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喂”学困生,激促学语文
2013-04-29何敬清
何敬清
摘 要:学困生是学生中的一个群体,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能正确对待学困生,把学困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他们就会自觉地产生兴趣,并保持旺盛的求知欲,主动克服困难,努力去学习、去探索,就能大面积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四喂”学困生,激促学语文,在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
关键词:学困生;语文教学;信心;兴趣
一、“喂”机会,激其兴趣
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的关键。因此,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根据学困生的特点,精心“喂”机会给学困生:创设在课堂上问答的机会,并适当降低提问的难度和要求,让他们能够答得上,激发起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有效地诱发他们良好的学习动机。如,读了课题,你会提什么问题?学习生字时,在生字的读音或字形记忆上你有什么要提醒同学们的吗?这句话怎么读,请你来读读。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学了这篇课文,你喜欢谁,为什么?对于一些有难度的知识点,我会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让学困生参与进来,让小组一起解决问题,然后挑学困生来回答,这样既让他们参与到问题的思考和讨论中,又让他们通过回答问题来体验成就感。学困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了,此时,他们开始对教师的关注充满期待、对每一节语文课充满期待、对自身的价值体现充满期待,从而重视语文学习。
二、“喂”贊赏,增其信心
美国教育家卡耐基说:“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赏和鼓励。对于学困生来说,赞赏和鼓励不亚于雪中送炭,可以增强他们的信心和勇气,并从他们的内心激发出无穷无尽的积极动力。”平时在语文教学中我正是抓住这一点,总是非常细心地挖掘学困生的闪光点,及时“喂”赞赏,增其信心。
三、喂”文本,强其基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所以,我对基础知识的教学一贯坚持多练、多巩固,使优生用熟,学困生会用的原则。在字词教学中,尤其重视学困生的字词的记忆方法指导,字义的理解,日积月累的掌握,背诵文段的落实。在阅读教学中,我注意由易而难,由浅入深,尽量使学困生在这一过程中不掉队。首先,要求学困生做到“熟读”课文,我总是细心地抓住文本动人之处,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带着一种欣赏的眼光去阅读文本,充分地阅读,然后“深思”,接着自由地“多感”,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把时间留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经过主动学习研究、深入体会弄懂。最后“勤写”,把你所读出的、所想出的、所感悟的都写下来,哪怕是一句、两句,日积月累,就能连句成段。这其中我只作适当的点拨,并组织他们将学习成果梳理小结。久而久之,“喂”文本给学困生,既促进了他们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也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夯实了坚实的基础。
四、“喂”方法,促其发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在语文教学中,学困生的学法指导对促进他们的持续发展很重要。因此,我还注意教他们一些学习的小窍门,如快速记生字(综合记忆字音、字形、字义),巧学课文抓住中心,读懂深刻句子的含义等。课内阅读时,我会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每学习一篇课文后,还让学生对该文的结构和写作方法进行分析。如,学了《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写《校园一景》,我就带着他们去校园里参观,在参观的同时指导他们如何去观察大榕树的叶子形状、颜色。下课在树下乘凉时,观察一下它们的姿态,欣赏一下它们树叶婆娑的身影,想象一下,这棵大树又像什么,给你带来什么感受。花坛中,盛开着五颜六色、千姿百态的花朵,走近它们细细欣赏,去看、去闻、去想,再观察一下其间一只只可爱的小蜜蜂,它们翩翩起舞的姿态,它们自由自在地陶醉花海中的情景……为了收到良好的观察效果,我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让他们知道观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如时间顺序春、夏、秋、冬等),要抓住景物的特点。通过观察,使学生不断积累感性的写作素材。就这样,在作文课上我总是引导学困生“想起读过的文本”,引导他们模仿“这些读过的文本”是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如何过渡,如何处理详略等等,然后分类来指导。于是,在循序渐进的指导下,学困生的写作积极性逐渐调动起来了。此外,我还十分注意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创设情境教学法,还适时采用讲故事、演讲、小品,竞赛、课本剧表演等方法,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仅仅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更要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由此可见,遵循一“喂”机会,二“喂”赞赏,三“喂”文本,四“喂”方法,这“‘四喂学困生,激促学语文”并不是件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