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教育资源在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2013-04-29许洁
许洁
摘 要:在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于教学、促进教学有效发展的过程中,远程教育资源的运用转变了教学观念,开阔了视野,优化了教学手段,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青睐,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小学数学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之一,而远程教育资源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资源;情境;激活;感悟
我校对“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课题的研究已有一段时间,在实验的过程中,合理地运用远程教育资源是实现情境创设的重要途径,这一应用给笔者带来了较大的收获。其中有几点认识愿与同行探讨。
情境认知理论认为,教学应创设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问题情境。教学设计过程就是情境创设的过程,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已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策略。所谓情境创设,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育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的不同,通过建立师生间、认知客体与认知主体之间的情感氛围,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使教学在积极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开展,让学习者的情感活动参与认知活动,以期激活学习者的情境思维,从而在情境思维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活动。不同的教学内容有不同的情境创设,不同的情境又会产生不同的效应。笔者从远程教育资源中主要实现了以下几种。
一、用情境激活数字的活力
《数的认识》这一课,我们都知道只要让学生会读、会写就可以了,教学时并非一定要在情境中完成,可当我让学生在情境中认识这一知识点时,产生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如果随意的出示一个数字,我们看到的或想到的也只有这个数字所代表的多少而已,它是枯燥无味的,但是把一个数字放在一个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就大不一样了。如,珠穆朗玛峰的高度约是8844米。天安门广场面积约440000平方米,可容纳1000000人。北京故宫占地面积约720000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雄伟的万里长城全长约6700000米,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之一……同样是认数,在这种环境中所认识的数是有活力的、有生命的、有实际意义的,学生对数的认识是深刻的、对内容的感受是丰富的、多彩多样的。最终学生所知道的不仅仅是认数。
二、让情境体现数学也有“美”
数学总给人留下的是公式+定义、符号+运算等枯燥乏味的印象,人们好像从来没有把它和“美”联系起来。其实,也不是数学不美,只是我们少了发现美的眼光与发现美的用心。笔者曾听过一位老师执教的《队列中的数学》一课,在整个教学中,老师出示了很多体育中的方队视频,可她的问题始终围绕的是如何列出乘法算式,如何得出总人数。课后,我觉得最大的遗憾是错过了学生对“美”的情感体验。我国每一次的检阅式留给人们印象最深刻的是军人们那整齐坚定的步伐,那种统一、整齐的队列美在平常是少见的,为什么不可以给学生一点点欣赏美的时间,而只是枯燥的数字呢?
数学中能体现美的地方有很多,如,图形的对称美、人文美,旋转、平移的运动美等,关键是教师是否愿意让学生感受这些美。
三、用情境激起学生的环保意识
旧人教版的《条形统计图》一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比几年的降雨量认识条形统计图,长期以来,我都以统一模式完成教学,让学生观察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尝试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讨论条形统计图中所反映的信息等程序,从未去挖掘教材除此外的有用信息。而情境教学这一理念使我重新审视了这一例题,例题中降雨量最高的年份是1998年,为什么教材要这样安排呢?原来1998年是我国被洪水侵害最大的一年,因此,在新舊教材交替的最后一次教学中,我完全打破了以往的教学方式,先让学生在课前收集1998年有关洪水灾害的信息,在教学中通过对比看出1998年的降雨量最高时,让学生把收集的资料进行交流,只用了4分钟的时间,学生的交流内容十分丰富,对1998年洪灾带来的损失与伤害痛心不已,从而激起了他们爱护地球、爱护环境的强烈环保意识。这样的教学,学生同样认识了条形统计图,与之相比,学生认识的就不仅仅是条形统计图。
美丽的世界呼唤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养成,我们教师应善于挖掘并充分利用教材的环保内容,从小开始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课标中也强调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德育教育的思想。
参考文献:
[1]周日南.小学数学新课程校本教研问题与指导.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郑强.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开明出版社,2004.
[3]吕传汉,汪秉彝.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