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教学之破“隔”

2013-04-29刘毅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13年9期
关键词:和谐共生隔阂课堂教学

刘毅

【摘 要】语文课堂教学中,常常会出现教师与学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的“隔阂”,这样的课堂多沉闷无趣,缺少共鸣和生成。要打破这样的“隔阂”,教师不仅要自己深入解读文本,还要引导学生加强对文本的研析,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并且要设置好教学流程,让学生兴趣盎然,同时注意理性掌控课堂,从而创造和谐共生的“不隔”的教学情境。

【关键词】课堂教学 隔阂 不隔 和谐共生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课堂:教师只顾自己讲,全然不顾学生的学情;或者学生和教师总是不“配合”;或者教师和学生一起游离于文本之外,整个课堂让人感觉不是水乳交融的和谐境界,而是水油分离的“隔”的状态,这样的课堂沉闷、无趣,缺少共鸣和生成,也必然低效甚至无效。那么如何才能打破这样的“隔阂”呢?

要破“隔”,就要了解课堂教学的本质。课堂教学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教材学会知识、提高能力。课堂构成的要素是教师、学生、教材、教与学的方法。要营造“不隔”的课堂氛围,就要从这几个要素抓起。

首先要熟悉文本。教师要熟悉文本,学生也要熟悉文本,前者更为重要。教师要深入研析文本,对文本和作者展开“不隔”的对话,营造一个教师与文本“不隔”的小情境,然后根据文本和课标要求以及学生的学情确定教学目标,再想办法把学生带到这“不隔”的情境中去。

教师要做到与文本“不隔”,就要好好地解读文本。古语有云: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甚至源源不断的活水。这活水中最重要的一股水就是对文本的解读。教师要深入文本,探究每一个词语、句子、段落乃至标点符号的内涵和作用,探究章法结构,探究写作的目的和写作的情境,与文本和作者展开深入对话,对与文本有关的内容有广泛的更深的研读。上课的时候“介绍作品的时代背景如述自己的亲身经历,介绍作者的生平如讲自己熟识朋友的趣事逸闻,分析内容形式又如作者在谈自己的创作体会”,这样,教师才可能在文本中、在文本和学生之间、在教法中游刃有余。现在的学生,学习途径多样,思维灵活,教师没有更多的知识储备是难以满足学生需要的。试想,课堂上,学生提出一个有价值的共性问题,面对学生期待的目光,你只能摇摇头说不知道,是不是教学情境就“隔”了一层?

如一位名师在教授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这篇文章时,一个学生提出:明明是艾斯梅拉达用自己的善行不计前嫌喂了被示众挨打的卡西莫多一些水而换来他感动的泪水,为什么文章题目却是“一滴眼泪换一滴水”?很多听课教师一惊,因为很少人探究这个问题。

授课教师不愧为名师,她说:如果从写实上讲,应该是一些水换一滴眼泪,这样的题目,突出了水,而不是眼泪,大大削弱了作品的主旨——弘扬善行给人带来的感动;一滴眼泪是卡西莫多这个可怜的几乎没有泪腺的人流的,暗示他内心受到了深深的触动,既突出了主旨,也为后文卡西莫多背叛恶毒的教父拯救艾斯梅拉达的情节做了铺垫。在这眼泪与水中,麻木的群众也发生了变化,突出了善行的力量。

一通解读,让学生和听课的教师频频点头。破了一个“隔”,整个课堂更加“不隔”。这“破隔”的功夫正源于对文本的细致、深入的解读。

现在教学资源丰富,对文本的解读途径多样,但教师在参考各种资料的基础上,应该有自己独到的感悟,有自己独特的个体体验,这样才能真正地与教材“不隔”。当然,教师与教材“不隔”,并不是要求教师无所不知,但最起码也应该博学多闻。

有的教师对教材是深入其中了,而且也精心备课,但上课的时候总是感叹:多好的文章啊,可是学生就是进不去,个中滋味,难与生说。其中一个重要根源就是学生和文本有“隔”。学生和文本有“隔”,如何能跟你引起共鸣?所以在和学生正式进入文本研析之前,一定要先让学生了解文本,特别是教授古诗词之类的理解起来比较困难的文本,了解了才可能进入,进入了才能理解,理解了才可能鉴赏、评价。

有人感叹,学生作业多,没时间预习。那就利用课堂时间预习。没有学生的“先学”,就不要灌输式地“教”。先学后教,是经过实验验证能够成功的教学策略。我们的目标是教会学生,而不是自己把文本解读一遍后结束。近来,有不少教师采用问题解决法上课,也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课前要求学生自学课文,提出自己的疑难问题。教师搜集问题,挑选一些价值比较高的问题来组织课堂教学。课堂上,围绕疑难问题讨论、点拨。课前,学生进入文本,提出了问题,课堂上,问题是学生自己的,这些都与学生息息相关,学生学习起来更有目标性,课堂自然也就和学生“不隔”了。

有人认为,阅读就是一种对抗。其实对抗也是一种“不隔”。想对抗就要知道对手是什么,对抗什么,这就有一个理解文本的过程。理解了再对抗,是一个反方向阅读,看似“隔”,其实还是相伴而生的“不隔”。

要使学生与文本“不隔”,进而使整个课堂的各个要素之间都“不隔”,教师还要发挥引导作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在文本和学生之间穿针引线。

教师首先要关爱学生、了解学情,尊重和利用学生的原初体验和学习起点,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让学生有信心参与,有兴趣参与,有目的参与。

其次,课前可以指导预习方法,或者设置问题,或者激趣,让学生进入文本。上课伊始,注意设置与整个教学相融合的教学情境。比如讲授《我与地坛(一)》,我们可以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伴以教师的深情讲解:“命运之神在门口徘徊,他可能带来阳光灿烂,也可能带来阴霾满天,面对逆境,我们该如何扬起生命的风帆,捍卫生命的尊严?贝多芬用音乐给出了答案。史铁生在最狂妄的年龄忽然双腿残废了,他会怎样面对生命的挑战?让我们走进《我与地坛》。”很容易把学生带入到一个充满苦难但作者却坚韧不屈的情境中,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再比如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也是把学生引入课堂、课文的有效手段。

再次,教师要设置好整个教学流程的有序波动,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有张有弛,起承转合,每个步骤都能环环相扣,又自成一体,让学生感觉好像“从山阴道上经过,山光水色交相辉映”,美不胜收。笔者在教授《装在套子里的人》的时候,以“套子”为关键词,设置了几个问题串起了整个课堂:装在套子里的人指的是谁?他有哪些套子?这些套子的寓意是什么?为什么他死了人们还是觉得压抑?我们有套子吗?如何打破这些套子?学生兴趣盎然,逐步深入,整个课堂相融相生,达到“不隔”的境界。

最后,教师要发挥教育机智,灵活利用课堂中的突发因素,机动地调控好课堂。所有的备课也只是课前计划,课堂突发情况时有发生。突发情况可能会破坏课堂的和谐性,但也可能是课堂中的灵光闪现,如果能处理得好,就可能创造出一朵课堂奇葩。有经验的教师都有过这样的体验。

“不隔”的课堂是诗意的、审美的、有效的、快乐的,教师、学生、文本、教与学的方法是融为一体、和谐共生、相互促进的。这种美好的境界,未必每节课都能实现,甚至可遇不可求。但只要我们一直有这样的追求,这种境界就会经常光顾我们,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一定会有很大的提升。

过犹不及。“不隔”的课堂也要有一个度,这个度要求师生能“入乎其内”,又要能“出乎其外”。特别是教师,不能“入戏过深”,要时刻紧盯教学目标,清醒地理性地调控课堂,带领学生不断地从一个情境走向另一个情境,由感性走向理性。

我记得听过一节公开课《背影》,教师在拓展情感体验时,让学生口述一件与亲情有关的难忘的事或某个最受感动的瞬间,讲着讲着,有的学生哭了。教师一激动,也跟着讲了自己亡夫的故事,师生课堂共哭,听者面面相觑。这样的教学,看似“不隔”,其实文本已经悄悄隐退,教师设置这个环节,是想让学生体验亲情的可贵,体会到朱自清寄寓于《背影》的深情,同时也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但由于教师不能及时调控,非但目标没能实现,课堂还出现了失控的局面。再说,学生也是有隐私的,激动的时候说出来的话难保学生不会后悔,如果教师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出现无法弥补的后果。

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要求体现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这就特别要求学生有参与意识、发散思维、创新意识,这对课堂调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既要想方设法“破隔”,更要理性掌控课堂,从而创造和谐共生的、“不隔”的教学情境。

(作者单位:江苏省黄埭中学)

猜你喜欢

和谐共生隔阂课堂教学
如何上好小学高年级的音乐课
中国现代文学中“墙”的意象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路径探讨
基于遗址保护的城市和谐共生机制研究
中西时间观差异及跨文化交流隔阂解决之径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神圣的复兴 精美的定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