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骨干教师培养模式的综述与述评

2013-04-29杨梅

新课程·小学 2013年8期
关键词:教师成长培养模式

杨梅

摘 要:高质量的幼儿教育的关键是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幼儿教师队伍,幼儿园骨干教师作为教师群体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优秀代表,对骨干教師培养模式的探究、对幼儿教师群体的素质提高至关重要。在参阅、梳理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首先,对骨干教师的典型特征、影响因素、成长阶段和规律进行了简要概述;其次,对骨干教师培养原则、培养目标、内容及方式进行了逐一概括;最后,在述评国内外研究不足的基础上,指出目前骨干教师培训方面的误区,前瞻性地提出了培训更应该多关注的因素。

关键词:幼儿园骨干教师;教师成长;培养模式

一、引言

我国有一支由1039万幼儿园、小学和中学教师组成的浩浩荡荡的教师队伍,支撑着世界上最庞大的基础教育事业。这支队伍的整体素质决定了基础教育的质量。《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开展以培训全体教师为目标,骨干教师为重点的继续教育,使教师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骨干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特殊群体,是全面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的中坚力量。它的数量和质量代表着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是影响素质教育的关键,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骨干教师应该是教育思想先进、教育理念科学、道德素质高尚、教学业务精湛、家长工作出色、勇于开拓创新的教师。《辞海》对骨干的解释是比喻在总体中起重要作用的人或者事物。《教育大辞典》对骨干教师的定义是业务能力和学术水平较高,在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中起核心作用的教师。

幼儿园骨干教师是指在一定的幼儿教师群体中,被大家公认的,有较为丰富的幼儿教育经验,并对一般教师具有一定示范作用和带动作用的幼儿园优秀教师代表。骨干教师承担着三方面的角色:实施素质教育的示范者和指导者;开展幼教科研,是深化教改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开展幼儿教师教育的培训者。综合国内外的各类研究调查与报告,发现骨干教师有别于一般教师的素质及程度差异,集中体现在教育信念、教育素养、教育实践能力、人格特征等方面,另外,骨干教师还具有一定的公认性。骨干教师形成的影响因素不外乎包括两个方面:自身素质与努力和他们所处的成长环境,即内因和外因。成长内因包括除强烈的内驱力、较为完善的知识能力结构和良好的个性特征外,还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基础和不断学习与进取的精神。成长外因有较多的接受指导的机会,优良的成长环境,各种学习锻炼的机会,群体的帮助及家庭的理解与支持等。母远珍(2010)认为良好的幼儿园环境是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的肥沃土壤;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是骨干教师的一贯作风;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主动进取的专业精神是促使骨干教师不断寻求专业成长的内在动因;学习与反思是骨干教师获得专业成长的主要途径。母远珍(2011)发现,对幼儿园骨干教师专业成长产生影响的关键事件主要可分为常态关键事件和非常态关键事件两种,其中常态关键事件包括专业生活和家庭生活两个方面,而非常态关键事件则包括人际关系冲突事件和教学中的突发事件。

培养模式是指从教育的角度,通过目标、方法、手段、评价和具体过程构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或机制。模式可以被采用或被复制,在将来的运用上“对己有用,对人有用”。从上述界定中不难发现:幼儿园骨干教师的培养不仅贯穿在教学实践中,还要充分调动外部环境和机遇,通过学习、实践与创造不断提升教育水平和专业素养,经历由一般教师成长为骨干教师需要时间和实践的过渡。

二、骨干教师培养模式

1.幼儿园骨干教师培养目标及原则

骨干教师培训旨在使骨干教师进一步增强职业道德意识,牢固树立教书育人的教育思想,熟悉有关教育政策和法规;了解现代教育的有关思想、理论和流派,掌握教育教学规律,拓展学科知识领域,提高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掌握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教学形成独特风格,能独立承担教育教学科研课题,成为在全省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中起示范作用的核心力量乃至学科教育带头人、教育教学专家。

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的原则包括:主体性、专家引领、研究性、名师示范等原则。

2.培训内容的设置

目前,骨干教师培训并不强调单纯的授课制,培训内容不仅仅是理论灌输,更多的是素养培训和教学研讨。培训内容大致包含现代教育理念、教育教学理论、教育改革前沿信息、幼儿园教育与教学研究的特点、规律以及分析判断教育发展趋势的能力、教学研究能力、学科专业知识实践向理论的转化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对其他教师培训能力等。当然,骨干教师的培训内容更多的强调动态化和个性化。

3.培养方式

国外骨干教师的培养模式主要有三种:以课程为主的培训模式——以获取知识为目的,具有学术性、学历性、研究性特点,利于教师学历层次和理论知识水平的提升。如,英国的研究生教育证书(PCCE)、教育学士(BEO)等。以学校为主的培训模式——淡化以教师、教材、课程为中心的培训理念,把培训随时随地渗透到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提高培训实效。由地区性的培训中心组织,根据该区学校和教师所存在的问题制订培训内容,分批轮训。短期进修培训——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而开设,进修者大部分在晚上或者周末进行,针对性较强,但缺乏理论指导。

我国骨干教师的培训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培养教育硕士学位研究生;②硕士研究生理论班;③在职教师进修学历培训;④骨干教师培训班。从中可以看出,这些培训大部分局限于以课程为基础的模式,不利于专家型教师的培养和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而骨干教师培训的最终价值是能在幼儿园贯彻实施《纲要》中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所以,要培养真正的骨干教师还需努力探索和完善我国现有的骨干教师培训模式。培养的核心在于实践,方式有教育活动现场观摩和评议、案例教育、经验交流、参与式研讨等。努力将专长和全面想结合,如教师个案跟踪指导、教育专题研究。群体式合作培训,如参与式研讨、集体教研等。梅玉芳(2001年)提出了以导师辅导、研究班、课题先导及智囊团为主的四方位结合模式。我国对骨干教师的培养强调授课式的三结合,即理论、信息—实践—研究三模式,实践有力证明这种培训模式对校、区、县和市级骨干教师特别有用。张士建(2008年)指出骨干教师培养应关注建章立制,关注过程,让制度化为行动,组织活动,借平台扬长补短,搭梯压担加快成长机遇。刘常安(2010年)认为学校应该建立四种管理机制,即激励机制、导向机制,督导评估机制和考核机制。按照各个层次培养目标和具体要求,树立榜样,以骨干教师为典型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对骨干教师的职业道德、业务素质、科研能力和教育教学实践进行考核评估,并与评先、评优、评职结合起来,与干部选拔任用结合起来。实施“二名二课二新”方案,即“名优教师”“名师工程”“达标课”“优质课”“教坛新秀”“老带新”。让骨干教师发挥其示范作用、榜样作用,以他们的人格魅力,过硬的教学、教研功夫,无私地撒向广大教师,结合费朗斯·富勒和鲍恩的教师关注阶段论、卡茨(Kata,L.)的教师阶段发展论、伯登(Burden,P.R.)的教师阶段发展论、费斯勒的生涯发展八阶段等理论,方文林(2006年)归纳出骨干教师“三阶段培训模式”,即适应期(从教后0~5年)——初涉幼教学习摸索阶段、成熟期(从教后5-15年)——教师教育经验不断积累的阶段、精专期(从教后15年以上)——教育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的阶段三阶段,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内容及方式。此外,骨干教师培养最不能忽视的因素还包括:减轻教师不必要的工作负担,为骨干教师自主性发展营造条件,制订合理的评价激励机制,建立健全各项法规的政策,营造良好的大环境。

4.资格的审定

对于骨干教师的审定主要包括学科、层次、年龄、学历与职称结构等。《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对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提出了国家级、省级和地市级三级培训目标,而对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未作明确要求,但是杨继红(2008年)认为幼儿园骨干教师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条件:崇高的职业理想,先进的教育思想,良好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富有感染力的人格魅力。教育行政部门列举的细则包括:思想政治、教学、产、学、研、分、教、改等方面。但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骨干教师的标准会随时代变化而变化,随幼教质量的提高而提高,需要幼儿骨干教师结合新形势探讨新问题,积极创新,努力完善自己。

三、骨干教师研究反思与述评

纵观国内外对骨干教师培训模式的研究现状,可知国内外在此领域的研究较为稀疏,仅有的研究也多驻足在优秀教师的特质、影响因素和培训方面,如左吉玉对上海八位优秀教师的教育行为的研究,刘占兰对幼儿教师参与培训的研究,沈心燕教研方式的实践研究等。总结已有研究,特归纳出如下一些趋势:

1.在研究内容层面

研究内容更广、更深,如骨干教师的特质研究逐步由外显特质向内隐特质转变,如对教师教育智慧的研究。

2.研究视角层面

对骨干教师培养的研究由单纯的输入式培训逐步转换为重视教师实践中的自我建构和提升,对实践中的典型案例和关键教育事件的研究较多,研究也多融入现代教育理念,将教师的特质、职业生涯和培养相结合。但是很少有人关注对不同发展时期教师不同培养需求的研究。

(3)研究方法层面

已有研究多使用案例分析、访谈、教育叙事等质性研究为主,需要大量量化研究做实证数据支持,或者进一步将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相结合,做到“多角”论证。

长期以来,我国对幼儿园骨干教师一直存在着两个误区:一是以选拔代替形成,即通过各种项目考核选拔骨干教师,而很少在研究骨干教师形成规律及特点的基础上客观地评价教师;二是以使用取代培养,即对骨干教师只强调使用,过度压担子而忽略其理论及实践等方面的培养与提升。尽管国内的骨干教师队伍现阶段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有积极的变化,但潜伏着不容忽视的现实困境:如在社会中的专业认同度不高;已有课程观念陈旧,课程理论水平低;专业发展意识不强;在职成长难以取得理想效果;学校缺乏对教师自我发展的引导和支持;教师工作热情不高,缺乏动力;教师缺乏合作精神等。因此,我们应该从幼儿园骨干教师素质现状及发展需求出发,遵循骨干教师成长规律,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园本培训模式,努力造就一支具有现代科学文化素养和创新精神的幼儿园骨干教师队伍。蒋文星(2010年)也指出,骨干教师培养应注意教师继续教育的效益,满足社会对教育发展的需要和学校对教学工作的需要以及教师自身提高的需要,要立足于本职、本岗,立足于学校工作实际,立足于教师的职业要求,迅速地将培训成果转化为教师的教学效益,大力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马立.大力推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人民教育,1997(07).

[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235.

[3]李云翔.幼儿园骨干教师的形成与培养[D].辽宁师大硕士论文,2001.

[4]郑健成.幼儿园骨干教师省级培训的价值取向与模式优化[J].学前教育研究,2003(5):46-48.

[5]母远珍.幼儿园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的影响因素分析[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0(11):39-43.

[6]母远珍.幼儿园骨干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的关键事件[J].学前教育研究,2011(4):3-8.

[7]解守宗.中学化学教师培养目标和培训模式浅议[J].化学教育,1996(1)

[8]林云鹏,蔡钾锂.关于培养骨干型中小学教师模式的探讨[J].师资培训研究,2001(4):12-15.

[9]梅玉芳.新时期小学骨干教师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师资培训研究,2002(4).

[10]张士建.高中骨干教师培养模式初探.江苏教育教育管理版,2008(4):36-37.

[11]刘常安.骨干教师的培养机制[J].教育旬刊,2010(5):56.

[12]方文林.中学骨干教师培养工作的目标与定位[J].继续教育研究,2006(5).

[13]杨继红.谈幼儿园骨干教师的基本条件[J].云南教育,2001(14):42-44.

[14]蒋文星.中小学骨干教师培养模式研究[J].价值工程,2010:184-185.

猜你喜欢

教师成长培养模式
优秀教师成长的“三力”修炼
深入园本教研促进教师成长的研究
课堂的点滴,用心呵护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幼儿园教坛新手园本培训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