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在左 思想在右
2013-04-29周清
周清
[摘 要] 写数学日记,一是有利于拓宽数学知识领域,探索数学规律及奥秘,提高思维的灵活性;二是在思想上能找到学生容易产生震撼的着力点,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反思的能力. 本文就数学日记的教学价值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 数学日记;探索;数学思维;数学思想;问题意识;数学敏感性
“数学日记”作为一种学习方法,学生以记日记的形式,叙述着自己在一节课或一单元数学学习和应用过程中的感受、体会及困惑等,如数学知识、意志、情感、经验、实践、故事、反思及总结评价等都是学生数学日记所写的内容. 数学日记不拘泥于固定的形式,学生通过写日记的方式,播下思维的种子,是对课堂资源进行二度开发,能领悟数学思想、提升数学素养、开启数学智慧.
思维:在写与思中开启
真正的思维源于某种疑惑、迷乱和怀疑. 思维的发生不是依据普遍的原则,而是由某种事物作为诱因而发生. 以数学日记诱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是以数学思维为核心,引导学生在一次次的数学日记书写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
(一)思维的灵活性——“撩拨”学生求异意识,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催化学生思维“网开八面”
学生对同一个问题总能积极寻求多种不同的思路,而不是以教科书上的或教师事先预设的答案. 由此可见,其实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会经常犯一些还没有意识到的错误,并且会为一些自己不认为的错误为荣,不愿有丝毫改变. 正是教师的这种固守让课堂失去了灵性,让学生的思维断了翅膀.
当然,课堂学习的时间毕竟有限,课后的日记正好可以弥补这份“缺憾”. 在学生的日记中,常常会呈现课中习题的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一题多探、一题多编的现象,他们不能给自己的独特解法一个完美的解释(如学生日记一). 此时,需要教师给予他们评判性的帮助与支撑.
学生日记一
今天,老师复习了比和除法及分数之间的关系. 课堂上给了我们两个条件:
我们班级男生有30人,女生20人. 让我们自己提问题(5个以上),并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
问题3: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几分之几?
方法一:(30-20)÷20
方法二:30÷20-1
……
问题3的第二种方法,我不知道对不对.
教师评语:大胆说出你的想法,也许是对的!
日记为学生提供了某种数学情境,能调动学生多方面的旧知、技能或经验,组织讨论,引起思维的撞击,激发网开八面的理解. 的确,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思维能够驾驭各种旧知与经验,得以充分合理地分散,思维发展会达到一个全新的水平. 学生在学会写日记的同时,对日记的喜爱之情也会与日俱增,会把日记当成不可缺少的“丰盛的晚宴”.
(二)思维的批判性——容易发现学生在理解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正确或错误的判断倾向
课堂上,学生容易暴露出“负迁移”作用下的“易错点”,教师也容易被学生所牵制(如学生日记二). 学生的数学学习不只是学生课堂上的花絮,而是要使数学课堂成为促进学生数学知识的载体,成为促进学生数学创造的一种途径.
学生日记二
今天,我们学习了“解决问题策略——转化的策略”,我觉得我学得很好.
下图是一座楼房地基的平面图,求这座楼房地基平面的周长是多少米.
我开始也认为和上课时,老师讲的一样,可以把这个图形转化成长方形,计算这座楼房的地基平面周长,即求长100米、宽40米的长方形的周长. 列式:(100+40)×2=280(米).
但是,后来通过画图转化,我觉得老师讲的这个方法错了,这个图形跟书上的都不一样. 我问了哥哥才知道,这是个凹多边形,书上的都是凸多边形.
教师评语:景皓,你是爱探索的学生!老师课上确实没有认真比对,老师确实错了!谢谢你!
通过数学知识在现实中的应用,可以引导学生体会真正的数学思维过程,创造一种探索与研究的数学,还可以从学生写的数学日记中了解到学生理解问题的方式,解题思路、推理过程、数学方法的掌握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这不但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各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加以帮助,更有利于提高教师对学生数学学习的把握能力以及教学调控能力.
(三)思维的创造性——给学生提供广阔的展示空间,经历知识的再创造过程,促进已有知识经验结构化
学生可以通过教师介绍或自读的数学故事,让“深奥”的数学走进日记. 这样,数学在他们看来就会变得多姿多彩,许多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日益培养起来. 在学生日记中,他们写到了我国数学家陈景润的百折不挠、外国数学家欧拉的勇于探索与锲而不舍、 “韩信点兵”的大智慧、“麦比乌斯带”的神奇,学会了“中国剩余定理”“一笔画”的规律等.
学生日记三
今天,我读了“韩信点兵”的故事. 我觉得韩信太给力了,1000名左右的士兵排3列剩2人,排5列剩3人,排7列剩2人,韩信竟然能脱口而出共1073人. 他的这种妙算法,被称作“鬼谷算”,也叫“隔墙算”,外国人称为“中国剩余定理”. 明代,数学家程大位用诗歌概括了这一算法: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树梅花甘一枝,七子团圆月正半,除百零五便得知. 读了几遍,我才知道大概什么意思.
原来就是用3除所得余数乘70,加用5除所得余数乘21,再加用7除所得余数乘15,结果如果大于105,就减去105的倍数.
比如:一篮鸡蛋,3个3个数余1,5个5个数余2,7个7个数余2,这篮鸡蛋至少多少个?
1×70+2×21+2×15-105=37(个)
真有意思,我太佩服韩大将军了,虽然我还是不太明白“剩余定理”为什么这样做,但是我会用了,我会努力学习的,直到想明白为止.
教学中教师适时、适当地介绍数学史料、数学故事,或者让学生课后自主阅读数学故事,会让学生汲取数学丰富的营养,感知数学的源流,促成学生数学涵养的积淀.
思想:在启与思中渗透
学生的数学学习若只学数学知识,那只能是“冰山一角”——要透过数学知识的背后,看到深邃的数学思想方法. 有了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学习才能深刻、丰富而厚重;有了数学思想方法,才能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数学地看问题、数学地解决问题,从而为数学素养做好积淀.
(一)学生在日记中反思,找到容易产生震撼的着力点,培养学生自我评价与反思的能力
1. 反思型日记——以写启思
新课程倡导反思型的学生. 当学生学完一个知识点或者一个单元后,可借助数学日记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及时进行总结、归纳、反思,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也应让学生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观察、去思考,但学生很难把数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不过,学生写反思型日记就可以回顾过去的知识线索,更重要的是指向学生未来的学习活动,进一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这有利于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提高.
2. 反思型日记——“明暗交界线”上的眺望
(1)数学基础知识是一条明线,直接用文字明明白白写在教材里,反映着知识间的纵向联系;数学思想方法则是一条暗线,反映着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常常隐藏在基础知识背后,需要细心分析、加工与提炼.
(2)荷兰著名数学家费赖登塔尔说: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 有的学生把平时发现的数学问题写在日记上,与老师探究,求得问题的解决. 有的学生把自己学数学后的心得体会及新发现、新方法在日记上写下来,仔细研究,使其得到了升华. 同时,这也使学生平时就养成了善于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二)学生在日记倾诉对数学的情感——师生间心灵沟通的无声“传话筒”
情感型日记有利于学生与老师的沟通,能加深学生与老师的感情,能减轻学生学数学的心理压力. 特别是胆小内向的学生不敢跟老师敞开心扉,但是他们愿意在数学日记上把自己要对老师说的心里话“一股脑”全写出来,老师看了,通过个别谈话或在学生数学日记留言的方式,与学生互通信息,交流感情,能使老师了解学生学数学的心理状况和实际问题(如学生日记四),从而使老师上数学课能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同时,这有利于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解除不少学生的心理障碍. 指导学生写数学日记真可谓是数学老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是情感的“纽带”. 学生的数学日记,成为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平台,真正建立了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学生日记四
周老师:
你好!今天上课时,你讲的“补充练习”56页,最后一题,我就是听不懂. 为什么做桌与做椅的人数可以那样比,能给我们再讲一讲吗?老师,请保密,别说是我说的,因为别人一定都会了,怪不好意思的.
教师评语:没有什么,不懂就问,是好习惯. 明天课上我一定再讲一下,满意吗?哦,对了,嘘!保密!
数学日记是数学课堂向课外有效的延伸,它不仅培养着学生对问题的数学敏感性,形成学生的问题意识,对知识的二度开发——消化、吸收与利用,理解、应用与深化的同时,还发展他们数学交流的能力,使他们的自我探索能力、自我评价能力与自我反思能力得到提高,培养了思维品质,发展了智慧. 学生在学写数学日记的过程中,教师方法的指导犹如交给需要取暖的孩子一把锋利的“柴刀”,帮助他们在方法的引领下“情不自禁地”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