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课堂教学的杀手锏之“引申触类”

2013-04-29卢志华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13年9期
关键词:人教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卢志华

[摘 要] “引申触类”出自龚自珍的《上大学士书》,即“天下事有牵一发而全身为之动者,不得不引申触类及之也”.意思是说:从某一事物上可推广到同类的其他事物之上,知其一便知其二. 这可运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连点成线,将繁杂的知识点归纳成无数个集合、群体,好懂、好学、好记,触类旁通.

[关键词] 人教;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引申触类

一堂精彩的数学课应是伸张的,而不应是蜷曲的,所谓“伸张”是说数学课堂要有由内到外的张力和弹性,如弓之开合,要形成一个知识的延续,引申触类. 所谓“蜷曲”就是拘泥于一个狭小的知识领域,只看到知识的本身,而忽略知识的外延,换句话说就是捡起一个个琐碎的点,放到盒子里,而非将这一个个点串成一条晶莹的项链,那么这些琐碎的知识点有极大的可能被学生遗忘直至丢失. 所以,教师应该亮出“引申触类”这道杀手锏,让学生在数学的领地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追“点”溯“源”,引申触类

追本溯源,无论实体的物质世界还是虚体抽象的知识和精神世界,它们都要经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这就是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说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婀娜多姿的世界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体. 如果单纯地从字面上理解,二和三是在一的基础上生发的,“一”是万事万物的根基,如果切断“一”这条经脉,那么象征着万事万物的“二”和“三”就会盲目生长或濒临枯萎. 就如同人类一样,内心总会怀有追寻起初、找寻源头的情结. 对于数学领域来说也是如此,知道知识的起源,才能抓住它本身的特点,洞彻地分析出它的走向和发展路径. 而且在就一个知识点进行分析的时候,我们也会意外地获得与这一知识点类别相同的分支径流,这样一来,由所学的知识点追寻到它的起初源头,又由这一源头引将开去,找寻到与此相关同类其他知识的蛛丝马迹,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追点溯源、引申触类. 这从某种角度来说既拓宽了学生的眼界,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此外,追点溯源就如同在数学课堂的知识上安放了一个追踪器,学生可以随同这一知识点发掘到自身感兴趣的东西,增强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和人文性.

人类社会当中,数是如影随形、无孔不入的东西,几乎从咿呀学语起我们就开始接触它,但是弱水三千我们只取得知识的一瓢来饮用,而忽略其根源,将知识的本源剥离出生活. 由此,我们的知识视野变得狭窄和片面,生活走向呆板和游离. 数学课堂上亦是如此,升学压力抑制了教师的自我发挥,课堂教学开始流于大众化,人云亦云,缺乏创意,管窥蠡测,使学生只会浸泡在数学知识中学数学,缺乏全面俯瞰数学知识脉络的能力,数学知识的学习与生活实际断轨. 综上来看,教师不得不采取另一种讲解视角,将数学知识很好地展铺在学生面前. 以有理数这一课堂教学知识点为例,有理数是对数进行归类的一个类别形式,诠释人类对数的认知范畴的扩大. 可以说,在数的海洋中,有理数只是沧海一粟、冰山一角,而课堂是为学生提供广阔学习空间的地方,单一既定的知识点并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况且,对单一知识点的腾空诉说会让学生没办法对“数”进行全面的认知. 所以,教师既要追本溯源,找寻这一知识点发展的根源,又要做一次知识点的延伸,触及这一知识集合中的其他子集. 关于对有理数的讲解,要先从数的诞生讲起:人类祖先过着几十个人一起的群居生活,他们靠着捕杀野兽飞禽、采摘植物为生. 在长期的生活中,他们为自己的所需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于是语言产生,数的朦胧概念也萌发. 他们狩猎归来,猎物的获得不既定,于是就出现了“有、无”这两个概念. 后来,群居发展成部落,“有”这一概念也被肢解成四部分,即“一”“二”“三”“多”,但后来,人们开始了农耕的生活方式,计数更为准确和多样. 随着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和发展,“数”逐渐诞生及趋于完善. 于是引申开来,自然数、整数、有理数、实数、复数等从单纯的“数”中分离出来,形成一个个种类. 所以教师在讲解有理数的时候,要寻根求源,引申触类,将课堂的知识点丰盈起来.

归“点”集“群”,引申触类

数学知识就如同海滩上的贝壳,而学生则是捡拾这些贝壳,将其穿成贝壳项链的孩子,他们总在进行归点集群这样的活动. 该活动的进行并不是徒劳的,学生既在这上面获得了乐趣,又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为这些流浪着、杂散的知识找到了自己的“祖籍”,就像人类一样,具有相同血统的知识被归纳在一起,形成一个知识群体,这样更容易让学生牵动知识的一发,而动知识的整体. 此外,知识群是由同类知识点相互聚集而形成的,点属于群,群包括点,由点可以窥一斑而见全身,由群可以见一类而知一点. 所以,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确定一点,然后由这一知识点引申开来,触及同类的其他知识,并将这些知识圈集起来,形成一个知识群. 由于知识群体的个别知识间的性质等是密切联系的,可以共同被用于解答相同的一道题,这也就为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开通了一条便利之路. 在对数学知识进行归点集群的过程中,学生也会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反复的理解、记忆.

人类在认识事物之后,首先想到的是将与事物有关的知识分享给其他人,那么如何让其他人细致入微地理解所认识的事物呢?分享者提纲挈领将认识的事物的形态、结构、性质、原理等用只言片语描述出来,这就是所说的定义. 读者,分析其法,自然也明白事物的一二. 而对于数学课堂知识来说,对定义、定理、公式的分析占主要部分. 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将其比喻成一个个机器,如何了解机器的构造及工作情况、工作原理,这也是教师需要传授给学生的. 一般来说,教师总会将类似于机器的定义等分解成一个个零件,这所谓的一个个零件便是知识的点. 以有理数概念教学为例,有理数是整数和分数的统称,任何有理数都可写成分数(m,n都是整数,且n不等于0)的形式. 分散在有理数概念中的是多个与之相关的知识点. 所以,在明白这一机器的运行方式,即有理数概念的真正含义之前,教师必须让学生了解与之相关的分散在定义当中的知识点,然后再归点集群. 有理数是整数与分数的统称,一切有理数都可化为分数的形式,其中包括整数及分数的概念,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这些,才能知道有理数的真正含义.

由“点”启“下”,引申触类

讲课就像写文章一样,要有开篇、发展、结尾. 所谓开篇,就是导入语,是课堂教学得以有条不紊发展下去的一个引子,必能起到领起的作用. 但有些教师几乎将这一步骤省略,直入课堂接下来所要讲解的内容,使学生觉得要学的内容如冰雹突如其来,没有做好接受的心理准备,于是快节奏的授课方式将更多的学生落在后面,这极不利于有效教学的实现. 所以,教师应将导入语这一环节重视起来,找到一个与课堂主干内容休戚相关的点,再以这个点为发源地,由其引出其他更重要的知识点. 从记忆规律来看,某件事出现在我们的大脑中,而通过无意识下本能的联想,我们又自然地想到与这件事相联系或相类似的其他事情. 知识的学习亦是如此,我们不能将知识孤立在“荒岛”上,而不寻求其与外界的联系.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应利用教材中前后知识点的密切性,由一点承上启下、引申触类.

以有理数运算的知识教学为例,首先有理数运算要涉及有理数的概念、运算规律等,这些知识都位于有理数运算之前,是学生必须扎实掌握的. 但是,我们有遗忘周期,学过的知识在我们的脑海中也许只剩下一点点的痕迹,而学生未曾觉察到这一点,他们学过一课往往还没来得及消化就开始接受新的知识了. 为了更好地温习旧课,将新课和旧课无缝连接,使知识间形成承上启下的关系,让学生有效记忆,教师需在讲解新课时将有理数运算所需掌握的有理数概念、运算规律重申给学生,让学生由点启下、引申触类. 例如,a,b是有理数,a + b等于a+b吗?举例说明. 首先,有理数是整数和分数的统称,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写成分数的形式,这一点对于该题来说只是一个无关痛痒的条件. 影响这道题正误的是学生对绝对值的了解,所以在解题之前,教师要让学生了解绝对值. 对于此题,a,b同号或者至少有一个为零时成立,而当a,b异号时不成立.

万物得法才能生荣,知识也是如此,在数学课堂中,教师不能以一说一,将数学知识看成是顽石等不能生长的东西. 教师要教会学生点石成金的能力,看到知识的无边和联系性,从而引申触类,将课堂丰富起来.

猜你喜欢

人教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苏教版与人教A版数学教材的比较研究——以“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例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教育领域传统书籍的数字化发展——以人教学习网电子教材教辅为例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