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护理干预在儿童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效果评价
2013-04-29李秀红
李秀红
[摘要] 目的 评价综合性护理干预在儿童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效果。 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12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60例儿童支气管哮喘患儿,入选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其中观察组30例,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照组30例,进行随机对症治疗及护理,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两组患儿治疗后哮喘发作次数、急诊次数、住院次数。 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疗效达90%,对照组仅70%,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哮喘发作次数、急诊次数、住院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在儿童支气管哮喘治疗中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发作次数,从而提高了患儿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儿童支气管哮喘;护理干预;发作次数;疗效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09-0073-02
儿童哮喘是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病程较长且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在应用药物积极治疗的同时,采取积极有效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发作[1]。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收集2010年1月~2012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60例儿童支气管哮喘患儿,符合中国儿童哮喘协作组制定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31例,女性29例,年龄最小1岁,最大12岁,平均(6.0±0.2)岁;病程最短0.5年,最长3年,平均(3.1±0.6)年; 所有入选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其中观察组30例,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照组30例,进行随机对症治疗及护理。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临床表现等一般资料经过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观察组30例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照组30例进行随机对症治疗及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2.1 心理护理 哮喘发作时的喘憋、濒死感使患儿感到恐惧、烦躁,护士应多同患儿与家长进行沟通,向患儿和家长讲解支气管哮喘的病因诱因、发病机制、治疗、预后及预防等基本知识,耐心解答患儿家长提出的问题,稳定患儿情绪,避免紧张焦虑,帮助患儿及家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1.2.2 基础护理 保持病室环境安静,定时开窗通风,室内温湿度适宜。根据动脉血气分析结果采用鼻塞法或面罩法吸氧,氧流量(1~3) L/min[2],吸入的氧气需要经过湿化,同时保持呼吸道通畅。
1.2.3 体位护理 儿童哮喘多夜间发作,嘱哮喘患儿夜间侧卧睡眠是预防夜间哮喘发作的重要措施。当呼吸困难缓解后可改用半卧位,以减少疲劳。
1.2.4用药护理 儿童哮喘最有效的治疗模式是吸入肾上腺皮质激素、沙丁胺醇等支气管扩张剂,在急性发作时应用快速支气管扩张剂与糖皮质激素以压力泵间断吸入,让患儿及家属充分掌握吸入的技巧和方法。指导患儿家属了解治疗儿童哮喘的常用药物及其作用机制、剂量、用法及副反应,对患儿进行系统管理教育的综合防治措施。
1.2.5 健康教育 对哮喘患儿及家属进行护理指导及健康教育,保持患儿病室温暖,阳光充足,避免有害气味及强光的刺激,指导患儿饮食要清淡,不宜吃具有刺激性及引起过敏的食物和饮料。教会患儿及家长使用各种吸入制剂,记哮喘日记,定期复诊,讲解吸入激素治疗的重要性。目前我科多采用个别指导、床边教育、小组式教育,增强哮喘患儿及家长的防治信心。
1.3 疗效标准[3]
1.4统计学方法
3讨论
哮喘是儿科的常见病,其发病与变态反应、气道炎性反应、气道高反应性增高及神经等因素密切相关。采取积极有效的药物进行治疗及护理,对于提高哮喘患儿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做好心理护理,加强哮喘患儿家长护理指导,密切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和各种呼吸指标,及时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保证护理措施到位是治疗的关键[4,5]。为患儿及家长耐心讲解哮喘的预防、诱发因素、治疗和护理及先兆症状如连续打喷嚏、流眼泪、烦躁、精神不振、呼吸加快等,使家长和患儿参与自我管理,学会如何控制哮喘,从而减少就诊和住院次数,维持病情长期稳定,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6]。刘金娟等[7]将62例哮喘患儿分为对照组32例,予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30例予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和出院后护理干预。结果显示,护理干预能明显减少患儿发作次数和住院次数、天数,进一步证实护理干预可以减少哮喘患儿的复发率,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本组研究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的疗效达90%,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治疗后哮喘发作次数、急诊次数、住院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 < 0.05)。与程继等[8]报道的观点是一致的。
综上,在儿童支气管哮喘治疗中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发作次数,从而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红艳.儿童哮喘吸入治疗的护理干预[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26(10):323-324.
[2] 蔡虎英. 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时的护理干预[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1):1415-1416.
[3] 黄逢敏,赵彩云. 系统健康教育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效果[J]. 贵阳医学院学报,2009,34(1):68-69.
[4] 王常花,刘爱梅. 哮喘患儿265例心理特征分析及护理[J]. 齐鲁护理杂志,2009,15(7):97-98.
[5] 许政. 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心理护理[J].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3):219-220.
[6] 王淑霞,张军营.儿童支气管哮喘护理体会[J]. 中国实用医药,2009,4(22):205-206.
[7] 刘金娟,李淑贞. 护理干预对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效果影响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21):92-93.
[8] 程继,王孪妹,吴洪晶,等. 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吸入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 中外医疗,2011,28:44-45.
(收稿日期:2013-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