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产学研合作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
2016-10-27许芳芳
许芳芳
摘 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此背景下,企业便将更多的先进设备和人力投入到技术创新之中,来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可是很多企业逐渐认识到只单纯的依靠企业本身来提高自己的能力是很有限的,所以说,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转向与大学和科研机构合作来完成技术创新,通过产学研各方资源的合理配置,以期达到技术创新所需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借此,本文先对产学研合作模式的相关理论和研究进行了描述,接着选取了美国硅谷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的案例进行分析,以此来揭示产学研合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对我国的产学研合作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美国硅谷;企业技术创新绩效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随着国家经济、科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各国开始将产学研合作创新纳入国家发展的重点。产学研合作在西方国家应用比较早,我国直到1994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才正式提出鼓励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合作。此外,《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也提出要“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产学研合作创新正是适应这一背景应运而生的。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最早的产学研合作出现在20世纪中叶的美国“硅谷模式”,在该模式中,无论是政府、产业界还是大学,以及研究机构都十分重视产学研合作的研究并将其在实践中不断推广,形成了层出不穷的成果,例如:产学研合作的基本模式、动机机制、作用机理以及合作绩效等方面。这些优秀成果可以为我国的产学研合作发展提供若干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当前,国内有关部门对产学研合作的重视程度开始提高,多集中于产学研合作的运行机制和产学研合作模式等方面,研究成果各有千秋。本文选取了发表该领域论文较多、具有较高影响力的42种学术期刊为数据索引对象,以《中国学术期刊网》(CNKI)(2001-2015)为检索数据库,通过对“产学研合作”关键词的检索,共获得16364篇文章,经统计发现,我国“产学研合作”并含“技术创新绩效评价研究”共获得216篇,产学研研究在逐年呈上升趋势,可见,产学研合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的研究已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这离不开我国从国家层面上重视产学研协同创新。
二、产学研合作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相关理论
(一)理论综述
产学研合作的基本概念。产学研合作英文解释是“university-industry cooperation”,可见外国对它的理解并不包括科研机构,而我国将科研院所纳入其中是与我国的基本国情相关的,这显示了国内与国外对产学研合作界定的根本区别。在国内,关于企业、大学以及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有的学者将其称为产学研合作,也有的将其称为产学研联盟或者是产学研一体化,但基本意思是一致的。在产学研合作中,产指的是企业,即那些直接进行生产活动的企业以及与之相关的且同其他部门有联系的企业。学就是大学,它的职能就是培养人才和进行科技研究。研指的是科研机构,主要从事科技研究,表面上研与学在职能上很相似,但实际上研究机构的学科领域比较狭窄,研究的深度相对较高。
(二)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分析
技术创新是一项涉及多领域、多环节的复杂技术经济活动,所以影响技术创新的因素很多。不同的因素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的作用不同,进而决定着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绩效。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外部因素主要有:政策环境因素、市场环境因素、制度环境因素、信息服务环境因素、国家基础与应用研究环境因素等。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内部因素主要有:管理体系、企业的技术和资金的支撑体系、企业创新文化等。除了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影响着企业的技术创新之外,由产学研合作形成的创新网络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的创新活动。
(三)产学研合作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
产学研合作将是未来技术创新模式的必然方向。产学研合作形成的创新网络形成企业创新的中微环境,以企业为中心,使参与创新的主体形成交互作用、相互交换和复杂的多元化模式。创新网络中存在直接和间接的联系来共同反映创新过程中不同行为主体间的关系,通过知识和技能的交流所形成的相互作用的环境进一步积累知识。在产学研合作所形成的创新网络中,企业能够快捷方便的获得满足其需要的知识和技术,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更有利的是,通过引进关键和先进的技术来进行消化吸收和“二次创新”。与此同时,产学研合作所形成的创新网络规避了单个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孤军作战产生的资源浪费。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通过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可以方便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之间沟通交流,来提高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性与灵活性,降低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
三、产学研合作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案列研究
(一)美国硅谷产学研合作案例研究
美国成功的科技园大多以著名的研究型大学为中心,利用大学的科研与人才优势创建高科技园区,依托斯坦福大学形成的硅谷科技园就是典型的成功案例。开始于硅谷设想,接着以斯坦福大学为中心,密切联系周边的实力雄厚的高技术创业型公司集群形成崇尚技术的文化氛围和进取型的风险资本市场再加之扶持型的政府政策等,逐渐构成了硅谷模式的成功。在这里许多划时代的技术和产品不断涌现,如微处理器、个人机、工作站、多媒体技术等,世界顶尖级的大公司如英特尔公司、SUN微公司、苹果公司等也在这里先后产生。尽管硅谷创新的传说倾向于抬高个体发明家或企业家的重要性,但是该地区发展的历史证明:硅谷依托著名的斯坦福大学、加利福尼亚伯克利大学互动的产学研合作关系是硅谷持续成功的实质所在。
(二)对我国开展产学研合作的启示
产学研合作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合作各方的利益会增加。硅谷模式已经明显说明,政府的财政支持和政策支撑是产学研合作利益的首要来源,借此,高校或研究机构可以从中得到更多经费,并且获得从事研究的机会;而企业则从其中获得大学和研究单位合作所产生的能为自身经营创造的后续价值。这样,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三者之间所构成的合作联盟才能可持续发展。市场经济下,企业要想在市场浪潮中稳扎稳打,必须有不断创新的先进产品,而与大学和研究机构联合可以有利于企业及时拿出高科技新产品,免遭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淘汰。合作的另一方——科研院所,利益也是共同的,它们迫切需要资金的支持,来他们提供科研经费,与企业有更多的合作机会,将自己的研发产品问世,所有这些成为推动“产学研”合作发展的内在动力,最终达到“共赢”,总之,通过产学研的合作对技术创新是有利的,是符合当前科技创新的潮流。(作者单位:辽宁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 付俊超.产学研合作运行机制与绩效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
[2] 段晶晶.基于企业合作绩效的产学研合作研究[D].天津大学,2007
[3] 赵京波.我国产学研合作的经济绩效研究与模式、机制分析[D].吉林大学,2012
[4] 张飚.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7
[5] 李建军.及其产业创新体制[D].中国人民大学,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