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品读”艺术
2013-04-29裴先英
裴先英
【关键词】语文教学 “品读” 艺术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7B-0062-01
“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我曾试用许多手段减轻学生的脑力劳动,结果得出一条结论——最有意义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由此可见“读”的重要意义。语文教学应如何充分发挥“读”的作用?笔者认为在教学中教师要勇于突破常态,敢于创新,引导学生善于品读课文的内在美。
一、品读景物之美
初中语文课文中有一些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教师要注意理解、分析课文,品读文中描绘的景物之美,以便在教学中能深入浅出、游刃有余地带领学生欣赏课文的美。如在执教朱自清先生的《春》时,为了让学生对这篇经典的写景美文学得轻松自如,让学生将文中描绘的美景尽收“眼”底,笔者抓住景美这一特点先让学生自由品读,读出自己认为美的景物。学生在自由品读中感受春的魅力,在品读和联想中拓展思维空间,脑海中出现一幅幅生机盎然的画面;然后笔者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春景图,配着音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从更高层次去品味文中描绘的美景。
二、品读语言之美
文学艺术是语言艺术。对课文深入的挖掘和品读就应该抓住课文的字词,让学生从多层次、多角度咬文嚼字,品味文中的语言材料,在品读中深刻感受不同课文的语言之美。例如笔者在执教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的《周庄水韵》一文时,先播放录音范读课文,让学生首先从语感上体悟本文特具的语言美,然后再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时挖掘文章的语言美。如写第一次到周庄,作者对其印象“是一幅画在纸上的水墨画”,第二次到周庄看到的是冬天小雪后的景色,古老的砖石与清新的白雪黑白分明、对照鲜明,“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巧妙地运用比喻将两次不同的印象形象地描绘出来。更为巧妙的是,作者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周庄的滴水声和流水声写活了,“细细谛听,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一句将水声描写得柔情绵绵、缠绵动人。教学中逐句逐段地引导学生把这些优美的句子找出来,细细地揣摩,简直就像是在啜香茗、饮琼浆,只觉余香满口,回味无穷。
三、品读结构之美
初中课文的文章篇幅有长有短,有的篇幅虽短但构思却极为巧妙,别具一种玲珑剔透之美,给读者留下宽广的想象空间,这类作品值得细细地品读。如笔者在执教《木兰诗》时,根据此诗结构上的独特之处指导学生进行品读。如文段“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中,爷娘唤女声与流水声、胡骑鸣叫声,一边是亲情,一边是战情;一边是思家之情,一边是卫国之情,对此木兰毅然服从后者,勇敢奔赴前线。爷娘唤女之亲切、熟悉、深情与黄河流水、胡骑鸣叫之陌生、凄厉、颤悚形成鲜明对比,深刻细致地反映了木兰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不闻”与“但闻”对照鲜明,充分表现了木兰忠心报国的精神。短短几句诗包含着深刻的寓意,足见作者构思的高明之处。类似这样的构思《木兰诗》中还有多处,教学时应引导学生挖掘品读,充分感受作者构思之精妙。
四、品读情感意境之美
叶圣陶先生指出:“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景物(场景)与情感互相交织在一起,才会形成独特的意境美。如《小石潭记》一文,作者在游小石潭山水时看到鱼儿在清澈见底的水中欢乐地玩耍,这一段景物描写写出了水中鱼儿的欢乐情景,其实也反映了作者当时高兴的心情,文章赋予鱼人的灵性,令人感到鱼与游者同乐,把作者的感情含蓄地表达出来。后来坐于潭上,作者看见“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一环境描写触发了作者的情弦,表达他因被贬而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寄情山水寻乐却经凄凉环境触发忧伤,悲凉心情又流露出来。一切景语皆情语,品读此情此景,应注意感受作者心中忧伤、悲凉的情感。
五、品读文章的“空白”美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文章的“空白”处,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理解或个性化认识对课文进行理解和品味。如在品读《木兰诗》中的“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这一组语句时,可引导学生品读文中描写的家人迎接木兰回来的热闹场面,进一步想象一下文中未提及的其他人又是怎样迎接木兰的?这样就能让学生通过品读和想象充实文章的“空白”之处,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诗的内涵。
语文的美奇异多姿,值得品读之处很多,在教学中教会学生品读的技巧,有助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通过经常性的品读,形成一定的品读能力。
(责编 周翠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