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课外资料 优化阅读教学

2013-04-29周健

新课程·小学 2013年8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阅读教学

周健

摘 要:在阅读教学中,适度拓展的课外资料,能为阅读教学打开另一扇窗,使教与学更具张力,使阅读教学得以有效优化。

关键词:阅读教学;语文教学;课外资料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赋予了语文教学宽广的界域。在阅读教学中,可拓展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课外资料浩如烟海。随着新课程的逐步推进和课程观的不断更新,在阅读教学中利用课外资料成了许多教师的自觉行为。然而,利用课外资料绝非各种相关内容的简单叠加,如何在强化目标意识、文本意识、语文意识的前提下,适度、有机地拓展课外资料以有效优化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此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有了一些粗浅的体会。

一、还原背景

苏教版语文教材的一大特色就是课文选材丰富,语言明白流畅,但是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有时会由于背景知识的缺失而出现阅读障碍。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仔细分析学情,以便在课堂教学中能及时出示有关的内容,让学生了解相关的背景资料,更好地理解课文。例如,《菩萨兵》这篇课文的教学,单单凭借文本,学生难以理解为什么藏胞们一听说又有军队开过来早就躲进了深山,谁也不敢露面。此时教师可补充资料:当地的军阀、土司互相勾结,欺压藏民,更把红军宣传成红发恶魔。为了嫁祸红军,反动军队甚至唆使他们的士兵打扮成红军的模样,到藏族人民生活的地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藏民们不了解真相,听说又有军队开过来便望风而逃了。从而让学生理解了藏胞吃尽了反动军队的苦头又不明真相,正如“乌云遮住了他们的眼睛”,为学习下文体会朱德和红军战士关心藏胞,一心为藏胞着想,赢得藏胞真诚的爱戴做了铺垫。在教学古诗文及写作时代久远的课文时,精当地引入写作背景资料,对突破教学难点大有裨益。

二、填补空白

任何文章都是一个多层面的未完成的图式框架,都具有一种“召唤结构”,“召唤”读者将其隐含的“未定点”加以补白、拓展、深化,从而实现文本的意义,甚至衍生文本的价值。如,《说勤奋》这一课,没有详细地描写童第周究竟是怎样完成“青蛙卵剥离手术”这项难度很大的手术的,这时教师可以利用以下一段资料进行“补白”:

“青蛙卵膜剥离手术是一项难度很大的手术。青蛙卵只有小米粒大小,外面紧紧地包着三层像蛋白一样的软膜,因为卵小膜薄,手术只能在显微镜下进行。这样的手术需要耐心和细心,连童第周的老师都没有成功,但是他在显微镜下不慌不忙地、熟练地操作着。他像钟表工人那样细心,像绣花姑娘那样灵巧,像高明的外科医生那样一丝不苟。在显微镜下,他先用一根钢针在卵上刺了一个小洞,于是胀得圆滚滚的青蛙卵马上就松弛下来,变成扁圆形的,再用钢镊往两边轻轻一挑,青蛙卵的卵膜就从卵上顺利地脱落下来了。他干得多么利落啊!”

学生读了这段资料之后恍如亲眼见到了童第周做手术的情形,深深感动于童第周娴熟的技艺和知难而上的精神。由此可见,适度的资料补白十分有助于激活文字、唤醒文本,加深学生的阅读体验。

三、化难为易

有些课文情感含蓄、深沉,囿于年龄特点和有限的人生阅历,学生较难理解。如,《但愿人长久》这篇课文中体会苏轼和苏辙手足情深就是教学的难点,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苗苗,基本没有“手足情深”的体验。教师除了引导学生想象苏轼小时候和弟弟在一起时会干些什么,以此感受他们“形影不离”的兄弟情外,还可以通过课外资源把他们成年后的“手足情”挖掘得更深厚。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苏轼创作的古诗的题目:《沁园·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满江红·怀子由作》《送子由使契丹》《和子由渑池怀旧》《东府雨中别子由》《壬寅重九不预会独游普门寺僧阁有怀子由》……学生读了以后发现每一首诗的题目中苏轼都提到了他的弟弟子由,这些诗词都是他为怀念弟弟而作。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思考:“苏轼看到下雪,就想到弟弟;喝起酒,就想到弟弟;写了一句得意的诗,就想到弟弟……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此时,已不用教师用语言描述什么叫“手足情深”,学生自然而然就体会到了苏轼和弟弟之间深厚的手足之情,为后面学习苏轼在中秋之夜对月怀人,挥毫写下《水调歌头》奠定了情感基础。

再如,《安塞腰鼓》一文,作者为什么要感慨“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过着贫困生活的农民,哪里来的“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对此,教师可以展示介绍黄土高原自然环境以及千百年来这片土地上农民生存状态的资料,引领学生体悟到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是旺盛的生命力,更是顽强的民族生命力!正如著名文学评论家厚夫先生这样评价安塞腰鼓:以某种意义上讲,安塞腰鼓不仅仅是一种地域文化,已经变成了中华民族坚定不移,意气风发,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象征。由此可见,教师其恰如其分地在学生对文本情感升华缺乏基础之时利用课外资料,就会使学生有“茅塞顿开”之悟,思维“活化”之感。

四、升华主旨

文本是有待开发的资源,其背后的世界往往是无比深广的。课已终而意未尽,是阅读教学的理想境界。這时,教师要善于以文本为核心,适机介入课外资料,引导学生更深刻地领会作者的言外之意、意外之境。如,《生命桥》一课教学的尾声,教师可以补充一段作者沈石溪的简介以及他在《斑羚飞渡》这本书里的另一个故事《我和羊群的亲密接触》,引导学生在对比阅读中进一步发掘《生命桥》的意义:“小说里的世界,寄托了作者的想望。《生命桥》表达的是作者的呼唤,是作者的渴望,呼唤临危不乱有胆略敢于献身的头领,呼唤群体的合作精神。作者写的是羊,但看故事的是人。当我们人类在面临危险与困境的时候,可以作出怎样的选择呢?这个“生命桥”的故事,这些羚羊们的表现给了我们启迪。”又如,在教学《莫高窟》“藏经洞”这一段时,可以补充一段介绍帝国主义分子从莫高窟掠走珍贵文物的资料,以翔实的数据使学生感悟到小小的藏经洞见证了一个古老民族曾经的屈辱和懦弱,也激发了中华儿女奋发向上的动力。

五、功能整合

在不同的教学时段利用课外资料,各有不同的作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进行功能整合。如,教学《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教师在板书了宋庆龄的名字之后,出示宋庆龄青年、中年、老年的照片,照片下面附有简短的文字说明。这时,教师请学生说一说对宋庆龄的初步印象。带着对宋庆龄的亲切感,学生开始读课文。在读到课文结尾时,学生很自然地产生了疑问:“人们为什么总爱在樟树前留影?”“宋庆龄为什么舍不得这两棵樟树?”“樟树和宋庆龄有什么联系?”这时,教师可以补充宋庆龄坚持与敌人作斗争的小故事。然后,教师又引导学生读描写樟树四季常青、香气永久的句子。这时,学生悟出了樟树象征着宋庆龄的伟大人格,文章采用的是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最后,教师还可以一段关于创设宋庆龄樟树奖的视频资料。这一段资料的补充进一步阐明了樟树的象征意义,升华了学生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赞科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法就会变得高度有效。”在这堂语文课上,课始教师只是提供了几幅照片,简单的文字介绍,让学生对宋庆龄有了一个初步印象。而到了阅读深处,教师及时利用了宋庆龄坚持与敌斗争的小故事,帮助学生深入体会到了宋庆龄的品格与树的特点的相似之处以及课文借物喻人的写法。这时候,学生的思维到了一定的深度,教师又补充关于设立宋庆龄樟树奖的视频资料,把学生的认识、情感进一步推向高潮。

总之,恰当地利用课外资料是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是“大语文”观念的实际体现,在阅读教学中,适度拓展的课外资料,能与文本资源相亲相融、交相辉映,为阅读教学打开另一扇窗,使教与学更具张力,使阅读教学得以有效优化。

参考文献:

陈美璎.适度拓展,有效优化:关于阅读教学中课外资料补充的思考与实践.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1(05).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