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本理念下教师如何创造性使用品德教材

2013-04-29王晓华

小学教学研究 2013年7期
关键词:小鬼教材生活

王晓华

郭思乐教授提出生本教育方法论的根本是:“教学的本质是学,教要转化为学。教的目的,教的过程的核心,教的实际价值的体现,全在于学。教原本就是用来帮助学的。”唯有如此,学生才能乐此不疲地参与自主学习,在课堂上敢于讲述从书上看到的故事;进行有趣的统计、分类、评判;进行学习性的游戏;尝试自编儿歌、自创谜语……彰显自身无限潜能,呈现自己是天生的学习者,课堂的学习效率直线上升,学生才能真正处于一种忘我的学习状态。

郭教授所提出的生本教育观与品德教材“主体德育论”的编写理念是不谋而合的。“主体德育论”提出:“儿童道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必须通过儿童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成人和社会的价值引导是必要的,但必须以儿童的自觉认同和内化为基础。”品德学科的教材为了落实“主体德育论”这一理念,坚持做到了教材为学生服务,教材取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

如何提升解读、把握、开发教材的能力,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这是我们一线教师思考的问题。下面我就结合具体实例,谈谈生本理念下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一、敢于挑战教材,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

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正确的科学生活知识作指导,教材中有很多科学生活小知识,指导学生安全、健康地生活。教材是人编写的,而人并不是样样精通的,有时难免会出现不科学的内容。因此,敢于挑战教材显得尤为重要。如在二年级教材中有一幅图,一个男生出鼻血了,他站着把头仰起,额头上敷了一块冷毛巾。其实,这幅指导学生应急处理出鼻血的图片是不科学的,因为人的鼻子和喉咙是相通的,把头仰起容易造成鼻腔中的血液倒流到喉咙,引起堵塞而导致窒息。正确的方法是额头上敷冷毛巾,坐正用两个手指紧紧夹住鼻翼上方,头保持正常的平视状态。因此,教师要敢于对教材的错误之处进行纠正。再如,二年级《我不胆小》一课,为了克服胆小的毛病,学生一般会提出晚上开着灯睡觉,而老师和其他同学也会赞同。但科学研究证明,开着灯睡觉非常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一方面会导致早育,另一方面会导致近视。所以当学生提出用开着灯睡觉克服胆小时,老师可以提供一个知识小贴士,告诉学生开着灯睡觉的坏处。

二、合理重组教材,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

动态性即教师对教材进行处理时,可以在一定框架中随着学生的不同状态而进行变化,也就是说:“同一项教学内容,将依据学生的需要变换它的形态,可以是一个问题、一个游戏或一个有趣的活动,同时,也可以把若干项内容组合起来,容纳在某个课题研究或活动之中。”《过好暑假》的重难点是具体指导学生合理、科学、有选择地安排和计划暑假生活,特别是指导如何安排具体的暑假生活内容,过一个健康、安全、快乐的暑假。为了使这些琐碎的教学点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我就大胆重组教学内容,创设一个“小鬼暑假乐”的情境。以“小鬼盼暑假—小鬼想暑假—小鬼迎暑假—小鬼过暑假”为主线展开丰富多彩的活动,努力创设适宜的互动环境与条件,让学生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成长。本课采用了小组合作数天数、采访老师、模拟写作业、学做家务、红苹果抢答、向他人推荐课外书等活动形式,寓教于活动之中,引发学生发自内心的道德情感。课堂上我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捕捉到学生在合理安排暑假生活的内容方面有困难,对每一天安排的内容要么松弛茫然,要么过度紧张,不能做到劳逸结合。因此我就适时在“小鬼想暑假”这一部分多花时间,不仅指导学生开展丰富的活动,而且指导学生尽量做到学习、活动两不误,使暑假生活过得有意义。教师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也就是以生为本,“教学是在教师的支持下,激起、强化、优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

三、情景融入教材,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

教学设计只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密切联系其现实生活,才是学生感兴趣的、热衷探究的,也是乐于习得的,也就是“使学生自己喜爱的东西永远具有与课程的联系性”。品德教材也是以“生活德育论”为理论基础的,提出应该重视、尊重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的真实生活、整体生活出发,为学生的生活服务,为学生的成长服务。如《我喜爱的小动物》一课,我就是蹲下身来,以孩子的眼光来看待生活中的小动物,把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有机融入教材,精心设计学案,学生学习热情高昂,非常快乐。其中,我设计了“勇闯三关,了解动物特征”的板块,首先,“看图片,说动物名称”。我依次出示各种动物活灵活现、惹人喜爱的画面,让学生快速说出它的名字,在大家的努力下都说出来了,宣布闯关成功,学生欢呼雀跃。其次,“读谜面,猜动物名称”。我又依次出示关于动物的各个有趣的谜语,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宣布闯关又成功,学生喜不自胜。

整个学习过程都是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提取素材,学生感到亲切、自然,学习兴趣浓厚,参与热情高,并能从同伴的交流中不断获取各种有关小动物的知识,有水到渠成的学习效果。

四、有效开发教材,关注学生的自主生成

“生成”是学生在教材内容或教学情境中表现出的不同思维、认知、体会等。教师一般都比较重视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也就是教师“教”的生成。《李奶奶身上的伤痕》一课,当学生观看了南京大屠杀中日本侵略者不择手段残杀中国百姓的画面后,都义愤填膺,表示如今中国强大了,国力强盛了,我们也去侵略日本,为国人报仇雪恨!面对学生心中升腾起的这股怒火,教师理性地表示:老师非常理解大家此时此刻的心情,但该怎样正确对待这段历史,我们还要慎重考虑!然后引领学生走进这段不堪回首的历史,指引学生落脚在“铭记历史、不忘国耻”上!这个环节教师根据课堂上学生情感的波动,先与学生共情,再引导学生感受祖国在南京大屠杀中蒙受的极大耻辱。学生群情激昂时,教师可以暗示学生也需理智对待历史,从而在学生心中产生深远影响。

其实,“生成”更是学生在教材上的自主生成,也就是“学”的生成,教材只是引子、话题,留有空间,儿童大可由此生成新的内容。对教材进行了二次开发,丰富了课堂内容,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生本教育”理念认为:“真正的教育不过是唤醒生命、启迪生命、激扬生命,把社会人生的既有领域和发展方向以及智慧的端绪介绍给生命,而由它自处之。”通过实践和思考,我觉得要把“生本教育”根植于心,付诸于行,就要不断提升自己解读、把握、开发教材的能力,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教材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例子,从例子拓展、延伸,走进生活,达到无穷学习、无限收获!

猜你喜欢

小鬼教材生活
冲吧!小鬼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漫生活?阅快乐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我是你小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