圳的产学研合作发展历程和经验
三十年来,作为改革开放的先锋,在高校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结合的探索中,从开始创办大学、最早的科技工业园,到最早的专职科技成果转化组织,再到最早的虚拟大学组织,直到新近建立的一系列产学研联盟、新型科研机构以及特色学院的兴起,深圳一直处于高校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结合改革和试验的实践前沿。在探索产学研结合中,取得了一系列的骄人成绩,支撑起深圳脱胎于引进吸收创新,发展于消化再创新和集成创新,才有了今日的追求更多原始创新、更前沿的引进和更高级的集成创新的走向全面自主创新模式之路
1.1 1980年代:深圳大学、深圳科技工业园
深圳较早意识到高校对于整个地区创新的重要价值和意义;1983年,深圳市政府便创办了深圳大学。深圳大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厚积薄发、经世致用”的办学理念,以及培养“素质好、基础好、上手快、转型快的事业骨干和创新创业人才”为目标的办学目的,加上地处高新区的地理优势,使得深圳大学比一般内地的高校与市场的接轨更加便捷。深大的许多教授也有着在企业中工作(又以企业中的工程师的类型居多)或者是个人创业的经验,因而他们自发地从事技术转化活动,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也相对更加密切。然而,有关数据表明,大量的技术转化工作实际上是在私下完成了对接。目前,深圳正在制定《深圳市技术转移条例》,希望随着“条例”的出台,这种情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
深圳市政府和中国科学院于1985年7月共同创建“深圳科技工业园”,以促进产学研合作机制在深圳的扎根。它被誉为是我国大陆地区创办的第一个科技工业园,今天讲到深圳高新区的创立时也会追溯到这里。由于在探索初期,受制于固有体制和思路的有关各方尚未找到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现实路径,“深圳科技工业园”本身的发展并不顺利[2]。但是,这项开创性的工作,为科技工业园的探索及后来高新区的建立奠定了重要基础。
1.2 1990年代:中开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清华研究院和虚拟大学园
1990年代,是深圳市的自主创新发端的年代。随着高新区的建立(1991年),企业研发实验室的兴起[3]以及科技金融体系的初步形成[4],尤其是新旧“22条”[5]的颁布,将深圳推进成为了一座具有影响力的高新技术之城。
其间,许多内地高校师生到深圳创新创业,不少大学师生在这里展开了拳脚,大学科研成果在这里找到市场,为深圳高科技产业和企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深圳市政府更从战略高度自觉地意识到,高校人才和成果、产学研结合对于推动深圳高技术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1991年,深圳市政府与科技部合作成立了以科技成果转化为宗旨的中国科技开发院。旨在联合有关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搭建各类技术研发转移平台,以国家和地方政府科技部门的各类科技计划项目成果作为主要项目源,运用市场机制将高新技术成果与资金、人才、管理、市场等资源进行有机整合,为我国技术成果转移和产业化探索一条新路子。由于种种原因,中开院并没有太多成功的技术成果转化案例,最为著名的“地效飞行器”项目也未获成功。但是,这毕竟是又一次产生了重要影响的产学研结合的尝试。目前的开发院也转型成为了孵化器组织。
1992年8月,在深圳科学馆开展了全国首次的“科技成果拍卖会”。着力从全国各地引入科技成果到深圳来落地,这在当时,也是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结合的探索中的新尝试。
1993年,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成立。这所全日制普通高校,很快发展成为了全国职业技术学院中的翘楚。目前,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技术转化活动是相当活跃的。其主要的课题和项目经费都是来源于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横向课题的比例达到了65%,纵向课题则为35%。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技术转化和产学研结合,主要在技术工艺和流程的改造,以及技术转包服务的承接诸方面,而面对深圳急需的技术转化的高端输入方面,则并非其主要的优势和特长。
到了1996年,经过各方的努力,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深清院”)在深圳成立。市校双方最初达成的基本共识是,深清院的主要功能是“培训干部”和“科技成果转化”。深清院在后来的实践探索过程中,在“培训”和成果转化方面做出了许多骄人的成绩,并建立起了一套“四不像”[6]的制度理念,开启“科技+产业+资本”“三位体”(乃至加上“教育(培训)的”“四位体”)以及深圳新型科技机构兴起的帷幕[7]。 值得指出的是,深清院更多的贡献却并非是将清华大学的技术成果搬到深圳来转化,而在于充分借助和发挥了自己在挑选、孵化和培育潜力技术和企业方面的卓越科技能力,孵化了一批优异的高技术企业[8]。
受深清院蓝本、思路和成功的鼓舞,深圳后来又成立了与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合办的深港产学研基地和以哈工大为主体的国际技术创新研究院(现已重组为深圳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直至后来发展起来虚拟大学园。正如调研采访所表明的,这些后起的研究院都承认自己或多或少在效仿深清院的模式。
1999年建立虚拟大学园(以后简称“虚大”)是一个更为大胆的创举,按照“一园多校、市校共建”的模式,22所大学的校旗开始飘扬在深圳高新区上空。入住虚大的各大学采取“三个代表”的管理模式:法人代表,一般由校长担任;首席代表,一般由学校的科技处处长担任;驻深代表,负责落地的运作。虚大的建立,获得了国家和广东省的认可,2003年8月被科技部、教育部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2003年10月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2004年5月被广东省科技厅认定为“广东科技人才基地”;2006年7月被人事部认定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07年被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认定为“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
虚大建立(包括深清院等)的初衷是希望通过建立起一种中介性的关系,实现高校成果在深圳的有效转化。比如,虚拟大学园每年提供1500万的资金用于环境建设、企业孵化的支持以及实验室的建设。一所实验室的建设能够得到50-100万的资金支持。虚拟大学园的管理机构主要通过搭建平台,提供产业对接和沟通等方式,帮助院校与企业之间进行沟通。其中的许多产业对接会,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专家发布技术,二是企业发布技术难题。又比如,虚大的孵化器建设,同样是旨在通过孵化器引入各院校的技术成果落地。初期,虚大要求入园企业必须与园区院校有股权关系,后来确定为股权比例不低于25%。后来虚大又采取了与院校共建孵化器的模式,进行孵化活动,2002年和中国科技大学共建了孵化器。2010年,又与华中科技大学合建孵化器基地。
发展至今,深清院、深港产学研基地等成为了虚大的明星。目前,六所香港大学产学研基地和武汉大学深圳研究院等一批新的产学研基地建立起来;一些新的亮点正在出现,例如,西北工业大学研究院是最早落户虚大的国内知名高校之一,2009年,深圳市与西工大共同举行西工大无人机民用项目落户深圳签约仪式暨无人机工程中心在虚拟大学城揭牌仪式;2012年,“国产无人机从深圳飞向世界”[9]。但是,许多院校来到深圳后都是依靠着培训起家,时至今日,培训依然是多数院校深圳研究院的核心业务,有些研究院面临着生存的困难,有些研究院则致力与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去了。总的说来,虚大成立以来,成绩显著,到2011年已经吸引了53家国内外知名大学进驻;但是也必须看到,真正在产学研方面实现了有效转化的高校寥寥可数,由于过于“虚拟”而在企业中获得认可还相当有限。
1.3 新世纪:深港创新圈,大学城、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新型科研机构
进入21世纪,虚大加大了深港合作和国际化的步伐。2007年“深港创新圈”正式启动,《深港创新圈三年行动计划(2009-2011)年》圆满完成,8个创新基地、12个服务平台、4个重大专项建设顺利。到2012年还有外国院校6所入驻,但是它们与深圳的合作还较为松散。
虚大正成为深港科技联合创新的大舞台,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六所高校在深圳都有产学研基地,有一些项目被放到了深圳进行转化。在深圳建立产学研基地后,其产学研结合和技术转移都有所增加。到2012年,虚大已促成深港科技合作29项,培养人才5508人次,其中博士81人,硕士1428人,学士908人,定单培训824人;在深设立科研机构9家,注册企业16家。例如,香港科技大学已经引进了3个院士,一家幻音科技已经在香港上市,其机械实验室与产业界联系较多、与台湾企业、荷兰的飞利浦等企业都有合作,未来还会陆续引入4个实验室[10]。
深圳新世纪的又一重要举措是兴办深圳大学城。深圳再次花大力气,请来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三所全国顶尖高校到深圳开办研究生院,以实现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进一步解决深圳缺乏技术创新源头和培养人才的问题。短短几年,大学城各个研究生院得到迅速成长,在国际化、开放型、研究型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做出有益探索,成功摸索出来高校与政府、科研单位、企业进行人才和科技合作的新途径,已成为推动深圳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深圳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不可或缺的力量。
近几年,诸如中科院先进院、华大基因和光启研究院等新型科研机构的兴起,再次给深圳的技术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结合注入了新的活力。这批新型科研机构,具有站在科技最前沿,国际化程度高,发展极其迅速的特点。例如光启理工高等研究院,到2012年7月,光启研究院已经拥有1700多件底层技术专利和应用专利,占全球超材料相关专利的85%以上,首条超材料生产线正式投产,为我国在超材料领域占据创新产业链上游优势、取得超材料产业化的主动权做出了重要贡献[11]。又如,中科研先进院,不仅在科研和产业化上迈开了大步伐,2012年8月30日,它作为依托并联合香港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共同建设的深圳先进技术学院正式揭牌成立,并与多所国内外大学签订了合作办学和人才培养协议,拥有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培养体系,致力于种好“特色学院”的试验田、建设国际一流的理工学院。一批特色学院的筹办,将使得深圳未来在生物、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文化创意、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和科研资源,这将打开产学研结合的新局面[12]。
1.4 深圳产学研合作的特色
回顾深圳前三十年促进科技进步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历程,无论是高新技术产业和企业的兴起,还是产学研创新资源的聚集,都体现出来鲜明的特色。
这就是:坚持了以市场为资源配置的基础和决定性作用,坚持了企业是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主体的基本取向,并通过政府“有形之手”推动制度创新,开放型创新得以吸引和聚集了来自国内的科技成果和创新资源,产学研合作,成就了从“科技沙漠”到以“四个90%”著称的“创新绿洲”。
在这个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结合的过程中:
1)成果来源以外地高校为主,转化路径以合作开发为主,本地的再度开发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在地高校逐步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转化主体为企业,成果选择以市场为主,形成了市场导向的产学研结合;
3)创新转化的“要素聚集”、“中介联系”、“孵化器”、“风险投资”、“政策制度”等科技成果转化生态环境建设中,政府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总之,这是市场的“无形之手”和政府的“有形之手”之间相得益彰、共同推动的结果。今天的深圳,已经逐渐形成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资介紧密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并在走向更高级阶段。产业方面,深圳一直是高新技术产业的高地。学研方面,高等教育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从1983年创办深圳大学,到2012年南方科技大学举行了正式开学典礼,据统计,到2012年深圳已拥有全年普通高等学校10所,招生2.58万人,毕业生1.83万人,在校学生7.56万人[13];总体上已逐步形成了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四个层次,基本具备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高校层次结构;并兴起了一批新兴科研机构以及正在兴建特色学院。资本方面,深圳聚集了大批活跃的风险投资机构。科技投入和产出方面,深圳处于全国前列。中介组织方面,深圳还兴办了包括深圳软件园、国家IC设计深圳产业化基地、创投广场、国际科技商务平台、公司总裁俱乐部、生物孵化器;由清华、北大、哈工大、深圳虚大创办的院校孵化器,以及留学生创业园等,从而构成了庞大的孵化器群,极大地改善了高新区的创新环境,有效促进了高新区创新集群的形成和整个深圳的现代产业的发展。
2 目前深圳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结合中的问题
“国内领先、国际差距”,争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际先进城市,成为了探讨目前深圳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完善产学研结合问题的大背景。[14]
按照科技部《创新城市评价结果》从2007—2010年连续四年发布的评价结果,深圳2007年、2008年名列第三,2009年、2010年上升至第二,创新总指数从2007年的38.86上升至2010年的50.23。这个评价指标由创新资源、创新投入、创新企业、创新产业、创新产出以及创新效率等6个一级指标和30个二级指标组成,参评城市20个,包括4个直辖市、15个副省级城市以及苏州。由此可见,深圳已经在国内处于领先之列[15]。
在世界上最大的创新城市排行榜Innovation Cities Top 100 Index 2011中,将来自全球331个重要城市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1、枢纽型(NEXUS);2、中心型(HUB);3、节点型(NODE);4、有影响型(INFLUENCER);5、上升型(UPSTART)。深圳第一次作为评估对象在2009年,处于第4级“有影响型”。2010年深圳处于第3级“节点型”,落在前100名之外。2011年深圳处于第2级“中心型”[16],在全球331个重要城市排名中深圳排93名,进入了前100名之中。该年排名中,香港和上海处于第1级“枢纽型”,北京和深圳同处于第2级“中心型”。 由此反映出,深圳距离国际先进城市还有较大差距。
2.1 成果转化、产学研结合的创新资源还不协调
“四个90%”、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是深圳的成功和特色。但是,这背后也隐藏着深圳科技创新生态中的一种不协调现象。产学研的协调不仅是机制体制问题,也是资源配置问题,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企业大体上是承担整个R&D投入和执行的70%左右,研发资源投入和执行的90%由企业来承担对于企业的压力过大[17]:在承担研发投入和执行的责任上,深圳企业负责过重;换言之,深圳的R&D投入和执行上来源过于单一,其他的投入主体尚未到位。
这种产学研创新资源配置失调的状况,凸显出高校院所的短板是不利于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企业有企业的责任,基础性、前瞻性、公共平台性的研发投入和执行,高校院所理应承担更大的责任。深圳在国内和国际的地位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这值得骄傲。但是,克服高校院所方面资源匮乏的短板,解决企业、高校和公共科研机构之间的协调发展,仍然是摆在深圳科技创新发展上的一大障碍。
毕竟,核心科技成果是难以购买获得的,创造和利用前沿科技知识和成果的能力、可持续创新发展的能力,更是需要自身努力才可能具备的。因此,深圳要不断推进其国内和国际的地位,必须在面向未来的战略中进一步促进高校院所的科技能力,才能更好地促进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将产学研结合推向新的阶段。
2.2 单个成果转化模式的弊端有待克服
高校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结合的原理,是要促进大学、产业和政府之间跨越边界的结合,形成互动,从而促进技术和产业的协同进化。为了克服传统的既有边界,便形成了科技成果转化的第一种基本模式:提供相关条件,围绕技术专利等,促进单个成果的直接顺畅转化。
这种模式,主要是围绕技术专利等标的,进行技术成果转让(或者通过技术成果入股)等方式进行的直接公司化方式,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结合。其理论逻辑是,既然高校和企业之间存在着隔阂,就试图通过法规直接从上层建筑层面解决这种体制上的障碍。同时,大学再通过建立技术转移办公室等组织专门负责相关的工作,从而弥补高校职能上的功能缺失。显然,这种模式的成功,是以高校具有强烈的转化欲望以及产业具有极强的承接能力作为基础的。
在国内,上述模式是以“技术入股”作为主要形式,从深圳到全国都有不少的实践:包括各种中央和地方促进高校人员创业条例和法规,以及大学转移办公室,校办企业的实践等等。然而,总的情况并不尽如人意。
事实上,美国《拜杜法案》(1980)、“技术转移办公室”的成功,难以简单地复制到我国。究其根源,美国的《拜杜法案》和高校技术转移的兴起,实际上是高校和企业等组织自身的变化推动了政策层面的改革的结果[18]。但是,在我国高校普遍采取事业单位,并受到国资管理束缚的大的体制背景下,有关促进高校技术转化的条例和法规都难以改变高校原有的社会分工及其运作动力。加之知识产权保护状况还不到位,就会导致在我国出现一些特殊情况。原深清院院长通过自己的长期实践经验也指出:在我国的实践中,“技术入股模式大体上不太成功”。有关的调查研究也表明:“技术转让”式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大约只占产学研结合的10%[19] 。
而且,当代科技成果转化中,“交钥匙式”的技术成果转移已经越来越罕见。科技成果转化的竞争“前移”,向科研经费的投入方式、创业投资方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一项有前景的科技成果往往在其成熟之前,即被别人“包揽”下“桃子”的采摘权,因此,成果转化的提前介入,已成为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关键因素,考验着人们的智慧、判别能力和相应的转化机制。这意味着,对于创业投资,也需要更加关注种子期、初创期和起步期的企业。但是,现实情况却是,“当前风险投资市场对于种子期、起步期和初创期创业企业的投资和服务远远不够,占投资总量的 10%不到,存在着明显市场失灵环节。”[20]
2.3 转化模式需要提升、旧体制束缚必须摆脱
基于对单个技术成果转移的“线性模式”批判和反思,便在实践中导致了科技成果转化的第二种模式:通过完善技术转化的系统,加强高校和企业之间的系统性链接,从而实现产学研的互动。
在技术转化系统模式之下,不仅强调了高校、产业、政府等关键要素的个体能力,更加强调了要素之间的互动的持续性和有效性。为了增强要素之间的粘合度,往往还通过增加新的要素,进而达到弥补各个创新链关键环节的作用。比如,建立孵化器、科技园和推动创投等金融资本的介入。因此,技术转化系统模式以创业为指向,其内涵包括大学、科研机构、企业、中介机构、政府和金融机构等六大主体要素,并通过促进要素之间的互动,来完成技术转化系统的功能,即实现科技成果的商业化价值。技术转化系统模式,是目前国内外最为广泛使用的模式之一。在深圳,明确提出“政产学研资介”的创新体系,成为深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结合的成功之处[21,22]。但是:
1)高校与企业作为硬币两面的社会身份,成为高校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结合中的基本矛盾。如何进一步打通各个行为主体之间、各种创新要素之间的联系乃至更强烈地互动,仍然需要深化改革。
2)“转化体系”中,各种行为主体和要素之间的联系,不仅具有“硬资源”的联系,而且还有“软资源”的联系。只有打通了“软资源”的联系,打通了“人脉”,形成多种人才沟通和流动的良好生态环境,才能造高校科技成果的自组织转化。特别是,需要注意中国的“差序格局”等特征[23],通过关系圈子的维系和扩张[24],能够有效增加了社会资本的积累过程中的弹性和张力[25]。
3)打通“软资源”、“人脉”的重要性还在于,知识并不总是以显性的编码形式出现的,以隐性形式存在的隐性知识,同样是创新的重要推动力,正是由于隐显互动才导致了知识创造和利用的螺旋上升[26]。
2.4 技术来源和成果转化需要更加全面化
科技成果的来源,从地域上看,可以是产生于当地,或是来源于国内的其他地方,抑或是来源于国际上,从海外引入。在深圳的发展过程中,三方面都有着不错的成绩。
第一种情况,从深圳本土来说,深圳大学、高职院和大学城等当地的不少技术成果得到了成功的转化,诸如,拓邦电子、和而泰等上市公司,其技术都是来自哈工大,然后由深清院孵化成长起来的。当然,由于历史的原因,深圳的高校基础属于先天性不足,这一状况有望通过深圳大学城、南方科技大学以及特色学院的进一步发展而实现突破。
第二种情况,例如,早在深清院成立不到三年,便归纳总结出了五种有效的成果转化模式,其中的成果显然主要是来自国内的[27]。以深清院和虚大为代表的孵化器和产学研基地,将国内的成果输送到深圳,发挥了吸收国内一流技术成果以及一些国际科技成果的作用。历史地看,这是深圳一直在全国都有示范作用的一个方面。
第三种情况,近年来有很大的发展。2006年由中科院、深圳市、香港中文大学在深圳共同组建的中科院先进技术研究院,定位于创建国际一流的工业研究院,以“人才强院”的理念建设以海归为主体的人才团队,确保博士员工60%以上从海外招聘。2010年建立的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主要的五位带头人都出自世界一流大学,带来了超材料前沿科技的深圳落地,研究人员来自40多个国家。[28]更多地走向国际化,面向全球开展产学研结合从而聚集创新资源、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也将是深圳未来工作的重点。
同时,虚大的国际化,深港创新圈的推进,国际特色学院的举办,大学城的国际化办学和合作的进展,以及深圳国际科技商务平台(2004)、科技交流中心的“中国深圳”科技展、深圳国际科技创业园(2011)等举措,都将有力地推动在深圳的国际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结合推进到一个新水平。
深圳作为中国自主创新城市的代表之一,仍然面临着本土大学和科研机构依然匮乏的现状,因此需要三管齐下:既加强建设本地的技术源头的能力,也需要加强吸纳全国技术到深落地转化的能力,同时,要加大吸引国际上的先进成果的落地转化。
2.5 大学城发展的巨大潜力有待释放
从深圳大学城的兴办,到先进院的创立,再到南方科技大学2012年9月揭牌成立和2012年开学典礼,深圳的西丽片区正在成为深圳未来的知识高地、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结合的密集区。
深圳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深圳大学城的若干意见》(2009)指出,深圳大学城“已成为提升深圳城市软实力的主要支撑点、推动我市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是深圳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不可或缺的力量。”同时希望,“深圳大学城要充分利用学科基础扎实、高端人才密集、研发力量强大的优势,努力成为深圳区域创新体系的核心。”
深圳大学城的三所全国顶尖级高校的异地办学及其发展,将带动大量来源于其校本部以及海外校友网络中的技术资源来深落户。另一方面,大学城在知识生产、人才培养和社会关系资本增长诸方面将很有可能改善整个深圳的创新生态,进而促进整个深圳未来的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结合。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城的日益发展和壮大将将明显解决深圳本地技术成果转化不够丰富的问题,并明显促进高校科技成果在深转化和产学研结合,成为深圳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结合的一个滚烫的热区。
实际上,就高校自身而言,由于社会分工的角色定位,其工作的重心必然只能聚焦于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及基础性、前沿性科研研究工作的开展。但是,高校确实是最适于培养以知识为基础的网络生态的组织。高校聚焦了大量的人才进行集中研究和培训,这些人才成为了将来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结合中最重要的资源,并从知识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诸方面导致协同创新。
可以期望的是:来自三所异地研究生院办学的深圳大学城的进一步成功发展,将从“当地产生”、“全国汇聚”到“国际引进”诸方面改善深圳的科技创新成果来源,并将在科技成果的“单个成果的转化”、“系统模式的转化”以及推进到“创新生态的转化”,全方位地改善深圳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结合。
同时,这种预期也不可能全然自发地实现,也需要在尊重教育规律、科研规律和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结合规律的基础上,寄予高校中的师生最大化的创新空间,从而激发创新创业的热情,深化改革,以社会网络天然的灵活属性进一步打开使得原有制度的铁笼;创新探索,从学科设置、人才培养到科研方向,以促进诸种资本的协同作用;从而,全方位地促进可能的愿景转变成现实的图景。
目前,大学城已经有了许多自发的探索,比如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在这方面的举措就包括[29]:第一,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上,跨越学科走向创新团队。第二,创新团队同时也是科研方式的创新,进而更密切地结合国家和深圳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第三,探索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结合的新路子,为此成立了技术转移中心。
为了进一步促进大学城片区的发展,在深圳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发挥创新先导作用,政府的进一步介入,并为高校的体制突破提供合法性依据将是不可或缺的。高校毕竟受制于自身的社会分工和身份,难以仅仅依靠一己之力来要真正打破原有的体制牢笼。大学城的引入是依赖了政府的有力扶持,大学城想要真正实现其在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结合方面的巨大价值和潜力,进一步松开它的改革束缚,形成良好的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结合的生态环境,也需要政府的“有形之手”。
2.6 进一步改进产学研联盟、公共平台等组织
我国《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以来,产学研结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国家的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等等,都把产学研结合作为计划实施的重要方式;各地方积极制定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有关政策措施,如江苏省设立了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来推动产学研结合[30];2005年和2009年广东省政府先后与教育部、科技部和中科院签订了产学研联盟协定[31]。如今,参加广东产学研联盟的有广东120家大型企业和近3000多家中小型骨干企业;有全国167所高校和广东省高校20多所;中科院系统多个单位和广东省科研院所属的科研单位等都参加;还有众多的行业协会和中介服务机构参与其中[32]。
转化系统模式需要进一步走向创新生态。其实质在于,各个要素之间通过建立联动的协调关系,从而推动整个系统的自组织创新活动[33]。借助产学研联盟,改造公共平台等组织就成为了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只有在这样一些组织中大学、企业、政府等原本泾渭分明的组织能够充分的融合,并且在合作的过程中,可以突破原来的分工局限,深入了解甚至扮演在系统模式中原本由其他组织担当的角色(如,大学可以在联盟中,更多地扮演一些原本只有企业才能承担的应用开发性质的工作等)[34] 。
在深圳,近年来产学研联盟备受重视,得到较大发展。例如,2011年成立的深圳国家基因库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基因产学研资联盟,深圳市云计算产学研联盟、深圳移动互联网产学研资联盟、深圳市新材料产学研创新联盟、深圳市智能交通产学研联盟,2012年又成立了深圳市低成本健康产学研资联盟、深圳市机器人产学研资联盟等等。南山区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指导下,2008年以来组建并运行了十三大产学研联盟,其中包括:深港知识服务业联盟;智能电网产学研联盟;先进装备制造技术产学研联盟;网络增值产学研联盟;信息安全产学研联盟;生物医药产学研联盟;LED产学研联盟;智能交通产学研联盟;专业无线数字通信产学研联盟;绿色包装产学研联盟;集成电路(IC)产学研联盟;医疗器械产学研联盟;传感器技术产学研联盟。在深圳大学城,“先进电池与材料省部产学研创新联盟”内9家高校和研究机构,正驱动20多家骨干企业,覆盖了电池产业整个产业链,创造了全新的产业化模式、“‘焊接完整产业链条”[35] 。
类似的公共平台同样促进着原来泾渭分明的大学院所和企业组织之间的渗透乃至部分融合,得以打破界限实现有机合作。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是受到重视的,深圳市相继出台了《关于鼓励深圳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的若干规定》(深府[2003]63号)、《深圳市市级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深圳市研究开发中心(工程中心类)管理办法》、《深圳市市级研究开发中心(技术中心类)管理办法》、《深圳市工业行业公共技术平台管理暂行办法》,并对《深圳市科技创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2007年还颁布了《深圳市科技创新公共技术平台“十一五”发展规划(2006-2010)》。但是,目前,深圳的各类公共平台,包括工程中心、孵化器等依然过于依赖政府的支撑;而且,在国际上,特别是美国,孵化器并不一定与科技直接关联;那些围绕“科技”为核心建设的孵化器,也是非常注重借助人力资本和社会关系网络来拓展在孵企业的资源[36]。
3 推进深圳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结合的若干思考
面对“国内领先、国际差距”的现实,必须推进“三管齐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结合,多元创新并进,为创新型城市提供重要的支撑点:1)加强建设本地的科技源头和创新资源的能力,促进本地的产学研结合;本地科技源头的创新能力是基础,必须下大力气夯实这个基础。2)加强吸纳全国技术到深落地转化的能力,促进本地与国内各地的产学研结合;吸纳国内先进科技成果到深圳转化是深圳创新发展的主要经验,在新的历史时期需要进一步发扬优势。3)加强吸引国际先进成果的落地转化,促进本地与国际上的产学研结合;吸引国际先进成果到深落地转化,是深圳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结合中今后要着力的目标方向。
3.1 办好开放性大学,促进教学、科研和产业的融合
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结合中,最重要、最积极的因素是人,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由此决定了高校作为高层次人才的引力场和培育基地,在人才吸纳能力、人才培养状况、毕业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育中的重要地位。
首先,要创新学科建设和科研模式,组织创新团队。在办好开放性大学、促进教学、科研和产业融合中,需要在创新学科建设和科研模式上取得新进展,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结合奠定基础。要创建和发展新兴学科。以特色学院[37]建设、创新基地建设、创新团队建设为引领,打破传统学科间的藩篱和束缚,适应科技创新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需求,以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目标导向,通过学科的交叉和聚集,寻求新的学科生长点。要吸引国家大科学工程在深落地。建设国家级研发基地,将基础研究的原始创新与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结合起来,打造深圳产学研结合的巨型航母。还要加快创新团队建设。打破传统以学科为界限的科研体制,跨越学科走向创新团队。根据深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积极培育和大力引进创新团队,推进教育体制和机制的改革,创新学科建设和科研的组织模式。
第二,加强开放办学,加强高校与企业和产业的结合。开放办学作为现代高校办学的主要趋势,是高校与企业间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结合的重要途径。需要加大应用型专业硕士的培养力度,建立高校与企业间在成果、人才、文化上的双向对流通道。合作建立产学研结合基地和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实行双导师制,聘请企业高管和高工担任研究生指导教师,使研究生通过企业实习了解企业,留在深圳;高校选派教师去企业担任科技特派员,把高校的技术和成果带到企业,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继续鼓励和支持高校师生到企业兼职或者参与创办企业。改变评价机制,为高校师生创业提供宽松的环境。鼓励高校允许全日制在校学生停学创业;到创业基地创业的学生,可视为其参加学习、实训、实践教育的时间,按相关规定计入学分;对于创业的学生给予两年时间,无论成败都可以继续学业。
第三,重视国际合作,吸引国际先进科技成果。大力推动深圳的创新国际网络化建设。依托高校通过合作建立研发中心、国际特色学院、产学研结合促进年会等形式,协同国际科技商务平台等组织,积极建立国际产学研结合平台。要与国际知名高校共建实验室和研发中心。通过依托高校与国际知名大学共建实验室,推进深圳与各国在科技、大学及产业界的互动,从国际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先进的科技成果,追踪国际前沿科技,促进深圳的产学研结合的国际化。利用高校的国际化校友网络,作为承接国际源头创新成果的有效渠道。给予一定的资源支持,通过机制创新,鼓励和支持高校的国际化校友网络在世界范围内寻求创新资源和产学研结合伙伴,吸引更多的创新团队和国际最前沿的源头创新技术落户深圳。
第四,将西丽大学城片区打造成产学研结合的“创新先导区”。深圳大学城片区现在已拥有7所高等院校,尤如“深圳中关村”之崛起,正在成为深圳未来的知识高地、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结合的密集区。要以“创新先导区”的新理念完成新时期市委市政府赋予大学城新的功能定位,将大学城打造成深圳的名片。通过“创新先导区”的建设实现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三区建设联动”,助推产学研结合。特别是要加强生活配套设施的建设,使大学城成为创新人才的培育区、创新成果的研发孵化区、产学研深入互动的示范区,成为高层次人才宜居宜创宜交流的创新生态区。此外,还应该发挥大学城片区国际联系的枢纽作用,实施国际引智工程。
最后,实施“硕士后”制度,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硕士后”制度是对博士后制度的借鉴和延拓,即为优秀的硕士毕业生提供更多参与专项科技研发和创业的体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结合,为其日后留深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并有效地降低创业风险的一种创新制度设计[38]。将“硕士后”制度与创新基地建设联为一体,成为高校与企业的双向互动的有效载体。效仿博士后工作流动站的运作方式,在符合条件的高校和企业设立硕士后工作站,让专业工程硕士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结合的实际运作,在创新创业的实践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此外,硕士后人员在站期间主要是参与学校技术转移中心对科研成果的中试、产品化和市场开发,其收入来自于科研项目的经费,或者是政府专项支持的创业基金。
3.2 加强政策引导,完善产学研结合的体制机制
第一,加大“天使”投资,适应科技成果转化“前移”的态势,提前介入科技成果转化。一方面,要鼓励高校建立技术转移中心。高校要利用自身的专家优势,加上企业和市场方面的专家参与,对自身有市场前景的科技成果要做到早识别,早投入,根据技术的成熟度和市场前景,选择技术成果转让、自己进行中试、组建公司产业化运作等方式实现成果转化,使参与研发的教师、参与转化的运营团队、风投基金、高科技企业和高校都能以事先约定,各守其职,各尽其责,共担风险,共享收益。另一方面,可以从科技经费中拿出一部分,引导“天使投资”。对有重大技术突破且有重大市场前景的研究成果,且又需要较大数额的经费支撑者,政府要参与培育工作,为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提供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特别是要从科技经费或研发经费中拿出一部分,用于引导“天使投资”,使科技成果能留在深圳进行成果转化,推进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第二,完善产学研结合的大环境。从创新生态系统论的观点看,完善官产学研资介相结合的大环境,构建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是保障各个要素和系统间能够正常运作的基础和前提。首先,要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结合的平台,这包括,对产学研联盟、新型科研机构、创新基地等多种组织形式加大扶持。特别是,要鼓励他们与本地高校、研究机构和产业组织、行业协会、企业一起进行行业、区域间的合作与交流。从而,以期望能够突破组织的边界、学科的局限,以产业中的问题更好的聚合资源。其次,出台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结合的相关政策。重点在于,将上述激励高校、科研机构、高校师生创业和硕士后的政策细致化。另外,还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结合的中介。中介是将科技成果转化的供需双方,以及官产学研资相互联系起来的桥梁和纽带,在产学研结合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对中介的作用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政策上给予鼓励和支持。其中,“天使”基金、风投等金融组织和“民办官助”性质的科技事务所、知识产权事务所、法律事务所等知识性科技服务业,是当前不够重视的要点。最后,还需要理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结合的人才流动机制。人才是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结合成功的关键因素,要建立一套人才的培养、评价、引进、蓄留、流动的机制,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不求永为我有,但求能为我用。这需要激励大学进一步改革,给予一定的专门编制和人才引进经费,让高校以服务于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导向,从国内外引进能在深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结合的高层次人才。
第三,产学研结合再创新,实现虚大的“虚中做实”。深清院以“四不象”的体制创新,“科技+产业+资本”乃至“+教育”的创新模式,创建重点实验室进行技术研发,创办创投公司对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投资入股等多种创新举措,闯出了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结合的新路子,对于虚大化虚为实,逐步走向实体化具有启示作用,对于一批主要是依靠“培训”而发挥作用的入园研究院也具有启示意义[39]。一方面,要引导入园大学研究院和产学研基地,向“三位体”乃至“四位体”产学研合作模式发展,引导虚大入园大学研究院通过理事会和产业投资引导基金,进行公司化改造,或对研究院所属经营性公司进行股权多元化改造,使虚大更多地实现“虚中做实”。其中,重点工作是要推进香港几所大学的产学研基地做实做强,引导香港的几所大学产学研基地与其本部资源进行整合,盘活虚大的各类创新资源,推进香港高校产学研基地在深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工作。最后,还要推进入园国外大学的产学研基地建设和实体化。在虚拟大学院建园之初,即从国外引入了几所大学在深建立产学研基地,由于缺少实质性的人员和项目成果的引入,一直处于虚拟状态。可考虑通过项目驱动,引进人才,搭建平台,转化成果的做法,引导这些国外大学从其学校本部或其国内以人才、成果、项目引入的方式逐步将产学研基地做实做强,将虚体的机构实体化。
最后,产学研结合促进自主创新核心区建设。《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要“打造以西丽大学城、深圳湾高新区和大沙河创新走廊为主体的自主创新核心区”。这个目标的轮廓目前变得越来越清晰,可考虑将虚大与现在的深圳高新区、深圳湾园区、留仙洞园区及西丽大学城片区,以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结合为主题进行统合,打造成统一的新的深圳高新区,在率先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争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四个90%”:90%以上研发机构设立在企业,90%以上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90%以上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90%以上职务发明专利出自于企业.
[2]蔡永生. 深圳科技工业园现状及其成因浅析[J]. 中国工业经济研究. 1994(8): 40-44.
[3]参见:《深圳市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暂行管理办法》(深科[1996]145号).
[4]1998年,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CHTIM)成立;1999年,中国风险投资网正式成立,同年成立并与之联手的投资公司包括深圳力合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等数家投资机构.
[5]《关于进一步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深府[1998]29号),整个规定共22条.
[6]“四不像”:“研究院既是大学又不完全像大学,文化不同;研究院既是科研机构又不像科研院所,内容不同;研究院既是企业不完全像企业,目标不同;研究院既是事业单位又不完全像事业单位,机制不同。”
[7]曾国屏,林菲. 走向创业型科研机构——深圳新型科研机构初探[J]. 中国软科学. 2013(11):49-57.
[8]何继江,王路昊,曾国屏. 以技术能力的商业开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以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为案例.[J]. 科学学研究. 2013(9): 1355-1363.
[9]田然, 国产无人机从深圳飞向世界[N], 深圳特区报,2012-08-22,A01版.
[10]参见:深圳虚拟大学园官方网站:http://www.szvup.com/ .
[11]甘霖,杨婧如. 全球首条超材料生产线投产[N],深圳特区报. 2012-07-14,A01版.
[12]甘霖. 深圳先进技术学院揭牌[N],深圳特区报. 2012-08-31,A01版.
[13]深圳市统计局:《深圳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4-10. http://www.sz.gov.cn/cn/xxgk/tjsj/tjgb/201304/t20130412_2127275.htm .
[14]曾国屏,李平,邓华. 加快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 推进国际先进城市建设[J]. 科学与管理. 2012(4): 25-30.
[15]科学技术部发展计划司:《2007创新城市评价结果》、《2008创新城市评价结果》、《2009创新城市评价结果》、《2010创新城市评价结果》.
[16]2thinknow Innovation Cities,2011: Program: Innovation Cities Top 100 Index 2011. http://www.innovation-cities.com/2011-innovation-cities-index-world-city-rankings/ .
[17]肖利. 美国企业R&D投入对中国现代企业的启示[J]. 科研管理. 2002(2): 116-121.
[18]Mowery D C, Sampat B N. The Bayh-Dole Act of 1980 and university-industry technology transfer: a model for other OECD governments?[J]. 2005: 233-245.
[19]梅文智. 关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高新企业“产学研”合作的调查研究[J]. 兰州学刊. 2010(9): 28-32.
[20]王晓晴. 深圳将推出30亿创投引导基金主要投向早期高科技项目[N],深圳特区报,2012-02-02,A05 版.
[21]文兴吾. 建设区域创新系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途径探讨 [J]. 软科学. 2004(2): 8-11.
[22]范旭,方一兵. 区域创新系统中高校与政府和企业互动的五种典型模式[J]. 中国科技论坛. 2004(1): 66-70.
[23]费孝通. 乡土中国[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24]罗家德. 关系与圈子——中国人工作场域中的圈子现象[J]. 管理学报. 2012, 2(9): 165-178.
[25]Lin N, Cook K S, Burt R S. Social capital : theory and research[M]. New York: Aldine de Gruyter, 2001.
[26]Polanyi M. The tacit dimension[M]. Gloucester (Mass.): Peter Smith, 1983.
[27]王德保,林功实,曹嘉庚.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探索 [J]. 科技管理研究. 1999(3): 29-30.
[28]数据由实地调研中受访者所提供.
[29]参见:《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白皮书》(2010、2011).
[30]参见:《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苏政办发[2004]48号);《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补偿专项资金暂行管理办法》(苏财教[2009]178号).
[31]刘民义. 从省部产学研的经验思考中科院与广东省合作的差异化[J]. 广东科技. 2010(4): 13-14.
[32]余国扬,方中权,吕拉昌. 广东产学研联盟发展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 2009(12): 64-66.
[33]曾国屏,苟尤钊,刘磊. 从“创新系统”到“创新生态系统” [J]. 科学学研究. 2013(1): 4-12.
[34]Etzkowitz H. Research groups as ‘quasi-firms: the invention of the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J]. Research Policy. 2003, 32(1): 109-121.
[35]张兴文,刘众,吴德群. 省部产学研联盟“焊接”完整产业链条[N],深圳特区报. 2012-01-15,A01版.
[36]Hackett S M, Dilts D M. A Systematic Review of Business Incubation Research[J]. The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 2004, 29(1): 55-82.
[37]李文生. 我市“十二五” 建10所特色学院[N],深圳特区报. 2013-04-11, A04版.
[38]杜弋鹏. 建立“学士后”“硕士后”制度[N],光明日报. 2009-01-15,06版.
[39]王路昊,王程韡,曾国屏. 孵化器企业之分层机制探析:以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为例[J]. 中国科技论坛. 2013(9): 44-50.
(责任编辑 姚 英)
University-Industry Cooperation in Shenzhen:Historical Experience and Current Situation
ZENG Guoping1,WANG Luhao2,YANG Junyou1,MA Hui 1
(1.Graduate School of Tsinghua University at Shenzhen, Shenzhen 518055, China; 2.Center for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Abstract: University-industry cooperation has been all the time an important topic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ystem reform, as well as a core of achieve 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and innovation driven. From 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sert” to an “innovation oasis”, the 30 years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industry cooperation in Shenzhen, is worth to rediscover, and also need to find current problems and to solve them for further improvement. This study, based on the past experienc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university-industry cooperation in Shenzhen, try to provide some targeted policy analysis for how to improve university and industry cooperation.
Key Words: University-Industry Cooperation; Technology Transfer; S&T Park;Shenzhen Virtual University Park; University Town of Shenz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