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真爱”与“童心”牵手

2013-04-29陈立芳

小学教学研究 2013年7期
关键词:真爱摘花尼娜

陈立芳

一、缘起:质朴的文本

瓦·亚·苏霍姆林斯基的《我不是最弱小的》(入选苏教版小语第八册)一文,简单且耐人寻味:郊游时,下起了暴雨,爸爸把唯一的雨衣给了妈妈,妈妈很快递给了儿子萨沙,萨沙又小心地盖在蔷薇花上,以“我不是最弱小的”一句话拨动了人们的心弦。学生在与文本对话时,“争当强者,爱护弱者”等情愫有了一些积淀,课虽终,意未尽,如何让其在“亲近社会、关爱自然、发展自我”一体化的综合性学习中对“真爱”有深刻的体验,践行上有所提升。冥想中又读到苏霍姆林斯基“摘花”的故事,我进行了改造,有机呈现给学生,在思考与碰撞中,师生的灵魂共同经历了一次洗礼,更产生了拷问:在各种“规范”“守则”日益充盈校园之际,我们的孩子对人类最神圣、崇高的珍宝——美好心灵的解读却差强人意,扎根一线的师者如何弥补实践中的缺失呢?

二、回眸:干涩的历程

师:《我不是最弱小的》一课让我们感受到了萨沙一家人的真情、对弱小者的责任,想不想再了解大教育家瓦·亚·苏霍姆林斯基关于“花儿”的故事?(投影出示)

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苏霍姆林斯基校长在学校的花园中散步,忽然发现四岁的尼娜脸上闪耀着快乐的光芒,捧着一朵还挂着晶莹露珠的玫瑰从花池中从容走来……

师:同学们,如果你是当时的校长,看到眼前的这一幕你将会——(生情绪高昂)

生1:花儿是美化校园的,是学校的,真不应该摘。她的爸妈太粗心了!

生2:喜欢应自己买,大清早就到校园里偷,狠狠批评,找她的家长,再好好说说!

生3:花儿也是有生命的,是弱小者,萨沙宁愿自己淋雨,也要保护蔷薇花,尼娜比她差远了……

教者心路:尼娜和萨沙的做法反差太大,学生“爱憎分明”,看法多是“要爱护公物”类的道德训斥,与预设的目标——品味尼娜的美好心灵相距甚远,只好试着引导。

师:大家的发言很热烈!可她仅是一个四岁的孩子呀!大清早就到校园里来摘花,还这么高兴,为啥呢?小组内再讨论一下。(小组交流)

小组1:四岁的小孩可能不懂得花草也是有生命的,摘花是感觉好玩吧,是不是可以原谅?

小组2:摘花是自己玩,无论是在别人面前炫耀,还是送人,都不该!

小组3:问明原因再教育批评……

教者心路:集体的“批判”不无道理。但我期待的是学生从摘花中展开丰富的想象,在心路成长历程中融入自己的爱心,进行一番生动而精彩的演绎。在低效的讨论中教学被迫牵制入轨。

师:是啊,啥事都是有原因的,大家一定想知道校长是如何做的吧?(投影出示)

苏霍姆林斯基没有训斥这个小女孩,而是轻轻地走上前去,弯下腰来,亲切地问:“小朋友,你摘这朵花送给谁?告诉我好吗?”小女孩抬头望了望这位和善的老人,满脸认真地说:“奶奶生病了!我告诉她这儿开了朵大玫瑰,奶奶不相信,我摘下来送给她看,奶奶高兴了,我就把花送回来了。”苏霍姆林斯基听后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挽着小女孩的手回到花池旁,又精心选了两朵,摘下来对孩子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个懂事的孩子;这一朵送给你的妈妈,感谢她培养了你这样的好孩子!”(多数学生惊讶后,跃跃欲试表达自己的感受。)

生1:苏霍姆林斯基多么和善,真是位好校长。

生2:花已摘下来送回又有什么用?连这点常识都没有,批评摘花最重要!

生3:我也这样认为,校长再摘花是不是错上加错?

生4:苏霍姆林斯基校长可是大教育家呀!他是想告诉小女孩及我们什么呀?

师:是呀,教育家的做法和我们想的太不一样了,发挥集体的力量,小组内碰撞一下,再交流,好吗?(小组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小组1:小女孩没有护花常识,可以原谅,但不爱护花草是要指出来的!花园里的告示牌“爱护花草,人人有责”写得清清楚楚,再说老师平常也是教我们这样做的!

小组2:花也是有生命的,是供人们观赏的。不管什么理由,小女孩和苏霍姆林斯基都不应该摘花,而应该保护它!

小组3:尼娜从小就这么疼爱奶奶,苏霍姆林斯基很感动,摘两朵花奖给她,是在告诉我们从小要有孝心。

师:我赞成你们小组的看法!你们小组其他同学有没有补充?

同学1:奶奶生病是大事,摘朵花是小事,只要奶奶高兴,病能早日好,一朵花算不了什么,况且尼娜还说要把花送回来,苏霍姆林斯基是位很关心老人的校长。

同学2:尼娜这么小,就知道让奶奶高兴,校长这样做是要我们像尼娜一样,做一个有爱心的孩子。

同学3:爱心不应仅仅要给我们人类,也应献给自然,尼娜的花摘就摘了,我觉得苏霍姆林斯基再摘花不是最好的奖励办法……

教者心路:部分学生从公共道德、生活常识与爱心的矛盾交织中初步理出“孰重孰轻”,可谓“千呼万唤始出来”。同学3的话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对校长的做法又进行了批判性的思考,激烈的争辩让课堂似乎陷入了失控状态。

师:同学们,尼娜多么懂事!摘花为的是让生病的奶奶高兴,大家理解了她;而对教育家摘花奖励看法又不尽相同,“理不辩不明”!大家能不能形成共同的看法?

生1:为了肯定尼娜的爱心,校长就摘花送花,那么表扬一个学校的孩子怎么办?是不是通过其他办法去夸奖,比如用语言,或一起去看望她奶奶?

生2:我很佩服校长,这么有爱心。三朵花算不了什么,他的奖励会让尼娜更懂得关爱亲人。

师:你的思考很深刻,发言多么富有诗意。

生3:校长表扬学生的想法我懂了,但摘花我是不支持的。我爸在园林监察大队工作,他常说爱护花草树木是每个人的天职,按园林保护条例,校长应接受处罚……(众生笑)

教者心路:在交流中,学生们在“爱”与“规则”天平上争论不休,随着课堂时间的流逝,我不得不拿出预制的“杀手锏”将孩子的思绪强行推向指定的方向。

三、反思:用“真爱”温润冰冷的“规则”

原以为这次综合性学习会真爱如春,暖意融融,没想到却像九月的柿子——又硬又涩。一些学生的信中虽有对教育家的仰慕,对自己的怜悯之情、爱心之举的反思,对日常生活不会以爱待人的自我谴责,但牵强附会明显。是《我不是最弱小的》惯性的影响,是教者教学智慧的缺憾,是校园内种种规则的使然,还是师生心灵成长旅途中出现了“堰塞湖”?再次回顾干涩的历程,不难发现:孩子对规则的持守应给予肯定,但“爱”的视野的局限及教条狭隘也暴露无遗;校长比孩子更懂得护花的重要人所共知,但其牺牲一种“小爱”唤起人间的“大爱”,多数孩子给予漠视,这是很危险的!当我再次捧读苏霍姆林斯基教育论著,“要教导学生把他人的欢乐和忧虑变成自己的欢乐和忧虑,要在学生身上形成一种最高尚的需要——需要他人,就让人成为学生精神世界里最宝贵的珍宝”这一教育论段,令我醍醐灌顶:“爱”,连老母鸡都能做好的事,而为师者在实践中为什么却显得苍白无力呢?

“大爱无疆,真爱无邪。”苏霍姆林斯基的举动之所以撼人心魄,在于他对生命个体最本质的关怀,在于他善于读懂孩子心灵的智慧,在于他善于用爱温润冰冷的“规则”!其结果理应是让其周围拥有更宽广博大的爱,孩子定会爱人类,爱地球,爱这世界上所有的生灵。而如今掌握了很多教育方法和技巧的师者在教育实践中,似乎有一种倾向,过分看重规则的科学性及其“魔力”,把自己的角色太“职业化”,东施效颦,常常用指责、批评,甚至虚伪的感动来打动学生,结果是师生之间筑起了一道爱的屏障,久而久之,便“成就”了师生爱的旅途中的“堰塞湖”,贻害四方。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我们坚信师生之间都是本着美好的愿望,一方真诚地进行教育,一方纯朴地接受教育,但这不是单向的,也不是对称的,而是一个彼此教育的过程。当然在爱的传递中,更不是从一个头脑复制进一群头脑,而是师生之间时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交汇、融合。只有从心灵方能到达心灵,只有“真爱的回声”才能迎回“回声的真诚”。在这一进程中,不但需要为师者高超的教育艺术,更需要极大耐心和对孩子真诚的信赖与呵护。这是开展爱的实践的不二法则!

毋庸讳言,在今天激烈竞争的多元社会中,我们所面对的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仁爱之心、感恩之德是匮乏的。社会各届及每一位家长都渴望孩子成长的历程中,生命之杯里不断注满爱的琼浆,滋长着灵魂、头脑。但更应看到“家庭是社会的缩影,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家庭鼓励孩子自强自立,学会奉献爱心,与人为善,人皆知晓,但通过提高自身的“爱”的素养和艺术,主动躬身示范,时刻感染周围的孩子,大家做得又如何?需要每一个家庭深思!

猜你喜欢

真爱摘花尼娜
不要摘花
不要摘花
不要摘花
隐形人
隐形人
编织的魅力
命悬一线
如何当好幼儿园班主任
从《沉睡魔咒》看迪士尼的苏醒
摘一束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