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中学开展跆拳道运动的可行性分析
2013-04-29毛奇王程辉
毛奇 王程辉
跆拳道运动具有健身、防身、修身的作用,符合现代国际大众体育趋势,自从被奥委会列入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以后,我国体育总局也为跆拳道制定了特殊政策,要求在“ 国家管理,依托社会,健康规范,迅速起动”的方针指导下迅速开展起来。虽然跆拳道这一项目具有较高的健身、健心效果和很强的观赏性,但是对大多数中小学生来说仍然比较陌生。本文笔者采用调查访问、数据统计的研究方法,对江西省玉山县农村中小学的体育兴趣小组、体育教师及部分学生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以探寻跆拳道运动在农村中小学开展的可行性。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玉山县全部的农村中学。
2.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了三种研究方法:①文献资料法。通过文献资料、网络等渠道查阅有关的资料,为本次研究提供参考依据;②问卷调查法。用随机调查的方法向玉山县6所农村中学发放了调查问卷600份,收回548份,有效率达到91.3%;③数据统计法。对有关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在农村中学开展跆拳道运动的可行性分析
1.在农村中学开展跆拳道运动的意义
(1)跆拳道运动可以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跆拳道运动要求速度快、力量大、动作灵活,这就要对练习者进行全面的身体素质训练。由于练习跆拳道运动量较大,长期的训练必然使练习者消耗体内过多的脂肪,强健身体,形成良好的身体形态,同时还可以促使人体心血管系统的形态、结构和机能产生良好的适应能力,从而提高人体的工作能力。
(2)跆拳道运动可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跆拳道运动倡导和强调“以礼始,以礼终”,使练习者在长期的练习过程中更加深刻地认识跆拳道精神,而这种深刻的认识又会形成一股推动人行动的力量,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从而使跆拳道的精神深深印入人的思想深处,激发人顽强拼搏、热爱祖国和为正义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
(3)跆拳道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跆拳道是集体运动,学生必须学会协调各种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分析和处理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学生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逐渐加深了对社会的了解和认识,培养了从事体育活动的正确态度与行为控制能力,正确地处理了个人与集体等各方面的关系。同时,跆拳道练习是以身体锻炼为媒介进行人际交往的,它能使学生心情开朗,消除戒心和隔阂。
(4)跆拳道运动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在跆拳道的锻炼过程中,学生一定要有信心克服各种困难、挫折或打击。自信心能激励练习者成为一个强而有力的人,具有勇往直前的精神,还有可能使练习者成为具有管理能力的领导者。反过来,练习中形成的统率力和胆识,又能使人更加充满自信,进而产生心理上的安全感,使人在面对任何困难时都不会轻易动摇信念。
2.农村中学学生对学习跆拳道的兴趣和动机
(1)江西省玉山县农村中学学生学习跆拳道的兴趣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其中,46.9%的学生对跆拳道很感兴趣,34.8%的学生比较有兴趣,两者合起来的人数超过了80%。这充分说明了跆拳道运动已经被绝大多数的学生熟悉和接受,在江西省玉山县农村中学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发展空间。同时,也有一小部分学生对跆拳道运动不感兴趣和兴趣一般。在对部分学生的访问中,笔者了解到他们都认为自己的身体条件不适合练习跆拳道,还有一小部分学生根本不知道跆拳道这项运动。因此,教师可以向这部分学生宣传一些跆拳道的基本知识,使他们对跆拳道产生兴趣。
表1 江西省玉山县农村中学学生学习跆拳道的兴趣调查表
(2)江西省玉山县农村中学学生学习跆拳道的动机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其中,45.3%的学生练习跆拳道的动机是防身健体,24.6%的学生是磨练意志, 18.2%的学生是喜欢这项运动,11.5%的学生是对跆拳道感到好奇。选择防身健体、磨练意志这两种动机的学生都带着明确的目的性,他们是发展跆拳道运动的主力军;选择喜欢和好奇这两种动机的学生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随时都有可能放弃这个运动项目。所以,在开展跆拳道运动时, 教师应着重调动这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动机,让他们不仅停留在对跆拳道的喜欢和好奇的层面上,而且还要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跆拳道运动,使他们更加主动地投入到跆拳道的训练中去。
表2 江西省玉山县农村中学学生学习跆拳道的动机调查表
3.运动量统计资料分析
一场跆拳道比赛有三局,每局三分钟,每局的运动量相当于完成两套武术(南拳)的运动量。如果两名选手实力相当,三个回合所消耗的体力相当于完成高水平篮球比赛所消耗的体力。这说明跆拳道运动是一项具有一定运动量,而学生又能承受的运动。
三、结论
通过跆拳道的学习,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他们的自卫能力,而且还能增强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适应能力。根据学生学习跆拳道的动机和目的可以得出:在农村中学开展跆拳道课程有着广泛的学生基础。因此,笔者建议,农村中学应该增设跆拳道运动为校本课程,在普及这项运动的同时,开办培训班或组建高水平运动队,定期组织不同形式的表演和竞赛,以促进学生跆拳道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卫军.跆拳道[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
[2]陈立新,张鹏,吴蕾江.试论我国跆拳道的发展状况及发展对策[J].体育科学研究,2000,(2).
[3]孙茂君.对跆拳道运动发展的思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1).
[4]王滔.试析高校开展跆拳道运动的可行性[J].体育学刊,2000,(6).
(作者单位:毛奇 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六都中学;王程辉 江西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