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2013-04-29李宏
李宏
摘 要:随着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趋势以及对人才的需求情况,目前的教育应该从传统教育过渡到现代教育。新课改中明确指出,当今的教育目的是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探究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教学目的。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須牢牢把握这样的教学指示来开展教育工作。另外,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勇于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兴趣教学;培养提问能力
小学语文是一门以语言教学为主的学科,主要是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跟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在课堂上勇于提出自己的新观点和新想法。传统教育模式下的语文课是比较枯燥的,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只注重勾画重难点或是课文背诵,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掌握能力是不太重视的,学生长期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对教师就比较害怕,对语文课的感觉也是比较枯燥,不敢跟教师之间沟通,在课堂中也是不敢提问。本文针对以上现象,分析如何培养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提问”能力。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敢问
传统的课堂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师片面地追求高效率的传播知识,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掌握程度。小学生这个年龄阶段的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都是比较狭隘的,在学习过程中,肯定会碰到无法理解的问题,但是一般都选择含含糊糊的过去了,很少主动提出问题,要求教师讲解。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但是最主要的是学生长期在传统课堂的影响下,已经习惯教师的自问自答和自己背知识点,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没有重视建立一个平等、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中一定要课前设计教案,营造一个适合课文教学的氛围,学生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中,能够减轻心理压力,敢于提出问题。
二、掌握方法,让学生会问
小学语文是一门语言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想要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就必须注重方法,让学生学会去问,学会在思考中提出问题。
1.揭示课题,引导联想
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学会提出符合小学生心理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让学生愿意在问题中找寻答案,然后试图提出新的问题。例如,在学习《白杨》一课时,教师就可以提出问题:“在同学们的心里,白杨是指白色的树吗?”学生在这个提问中,会主动去思考对白杨树的理解,然后跟教师进行互动,带着这些互动,学生可以进入对课文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逐渐认识到课文中的白杨指的是什么,然后在一定理解基础上可以提出新的问题。
2.注重阅读,培养提问
学生在对语文课程的学习中,教师要留有一定的时间去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去思考。这样的优势是可以让学生独立去思考和体味文章带给自己的感受,以及自己没有办法理解的地方以及让教师很好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鼓励学生阅读和说出阅读感受是可以培养学生喜欢提问的习惯的,也可以在交流中加深彼此的认同感。
3.注重让学生感悟到阅读的乐趣
小学生是喜欢讲话的,性格也很活泼。作为教师让自己的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是我们的义务。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对每一堂课一定要保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可以自由表达自己喜欢的人物与事件,并且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每个月也可以单独预备一节课的时间,用一个比较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或者故事来让他们互相阅读交流。在这种时候,对于话题的选择一定是开放的,比如,喜羊羊和灰太狼你更喜欢和谁交朋友,为什么?在这种一步一步引导的过程中,小学生是可以感受到快乐的过程的。
综上所述,教师在现代化教育的背景下,想要打造一个高效的课堂的前提就是转变自己的思想意识,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自己主人公的地位。另外在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时,必须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让课堂氛围变得生动和愉悦,二是提问式的上课方式,以及注重学生的自我阅读,鼓励学生说出自我感受,让学生喜欢提问。
参考文献:
[1]成英棉.从课堂提问看小学生能力培养.中学英语之友:教育研究与实践,2009(02).
[2]曾定平,邹永祥.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中学语文教育现状.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