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开放题设计走向开放性教学

2013-04-29蒋明玉

小学教学研究 2013年7期
关键词:乙车末尾路程

蒋明玉

数学教学中引入“开放题”的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但部分教师仅仅将开放题作为一种题型(或数学知识)来教,就题论题,开放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没有在学生头脑里真正建立起来。本文强调教师要确立开放性教学观念,从不同层面学会开放性的引导、激励、评价等,从开放题设计走向开放性教学。

一、问题困惑

在近几年全市性的招生命题中,我有意设计了一些开放题,但学生解答的结果并不理想,能够完整做出答案的学生仅占总数的5%左右,绝大多数学生缺乏开放意识,不知道要分类去分析、思考问题。从中可见,广大数学教师对于开放题的教学还是浅层次的,缺乏真正有效的开放性教学。

二、分析思考

在数学教学中引入“开放题”的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对于丰富教学内容、拓宽教学思路是十分有益的。但是,是否有了开放题,就一定能激起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呢?未必。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仅仅将开放题作为一种题型(或数学知识)来教,就题论题,开放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没有在学生头脑里真正建立起来。

那么,怎样才能唤起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开放意识呢?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留下更大的空间,而不是将学生的思维活动局限于一个事先划定的狭小范围。教师除了有机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好开放题外,关键是教师要确立“开放性教学”观念。就是要善于依托“开放性教学”,确定开放的教学观念,学会开放性地引导、激励、评价等,促进教师“开放性”教学水平的提高。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增强教学的开放性,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有效措施。

三、实践研究

1.给力新知导入阶段

依据学生所具有的“数学现实”,创设问题情境,充分尊重并相信学生,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使全体学生能从不同角度尝试、探索和解决问题,在开放的情境中展现学生开放的思维过程,体现教学的“开放性”。

案例1 暴露思维过程,培养探索精神

数学教学应力求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将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展现给学生,学会科学地思维。“通分”一课,我是这样导入的:

在比较完两组同分母分数及同分子分数的大小之后,教师出示:( ),谁大谁小?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这组分数分子、分母都不同,以前的方法不管用,怎么办呢?此时,学生议论纷纷,“快嘴”的学生已经开始叫喊哪个分数大、哪个分数小了。这样,在矛盾冲突处创设问题情境,从而启发学生思维,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此时,我因势利导,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尝试解决问题。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组织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展现不同的思维方法。

生1:我利用画圆的方法,先画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3份;再画同样大小的一个圆,平均分成8份,取其中的7份。然后把两个阴影部分进行比较,得出:<。

学生2:我还有一种办法,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0.75,=0.875,因为0.75<0.875,所以<。

生3:刚才我们发现,把“1”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3份,表示。比1少,而比1少,因为>,所以<。

生4:我想把它们变成分母相同的分数,这样就可以比较它们的大小了。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因为<,所以<。

生5:还可以变成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因为<,所以<。

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对上述解法加以比较。学生认为这些算法都是正确的。那么,哪些算法具有普遍适用性呢?

通过讨论和争辩,大家认为,生4和生5的方法具有普遍适用性。

此时,开始让学生看书:什么叫“通分”呢?

……

反思:上述教学,以分数大小比较为问题情境,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一方面,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在合作交流中获得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另一方面,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展现学生各自的思维方法,并从中选出最一般的方法,为顺利引入“通分”创造了条件。数学教学应当是富于思考的,学生应当有更多思维的余地。教师的责任更多的是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为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2.给力新知展开阶段

创设开放的情境,要讲究开放的艺术,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通过提出适当的问题,多角度、多层次地探索新知,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思维形式解决问题,重视学生个性化的建构过程,增强教学过程的“开放性”。

案例2 大胆猜想,仔细验证

片段一 导入新课,大胆猜想

师:在数的王国里有许多神奇的现象,如不起眼的“0”,它表示什么意思?(一个也没有)可千万别小看这个“0”,它的作用可大了。看,在整数2的末尾添上一个0,这个数发生了什么变化?添上2个0呢?如果反过来看呢?在整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整数的大小就发生了变化。那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猜猜看,小数的大小会不会发生变化呢?

生1:我猜想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会变小;在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会变大。

生2: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我觉得小数的大小不变。

师:究竟谁的猜想对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小数中的这个问题。

反思: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出发,顺应学生的思路去引导学生建立猜想: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猜猜看,小数的大小会不会发生变化呢?让学生大胆猜想规律,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猜想,从而有效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为下面多角度验证猜想提供了重要条件。

片段二 仔细验证,探究规律

(1)初步引导验证

师:老师这儿有一根彩带,它的长度是1分米。(课件出示彩带和直尺)除了用数据1分米表示这根彩带的长度外,你还能用其他的数据表示这根彩带的长度吗?

生1:10厘米,100毫米。

生2:米。

生3:0.1米。

生4:米、米。

生5:0.10米、0.100米。

师:这些数据都表示同一根彩带的长度,所以它们都是相等的。

生边说师边板书:

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米=米=米

0.1米=0.10米=0.100米

师:仔细观察下面的这组小数,从左往右看,你发现了什么?

生: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

师:从右往左看呢?

生:在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多角度开放验证

师:看来刚才我们的第二种猜想是有一定道理的,那是不是个巧合呢?仅用这一个例子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够不够?是不是每一个小数都存在这种规律呢?还需要我们再举些例子来证明。我们就以0.3和0.30为例,请同学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或作业纸上画一画、分一分,想办法证明0.3=0.30。四人一小组讨论。

生1:我把它们想成0.3元和0.30元,它们都表示3角钱,所以它们是相等的。

生2:我把它们想成0.3米和0.30米,它们都表示3分米,所以它们是相等的。

生3:我用的是画图的方法。用一个正方形表示整数1,平均分成10份,0.6有这样的6份。再用一个同样大的正方形表示整数1,平均分成100份,0.60有这样的60份,比较以后,它们的大小是一样的。(师用课件配合演示)

生4:0.6表示6个0.1,0.60有60个0.01,也就是6个0.1,所以它们是相等的。

生5:我还能把它们想成0.3吨和0.30吨,它们都表示300千克,所以它们是相等的。

师:我们从很多角度都证明了0.3=0.30,看来我们的第二种猜想是正确的。再请同学们从左往右看,你发现了什么?从右往左看呢?

生1:从左往右看,在小数的末尾添上几个0,小数的大小不变。

生2:从右往左看,在小数的末尾去掉几个0,小数的大小不变。

师:上面两个例子中小数的大小都不变。那小数在怎样的情况下大小就不变了呢?你能把你的发现用一句话概括出来吗?

生:在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板书)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小数的性质,(板书课题)一起读一读这个小数的性质。

师:在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那它是否说明这个小数就没有任何变化呢?什么变了?

生1:小数的位数变了。原来是一位小数,现在变成两位小数了。

生2:计数单位也变了,原来的计数单位是0.1,现在变成0.01了。

师:观察得真仔细,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没变,但小数的位数和小数的计数单位发生了改变。

反思:一方面,在教师的引导下去验证猜想,初步得出第二种猜想是正确的;另一方面,进一步开放学生思路,放手让学生自主验证猜想,多角度地仔细验证猜想,使学生在建立猜想、验证猜想、归纳猜想的过程中经历观察、比较、概括等思维活动,发现并理解了小数的性质,拓展了学生对该性质的认识程度,即在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但小数的位数和小数的计数单位发生了改变。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效训练和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给力巩固练习阶段

灵活运用“一题多问、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等策略,使学生经历由“多思”到“多解”层面发展,由“多解”到“巧解”层面拓展,体现训练过程的“开放性”。

(1)一题多问

同一道习题,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提出问题,就能“练一题,带一片”,从而有效沟通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

比如,教学苏教版数学第11册“分数问题总复习”时,可出示:六(3)班男生有28人,女生有21人,根据我们学过的知识,我们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不难提出:(1)男生是女生的几分之几?(2)女生是男生的几分之几?(3)男生与女生的比是几比几?(4)女生与男生的比是几比几?(5)男生比女生多几分之几?(6)女生比男生少几分之几?(7)男生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8)女生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9)男生与全班人数的比是几比几?(10)女生与全班人数的比是几比几?等等。这样,设计一题,问出一片,既复习了分数、比等知识,让学生理解知识发生、发展的变化过程,又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这样一题多问,沟通了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达到了“练一题,带一片”的效果,充分体现了训练过程的开放性。

(2)一题多变

沟通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还要善于加强题组设计,一题多变,形同质异,在比较、辨别异同中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比如,学生对于“分率”与“数量”往往容易混淆不清,可设计如下题组练习:①某食堂运来吨煤,已经用去吨,还剩多少吨?②某食堂运来吨煤,用去一部分后还剩,还剩多少吨?

这样一题多变,可以有效提高练习的针对性,既沟通了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

(3)一题多解

案例3 从无到有,从有到多,从多到优

在一次数学思维训练课上,我出示了以下这道综合练习题:

甲车速度是乙车的,现在甲、乙两车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在离中点6千米处相遇。A、B两地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读完题后,同学们都议论纷纷,但大家一时还不知道如何解答。

张楠首先说:“通过画图,我可以发现相遇时,乙车比甲车一共多行了12千米,但这道题缺少甲车速度、乙车速度这两个条件,无法解答。”

任飞马上接着说:“既然甲车和乙车速度未知,我们可以设甲车速度为3千米/时,乙车速度是4千米/时,那么乙车每时就比甲车每时多行了1千米。12÷(4-3)=12(时),所以123+124=84(千米)。”

爱思考的张楠听了后,灵机一动,接着说:“按照假设的思路,我们也可以设甲车速度为6千米/时,乙车速度是8千米/时,那么乙车每时就比甲车每时多行了2千米。12÷(8-6)=6(时),所以6×(6+8)=84(千米)。或者用方程解答:解:设经过x时相遇。(8-6)×x=12,得x=6。66+68=84(千米)。”

“两种解法中什么变了,什么不变?”我继续引导大家观察。

任飞说:“甲、乙两车的行驶速度和时间变了,路程却不变。”

张楠同学反应敏捷,又急忙补充说:“两种解法中甲车的行驶路程都是36千米,乙车的行驶路程都是48千米,也就是两车行驶的路程比是3:4。我发现,在相同的时间内,两车的速度比就是两车行驶的路程比。那么,相遇时甲、乙两车行驶的路程比是3:4。”

大家都肯定了张楠同学的想法,并且在黑板上画出了线段图。(此处图略)

“对呀,根据这样的转化分析,这道题又可以怎样解答呢?”我追问道。

李飞在张楠思路的基础上,说出了自己的思路:“相遇时甲、乙两车行驶的路程比是3:4,乙车比甲车多行了一份路程,并且乙车比甲车多行了12千米,那么一份路程就是12千米。所以,解法(1):全程一共有7份,A、B两地的路程是12×(3+4)=84(千米)。解法(2):甲行了3份,3×12=36千米;甲行了4份,4×12=48千米,一共是36+48=84(千米)。”

张楠也不甘示弱,又结合分数应用题的思路说:“既然相遇时甲、乙两车行驶的路程的比是3:4,那么甲车行了全程的,乙车行了全程的。从右往左看,乙车行驶的路程比全程的一半还多6千米,因此,解:设A、B两地间的路程是x千米。得方程:x-x=6,x=84。

最后我总结说:“同学们要善于从不同角度去看线段图,学会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就可以得到不同的数量关系,得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爱思考的同学还在继续探索:这道题你还可以从什么角度去思考呢?

……

反思: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积极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途径。笔者认为,应引导学生经历探究问题的全过程。

(1)面对问题从“无办法”到“有办法”。题目中的隐蔽条件,往往是提供巧妙解法的重要因素。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结合具体问题,进行大胆尝试、假设、猜想、联想,引导学生充分挖掘隐蔽条件,深入理解题意,抓住问题关键,合理解决问题。

(2)从“有办法”到“办法多”。在得到基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之后,又不能让学生被这些基本解法所束缚,而要鼓励学生能深入思考,敢于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地探索和发现,使学生敢于求异。

(3)从“办法多”到“能迅速捕捉到机智的巧妙办法”。教师要留给学生“探索、求异、创新”的余地,留给学生思考、想象和创造的空间,尊重和激励学生的独立思维,让学生的智慧得以“闪光”。

4.给力拓展延伸阶段

结合“开放题”的教学,引导学生全面思考问题,尊重学生的数学思维风格或思维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体现拓展应用的“开放性”。

案例4 三思而后答

合理利用一些开放题,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而且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多样化的解题策略与思路。比如,在教学“行程问题的综合运用”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在一条公路上,客车和货车同时从相距50千米的两地开出。客车每小时行4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60千米,开出多少时间,两车相距80千米?

初读本题,大多数学生往往就片面地认为两车是相向而行,而仅仅考虑一种情况。实际上,此题不可盲目思考、解答,而教师应引导学生仔细分析,全面思考,各种情况一一考虑。

第一,客车和货车同向而行。

(1)货车追客车。因为两车已经相距50千米,如果两车要相距80千米,那货车应比客车多行80+50=130(千米),需130÷(60-40)=6.5(小时)。

(2)客车追货车。虽然客车比货车速度慢,但因现在只相距50千米,则可让货车去追客车,使两车相距80千米。那货车比客车多行80-50=30(千米),则要用30÷(60-40)=1.5(小时)。

第二,客车和货车相向而行。

就是让客车和货车先相向而行,待相遇后继续行驶,使两车相距80千米。此时,两车共行80+50=130(千米),要用130÷(60+40)=1.3(小时)。

第三,客车和货车相背而行。

即让客车和货车按相反方向行驶,使两车之间的距离成为80千米。去掉已经相距的50千米,还要行80-50=30(千米),需要30÷(60+40)=0.3(小时)。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练一练:一条公路边的东西两村相距500米,甲、乙两人同时从东西两村出发,沿公路行走。甲每分钟走60米,乙每分钟走75米,3分钟后两人之间的路程是多少米?

(1)在这道题中没有告诉我们甲、乙两人的行走方向,所以解答这道题应该分情况加以讨论。(自己先画一画线段图,想一想有几种不同的情况。)

(2)想一想:如果把“3分钟后两人之间的路程是多少米”改为“5分钟后两人之间的路程是多少米”,在四种不同情况中的结果各是多少?在解题思路上是否都相同?

反思:综上所述,有时数学问题的答案也是丰富多彩的。不同的思考角度将会产生不同的解题思路或方法,体现出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品质。思考角度的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发生了变化。因此,解决“开放题”,在出现多种情况时,要引导学生学会用分类的思想进行讨论,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与开放性,这是数学严密性的一种体现。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不盲目从事,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要引导学生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做到整体把握,全面分析,三思而后“答”。

案例5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学生小论文)

思维训练课上,蒋老师出示一道题:用一张长4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铁皮做一只深5厘米的无盖铁皮盒(焊接处的铁皮厚度不计),求这只铁皮盒的容积。

一看到这道题,我心想:应该难度不大,把铁皮的四个角割去四个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如图1),不就行了吗?这样这只铁皮的容积就等于30×10×5=1500(立方厘米)。

[5][5] [20][5][5][5][5][图1 图2 图3]

老师一听我的分析,直夸我思维敏捷。正当我得意之时,胡洪强站起来说:“老师,我还有不同的解法和不同的答案。”“不可能,有不同的解法我相信,可有不同的答案,我才不信呢!这又不是语文!”我想也没想就回了他一句。老师却让胡洪强继续说下去。“我们可以利用割补的方法,把长20厘米的一边割掉两个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并且把它补到另一侧的中间(如图2),这样它的容积就是(40-5)×10×5=1750(立方厘米)。

听了胡洪强的分析,我暗暗吃惊:数学题还真有不同的答案!正当我吃惊时,吴丹辉又站起来:“我还有更巧妙的解法,而且容积比你们还大!”我瞪大眼睛,吴丹辉继续说:“如果我们把这块铁皮的一半平均分成4份(如图3),补在另一半的四边上(如图3),则它的容积为20×20×5=2000(立方厘米)。

这下,我哑口无言了,想不到数学题的答案会如此丰富多彩。通过这道题的学习,我深深地体会到解题时要善于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和探索,要敢于求异与创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反思:上述三种解法,学生的思维形式同样可以分成三种形式。第一种解法是逻辑思维形式,即由通常做长方体的过程,在四个角剪去4个正方形,得到一个无盖长方体。这样借助一般的方法,从中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类学生具有分析型思维风格。第二种解法是形象思维形式。在第一种解法的基础上,由四个角剪小正方形想到尽可能地不浪费材料,即由观察图形,让图形运动起来,从而获得问题解决,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这类学生具有直观型思维风格。第三种解法是直觉思维形式。凭直觉想到,将长方体的底面做成一个正方形,不仅材料无浪费,而且体积可以变得最大。这种解法深刻而富有创造性。这类学生具有整合型思维风格。

通过上例可以看出,同一问题往往有多种解法、多种答案。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地思考问题,让学生的智慧在开放的思维中得以“闪光”,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真正落实课标所提出的理念:“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猜你喜欢

乙车末尾路程
小数点后添0与去0,你会吗
画图助解题
究竟错在哪儿
求最短路程勿忘勾股定理
“0”的读法和要领
多走的路程
多种方法求路程
走的路程短
求甲车的速度
理解中点巧求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