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品慢“读”,现真情本色
2013-04-29王建江
王建江
摘 要:语文课堂中,教师应该精心设计,吃透教材,与学生一起感受教材中语言文化的独特魅力。在新课堂中,教师应把阅读品味和感情交流放在重点,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品读和感悟,让他们潜心读书,深入思考,让学生真正“懂了”。
关键词:细细品味;整体;个体;阅读;情感
语文即语言和文字,这是最直接的解释,而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自己的课堂上如何把这两个重要方面合理地、科学地、有效地开展起来,让语文课堂发挥原本应有的教育功能,在这里,结合自己在课堂教学中阅读指导的例子,谈一点思考。
语文课有独具的语言美、文字美,运用多媒体手段授课的同时,要多让学生通过欣赏课文,去更深地理解语言文字的内在含义。而语文课中要求学生所具有的听、说、读、写等语文基本要求是不能丢的。如,学完了《祁黄羊》一文后,可以放手让学生排演这个小话剧,学生先反复地朗读文中人物的语句,体会出人物的心理,模仿人物的神态。接着,从演员的选择,到台词的编排,到演出的道具等都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状态中完成,充分体现自主性与合作性,同时这种表演更有利于学生的语言训练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后来,在学到这类可以表演的课文的时候,学生都主动要求进行排演。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这实实在在地强调了读在学习语文中的重要作用。所以,想要让语文课突出语言和文字的功能,最重要的手段是读。只有读,才能让文本中优美的语言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让学生从作品中体验真实的感受,获得享受和熏陶,才能真正品出语文之味。比如,在执教《灰椋鸟》时,出示句子:“先回来的鸟……”先进行朗读水平,外部技巧的指导,让学生正确朗读全句,处理好停顿、节奏等,初步从朗读中感受文意。读到“树林内外……”教师从外部技巧逐步过渡到内部技巧的指导,细细地品味当时的环境,从数量、音量等方面去感受灰椋鸟的独特之处,孩子们兴致勃勃地、有滋有味地读着。在这堂课上,学生不仅在朗读中理解了课文内容,朗读能力还在有效的训练中逐步提升。
另外,阅读教学时,采用先从“整体”到“个体”的阅读理解方式,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所以,语文课堂中还应该适当适时地咬文嚼字,细读、慢读,文章赋予了文字多姿多彩的生命。在这个环节上,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解决两个大问题,即“品什么”和“怎么品”。比如,在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这一阅读课时,抓住了关键词语“发愤”,引导学生体会人物内心活动与思想品质,并且把司马迁从小看到黄河的气势,受父亲写作的熏陶,通过慢读、细读,着重体会人物从立志到发愤创作,这其中所受的种种苦难,感受到了人物坚持不懈,矢志不渝的人格魅力。所以,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同时还离不开语文学习的方法和策略。
此外,更重要的一点,阅读教学得精心设计,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体验文中真情。也就是阅读最终再从“个体”到“整体”的过程,教师只有正确吃透教材,精心设计对话的话题,才能让学生既能在话题中找到阅读的支撑,又能充分发挥阅读的主体性。在一次公开课上,我执教了《爱如茉莉》这一课,这是一篇描述细腻亲情的课文,上课初始,我提出了一个思考话题:读这篇课文后,结合生活,你觉得爱是什么?应该说这个话题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让小学生用一句话去对“爱是什么”进行描述。但正是话题有了一定的难度,思维有了一定的强度,才容易激发起学生和文本对话的欲望,才能够使学生静下心来仔细地揣摩文本的语言、体验人物的内心,把学生的心拴在课堂上,拴在了对文本语言的阅读和感悟上。在读到课文中父母的互相关心,女儿对妈妈的关爱时,学生很快就回答出,爱是相互关心、关怀等答案。于是,当阅读过程中把话题打开后,可以适当地把阅读问题向生活实际延伸。可以引导学生谈一谈父母、亲人、朋友帮自己做过什么事,而自己又幫他们做过什么事,当时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同学之间可以相互议一议,然后总结成一句,爱是什么。学生写了很多原本连自己都没有留心到的小事,原来这些微不足道的事却都是爱的体现,再次体会了文中犹如茉莉花一般“平淡无奇”的爱的含义,这样,将口语交际的教学与阅读学习结合起来,教师灵活掌握,学生思维活跃,真情自然体现出来了。
总之,在新课改背景下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欣赏能力,掌握阅读和理解的方法技巧,这是个实践性的课题。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课堂的阅读教学,每一次的阅读、朗读训练,都应该围绕这个理念去思考和实施,使教师和学生在细品慢读中,体会文章字里行间的真情本色。
参考文献:
张风友.如何营造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氛围[J].中小学教育:下半月,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