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真正有用的教育
2013-04-29卢兴治
卢兴治
【关键词】教育 有用 主动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7B-0004-02
教育一直是个大问题,当前人们对于我国教育现状的褒贬可以说是一直争论不休。什么样的教育是有用的,什么样的教育是没有用的,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林格的《教育是没有用的》一书给了笔者深刻的思考。林格在书中指出中国当代教育的最大困境在于“摁着牛头吃草”,强硬和机械的训练使“牛”(指学生)很累,教育者也很累,教学的效果却极低。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课堂已经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其中最突出的一点是它严重制约了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林格指出,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变教师的“被动教”为学生的“主动学”,是真正解决当前教育困境的出路。读完林格的《教育是没有用的》一书,反思当前的教育现状,笔者深刻地意识到,从无用的教育中寻找真正有用的教育,是当前每一位教育者面临的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放下自我,敢于“装傻”
反观当前的教学,课堂上教师总是喜欢表现自己的强项,处处与学生争先,几乎所有的教师自认为自己在学生面前是万能的,当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有些教师就会恶语相讥,总说学生无用。其实教师不可能是万能的。李炳亭先生在《高效课堂22条》一书中指出:要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教师不能与学生抢风头。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会见到这样的现象,每当学生在思考问题时,教师总要迫不及待地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是什么;当学生正在阐述自己的观点时,教师总要介入并强行把自己的观点灌输给学生,这往往使得学生无话可说,只好无奈地接受了教师的观点。这样的课堂不但剥夺了学生自由表达的空间,更是严重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结果是可怕而可悲的。
聪明的教师就不是这样了。他们首先会放下自我,放下自己的面子,在孩子的面前表现得非常谦卑。林格先生认为“特别是对于娴熟的、经验丰富的教育者来说,学会装傻,是放下自我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长,而不是显示自己的聪明与才华”。成语“大智若愚”用在我们的课堂上,其实是一种有效的智慧。学会在课堂上“装傻”,并不是教师无能的表现,它需要的是一种教育的智慧,一种能够促进学生自己学习的智慧。试想,教师在每一堂课上,都是一张嘴讲到底,什么东西都讲给学生听,学生就会想:“老师什么都会教给我们的,我们就不用思考了。”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懒于思考的习惯。反之,教师能“装傻”,会“装傻”,学生思考的能力就强。学会装傻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小品大王赵本山的忽悠术可谓炉火纯青,小品《卖拐》中他把一根拐杖卖给一个健康的、无需使用拐杖的正常人,这就是技术,也是艺术。“装傻”与“忽悠”其实有相通之处,它们的共同点就是让人“上当受骗”。对于一个教育者来说,“装傻”与“忽悠”的目的无非就是让学生爱上学习,变得勇于表现自己,有一种想要挑战教师、挑战权威的强烈欲望,如果我们的课堂上每一位学生都有一种强烈的表现欲望,都能够主动地进行探究学习,课堂教学的效果自然而然会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二、教育者最好“少一只手”
林格在书中说:“教育者的一个善行就是——最好少一只手。”“少一只手”意味着教师在学生面前,成了需要帮助的人。很多教育者自认为自己长着两只健康的“手”,导致他们很多时候事必躬亲,但是回过头想想,不管课堂教学也好,班级管理也好,凡事都有教师包干,学生的才能怎么能得到锻炼?
林格指出:“少一只手,并不是对孩子放任自流,而是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给予他们自由发展的空间。”反观目前的教育现状,笔者总觉得我们对学生管得太死,如同圈养一样,要知道野生的一般都比圈养的好。作家冰心曾说:“让孩子像野花一样的生长。”这应当成为当代教育变革的精神和理念。野花由于不受太多的限制,所以生长得特别茂盛和富有生命力,林格在书中有一个很好的比喻,他说,教育也需要“抛秧”,我们人为地控制孩子的生长,就等于着地“插秧”,而让孩子自己发展,就等于无为地“抛秧”。全国著名的班主任魏书生、李镇西、郑学志等老师,在班级管理中无一例外地运用了这样的策略,就是放手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学会自己成长。李镇西老师的治班经验中有一个很重要的也是极其有效的方法,就是凡事多与学生商量。多与学生商量,并不是说教师无能,而恰恰体现出教师的宽容。卢梭在他著名的《爱弥儿》中自问:“什么是最好的教育?”他自己回答说:“最好的教育就是什么也不去做。”这句话值得我们深思。我们应该思考,我们是不是做得过多了?课堂上教师一张嘴讲到底的现象还少吗?特别是有些班主任,从早上到校一直管到学生就寝熄灯。要知道教师讲得越多,学生越抗拒受教;教师管得越多,学生越不会领情。“教育者最好少一只手”并非危言耸听,而是提醒我们,该让学生自己研究的问题就让学生自己去研究,该让学生自己做主的事就让学生自己做主。
三、捍卫学生的主动性
林格在书中指出:“教育者唯一要做的事,是保护甚至捍卫孩子的主动性。”任何知识和技能的习得,主要靠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我们的教育就是要毫无保留地、无条件地去保护和捍卫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一个真正自己想学的孩子,一定是最棒的。
当前的教学中有一种现象,当教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自己提出疑问时,很多教师认为学生提出的问题太肤浅、没有深度,就把学生的提问权剥夺了,从此学生就不敢提问了,自然也就失去了应有的主动性,甚至会失去想象力。教育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孩子具备了自信心,就会主动地思考问题,主动地探究未知的领域。要建立孩子的自信心,教师首先要协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滋味,人在不断体验成功之后,自信心就会被激发出来。在教学上,对于任何一位学生取得的哪怕是一点小小的成功,教师都要给予鼓励和赞美。比如一位学生的作业尽管错误很多,但是字写得很端正、很漂亮。通常情况下,我们的教师有可能会这样训斥学生:“你看看,你的作业究竟是怎么做的!竟然错了那么多!回去给我重做!”教师只关注了学生作业中的错误,而忽略了他的字写得很漂亮,使学生的自信心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在培养孩子自信心的过程中,教育者要做一根“火柴”,做一根点燃学生兴趣和自信的“火柴”,而不是一盆扑灭学生学习热情的“冷水”;要做一名“律师”,做一名竭力维护、捍卫学生权力的“律师”,而不是在学生面前充当只会判断是非的“法官”。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就是要让学生获得求知的主观能动性。美国教育家James P.Raffini在他的《这样教学生才肯学》一书中指出:“当学生的身心能动地建构意义和整合观念与技能时,他们变得积极参与学习,而不仅仅是旁观者。”这句话告诉我们,学生具有能动性,学习就会变得主动积极。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能动性,继而捍卫学生的主动性。
教育者的智慧和手段决定了教育的效果。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育者要敢于“装傻”,在教育教学中“少一只手”,捍卫学生的主动性,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主动性,使我们的教育真正成为有用的教育。
(责编 周翠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